第62章 求菜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4057
  第62章 求菜

    自從那些個學農事的人都走了後,屯田司府衙裏麵便不剩什麽人了。他們這衙門本就不同其他部門,農忙時特別忙碌,但農閑時便是徹底歇了下來。

    最近覺得閑得實在有些發慌的林立文,便對著整日窩在炕上也幾乎沒怎麽下地的林老二說道:“二叔,這都臘月了,我們也去外麵買點過年的東西吧?”

    “家裏什麽都不缺啊……”林老二窩在炕上仍舊一動未動,隻打著哈欠回了林立文這麽一句話。

    做飯洗衣打掃衛生什麽的是有廚娘幫忙做的,一些雜碎小事也隻需吩咐衙役們一聲,便都能給幫忙辦妥。在這般情況下,見著外麵這般天寒地凍的,深覺炕上溫暖的林老二便怎麽都舍不得從上麵下來了。

    林立文便對他說道:“我想去買點種子。”

    林老二一聽,原本癱軟在炕上的身子一下就坐直了:“買種子?是要種什麽東西嗎?”

    “也算是種東西吧?”林立文說道。

    畢竟這發豆芽也是一種種植不是?

    “那去吧。”林老二在正事上,那還是絕對不懶惰的。

    叔侄倆人便穿好厚棉衣,林老二則去銀匣子裏拿上銀錢,然後叔侄兩個自己架著牛車,去了府城的糧食鋪子。

    結果到地方一看,倆人卻發現糧種鋪子的大門是關著的。甚至還不止這一家鋪子是關著的,可以說整條街上的鋪子都是關閉狀態。

    林老二都懵了:“大郎,這是怎麽回事啊?怎麽今日這一整條街市,都無鋪麵開門營業了啊?”

    “二叔,你看。”林立文示意林老二看的,便是在一家關著的鋪麵門前,有人上前一推,便走了進去。而且在人走進去後,他還順手將門給關上了。

    兩人又站著看了會,發現這種情況基本上都出現在大門外有掛著一塊木牌的鋪麵前。

    而此刻,糧食鋪子大門前也掛了一塊這樣的木牌。

    林立文便將牛車拉到一旁栓好,然後喊上林老二一並走到鋪麵前。他再試著伸手一推,門果然就被推開了。

    同時,一股溫暖的熱氣也朝著他們迎麵襲來。

    店家瞧見有客人來了,很是熱情的一邊上前來接待他們,一邊如同先前那位店家一般,將身後開著的門又給關上了。

    門被關上後,屋子裏的光線亮度就不怎麽好了,但人的舒適度卻上來了。

    店家從他們進門後未主動關門的行為,也斷定倆人這個冬日裏是應該是第一次出門來鋪麵購置東西。便沒等人詢問,店家就笑著與他們主動解釋道:“自打林大人給咱們搞出了火炕與火地,如今城中鋪子裏幾乎都用上火地了……這火地要想溫暖舒適些,這大門便不能時常敞開。”

    所以現如今的吉州府城裏麵但凡是用上了地火的商鋪,他們的大門便都是關著的。隻在營業時,會在外麵的大門上掛著一張專門用作營業的木牌,到晚上關門時,便將木牌取下。

    這樣的話,便是不識字的人隻需看一眼對方鋪麵大門上有沒有掛木牌,便能知曉這家店鋪是否有在營業。若有需要進去購買東西的話,便隻需去往有掛木牌的店鋪,用手對著鋪麵門輕輕一推,便可將門推開。

    “這法子好!”林老二聽得便嘿嘿的笑了起來:“你們做生意的店家不冷了,我們買東西時也不冷了。”

    因為北地吉州冬日天冷地寒的,所以大家以前買東西那都是直奔著目標而去。買完東西便趕緊回家,絕不會在外麵多耽擱一下。

    雖效率是上來了,可對買家來講,東西沒能仔細挑選,有時候買回去心裏又總覺有哪不如意。便是對賣家而言,因著天實在是太冷,每當進入冬日後,願意進來購置物品的客人也會少了許多。

    這客人都不愛來店鋪了,生意又能好做到哪裏去?

    反倒是用上火地鋪子裏變得暖和了後,客人雖買東西時也挑選了起來。但能在這種寒冷天還出門的,必然是有購買需求的。店家多費點心,生意一樣能做下。

    店家此刻也笑容滿麵的詢問他們:“二位客人,需要點什麽?”

    “有豆種,青小豆,戎菽豆嗎?”林立文問道。

    豆種是黃豆,青小豆是綠豆,而戎菽豆則是豌豆。以上這些都是這裏人對三種豆類的稱呼。

    作為吉州府城的糧食鋪子,這三種本地有種植的豆類,自然是都有的。

    店家便問:“客人需要多少?”

    在心裏分別算了一下這些豆類的出苗率,以及吉州一些稱得上名號的官員職位後,林立文便報出來一個數字:“豆種給我十五斤,青小豆給我五斤,戎菽豆的話,給我十斤吧。”

    加一塊三十斤的豆子,沉甸甸的一大袋,在林老二掏完錢後,由店家幫著他們提上了牛車。

    等到買完東西回到屯田司府衙後,林立文便又交給林老二一張圖紙,讓其幫忙趕製出兩個簡易版的大木架。

    在林老二叮叮當當的忙活中,林立文則去屯田司放置雜物的房間裏找尋出一堆藤條編織的碳篩籃子木盆等物件。

    東西太多,林立文一個人拿不下,他還喚了兩個衙役過來,幫忙將東西搬到了他睡的屋子裏。

    等衙役們將東西搬來後,林立文還又讓一衙役幫他打來了一桶水,然後林立文用木盆將這些豆類分別浸泡了一大盆。

    “大郎,你現在就要開始種豆了麽?”剛打好一個木架,想要喊林立文先過去瞧瞧可能用的林老二,此刻一臉詫異的問道。

    就算種地能力不如林立文,可到底是地裏農活幹了好多年的林老二,也深知外麵這天寒地凍的,好多農具都開墾不動土,就更別提在地裏種豆了。

    “是要種豆,但是不在外麵種。”林立文將豆子一一放木盆裏泡好後,才笑著回答道:“就在咱們倆的房間裏種。”

    以前沒有火炕,叔侄怕冷必須得擠在一個被窩裏麵睡。可自從有了火炕後,林立文與林老二便分開睡了。

    而且他們倆現在睡的屋子裏的炕火是一直有人在負責燒著的,暖氣足夠強,用於催發黃豆芽,綠豆芽還有豌豆苗來說,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也就六七天的時間,林立文在屋子裏發的黃豆芽和綠豆芽便都能采摘下來食用了。而豌豆苗現在也能食用,但是最好還是讓它再長個一兩天采摘是最為合適的時間。

    好在他是分批次種植的。

    第一批成熟的黃豆芽和綠豆芽,他與林老二食用了一些。剩餘的便都分給了還在屯田司府衙裏當值的各衙役們與廚娘仆從們了。

    “這冬日裏,能吃上這麽一口嫩嫩的芽菜,竟覺得拿肉來都不舍得換了。”餐桌上的一盤清炒豆芽,就徹底將林老二征服了。

    但也不怪他如此。

    因為北地吉州冬日苦寒,往年進入冬日後,大家桌麵上便瞧不見什麽新鮮蔬菜了。而自打林立文不念書後,林家的條件也跟著快速的好轉起來。

    現如今吃頓肉,對林老二來講並不難了。反倒是這冬日裏的蔬菜,尤其是北地吉州這裏,那才真叫一個新鮮。

    於是等到第三日,豌豆苗也能采摘了。林立文就將三樣菜按照一定數量,裝置在他提前就派人購買回來的藤條小籃子。然後林立文再吩咐衙役,讓其按照名單順序和數量,一一送去吉州各府城的官員府上。

    “大郎,年禮咱們就送這個?”林老二雖也覺得在冬日裏食用這些芽菜,委實是一件新鮮稀罕之事。可若隻送這些東西給吉州的官員們做年禮,他總覺得禮有點輕了。

    去年因著有嚴侍郎在,再者林立文官職委實低微,過年給官員們送年禮這事便完全用不著林立文來操心,一切都要嚴侍郎去吩咐一番便將事情裏裏外外的辦妥了。可今年不同,棉花種植成功後,嚴侍郎被調回京城了。林立文成了這吉州屯田司裏最大的官,什麽事情便都得自己來操心。

    但東西送貴重了,林立文沒錢。便是有錢,他也不舍得送。

    於是他便能隻能另辟蹊徑,送不起也舍不得送貴的,他便送些這吉州冬日裏所沒有的,但是大家又能覺得新鮮歡喜的東西。

    且這東西還是他擅長之處,送出去後,對方收的也輕鬆。

    林立文便對林老二說道:“二叔,咱這是禮輕情意重。”

    可這一籃子冬日裏的芽菜,對於受到林立文送禮的官員們來講,卻並不覺得這禮物哪裏“輕”了。

    作為“士”這一級別的他們來說,他們也不缺錢買肉吃。可唯獨這冬日裏的新鮮菜,卻是他們有錢也買不來的。

    以往這許多年,因為大家都吃不上,便也就習以為常了。可自打吃完林立文送來的那一籃子芽菜後,頓時便又勾起了他們的想念。

    如那吉州別駕李府,家中一老母,在吃著最後一碗豌豆苗湯時,突然不知怎麽的就歎起了氣來。

    李別駕忙問:“娘,你這是為何憂愁。”

    “也沒為著什麽。”隻聽得李老太幽幽的說道:“就是覺得不該吃這鮮菜的……”因為若是從未吃過,倒也能如往年一般的過下去。反倒是這一吃,尤其是吃完這一盤又得等上幾個月才能再次吃上新鮮的蔬菜,她這心中就有點難受了。

    於是其夫人楊氏便對他說道:“一貫來便聽聞那林大人很是會種田,如今他既能給大家都送來,想必種植這東西對他來講並不難。不如你派個人,去他那裏問上一問,可還有剩餘的?”

    做兒媳的總不能在婆母那般說了後,還一臉無動於衷的坐在這裏不當回事吧。

    楊氏這話一出來,李老太便雙眼充滿希冀的朝著李別駕看了過來。

    隻是李別駕與林立文並不熟,往日裏隻是在一些場合裏見過幾次。讓其上門討要東西,委實讓他有點開不下這口。可這是自家老母想吃,做兒子的若連這點要求也不能滿足,他心中又很是不好過。

    楊氏瞧出丈夫的為難之處,便給他出了個主意,讓他派人以回贈年禮的方式,多送上些禮物過去。最後再讓送禮者言辭懇切些與那林立文求菜,這樣既不顯得唐突,那邊林立文隻要但凡還有多餘的鮮菜,他便不至於出口拒絕。

    “夫人這法子甚好!”李別駕邊聽邊點頭,還說道:“且我往常觀那林大郎,實乃一性子和善者。”

    如李別駕這般想要來找林立文求菜的人還不少。

    除了徐刺史跟林立文熟悉一點外,其他官員都跟他不怎麽熟悉。於是大家便都以回贈年禮的方式,拉上許多貴重的禮品,派人去了屯田司府衙求取一些“吉祥三寶”。

    “吉祥三寶”便是林立文為了讓自己送去做年禮的那三種芽菜顯得更為高檔些,特意給取的名字。

    此刻麵對這些被眾官員們派來拿著厚禮回贈年禮,並順便求菜的眾人,林立文全都笑容滿臉,態度親和的接待好。待到他們離去時,他還不僅都滿足對方的要求回贈過去一籃子的三種芽菜後,連帶著這三種芽菜的製作法子,林立文也幹脆一並給了。

    畢竟這些芽菜論價值,確實真不值什麽錢。偏那些官員們又是以回贈年禮的方式送禮,弄得林立文想拒絕也不能。

    既如此,林立文便隻有給方子,才能顯得誠意些了。

    且這樣一來,因為有多人都知曉了發芽菜的製作方法,這法子便快速的被傳播了出去,漸漸的吉州府城周邊的一些老百姓也都知曉了。

    於是後來的老百姓餐桌上,便也能多了一盤綠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