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贈苗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4710
  第37章 贈苗

    “都想學育苗之術啊?”林立文問道。

    “想學!大郎,我們想學!”

    “對!我們想學,還望大郎仔細教授我們!”

    “勞煩大郎教我等這技術……”

    也不怪村民們這麽急切的就想來問林立文育棉花的技術了,因為棉花確實不耐寒。這年代的人為了躲開春季的寒潮,在種植棉花的時候就會晚上一個來月。可這樣一來,春寒是躲過了,但也因為晚了這一個來月,等到了棉花成熟季節,秋寒也差不多時候要來了。

    運氣好,當年秋寒來得晚,棉花收成就能行。

    運氣不好,正好與秋寒撞上,那一年的棉花產量勢必就要受到一定的影響。

    好在的是他們這裏的地理位置屬於偏南方,所以即便棉花種植晚了後,所遭遇的也不過是秋寒。雖有一些影響,但卻不如北方的霜凍那般嚴重。

    所以村民們在不懂育苗移栽的法子時,棉花種植得稍晚些也是有其中的一些道理在的。

    但眼下有早種一月有餘,且棉苗還分外壯碩的現成在這裏擺著,便再也用不著林立文去多費口舌,他們自己就開始急切的主動詢問起來了。

    而林老頭他們,眼下心中卻是在慶幸。因為早在二十來天之前,林立文見著棉地裏棉苗扛過倒春寒後,便來問他們,這會可願意讓家裏剩餘的那些棉地也用他這法子種植了。

    林家眾人心中自是早就後悔了,隻是一直忍著沒說。

    可待林立文還來問他們之時,林老頭再也忍不住懊悔的長歎道:“便是此時後悔也來不及了啊!”

    “怎麽來不及?”誰知,林立文笑道:“爺願意就行。至於棉苗,我早就多備上了!”

    此刻,麵對村民們的求教,林立文也是毫不猶豫的便一口答應了下來:“既想學,那我便教與你們。”

    “大郎心善啊!”有人忍不住喊道。

    眾人也無不點頭:“大郎是一貫來心善……已多次幫了我們……”

    林立文待大家安靜了些後,又與他們建議道:“你們地裏的苗種雖已下,然過後還需補苗……既如此,待我將育苗法子教與你們,今年便可先小試一番……”

    補苗是指種子種下後,後期在一些出苗後苗弱小難活,或是完全不出苗的地方,再次下種子種上。

    這是在種地時常碰到的事,但在這時候,卻還無人去做。

    所以這話一出來,眾人錯愕了一會,然後才有人出聲問道:“大郎,你剛說的補苗,可是如之前穀地裏那般?”

    “正是。”林立文點了點頭。

    他那三十畝地的小米,前不久就有在村裏人的幫助下,進行過一次補種。

    “可這還來得及嗎?”

    實在是他們地裏的棉種前不久已經種下了,而他們的種棉時間又本就較晚。這時候才開始育棉苗,還能趕在秋寒之前收棉嗎?

    “大家莫要擔心!”林立文說道:“我這育苗的法子,是能使棉苗早發的……你們也親眼瞧見了,我用這法子育出來的棉花苗,是不是比你們往年同樣時間長出來的棉苗更為高大壯碩?”

    眾人被林立說的一愣,但入眼望去的那一片長勢甚好的棉苗,還真確實如林立文說的那般。於是一些人的心,開始激動了起來。原先他們隻想著把這育苗的法子好生學了,明年再來地裏試上一番。可按照林立文剛剛說的,他們縱使晚了幾日,但卻又不算太晚,屬於還能補救的境況。

    直到有那麽一些人,在短暫的激動過後,很快又想起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他們的棉種不夠了!

    時下老百姓多貧苦,也委實經不起一絲一毫的浪費。

    麵對大家的擔憂,隻聽得林立文在那笑著反問道:“大家可知我這次棉種,一共所費多少?”

    村民們都得過林立文想出來的那些好使農具的便利,再加上大家對他的新種植法甚是好奇。因此林家地裏的一些種植情況,他們不說清楚到事無巨細,但大致還是知曉的。

    林家這片荒地一共二十畝,其中十畝大豆已經種下。那麽剩餘的這十畝地,便是用來種植棉花的。

    時下一畝棉地需要棉種七至八斤,那麽十畝棉地算出來應該是需要七八十斤的,接近一斛的。可他們之前也有來與林立文幫忙,委實沒見著他費上那麽多的棉種。

    於是有人便在仔細心算了一番後,才猶豫的說道:“應是費棉種半斛?”

    誰知,林立文笑著搖了搖頭:“我一共隻費了棉種二十五餘斤。”

    也正是因為林立文隻費了這一點棉種,所以當初林家眾人才沒有一個發現,他竟然早早的就把家裏另外一些棉地所需的棉苗數量給提前育上了!

    地裏此刻也是一片嘩然,村民們開始議論紛紛。一時之間大家都在那說著“這怎麽可能?這麽多的地,竟然隻費了這麽些棉種……”

    “大郎真不是在誆我們吧?”

    實在是兩者之間的數目相差甚大,讓人聽了隻覺難以置信!

    而這個數目村民們此刻還不知曉的是,林立文是把家裏另外要種植的那幾畝旱地所需的棉苗一起算上了!

    林立文更是說道:“這便是我這育苗法子的第二個好處,它至少能省掉往常所需棉種四份之中的三份!”

    這話一出來,頓時有人急切的大喊道:“還請大郎快細細說下,這法子所需之物……我好這就去準備!”

    因為若是隻需這麽一點棉種,那大家家裏多少都是還有些許剩餘的。此刻完全可以拿來與林立文學育苗的法子,用作棉地後麵所需的補苗。

    “我也這就去準備!”

    ……

    麵對這些村民們眼巴巴的目光,林立文也不拖延的直接說道:“我先把所需的事物與你們說一下……”

    這年代肥力有限,因此林立文告訴大家,棉種培育所需的兩樣主要肥料便是發酵後的農家肥以及處理過的腐殖土。

    腐殖土當初林立文雖那般說了,但畢竟林家大郎的名聲總還是在的。村民們對此是半信半疑的態度,但想著腐殖土都是一些無本之物,不過費上些許時間,所以林立文還是見著有不少村民們也去山裏挖來處理了。

    要不然,他此刻也不會跟大家提議今年就可以開始培育棉苗,用作之後的補苗。

    把需要的東西先細細說了後,林立文又說道“……你們且先回去準備好,待我把地裏這些棉苗種下後,我再來與你們細說之後的操作。”

    “是嘞,大郎這地我們還沒幫著種完呢!”這是之前就答應好,要與林立文種植,卻總是因為這樣或是那樣的原因,一直沒能還完的村民喊出來的話。

    然這一次,他們注定又沒法還上了。

    因為好些村民們心動林立文那育棉苗的法子,見著眼下不就有現成的棉苗和地能讓他們先來上手一試,頓時一個個的在那還說道:“大郎你莫要動手!教授我等種植之法便可,也好讓我等先來學上一學……”

    村民們說著,還一個個的又跑去掙搶農具了。結果就是林老頭他們手裏的農具再次一空,如先前好多次那樣,到最後他們自家人反而沒機會下地,隻能幹巴巴的在一旁瞧著了。

    而那些村民們在把農具搶到手後,又開始急切的催促林立文教授他們移栽法子了。在他們看來,林立文是決計不可能拿自己的地來瞎折騰的。所以這個時候他教授出來的法子,也必然會格外的細致。

    那麽這時候若是能上心些,努力的跟著大郎把法子學好了,等到了後麵自家地裏來用此法種植之時,才不至於慌了手腳或是哪裏有所遺漏。

    麵對如此積極的村民們,林立文就站在地裏,仔細的與大家講解起了棉花移栽的技術與一些注意事項。

    “若遇地旱,就需前一日下午先與苗床澆上一次水。”林立文這次的移栽倒不用,因為近日雨水較多,他也都檢查過了的,苗床裏的那些營養缽濕潤度都是夠的。

    而且因為育棉花時所製的營養缽是土製,雖不如現代那些買來的營養缽方便。但它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那便是在棉苗移栽進地裏的時候,可以連棉苗帶一部分的營養缽一並種植下去。

    這樣一來,就能做到整個移栽過程中棉根少受傷。

    “移栽棉苗時,也請大家仔細分類一下……盡可能的把同樣大小的棉苗種植到一處。”因為相同大小的棉苗,後期的成長也能盡量接近,便有利於後期的棉地管理。

    提醒完移植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後,待到村民們拿著鋤頭,開始往棉地裏種植棉苗時,林立文又交代他們,可以分成兩組。

    每組兩人,分工合作。

    第一組的人先挖坑,組員下棉苗,他再覆上一些土。但這土不能一次就覆好,這時需換第二組來。

    第二組的一人提桶淋水,待水淋好後,他的組員再拿鋤頭覆蓋上棉苗所需的剩餘土壤……如此,便算是把棉苗移栽完成了。

    而林立文把工分得這麽細,也是為了讓村民們更好的記住移栽時的具體步驟和所需注意事項。

    再之後,便是村民們在地裏幫著林家移栽棉苗,而林立文就來回的在地裏察看,遇到有動作略不當的村民們時,他便再耐心的糾正一下。

    至於林家眾人,他們摸不著地裏的活,但也舍不得離去。便都在地裏待著,一邊看著村民們是如何幹活的,一邊認真聽著林立文的教授。

    最後林家的這十畝荒地與另外一片的那幾畝露田,在眾多村民們的幫忙下,竟連一日的時間都不到,便全部移栽完畢了。

    把棉苗移栽完後,村民們又驚訝的發現,林立文先前培育所費的那二十五餘斤苗種竟然還未全用完!

    不止這兩架牛車上麵有剩餘的棉苗未用完,那邊棉地裏還有好些未移栽的呢!

    林家所有的棉地此刻都已經種植完,剩餘的這些上好的棉苗若是就此扔了未免太過可惜,因此林立文便說道:“若是誰家還有未來得及下棉種的地,可將這些苗種拿去種下。”

    他這話音剛落,人群中幾乎是立刻便響起了一道驚喜的聲音:“大郎,我家還有未下種的棉地!”

    眾人望過去,才發現出聲之人是住在村子最深處的林獵戶。

    這位林獵戶因為家裏桑田少,老人幼兒又多,生活一向來過得很是貧苦。但好在他體格壯碩,能靠著打獵補貼一下生活。然前段時間林獵戶去山裏打獵意外傷了腿,導致他家地裏的活因此耽擱了下來。

    “行,那你自行拿去。”林立文笑道。

    “多謝大郎,多謝大郎了!”林獵戶欣喜若狂了起來。

    本來林獵戶心裏還為這事著急過,畢竟這耕種一旦耽擱,今年一家老小都要因此受苦。可萬沒想到,最後老天竟掉下這麽大一餡餅。

    “他家怎就這般好運啊!”這下子,村民們也俱用著一副羨慕的眼神看向他。

    之後林獵戶更是拖著受傷還行動不便的腿,趕忙的跑回家裏去告訴家人這一好消息了。

    他家阿爹是個瞎子,阿娘向來體弱講話又不利落,兩人平日裏便顯少出門。但林家大郎的事,他們不僅聽說了許多,如今他家裏還有林立文想出來的如秧馬,麥釤等農具呢!

    他阿爹便教他:“大郎心善,贈了我家這許多上好的棉苗,便是幫咱家渡過了今年的一個大難關!咱們便不能不知恩……你快把家裏的幾隻熏物拿上,速速送去林家!”

    棉花因為種植不易,畝產甚低,因此價格一直不低。而且穿衣保暖等物少不了它不說,便是每年交於朝廷的賦稅,也是需要棉花的。

    “是呢!”林獵戶懊悔道:“多虧阿爹提醒我。”

    而早在他們說話之時,林獵戶的媳婦便立刻跑去灶屋,取那屋頂上掛著的熏物了。

    最後林獵戶拿了兩隻熏兔子,一隻熏野雞上了林家。

    對林獵戶家的情況,同一個村子裏住著的林立文也是清楚一些的。因此麵對對方送來的這些熏物,林立文立即就拒絕了:“這些東西我不能收!”他還說道:“本就是我家多預留後剩出來的棉苗,便是不給你,我也拿來無用了……”

    可林獵戶這人有點認死理,又被他阿爹在屋裏說上一番後,認定自己占了林立文好大一便宜了。此刻見著林立文怎麽都不肯收,他直接將熏物往林立文懷裏一塞,嘴裏說道:“大郎你必須收下!”

    然後在塞完東西後,他更是撒開腿轉身就跑。

    林立文本想追來著,可他在後麵一追吧,對方跑得就更快了!

    偏林獵戶還傷著一條腿,林立文生怕因為自己追人的事導致林獵戶跑太急,再因此摔上一跤,傷上加傷可就不好了。

    他便隻能停了下來,哭笑不得的抱著幾樣熏物站著不動了,然後對著那一瘸一拐還在奪命一般奔跑的背影大喊道:“我收下了,收下了!你可千萬勿要再跑了……”

    結果林立文剛喊完,就見著前麵狂奔中的林獵戶身子蹌踉了一下。

    嚇了林立文好大一跳,得虧對方沒摔,而且很快便用拐杖撐著將身體穩住了。

    林獵戶在穩住身體後,也聽到了林立文剛喊出來的話,知曉他願意將那些熏物都收下了,可算是不再狂奔了。

    然後轉過身,他又衝著林立文嘿嘿一笑:“大郎,我沒事,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