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熊掌與魚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5      字數:3230
  接下來,王建聯軍如法炮製,易地十數裏繼續伏兵。

  兩日後,第二批四萬吐蕃軍中伏,幾乎全軍覆沒,隻有數百騎兵脫逃。

  王建收兵回歸蘭州金城,收編吐蕃俘虜,大半俘虜被十三個吐蕃部落瓜分。

  金城之內一片歡欣,殺羊大吃,大街上燃起篝火載歌載舞,熱鬧之極。

  軍府大堂,王建高坐正中主位,幾年過去,他的容顏明顯滄桑,鬢角華發,但是眼神炯炯有神,氣度剛毅,粗獷。

  大堂兩側,食案後麵坐著兩排將帥,多數人吃相難看的狼吞虎咽,大碗喝酒。

  左首之人就是鳳翔軍主帥李繼麟,李繼麟明顯食欲不佳,慢條斯理的喝酒。

  李繼麟心情很不好,原因是被王建牽著鼻子利用,斥候稟報蘭州城池的軍力在逃走,他忙知會王建發動進攻。

  王建回答應該半渡而擊,比喻敵軍過河一半,才是最佳進攻時機。

  結果一拖再拖,拖延到空城,眼睜睜放走敵人和大量輜重。

  入城後王建渡河追擊,李繼麟沒有多想的聽令過河跟隨。

  想不到過河之後,王建又說吐蕃大軍殺來,結果被動的跟隨王建伏擊吐蕃軍。

  看著王建收編數萬吐蕃俘虜,李繼麟有苦說不出,他是漢軍,不可能大膽的收用吐蕃軍。

  這一戰下來,鳳翔軍損兵折將,最後什麽也沒撈著,傻子似的為王建賣命。

  如今王建-軍力十萬,比他多了三倍還多,他根本不敢表示不滿,甚至擔心會不會被王建翻臉吞掉,如今能夠安歸鳳翔,才是最緊要。

  “李大人有什麽想不通嗎?”王建忽然問道。

  李繼麟一驚,心念一轉,回答:“在下想不通,節度使大人為何不追擊金城軍,金城軍的輜重走不快,定能獲得,如今一座空城,如何給養十幾萬人?”

  王建一笑,道:“若沒有吐蕃,我自然要追去,可惜熊掌與魚不可兼得,韋良逃走,必然調集大軍接應,追上也會發生大戰,所以隻好選擇吐蕃熊掌食之,不先殺熊,會被熊吃了。”

  李繼麟不爽,道:“大軍缺少給養,能夠挺過幾日,吃人嗎?”

  王建一笑,淡然道:“還不至於吃人,俘虜的吐蕃貴族,數千頭目,足可換來數月軍糧。”

  李繼麟愣怔,默然舉杯飲酒,內心寒意,驚懍王建的步步為營算計。

  ......

  王大虎出動兩萬涼州兵,他自身率領兩千多騎兵先鋒,馬不停蹄的接應,終於遇上來自蘭州的輜重軍。

  隨後,曾浩的會州軍,靈州援軍也陸續抵達,加上蘭州輜重軍,軍力五萬多。

  將帥們聚在一起說話,曾浩遺憾放棄血戰守衛的會州城。

  王大虎安慰,蘭州守不住,會州應當及時放棄。

  不久,韋良率軍抵達,與各軍將帥在一起,他看著王大虎,直白道:“如今,隻能去往涼州避難。”

  “大人言重,我們是一家人,大人還是我的上官,大人親臨涼州,屬下請大人主事。”王大虎毫不猶豫的表態。

  韋良滿意點頭,不想曾浩忽然說道:“韋良大人,下官有一建議。”

  “哦,曾將軍請說。”韋良正容回應。

  曾浩說道:“大人,下官在會州,知道童山與靈州軍力,趁虛奪取了涇河流域數州之地,也知道涇河流域,因為戰亂人口銳減。

  如今隴右失利,我軍撤離,進犯隴右的黨項軍必然欲求奪回原州,而鳳翔軍也會欲求奪回邠寧地域。

  下官建議,大人統帥我等去往涇河流域鎮守。

  大人任職邠寧節度使,守住到手的涇河流域,讓靈州成為後方,日後也能兼顧抵擋河東軍進犯。”

  韋良愣怔,忽而點指曾浩,喜悅道:“說的好,好,扶風重用你,是他的福氣。”

  曾浩神情尷尬,忙道:“大人,下官隻是依據局勢說出建議。”

  “你這個建議太過重要,我舍不得蘭州金城,心裏憋屈,打算反攻奪回來,你這麽一說,我何苦不舍隴右,關內豈不更好。”韋良開心笑語。

  曾浩恭敬道:“謝大人不怪下官多嘴。”

  韋良一笑,想一下,說道:“問你一事,跟隨我來的兩萬黨項,去往涼州適合嗎?”

  曾浩回答:“屬下認為不適合,若是韋良大人主事涼州,黨項人去了無妨,大人有能力處置,王大虎處置不了太多異族爭端,隻會造成涼州不穩。”

  韋良看了王大虎。

  王大虎點頭道:“屬下收留了很多回鶻人,黨項人也是遊牧為主,涼州草地不好分配。”

  韋良點頭,道:“夏綏人口流失嚴重,讓黨項人去往那裏吧。”

  曾浩說道:“大人也不須絕對,願意務農的黨項人,可以去往涇河流域,承諾分給田地。”

  韋良點頭采納,道:“下一步該如何?請王將軍牽製黨項軍,我們去往烏蘭渡口,渡河之後假意去往靈州。”

  曾浩點頭,道:“所謂兵貴神速,我們要在黨項軍反應之前,抵達原州,利用隴山關隘堵住黨項軍。

  輜重和家眷,都去涼州為妥,日後再往邠寧不遲。”

  韋良點頭,當即行動,大軍去往烏蘭渡口。

  可喜的是,黃河對岸隻有兩千敵軍,大軍一開始渡河,兩千黨項軍望風而逃。

  待得韋良大軍渡過黃河去往靈州,黨項軍主帥才得知蘭州發生的事情,頓時憤怒的不知所措。

  李茂貞曾經許諾夏綏節度使,隴右歸屬黨項統治,結果冒出一個王建吐蕃軍。

  .....

  蘭州金城,吐蕃使者離開,被迫達成俘虜換糧食。

  王建手扶額頭,鬆口氣,十幾萬人若是斷糧,後果可想而知。

  忽然,一名風塵仆仆的將官,直接闖入軍府大堂。

  將官站定橫臂軍禮:“大人,逃走的金城軍沒有去往涼州,與涼州軍力會合之後,又分開自烏蘭渡口去往了靈州方向。

  涼州軍留下,隔著黃河與黨項軍對望,金城軍的輜重和家眷,則是去往了涼州。”

  王建點頭,竟然微笑道:“好,沒有讓本軍失望。”

  將官愣怔,問道:“大人希望如此?”

  王建點頭,道:“若是去往涼州,日後金城軍必定不甘休的反攻,如今撇下輜重家眷,應該是趕去原州,堵住黨項軍不得再回原州。

  金城軍留駐關內邠寧地域,嚴重威脅鳳翔府,李茂貞隻能繼續與本軍結盟。”

  將官信服點頭,王建突然起身,揚眉道:“下一步吞掉黨項軍,然後趁著吐蕃運糧之即,進奪河湟,盡有隴右之地。”

  將官點頭,忽然激動道:“大人盡得隴右之地,我們得隴望蜀,奪回成都。”

  王建神情一滯,隨即淡笑道:“一步步的來,先拿下李茂貞,才能找上韋小兒算賬。”

  將官愣怔,不解道:“大人若是聯合李茂貞,戰敗川南軍的可能性很大,若是與李茂貞敵對,豈不是有利於川南軍。”

  王建微笑道:“李茂貞也會類同你的想法,所以本軍要先拿下李茂貞,你殺一個勢均力敵的人,是願意背後一刀下手,還是在對方嚴陣以待的情形下,殊死搏鬥。”

  將官欲言又止。

  王建輕語:“古往今來,成就王者的人物,有哪一個俠肝義膽,光明磊落。

  漢祖劉邦殺掉軍神韓信,靠的是一言九鼎的權力?若是劉邦明目張膽的對陣,韓信有備之下,或許死的會是劉邦。

  大唐太宗李世民,能夠先發製人的殺死兄弟,因為他的兄長不認為李世民膽敢家門口殺他。

  人說李世民一代明君,他的明君不是什麽愛民如子,而是為了自家帝業,不得不勵精圖治,安撫戰亂多年的人心,讓天下人吃飽飯,不要造他的反。”

  將官愣怔看著王建,遲疑一下,道:“大人,您的情緒?”

  王建一笑,吐口氣,笑語:“壓抑太久,找些話頭放鬆一下。”

  將官點頭,王建神情一肅,看著將官,輕語:“本軍何嚐不想早些奪回成都,本軍問你,吐蕃部落為什麽聽從本軍命令?”

  “他們被大人征服。”將官回答。

  王建點頭,道:“說的不錯,本軍征服了他們,就因為是征服,所以吐蕃部落隻是暫時臣服聽令,一旦本軍壓不住,他們就會造反。”

  將官默然點頭。

  王建又道:“你看,十三個部落,原本都是不足萬人的小部落,被本軍一一征服,如今他們吸納了吐蕃俘虜,勢力急劇壯大,已然具備造反的底蘊。”

  將官看著王建不語。

  王建笑了笑,道:“但是,部落原本的男人,也是少於俘虜,所以一段時期內,吐蕃部落不敢內訌造反。”

  將官點頭,王建又道:“這是正常情形下的穩定,一旦本軍出兵進攻川南軍,必然陷入膠著戰爭,韋小兒的烏龜戰法,足以拖垮本軍。

  吐蕃部落掠奪成性,若是隻有損耗,沒有利益獲得,他們絕對會聯合起來造反。”

  將官點頭,王建又道:“所以,我們出戰,必須不能失敗,另外也要營造外敵威懾吐蕃部落,本軍讓金城軍順利撤走,沒有半渡而擊,就是形成金城軍反攻的長久威脅。”

  將官點頭,王建舒口氣,又道:“河湟吐蕃折損七萬軍力,元氣大傷,談判麻痹之下,我們雷霆進軍,奪取河湟,同時趁機混編黨項和吐蕃,形成常備優勢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