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女病
作者:竹筍君      更新:2022-06-28 12:27      字數:4840
  第91章 、女病

    大桃鄉的孩子不算多, 基本上都瘦得很。這年頭能把孩子養胖的人家,都是有錢人家。鄉裏小孩雖然沒有城裏的孩子好看,但依然是大家重要的寶貝。

    每年裏正都盼著張阿公下來給大家看看身體。

    張阿公在田邊上找了棵大樹, 方便自己能看到田裏的勞作情況。

    裏正帶人在旁邊搭了個簡陋的茅草棚,就讓他在裏頭坐堂, 魚姐兒在裏頭也有個座位。大家也聽說了她救活了王大郎,但輪到給自己孩子看病, 還是習慣性把孩子扯到張阿公這頭。

    覺得老的保險些。

    張阿公看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 便學了閔大夫,還叫孩子們讓魚姐兒看,她看了自己再看一遍,這樣就不會出錯。

    鄉民們都同意, 本來張阿公給大桃鄉的孩子看病就屬於慈善活動,就是因為這個, 張阿公才會在鄉裏頗有名望, 也是因為這個,張家二房這麽多年不在家,鄉裏有什麽事,裏正還是會專門派人去問張家一聲。

    現在不過耗費時間久些,又有什麽問題呢?

    鄉裏的孩子,什麽都不多就是時間多。大桃鄉有孩子的人家也是知道感恩的,所以都挺樂意,還從家裏拿了糟好的魚蝦送過來。這個在水鄉不值錢, 但處理起來也破費功夫,小魚容易爛肚皮, 都得仔細把腸子掏了才能做, 一壇子糟魚娘子們得做一整天呢。

    孩子們挨個過來, 好多都是跟魚姐兒差不多大的人,大家湊在一起也不像跟張阿公看似的戰戰兢兢,都嘀嘀咕咕地跟她說話。

    “魚姐兒,別開苦藥,我下午把個烤魚給你吃。”

    “魚姐兒,別看了,下午我們一起捉黃鱔耍,你跟我們一起去吧?”

    當然,在各種糖衣炮彈的攻擊下,張知魚還是堅守了自己大夫的節操。該吃藥的都都寫了方,該挨揍的都喊了娘。

    到下午大家就不那麽皮了,對魚姐兒也尊重了許多,都開始叫她:“小張大夫。”

    小張大夫滿意一笑,看著麵前的四十多個孩子問:“怎麽還是你們,別的孩子呢?”

    孩子們:“就我們這麽多呀,一直就是這麽多。”

    張知魚:“不是說鄉裏孩子多麽,你們這四十多個蘿卜頭也能算多了?”

    孩子們看著跟自己一樣大的小張大夫,有點不高興地重複:“哼,就是這麽多,一直都是這麽多!”

    裏頭有年紀大些的女孩子就說:“小張大夫,我們是生得多,但站住腳的不多呀。”

    “對對對。”孩子們一聽有人說這個,很快就七嘴八舌地說開了。

    大桃鄉現在有一百戶人,按一家五口算都是有五百人的大鄉了,但這裏頭的孩子和老人都不算多,最多的還是壯年人。

    古代因為各種小病小痛就死掉的人太多了。就像生小孩兒,大家不像現代那樣隻生一個,就是因為誰也不知道孩子會不會半途就死了,所以都是往多了生,但打的主意卻是——隻要能活一個下來就算不錯了。

    張家大房是這代蘿卜頭的主要貢獻者,也不是因為他們生得比別人多,而是因為有張阿公在,有什麽頭疼腦熱都能夠及時看大夫,所以都能跌跌撞撞地長大。

    大桃鄉現在有四十個不滿十歲的孩子,但他們身後可能站著八十個無緣長大的兄弟姐妹。

    “聽說我前頭有三個哥哥,但都死了,我是第四個孩子。”說話的孩子叫馮大,夭折是不孝,所以盡管他有三個哥哥,但他依然是馮大,當然,如果他在七歲前死了,馮大就會成為他的弟弟。

    張知魚放下給孩子們看病的手說:“你們沒什麽問題,就是以後不能喝生水,玩了泥巴都得用水洗幹淨才能吃東西。”

    主要是有張阿公年年都給他們看病,所以大桃鄉的孩子不像別鄉的孩子那樣脆弱,身體都還算好。

    孩子們敷衍地點點頭,轉身就要在棚子外頭玩鬥雞。

    張知魚看著這些雖然瘦卻很有力氣的孩子,眼前閃過王阿婆氣血兩虧躺在床上的模樣,雖然王阿婆今年已經補上了身體的虧空,隻留下眼疾,但她虛弱地躺在床上這麽些年,大多數都是因為生孩子害的。

    張知魚喊住他們說:“你們回家把娘叫過來,我給她們看看。”

    孩子們一隻手還盤著腳,跳著回轉看她說:“可是我們家沒錢看大夫。”

    張知魚笑:“我也不收大桃鄉的錢,以後我也跟阿公一起回來給她們看病。”

    孩子們放下腳漸漸睜大了眼睛,結結巴巴道:“小張大夫,你說的是真的嗎?我娘的病很重的。”說完,有好幾個孩子眼淚都掉了出來。

    張知魚長長地呼了一口氣說:“我說話算話。”

    孩子們看她神色不似作偽,忙扯著嗓子回家喊娘。

    張知魚看到他們大部分人去的地方都是田裏和水邊,默默歎了口氣,她隻能慶幸自己沒有生在鄉裏,也慶幸這個家有阿公做大夫。

    張阿公摸摸她的頭沒有說話,爺孫兩個都坐在棚子裏等人來。

    正是農忙的時候,鄉裏的娘子除非不能下床,不然都在田裏忙,聽孩子說小張大夫要給自己免費看病,為難地看看剩下的活兒,說:“娘現在走不開,你去幫我問問小張大夫,能不能落日時來。”

    雖然魚姐兒是個小孩子,但她們也沒能力找老張大夫看——張阿公隻給不到十歲的孩子義診,其他人就要收三文診費。

    三文也是錢,都能買一小撮鹽了。

    孩子們過來傳話的時候,張知魚一愣,說:“行,但後天播完種子,我就要回城了,讓她們想看盡量早點抽空來吧。”

    孩子們臉沉了下來說:“娘不聽話,我去罵她,魚姐兒你等著我。”

    張知魚點頭。

    孩子們一步三回頭:“你別走,等我們回來!”

    張知魚大聲回:“好!知道了——”

    孩子們這才放心地撒開腳丫子去拖娘。

    很快就有一個三十多歲的娘子被女兒拉著過來。

    琴娘不好意思地看一眼張阿公,張阿公險被茶嗆著,屁股一抬就識趣地走了出去。

    田裏的娘子歇了工,也圍過來看她們說話,大家貼心地把棚子擋得嚴嚴實實的,雖然有些熱,總歸都是女子,不怕被人瞧見。

    琴娘果然放鬆了許多。

    張知魚上下打量了她一眼,又搭脈問診,抬頭見她麵色,不像有沉屙頑疾的樣子,就問:“娘子究竟是哪裏不舒服?”

    琴娘臉上有些驚慌,張了幾次嘴卻沒發出聲。

    她女兒就說:“前兩年我娘生孩子,叫的時候嘴巴張得太大,有隻壁虎落進去被她吞掉了,阿婆說壁虎是有毒的,還能斷尾再生,娘老是覺得它活在肚子裏,慢慢毒她的身子,這兩年什麽都吃不下,就算勉強吃了,也不到一刻鍾就吐了,還老在裏頭找壁虎,漸漸擔憂得連話都不能說了。”

    “這事好辦。”張知魚低頭看夏姐兒湊在她耳邊說了兩句話,轉頭對琴娘說:“你身體弱,我先給你紮幾針,等拔完針就能吃藥了。”

    在張家田裏做工的娘子不讚同地看她:“不收費也就算了,怎麽能連藥材都搭進去,這不是折本做買賣嗎?你學醫不要錢?”

    張知魚笑:“琴娘子的病不需要去藥鋪爪,鄉裏就有很多野生的草藥能治她,天生地長的東西也不花錢。”

    娘子們方住了嘴不提。

    很快夏姐兒就從外頭提了一碗熱乎乎的湯藥過來,張知魚接過來對琴娘說:“娘子趁熱喝了效果才好。”

    琴娘被紮得昏昏欲睡,迷迷糊糊地端起藥就小口小口喝了,喝到一半,忽然臉色大變,彎腰就吐了一地。

    吐了過後張知魚扶住她,夏姐兒湊到嘔吐物跟前用樹枝戳出一隻還在扭動的壁虎送到琴娘跟前笑:“琴嬸嬸,你快看看,這個是不是你前兩年吞進去的那隻?”

    琴娘喜極而泣,仔細端詳壁虎,連連點頭。

    張知魚就笑:“現在它被你吐出來,以後你的病就全好啦。”

    琴娘怔怔地看著樹枝上的壁虎,想起這兩年自己飽受折磨,激動得兩隻眼不停流淚,說:“先前就聽說小張大夫救活了破肚皮的人,我還當是說笑,現在才知道不是假的。”

    說完就要女兒跪下給她道謝,張知魚趕忙攔住:“我人小,娘說這樣要折福壽的。”

    琴娘回過神忙又拉女兒起來,急得出了一臉汗。

    藕姐兒卻看著娘又驚又喜地說:“娘,你能說話了!娘,你能說話了!”

    琴娘終於反應過來,震驚地一把捂住嘴,拉著女兒就往家跑。

    這一下把周圍的娘子都狠狠震住了,看著她問:“那壁虎還真能在肚子裏活那麽久不成?”

    當然是不可能的,琴娘就是被自己嚇病的,心病還需心藥醫,隻要讓她親眼看到壁虎被吐了出來,這病就能不藥而愈。

    夏姐兒得意地挺起胸脯,從袖子裏又摸出一隻差不多的壁虎道:“它奶奶的。這小東西把差點把人找死了去!”

    娘子們若有所思地點頭,裏頭有人說:“你真能治破肚子的人?”

    張知魚實話實說:“是我和阿公還有高大夫一起治的。保和堂其他大夫也出了不少力氣才救了王大叔。”

    那位娘子眼珠子一轉,忽然道:“那斷胳膊斷腿的你能治嗎?”

    “這要看病人的情況。”張知魚收拾好東西,問她:“你家有斷胳膊斷腿的病人不成?我阿公是瘍醫,專治這個,你改日帶他去保和堂找我們看就行。”

    “保和堂………”這肯定是很貴的,大家也不是一直就這麽窮,在河南道她家也算小有家資呢,所以很清楚去藥鋪治病要花多少錢,不由喃喃道:“早知道今兒把蔡六郎帶過來就好了。”

    郎?隻有男子才用郎。張知魚頓了頓問:“他們不是都走了嗎?”

    大概是看著張知魚小,還不是很解事的樣子,娘子們就說:“哪裏都走得完,許多人今天還給我們丟東西呢,大家經常早起在家門口發現幾包東西。”

    她們也掐著時間守了幾次,但從來沒逮住過人,便估摸著跑去做隱戶的男人們,住的地方很可能就在大周鄉附近,不然不能經常過來,但具體在哪裏,她們就不知道了。

    張知魚看看她們的胳膊又想起琴娘的胳膊,黎二郎的臉漸漸出現在她麵前,張知魚伸手按了自己身旁的一隻胳膊,印證了自己的想法後,緩緩道:“丟的是鹽吧?”

    娘子們的臉色一變,忙問:“你怎麽知道的?”

    張知魚抬手喚了幾個鄉裏的小孩,露出他們的胳膊和夏姐兒的胳膊分別按下去。

    夏姐兒的肉很快就能彈上來,但鄉裏小孩的肉卻是一個白印子,回彈得要慢一些。

    娘子們抬手按按自己的,也很快就能回上來,但不是很明白這跟鹽有什麽關係。

    張知魚就說:“隻要是細心的大夫都能猜出來。”

    雖然江南的鹽比別的地方便宜,但對老百姓來說依然是很貴的,去年他們家吃飯都還舍不得放多了,隻有從給客人做的菜裏撈點菜湯拌飯。

    所以那個時候張家人的樣子都不是很好看,全靠底子好,很多人見了她們就說這孩子養得白白胖胖的,實則不然,是大家吃的鹽少,身上有些水腫。

    但今年來大桃鄉,大伯母一看見她們就說:“哎呀,開始長高了抽條了。”其實她們也沒長多少,隻是吃夠了鹽,身體不腫了,顯得更高。

    水姐兒和夏姐兒麵上就露出回憶的神色:“原來我們家還過過苦日子呢。”

    張知魚說:“你們是逃難而來,連吃飯都還要靠人接濟,又哪裏有錢吃鹽巴呢?”

    這群外來的娘子看著瘦弱,但力氣卻大,其實是一件很古怪的事,大周鄉和大桃鄉,窮苦些的娘子們身上多少都有些腫,但這群家無餘財,連飯都吃不上的人卻不缺鹽巴。

    這隻有一種可能,就是有人給她們送鹽巴吃。

    走過來的張阿公聽到這話,心頭一沉,表情逐漸嚴肅起來,對著一群娘子說:“要麽勸他們回來,要麽讓他們再也別來了。”

    娘子們互相看看:“鹽給我們給得不多,我們要吃的呀。”

    張知魚說:“可以不扔,但你們得去買官鹽,而且官鹽得是三倍,然後把你們的兌進去,如果外頭看不出來區別就能用,不行就全倒了,反正這些日子的工錢也夠你們吃半年鹽巴了。而且這件事從現在開始一定要爛在肚子裏。”

    娘子們表情也變了,沉重的山又爬上了她們單薄的背,有人問:“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張知魚看著她們堅毅的眼神,安慰道:“其實也可能是我想多了,萬一沒有事呢?”

    但大家已經賭不起這個萬一。

    裏頭有個四十多歲的婦人走出來,對張家人行了個禮說:“回去我們就把它倒掉,小張大夫也忘了今天的事,當我們沒說過吧。”

    張知魚點頭應下,目送她們登上大周鄉的來船,忽然神色一動,大聲說:“等到五月十五,衙門要開義診,專門給從河南道來的百姓看一次病,連藥材都有鋪子捐,還不用自己買藥,那個時候你們家裏有病的可以去看一次。”

    作者有話說:

    壁虎這個故事,化用的是李時珍救人的傳說,但被我改動了很多。

    感謝在2022-05-05 08:08:56~2022-05-06 15:11:1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Yuki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20525393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Yuki、皮卡丘超級進化 50瓶;夏沫初秋、蝦蝦蝦蝦片、夜舞琅嬛 10瓶;27356573 6瓶;Eternity 5瓶;helen0408123、xy 2瓶;星星不睡覺、麽麽兒老幹媽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