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六路軍下東吳
作者:村峻朗      更新:2022-05-31 06:54      字數:4377
  “那謝齊王殿下還記的為這個默默無聞之人啦!既然都來了,那先坐下來靜靜聊一會兒,否則匆匆而來,匆匆而別,不知什麽時候再可以相見!”

  “上次羊妃之事,齊王一直放不下心,並且謝嬪妃也是羊妃最知心的朋友,當時一直在保護著羊妃,隻可惜……”

  王屯輕輕的在謝玖的耳邊說著,怕別人會引起誤會,以免傳入宮殿,招致叵測之人的攛掇挑唆。

  “那齊王為啥自己不來,而代為有你傳話?”

  容貌嬌嗔懾人的謝玖睜著大黑眼睛,抖落起自己的冰凊溫婉。

  “實話跟謝娘娘說吧!齊王夫人賈王妃過世了,齊王一直非常難過,去了青州封地以後,把靈柩安葬在青陽山,齊王一直守靈祈禳,將近幾月,所以情緒一直非常低落。”

  ……

  西宮的別致處,在於遠離了那太子府,所以即使賈南風有斫刺謝玖的荼毒想法,那也是鞭長莫及。何況自有羊琉斐事情作為鋪墊,等於給謝玖提供了安全屏障,無謂一事可成,但再而三,三而竭,何況這東宮不是太子府,一切都得被太子妃操縱,不怕官就怕管,你賈南風剛好是太子府的一府之長,就可以想著法子生殺予奪,有熊心豹子膽,不怕那些自找麻煩、以身試法的金枝玉葉,至於何去何從,最後還是她賈南風笑的最爛漫。

  “真是替齊王難過,賈王妃亦苦命淒涼,同出賈府,但與賈南風大相徑庭!”

  謝玖感歎著,還緩緩抁曳著輕盈的臉頰,眼神裏飄著淡淡的悲憫惆悵。

  “實話跟娘娘說,卑職本欲替齊王出氣,殺了那太子妃,並決定大鬧太尉府。”

  “這……,這太子妃雖然卑賤無恥,殺之如同葭莩蓬蒿,但是王屯你不一樣,你父親王濬太守是名將,你可不能一時衝動,而辱沒了整個家族的名聲!”

  “想我王屯一身武藝,隻能鬱鬱不樂,也無法解脫齊王殿下的苦衷!”

  “不多說了,這是齊王殿下讓卑職轉交給娘娘的,這是衷甲,穿在裏麵可以防身,不怕刀槍斫刺,這次去伐吳,宮殿裏也無人可以照顧到謝娘娘,萬一有刺客什麽的,你也可保萬無一失!”

  王屯從一笥篋裏拿出衷甲遞到了謝玖的手裏,謝玖接過之後,擁在懷裏無限溫馨,用臉頰貼著衷甲,徜徉著飴糖果腹似的的甜美。

  “王將軍,該走了!太守催促你回營整頓軍馬立刻出發!”

  王濬差人過來喊話,準備即刻出發。

  原來王濬益州刺史,於前幾天因晉武帝差信,要他回洛陽有事諮諏,就是關於征伐東吳的事情,看看王濬對於伐吳的看法和具體的作戰方案。

  不料司馬炎還是受到了賈充和荀勖的堅決反對,認為伐吳時間尚未成熟。

  這無疑讓司馬炎左右為難,遂決定請各路兵馬主將進京,發表各自的看法,如若能消除賈充和荀勖所帶來的障礙,那司馬炎責眉開眼笑,絕不遲疑這伐吳大事,否則一拖再拖,則必將貽誤戰機,反倒讓東吳有了起死回生的時機,到時想滅了吳就真的是變成了紙上談兵、空有赤壁情懷,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英雄無數,舟楫檣櫓鱗次櫛比,喧闐驂靳,望而興歎。

  差使快馬加馳去報各路將軍,原本都已經被司馬炎安排在了各兵家必爭的要塞之處。

  扼其咽喉而不能進,待有時機,則氣貫如虹,一戰而定天下,統一山河。

  這各路兵馬分為六處,一為鎮軍將軍、齊王司馬攸暫守下邳城,自江西可以隨下塗中。

  二為安東將軍王渾諸事揚州。

  三為建威將軍王戎自都督豫州軍事,可以向武昌方向進軍。

  四為平南將軍胡奮諸事荊州要塞。

  五為鎮南大將軍杜預。

  六是龍驤將軍王濬,領益州刺史。

  這各路將軍及時到達洛陽後,在朝堂之上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一直讓晉武帝遲疑不決。

  日昃時分,初秋的雲層淡薄,城廓牆垣在落日裏染成了金色。

  風景如畫的岑嶅鬆楸,湫皋江葦,亹隘舟楫,都與天際交接在金色的浼浣裏。

  一騎紱冕緄帶,風姿颯爽,在暮日裏馳騁,盩厔於籠燈初亮的街市,商廛開始繁榮,都人士女,鮮裝袨服,軫輿喧闐。

  賈府的府門金漚浮釘,璀瑋甚都,門闒上雕榱鏤桁。

  不遠一騎瑯音陣陣,珮環清尤,到了府門前,便下了鞍鞽,蹴入門桯。

  這就是鹹寧五年的九月秋初,在賈充太尉府上,益州太守王濬拜訪太尉府,因與賈充交往甚密,所以想在朝堂之上的意見相左,在太尉府上做個屈膝暢談。

  王屯乃王濬之子,原名王矩,後改名為王屯。

  “父親,此次你來京都洛陽,許久不得重逢,父親一直主益州,而我在京都任事,相見實屬難矣。”

  王濬到京都洛陽後,不禁讓王屯高興萬分。

  “你現在在齊王司馬攸那裏幹的怎麽樣?”

  一聽到王濬提起這些,王屯就把過往舊事統統告知了王濬。

  “什麽……,太子妃戕害尚書羊瑾之女羊琉斐嬪妃,這簡直不是人做的出來的事情,賈太尉怎麽會生養出這麽個女兒,簡直是國家的危難,黎民的殤煬。”

  王濬從椅子上心神不安似的站了起來,他彌望著前方掛著的一雕弓和盔甲,然後低頭說道:“我與賈充一直交往甚密,也去過賈府,曾見過賈南風,相貌平平,性格不同於一般女性,但那是不到及笄之年,想不到現在如此變化,真的是匪夷所思啊!”

  “今朝堂上又麵紅耳赤,有過一番爭論,皇上也難下定決心,所以父親打算今晚去太尉府走一趟!”

  “父親,誌秉高潔,但兒觀賈大人乃奸詐權臣,宜朝廷內事而不善征伐,這次伐吳之事,實在是邃炁作雲,蒙蔽聖聰!”

  “這不是太尉一個人的注意,荀勖太傅,馮紞都橫加阻攔,所以談的非常的鬱悶不快!”

  王濬不禁歎了口氣,自己現在也已尚有年紀,如若再不伐取東吳以成大業,到時卸甲歸田,可謂遺憾。

  “剛才你說齊王司馬攸,因為羊妃之事,被皇上遣返封地,並且王妃賈褒也已過世!”

  王濬惆然想起了剛才王屯所提之事,鎖眉又一問,不覺感慨生命無常,世態炎涼。

  “孩兒曾想殺了那個郭隸和司馬繇,給齊王出口惡氣!”

  “你太年輕氣盛,一身武藝豈可用於此處,你寒脊丈八蛇矛之所以天下無敵,這可是岐真仙道教你的,你應當在征伐東吳上大顯身手。”

  “這次父親你應該匡扶正義,借機向皇上提及齊王,希望能讓齊王撫內安外,總督事這次的征伐東吳的大業!”

  王屯在齊王司馬攸帳下任職,雖然隻是個驍騎校尉,但見齊王蘊藉溫和,平易近人,光明磊落,胸懷坦蕩,樂於施人的謙卑情懷,無不讓他肅然起敬。

  遂立誌發誓絕不因官階大小,或者金錢誘惑等,來改變自己對齊王的赤膽忠心。

  “今天父親已經在殿中提及過了,皇上已經安排齊王為鎮軍將軍,都督下邳事宜,這本是琅琊王司馬伷之職,但因司馬伷居功憮敖,被皇上忌憚,怕其剛愎自用,使吳軍有可乘之機,而一旦下邳有失,則整盤棋就散了!”

  “哦……,這皇上倒還是慧眼識珠,齊王與琅琊王,掫取一端,則必為齊王也!”

  王屯和王濬在這次難得相見的機會裏,彼此耿心於父子肺腑,在倥傯之間灼見當今事事。

  可不止業道險巇坎坷,如巉岩崖砦,但胸有丘壑,馳騁澗水平川,聲勢浩浩而蕩天下。

  王濬到了賈府後,想不到安東將軍王渾已在賈府候坐。

  王渾乃太原郡晉陽縣人,曹魏司空王昶之子,曆任懷縣縣令、參軍、散騎侍郎等職,並襲封京陵縣侯。

  司馬炎代曹魏建立西晉後,改任揚烈將軍。

  之後又擔任東中郎將、征虜將軍、豫州刺史等職,積極籌劃伐吳方略,善於兵法,奇正出擊。

  這王濬一見王渾,不覺有點驚訝,畢竟各守城池,為將一方,很少有所往來,想不到這次誤打誤撞,卻以這種方式見麵,遂又不免有點感慨,道是戎馬生涯,揮手間青絲成白發。

  縱橫捭闔,方覺現在不過是衙署一茗茶賓客。

  “安東將軍在此,幸會幸會!”

  “龍驤將軍客氣了,今日怎麽也有空登門到此!”

  彼此喧寒問暖,勾勒門庭冷落之遒勁,道出宦海沉浮的將門百味。

  “今日朝堂之上,陳述乏味,彼此難以聚在一起,所以特來閑情到太尉府,一是到太尉府品茶,談家長裏短,二來也是因為有事積慮於心,到此不吐不快!”

  王渾也有此心,想再次和賈充交換一下意見,這伐吳時機已經成熟。

  不想王濬得知王渾將軍跟自己想法完全一樣,所以不禁攘袖一笑道:“果然是無風不起浪,今日撞撞跌跌來此,想不到扶牆不倒,是為有中流砥柱在此,不虞不恙,是為安東將軍也!”

  “客氣了,王濬將軍,彼此齊心協力有什麽不好嗎?”

  “哈哈……,彼此各道間闊,不甚其樂融融!”

  這時賈充蹴屨而來,拱手作揖道:“兩位將軍,登門造訪,看來我賈充是在朝堂之上,淤塞言詞,以致皇上無法定下決心,以伐東吳!”

  賈充攘袍坐了下來,神情嚴肅,內心上下不平,似乎依然難以放下固有的想法。

  “太尉,琅琊王司馬伷攜其子司馬漼已入廷堂,特來拜訪太尉!”

  “快有請迎琅琊王進府……”

  琅琊王剛入座後,太傅荀勖亦乘車而來,這時賈府府院裏已是車輈喧闐,麾錦蔽日。

  這司馬伷字子將,河內郡溫縣人。

  西晉宗室將領,晉宣帝司馬懿第三子,由伏太妃所生。

  晉景帝司馬師、文帝司馬昭的同父異母弟,晉武帝司馬炎的叔父。

  司馬伷少有才氣,在曹魏曆任寧朔將軍、散騎常侍、征虜將軍等職,先後受封南安亭侯、東武鄉侯,五等爵製建立後,改封南皮伯。

  司馬炎代魏建立西晉後,獲封東莞郡王,入朝任尚書右仆射、撫軍將軍,出外拜鎮東大將軍。

  “這東吳已勢見頹廢,建平、西陵,直至武昌,皆一觸即潰,兵無戰心,防無遮攔,此時不取東吳將為天下人所取笑!”

  王濬自領益州刺史以來,大造船楫,厲兵秣馬,操練水軍,已達幾十萬之眾,這兵馬糧草俱足,如一戰則勢不可擋,東吳西線即化為齏粉。

  “龍驤將軍說的在理,今吳國孫皓不修朝政,隨意鞭撻臣僚,並且橫征暴斂,徭役賦稅皆使民怨沸騰。所謂得天下,民心為上,現在正是東吳民心向背之時,何以不取之呢?”

  安東將軍亦陳詞肺腑,鏗金戛玉於廷堂之間。

  “各位將軍說得太好了,我司馬伷也想說兩句,我亦雖為王叔,但絕不因此藏有私情,今日滅吳之勢正如各位所說已成矣,昨日朝堂之上,皇上猶豫不決,難下決心,所以去崇德宮覲見了皇上,向皇上表以各位將軍之決心,若軍心已定,則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否則貽誤了此等軍心良機,那是縱容敵人使有喘息之機,何況幡然醒悟,就更加大業難求。”

  經過一番交流,賈充和荀勖、還有馮紞皆被說動,這賈府之上果然醞釀出了征伐東吳的大業。

  太尉賈充一拍幾案,愀然道:“今日之計,就依如此,我等會速進宮,奏明此事,擇日即刻發兵,一統山河!”

  即散之後,賈府茶涼闃寂,但座上尚溫。

  進了崇德殿,賈充和荀勖道以說明,司馬炎疑慮遂解,立刻下詔擇日起大軍征討東吳。

  鹹寧五年十一月,司馬炎開始發動滅吳戰爭,但賈充和荀勖又起遲疑之心,而忘太尉府上之誓,司馬炎又陷於納悶,不料中書令加散騎常侍張華和尚書杜預直諫司馬炎,說以厲害統籌,遂是司馬炎當機立斷,並且嚴加嗬斥了賈充和荀勖的反複無常,以及優柔寡斷、見事遲疑不決等,後賈充和荀勖見司馬炎信心已決,遂又見風使舵,言明自己初心本意,是為同心協力一戰而蕩平東吳,隻因怕一時有失而擔責折了自己的名聲,所以才致如此。

  司馬炎捋須一笑道:“朝堂之上,君臣之間,怎麽可以以一時的成敗而損肱股、杵臼之情呢?”

  賈充和荀勖一聽大悅,遂不再提心吊膽、遲疑不決。

  司馬炎則授予賈充任為大都督,假黃鉞,統領六路軍馬,琅琊王司馬伷為輔都督,輔助賈充謀策行軍事宜。

  六路大軍浩浩蕩蕩齊路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