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倒春寒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3654
  第36章 倒春寒

    時人在種植作物這一塊上的技術,簡直是簡單到匱乏了。如果說水稻和麥子的產量已經很低了的話,那麽棉花的產量,更是讓林立文一度很是心焦。

    像林家去年種植了四畝棉花地,可最終卻一共隻收來了三十餘斤的棉花,這就相當於一畝棉地的產量連十斤都還未到!雖說這裏的重量一斤等於後世的一斤六兩,可林立文把它換算下來後,一畝地也隻相當於現代的十四五斤左右。(注1)

    然而就是這麽低的棉花產量,林老頭他們卻都表示很歡喜,甚至還說出“今年棉花產量甚好”的話來!

    也正是因為這麽低的產量,朝廷在棉地這一塊的稅律才會是:“耕三十畝地,夫收租三斛,棉三斤。”

    畢竟地裏產量就這麽多,朝廷隻要還看重百姓,稅收這一塊自不能太重。

    這麽一想,林立文頓時又覺得自己其實還算幸運的了。畢竟他身死後穿來的是如今這個吏治還算清明的新皇朝,而非戰亂的前朝。

    如今產量低些也是暫時的,因為林立文相信,隻要等到今年秋收,大家瞧見了他地裏的那些產出後,來年必然會如之前爭搶農具那般,巴巴的跑來與他請教種植上的事宜。

    好歹是搭過眾多農業能人的巨肩,林立文這點自信總還是有的。

    “大郎,這些稻草可夠了?”林老二踩在竹梯上,把手裏的一捆稻草遞給了下麵單手扶著竹梯的林立文。

    林立文瞧了一眼自己腳邊的那一大堆稻草,心裏估算了一下後,點了點頭:“應該是差不多了。”

    林老二聞言,這才從竹梯上爬了下來。

    這時,院子裏又響起了林老大的聲音:“大郎,牛車給你架好了!”

    “好!我這就來了!”林立文高聲回了林老大,待林老二安穩的從竹梯下來後,這才彎腰提著滿滿兩手的稻草往外走。

    林老二這邊把竹梯收到牆角放好後,也這般的來幫林立文把剩下的那些稻草一一搬到院子裏的牛車上。

    林老大架著裝滿稻草的牛車,在跟著林立文一起去往棉地的路上時,麵上是滿滿的擔憂。

    今日一起來,就瞧著天有些不大對勁。按照往年的經驗,林老大覺得應該是春季的一波寒潮要來了。

    在每年入春這段時間裏,這種寒潮時常會發生的,他們把這種寒潮叫倒春寒。而倒春寒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溫度會驟然降溫。人會覺得特別冷易受風寒是一方麵,而另外一方麵是倒春寒對農作物的影響也不小。尤其是那種才剛種下沒多久,正是出苗階段的農作物。

    此刻一同跟著的林老頭甚至都有些後悔,早知道當初他應該多勸解林立文一下的。最起碼倒春寒這事,他該提點出來。這樣的話,他家大郎或許就不會這麽急著種棉。

    林立文自然也察覺到了這一波寒潮的即將到來,所以他才特意準備這一車的稻草。

    將稻草用牛車拉到地裏後,林立文便在林老頭和林老大,以及林老二他們的幫忙下,將其攤開覆蓋在那一塊棉花苗床上。

    “大郎,你這法子能行嗎?”稻草覆蓋完後,林老頭眉頭依舊緊鎖。

    林立文仔細的檢查了一下這些稻草的覆蓋情況,確定沒出什麽紕漏後,便笑著回道:“爺,您放心,肯定能行的!”

    其實林立文還有心想解釋一番的,如在寒潮來臨之時,用稻草覆蓋住苗床,是能很好的起到保溫效果的……但他見著林老頭他們這情況,怕是說了也未必能聽得進去。倒不如讓時間來說話,反正地裏日後出了成果,他們便能信服。

    巧的是,林老頭他們也一樣是有心想說幾句的,但見著眼下這情況,棉種都已經下地了。覺得便是說再多,終究還是遲了些。倒不如讓林立文自己吃個跟頭,他才能真正知曉種地的深淺了。

    然而當著林立文的麵,大家是什麽都沒說,可是一從地裏給棉種覆蓋完稻草回來後,林老大便憂心忡忡的與林周氏在屋裏說道:“唉,大郎還是年輕,又沒下過地,到底是缺了些經驗!”

    “你莫要這般歎氣!我瞧著大郎那樣,不似毫無把握。”林周氏現在對林立文是格外的信任,還又說道:“你也少來說這些喪氣話,萬一大郎這地沒準就種成了呢?”

    “我也不想歎氣,可你何曾見過有人這個月份就來種棉的?”林老大說道:“而且你也瞧見了,倒春寒馬上就要來了……這寒潮一來,地裏的那些棉種不得全被凍死!”

    林周氏不是很愛聽這樣的話,但又想不出反駁的詞語,便有點不大高興的說道:“我家大郎現在這樣,已是很不錯了……再則,如今時日也還算早,縱使這次地裏的棉種被凍壞,咱們補種也還是來得及的。”

    雖說補種會多辛苦一番,但她家大郎想出了耬車這等好物,有它幫忙下種,補種那些棉地也不過是一兩日的事!至於凍壞的那些棉種……在林周氏看來,如今的自家也是能損失得起的。

    “哼!難怪人家說慈母多敗兒!”作為莊稼人,林老大最聽不得的便是浪費糧種這一類的事:“當初要不是你這麽慣著他,他何至於在學堂裏被夫子趕出來……現在他好不容易見著改進了,你又想要來慣他了!”

    一想到當初林立文被周夫子趕出學堂的事,林老大就氣憤且意難平。他家大郎打小腦子就聰慧過人,之前那樣不過是被家裏慣得有些不懂事罷了。

    “你也莫要隻說我!”林周氏平日裏話是不多的,可私底下兩口子卻話不少:“明明是你在慣著大郎的!要不是你慣他,那之前怎麽就不攔著他下棉種?反倒是大郎一說要幹嘛,你就悶不吭聲的先跑去與他幫忙了……”

    林周氏也是越說越來氣,大郎當初被趕出學堂的事,她忍著難過沒去說林老大這人了,他倒好,還反咬自己一口!說自己慣大郎!她哪裏慣了啊?明明就是她家大郎聰慧!

    瞧瞧那一個接一個的好使農具,還有家裏養著的那些肥碩大豬……哪一個不是靠著她家大郎才有的?

    “……”說到沒有攔著林立文下棉種,反而一味的隻幫忙這事的林老大便不吭聲了。他總不能直接對林周氏說,當初不攔著,其實心裏也是幻想著萬一大郎能成功呢?

    至於林老大這個所謂的幻想,說白了就是一個字——“慣”。

    ……

    林立文躺在床上,其實很想睡覺的。

    奈何這年頭的房子隔音效果委實不大好,他住的這屋和林老大他們那屋又隻隔著一堵牆。前麵兩人說話還稍微注意了些,到了後麵許是來了勁,兩個人的嗓門都越發的大了起來。

    於是他們這一番話,林立文全聽了去。

    而另一個屋裏的林老二,也在與林楊氏說這事。

    “我瞧著大郎這次的棉種,怕是不成了。”今晚上果然急速降溫下來,而棉花並不耐寒冷,因此他們往年種植棉花都要晚上半個月,甚至是一個多月。

    “便是不成,你也莫要去說大郎。”林楊氏還與他說道:“若是大郎情緒不好,你可得好生寬慰他幾句……”

    如今的林楊氏雖不能說把林立文當林立澤這般去疼,但也絕對不是他剛穿來時的那個態度了。在林楊氏看來,林立文這個侄子還是很不錯的。腦子聰慧,能給家裏掙錢,關鍵是待她家二郎還那般的真心實意。

    人心換人心,林楊氏對林立文現在也是很有感情了。

    “這我當然知曉了!”林老二便說道:“你難道沒瞧見現在大郎一說要做啥,我都不問便與他幫忙了麽!”

    ……

    至於剩下的林老頭那邊,他早就打定了主意。若是林立文這次種地失敗了也好,明年可以安心的待在家裏多養上幾頭豬,一樣能與家裏掙來不少錢不說,甚至將來林立文一輩子不種地,靠著這門養豬的手藝,也能把日子過得很好。

    因此從地裏回來後,他是什麽都沒跟林老太去念叨,早早的躺床上睡過去了!

    第二日,受倒春寒的影響,早起還是比較寒冷。不過在快到中午時分,太陽還是冒出來了。

    林立文見著日頭瞧著還算不錯,便喊上林老大與林老二一塊,又去了棉地。

    一群人慢慢的將覆蓋在上麵的稻草揭開後,林老大他們意外的發現,棉苗瞧著竟然沒受到上麵太大的影響,長勢也還算不錯。

    讓這些幼苗享受了一些日照後,傍晚時分,林立文又喊上家裏人一塊去往地裏,把上午揭開的稻草重新覆蓋住。

    之後的幾日,林立文也是這麽操作的。

    天冷就蓋稻草讓其保溫,待到日頭好溫度高的時候,林立文又會揭開稻草讓其通風且防止裏麵溫度過高而燒苗……這般反複的操作一直到倒春寒徹底過去後,眾人再次來到地裏。

    “爺,爹,二叔!你們瞧我這棉苗現在可還行了?”林立文站在掀開了覆蓋著的稻草的棉地旁,笑眯眯的對著他們說道。

    大家都沒說話,隻是仔細的在棉地各處檢查……檢查完後,眾人便也不得不承認,林立文確實有辦法,他培育的這批棉種是真的活下來了。

    林老頭和林老大臉上頓時露出了笑意,至於還想著若是失敗了,必得好生安慰一番林立文的林老二,這會也鬆了口氣。

    幸好,幸好!

    畢竟安慰人這事,他其實不大擅長的。

    如此又過了一段時間,林立文瞧著棉苗上已經長出四五片真葉時,便對大家說道,他這些棉苗可以開始進行移栽了。

    而林立文種植棉花的法子太過新奇,便一直都有受到村裏人的注意的。所以這消息一出來,村裏人又齊齊紮堆到林家棉地裏去瞧了。

    “大郎果真能幹!瞧他種的這些棉苗,根莖長得竟這般的壯碩!”哪怕平日有空就會來林家這棉地裏瞧上一眼的村人,這會見著那一個個在營養缽裏長勢極好的棉苗後,還是忍不住驚歎出聲。

    “大郎,你快與我們再仔細說說,這棉種到底是怎麽培育的啊!”到了這會,先前那些還心有疑慮的村民們,一個個的急切無比的對著林立文詢問了起來。

    雖說現在還未到棉花成熟期,可他們也是種了一輩子地的人。像幼苗期若是能壯碩些,對將來的收成也是有很大影響的因果關係,他們還是知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