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包餃子
作者:球球熊      更新:2022-07-23 19:30      字數:3358
  第109章 包餃子

    陳岩瞧見陳苗苗在門口久久站著, 還不知發生了何事,忙站起身來準備去看看。他還未走到門口,就瞧見外頭進來的人, 頓時明了過來。

    在場的學子們瞧見兩人並肩過來,紛紛在心中感歎郎才女貌。其他人也便罷了,顧明軒擀麵皮的動作頓了一下, 隨即低下頭來,重新擀了起來, 腦海裏卻不斷回放剛才那一幕。待到他終是覺得不該再想,他才發現自己擀的那塊皮,都有普通餃子的兩個大了。他忙將那張皮抓到手中,重新揉了揉,靜下心來再擀。

    眾人並沒有留意到他這邊, 目光都投在陳苗苗他們身上。被眾人這樣注視著,陳苗苗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諸位, 我們開始包餃子吧。有人會擀皮嗎?”

    眾人瞧見陳苗苗的神色不同往常,也明白她害羞了, 不再打量她,紛紛開始做起了餃子。陳苗苗鬆了口氣,正要領江楚去坐下,黃老先生開口道:“江賢侄, 過來飲一杯熱酒吧。”

    這會兒的其他菜都沒有什麽熱氣了, 隻有鍋子還騰著熱氣。江楚坐下後,陳苗苗就端了一些涮的菜來:“先吃點兒墊墊肚子,等會兒有餃子吃。”

    江楚低聲道:“你不必忙, 我不餓, 等會兒吃餃子就行。”

    “好。”陳苗苗莞爾一笑, 轉過身去,腳步輕快地走去看他們擀麵皮。走到趙時休身邊時,她不禁撲哧一笑:“這包餃子是圓的麵皮,你這是包餛飩的形狀吧。”

    趙時休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倒是按照圓的來擀,但是這麵它不聽使喚哪。”

    眾人靜了一瞬,轟地一聲笑了出來。趙時休自己也笑了:“掌櫃姐姐,不如你教教我們怎麽做?”

    陳苗苗笑著淨了手,撒了一些麵粉在桌上,這才拿起了方才和好的麵。她先將麵團擀成長條,然後切成一個個大小相同的劑子。隨後她的左手掌心按在劑子上,右手拿著擀麵杖,隻見那劑子仿佛有了生命一樣,隨著她的掌心不斷旋轉。幾乎是片刻工夫,就變成了一個厚薄均勻的圓皮。

    趙時休眼睛都看直了,完全不明白怎麽就變成圓的了。直到陳苗苗看向他,他才回過神來:“那個,掌櫃姐姐,能慢慢地來一次嗎?”

    陳苗苗嘴角一勾,又拿起了一個劑子,放慢了動作,一邊擀還一邊講解。趙時休聽到她說那個什麽力,聽得仍舊雲裏霧裏,但是覺得自己動作看會了。

    等到陳苗苗這個擀完,他忙拿起一個劑子,也依樣畫葫蘆地擀了起來。但是他不知道一句話,就是一看就會,一幹就廢。陳苗苗看著他以及大部分人的動作,仿佛看到了人類早期馴服四肢的珍貴現場。

    擀皮是一道坎,包餃子又是一道坎。他們也是嚐試著想要將皮合起來,但是總有餡兒想從各種地方鑽出來。最後他們竟然想出了一個辦法,用擀麵杖去壓餃子邊兒。餡兒少些就少些,少點兒麵就添點兒麵,一個餃子做出來,比巴掌還大。陳苗苗忍不住想要扶額:這是做的餃子還是盒子呢?

    京城裏這會兒是沒有韭菜的,所以他們的餃子都是白菜豬肉餡兒,或者是三鮮餡兒的。若是指望他們,今晚估計就隻能吃鐵皮餃子或者是餃子麵皮湯了。陳苗苗再不管他們,自己一邊擀皮一邊包。

    她剛做了兩個,再要去拿擀麵杖,擀麵杖就先被人拿走了。她抬頭,隻見江楚早已脫了大氅淨了手,說是要幫忙。陳苗苗不忍打擊他的好意,便又拿了個擀麵杖教了他,隨後就沒管他了。

    孰料,她包好一個後,一張圓圓的皮兒就被放到了她的麵前。陳苗苗拿起那皮,擀得師傅不錯,眉微微一挑:“沒想到,你還有這手藝?”

    練武的時候,不光要體力,也要巧勁兒。江楚一琢磨,便融會貫通了。瞧見他的動作越來越熟練,陳苗苗索性不再自己擀皮,就專門負責包。一刻鍾後,餃子終於下鍋了。

    眾人忙得全身暖和,這會兒等著吃了,總算是想起了方才沒有行完的簽令。這回該趙時休拿了。他的手在簽筒裏猶豫了許久,終於下定了決心,拿起了一根,念了出來:“琅琊山醉翁亭,得此簽者,需在座所有人陪飲一杯。”

    聽了這話,眾人紛紛端起酒杯,一道飲下。江楚剛淨了手坐下端起茶杯,就聽謝維笑著衝陳岩道:“容與,當年我和你父親與一眾好友也曾在青山亭相聚,你父親也得了一支類似的簽。”

    陳苗苗正端著一隻搗臼和一隻小筲箕,聞言忽然想到了之前看到的書裏的那封信,笑道:“我也曾在我父親的書裏看到了和義父的信,就寫了青山亭之聚,十分暢快。”

    說話間,她將搗臼放到了江楚的麵前,低聲道:“你幫我搗下蒜。”江楚應了一聲,拿起了搗杵。

    她話音剛落,謝維倒是笑了起來:“沒想到你父親還珍藏著那些書信。那年,我記得容與尚且還小。當初,我們本想要自己動手烤些東西吃,孰料,爐子剛生起來,就下了一場雨,炭全被淋濕了,東西也全被雨掀翻了。偏當時你父親起了意要吟誦這雨,好在你母親上來看了一眼,否則我們那日恐要餓一日肚子。”

    “母親也去了?”陳苗苗略有些驚訝。這些文人們的聚會,一般都不帶女眷,怎地母親還會出現。

    謝維捋須笑道:“我記得,那會兒容與正鬧著想要出來玩,你母親便帶他出來了。橫豎就在旁邊,她就繞道上來看了我們一眼。“

    容與也在?陳岩忽然開口:“所以,義父你說的青山亭該不會是……”陳苗苗和陳岩互相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父親書房後的那個亭子?”

    謝維臉上笑容越發深了:“是啊。那裏原本的亭子倒塌了,你父親便用自己的俸祿修了一個,完工後他便邀了我們一眾好友,要為這亭命名。因著我要啟程到臨城了,你父親取了‘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之意,便取了青山亭這個名。不過就是我們酒後之言,也未掛匾,隻我們幾位私下渾叫罷了。”

    “原來如此。”陳苗苗笑道,“我還想說哪日去義父和父親遊玩過的地方走走瞧瞧呢,原來就在此山中。”

    陳岩聽得津津有味,一臉向往地問道:“義父,父親曾還去過何處遊玩?”

    瞧見陳岩一臉孺慕之情,陳苗苗想起他自幼就跟在了黃老先生身邊,見父親少,但他的心中對父親一直是很敬佩的。如今讓他多聽聽罷,自己也回去把那些信找回來給他看看。陳苗苗如是想著,正要轉身離開,瞧見江楚的手握住搗杵,卻是一動不動。

    陳苗苗一怔,隨即想到他是不是不會,便低聲道:“你搗蒜的時候,不要將這個杵提得太高,用的也是巧勁兒。”

    江楚這才回過神來,應了一聲:“好。”隨即他垂眼,手起杵落,動作力道十分均勻。

    陳苗苗看他手下動作十分流暢,這才放心轉身去看餃子了。

    這會兒已是三更,外頭十分冷。陳苗苗索性讓人提了幾個爐子來,再拿了鍋,就在大堂裏煮。這閑話一會兒工夫,最早下鍋的餃子已經翻成了小元寶。陳苗苗用爪籬盛了起來,笑著先送到了黃老先生和夫子們這桌,笑道:“蒜泥在江夫子這邊,大家可按照喜歡自己調蘸料。”

    黃老先生笑道:“說起來,上回你在湖邊調的那蘸料就很不錯,可否給我們說說有什麽?”

    陳苗苗眼睛一亮:“沒想到英雄所見略同。既是有同好,那我就再調些吧。”

    聽了陳苗苗這話,本要各自調蘸料的眾人都紛紛放下了手,表示請陳苗苗幫忙多調些,盛餃子端餃子這些他們去。陳苗苗先調了一大碗上回的那種帶辣的蘸料,又調了些不辣的,一端上桌就被搶光了。眾人迫不及待地用筷子蘸了嚐了嚐:“好香啊!”

    當然香了,這油是現磨的芝麻油,辣椒油也是白日才熬出來的蔥油所做。餃子上桌,眾人紛紛夾起那包得最好看的餃子。掌櫃姐姐親手調的蘸料,隻有掌櫃姐姐親自做的餃子才能配上,他們做的那些,擺不上門麵。

    一時之間滿堂裏都是餃子香。好不容易最後一位學子端著蘸料離開,陳岩忙拉著陳苗苗坐了下來,用一雙新筷子給她夾了一個餃子:“姐姐,快吃吧。”

    白菜擠過水,此時的白菜鮮肉餡兒恰恰好,不幹也不散,一口下去,白菜的清香和豬肉的油香調和在一起,湯汁滑落在舌尖時,忍不住一吸,太滿足了。三鮮是木耳、豆腐和雞蛋餡兒,雖然沒肉,但是頗有一番風味。

    就在眾人大快朵頤時,有人忽然咦了一聲:“我這個餃子裏怎麽有花生?”

    “我還以為我吃錯了,我的也有。”“我的也是!”附和的聲音此起彼伏。

    黃老先生笑著看向了陳苗苗:“除了她,再沒有別人有這心思。這是什麽緣故?“

    “花生滿路。“陳苗苗笑道,”吃到花生者,來日必能一路生花,春風得意。“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本就是三甲遊街的佳話。眾人一聽,紛紛笑開了。江楚轉過頭,正對上陳苗苗對他眨眼,並做了個噓的動作。

    他想起方才,她去悄悄取了隻布袋子,打開全是花生米。那之後,她包的每個餃子,都有花生。

    作者有話說: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引自王昌齡《送柴侍禦》。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引自孟郊《登科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