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
作者:阿狸小妃      更新:2022-06-17 21:14      字數:3081
  徐令珠瞧著托盤上的那些個東西,擺了滿滿一桌子,忍不住暗暗思量,前世她是怎麽蒙了心,叫徐幼珠欺辱到這個地步的。

  想要討好孟氏,也不是這樣討好的,隻白白叫人看輕了自己。

  徐令珠揮了揮手,叫人將那些東西拿了下去,然後在才瓊枝的服侍下穿好了衣裳。

  鏡中的少女十三四歲的樣子,細長而舒揚的遠山眉下,是一雙宛若星辰的眸子,因著在病中,肌膚有些蒼白,周身多了幾分羸弱之感,叫人瞧著忍不住心生憐意。

  “外頭天寒,姑娘別著涼了。”

  瓊枝拿了件白底綠萼梅披風給她穿上,又拿了個小巧玲瓏的梅花形小袖爐放到她手裏,這才扶著她出了屋子。

  外頭雖有陽光,空氣裏卻帶了幾分寒意,徐令珠看著院子裏兩株開得正好的獨占春,聞著空氣中傳來淡淡的蘭香,竟有種恍如隔世之感。

  老天眷顧讓她重活一次,這一回,她絕不辜負,遠的不說,在這府裏,總要叫自己過的舒心如意才是。

  徐令珠收回視線,微微露出幾分笑意來,便信步往前走去。

  徐家出自並州徐氏的旁支,老太爺跟著先帝東征西討有著從龍之功,封了寧壽公,等到老太爺去世,伯父徐宗禮承襲了爵位,降了一等為寧壽侯。

  伯父徐宗禮官至戶部左侍郎,娶了內閣大學士顧詹榮的長女顧湘如為妻,統共生了兩個嫡子,一個嫡女,嫡女便是大姑娘徐佩珠,前年嫁進了永平侯府為正妻,庶女徐嫻珠乃是姨娘喬氏所生。

  二老爺徐宗傳便是徐令珠的父親,也是老太太嫡出,在翰林院為官,娶的是安國公府的嫡出的小女兒孟氏,生了三哥哥和她,還有......徐幼珠。另有姨娘簡氏生了三姐姐,至於四哥哥,出身卑微,是府中婢女所生,如今卻也記在了孟氏名下充作嫡子。

  三老爺徐宗守乃是庶出,生母是老太太身邊伺候過的大丫鬟柯氏,柯氏最是忠心,哪怕是開了臉成了半個主子,心裏眼裏還是隻有老太太一個人。老太太對她很是寬厚,老太爺去後,便叫她住在了離三房不遠處的泰寧院。

  三叔父娶的是皇商萬家的長女萬氏,生了嫡出的一子一女,全都在保寧任上,隻留姨娘薛氏和庶女徐慧珠在府裏敬孝。

  如今府裏是大伯母顧氏掌管中饋,顧氏和母親孟氏雖是妯娌,二人之間卻有不少齟齬。隻因母親孟氏出自安國公府,初嫁進寧壽侯府的時候很是有幾分心高氣傲,對於顧氏這個長嫂失了敬重。

  因此,長房和二房並不十分親近,隻因同住在一個府裏,不得不互相遷就著罷了。

  明雍堂位於寧壽侯府的東北角,距離徐令珠住的休寧院有些遠,是整個寧壽侯府最幽靜景致也最好的地方。穿過垂花門過了穿堂,院門口種著的兩株西府海棠,紅色的花朵一簇一簇的,有的開了有的還是花骨朵,像是暈開的一點點胭脂一般,遠遠看去便覺十分驚豔,美不勝收。

  內有太湖石疊砌成的假山,錦鯉池塘,自有一番意趣。

  徐令珠剛踏進院子,就見著了跪在廡廊下的徐幼珠。一身粉紅折枝花卉褙子,下頭是翡翠煙羅雲緞裙,梳著雙丫髻,頭上戴著兩朵玉蝴蝶珠花。許是跪了太久,從前紅潤嬌柔的臉頰已變得蒼白,眉宇間因為疼痛而難掩委屈。

  眼前的這個少女和她記憶中的那個徐幼珠並不相似,眼裏並無太多的陰鬱和不甘。大抵是因為這個時候她還不知道自己並非是孟氏親生,而是外祖母從慈善堂抱來的。她所享受的這一切,都是鏡中花水中月,隻待身世揭開的那天,她嫡女的身份就再也不複存在了。

  如今是元慶二十六年三月,她記得上輩子五月裏時,府裏幾個姑娘和老太太去寺廟進香,等回來後徐幼珠就大病了一場,不僅昏迷不醒,嘴裏還不斷囈語。

  大夫診脈過後說是驚嚇過度,開了安神鎮靜的湯藥,孟氏叫了身邊的丫鬟碧嬈來問,卻俱是不知出了何事。後來她好些了就吵鬧著要發賣貼身的丫鬟碧嬈,孟氏本就覺著碧嬈伺候不周,就叫了人牙子進來將人領走了。

  也是好些年之後,她才知道,就是那個時候徐幼珠遇上了她的舅母曹氏,後來還將舅母曹氏弄進了寧壽侯府管起了二房的采買,而孟氏卻是被徐幼珠哄騙的格外重用那曹氏。

  後來,徐幼珠的身世被揭開,曹氏被亂棍打死,可孟氏待徐幼珠竟依舊那般的好,不顧老太太的阻攔將其收作了養女,不叫府裏的人有一份慢待。

  即便重活一世的她已經不在乎孟氏的疼愛,可想起前世種種,她依舊心裏堵得慌,攥緊了手中的帕子,帶了幾分冷意叫了聲:“五妹妹。”

  徐幼珠聞聲抬起眼來,見著是徐令珠先是一愣,隨即麵上就露出掩飾不住的難堪和怒意來。

  她這樣狼狽的樣子,竟叫徐令珠看見了。

  她分明是故意來看她笑話!

  這麽說,真是她故意叫丫鬟瓊枝找老太太告狀的!

  “你是來看我笑話的,你等著,我告訴母親,叫母親責罰你。”

  徐幼珠向來驕縱,不知道一丁點兒伏低做小,這會兒被老太太責罰竟然還敢這般肆無忌憚威脅她。

  看著這樣的她,徐令珠微微揚了揚嘴角,就將視線從她身上移開,像是連看她一眼都覺著多餘。

  這會兒的徐幼珠,還稚嫩的很,不過是個被孟氏寵壞的姑娘而已。

  她倒要看看,被老太太厭惡,又被父親不喜的她,在身世揭穿時還會不會像上輩子一樣,隻憑孟氏一人,就能護她周全。

  “五妹妹好自為之,有些話還是不說的好,免得祖母知道了多罰你跪上一個時辰。”

  徐令珠的眉宇間帶了幾分不屑,丟下一句話就轉身離開了,這般輕視,更叫徐幼珠氣得直發抖。

  這邊早有丫鬟回稟了老太太四姑娘來了,片刻的工夫,就有丫鬟領著她進了屋裏。

  屋子裏隻有老太太和大伯母顧氏在,老太太責罰了徐幼珠,卻也不想幾個孫女兒看她的笑話,索性就叫姑娘們回了自個兒屋裏。如今見著徐令珠進來,眼中就露出幾分關切來。

  這丫頭打小就是養在自己跟前兒的,那年三少爺出了事才叫她回了孟氏那裏,祖孫感情向來是很深的。

  不等徐令珠福身請安,老太太就問道:“不是病了嗎,怎麽也不好好歇著?出來吹了風可就不好了。”

  徐令珠聞言笑了笑:“謝祖母關心,吃了藥好些了。”

  說著,又朝坐在一旁的大太太顧氏福了福身子:“大伯母。”

  老太太都不叫她請安了,顧氏自然不敢拿大,伸手將她拉到自己跟前,細細問了吃了什麽藥,哪個大夫開的方子,效果可還好。

  徐令珠一一答過,自己這個大伯母,慣會討祖母歡心,又不會叫人覺著太過刻意,隻這一點,孟氏就比不上。

  上輩子她被姨母貴妃算計成了定王世子趙景叡的妾室,後來定王因言觸怒了聖上下了大獄,身為定王世子妾室的她旁人更是避的遠遠的,連母親孟氏都從未來看過她一眼。期間,竟隻有大伯母顧氏托人來過一封信,說是太妃已求到太後麵前,當年定王又有救駕之功,聖上輕易不會發作王爺,叫她和世子安心。

  雖隻短短一封信,可她心裏是記著顧氏這份寬慰的,即便她上輩子對顧氏的很多做法也是不能認同。

  察覺到徐令珠眸子裏露出的親近來,顧氏輕輕歎了口氣,心裏頭湧起些許憐惜來。她雖和孟氏不和,卻也心疼這個侄女。

  總是一家子的人,這丫頭自小又是養在婆母跟前兒,她日日見著,情分比府裏其他姑娘還要強些。

  “好孩子,知道你這些年受委屈了。要我說你這性子也太軟和了些,旁人倒也罷了,你五妹妹驕縱任性,你若是事事讓著她,往後還不知有多少委屈受。”

  “這人呀總歸要自己立起來才行。”顧氏言語間帶了幾分真切。

  “多謝伯母教誨,我都記著了。”徐令珠開口道。

  徐令珠說完,就帶著幾分不好意思對著老太太道:“話雖如此,如今外頭天冷,祖母還是開恩叫五妹妹起來吧,想來她也得了教訓了。母親向來疼她,若是她病了,母親定會怪罪我的。”

  老太太聽了,倒沒覺著意外,四丫頭自小就是個心善的,今個兒叫瓊枝過來,怕也下了很大的決心。

  叫五丫頭得了教訓便也罷了,她身為祖母,自然是盼著府裏姊妹們和和睦睦的。

  “你都這樣說了,我這當祖母的還能不應承?”

  “去叫五丫頭起來吧。”老太太朝身邊的大丫鬟挑雲吩咐道。

  挑雲應了一聲,就轉身出了屋子。少不得要說是四姑娘在老太太跟前兒求得情,叫徐幼珠好一番羞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