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作者:清歌一片      更新:2022-05-09 15:59      字數:2842
  他凝望星光片刻,忽然這樣問了自己一句。

  緝盜安民也是北城司指揮羅北燕的職責之一,何況現在出的還是大事。霍世瑜已經去了,他守在死寂的門外,始終卻不敢扣門催問。

  門忽然開了,他看到霍世鈞出現在自己的麵前,神色平靜。

  羅北燕飛快地朝裏瞟了一眼,卻未探究到什麽,躊躇了下,見過禮,便試探著道:“王爺,下官先前聽說此間出了命案,噠坦的瀚海王……”

  霍世鈞看著他,簡單地命令道:“人是我殺的,我會向宗人府報備。把你的人都撤去。”

  他是皇族,即便犯律,也歸宗人府量刑,羅北燕自然清楚。此刻見他這樣說了,自然照辦,便令收兵。

  羅北燕帶隊離開的時候,其實還是沒完全弄明白,這座樓上的那個房間裏到底發生過什麽,才會讓霍世鈞殺死了承宗。

  事情出在這種地方,總是難免讓人與豔情聯係在一起。

  他對這裏很是熟悉,曾經有一段時日,甚至是常客,若不是後來他與楚惜之的來往叢密引起了鍾家的注意遭到警告,他一度甚至覺得自己就可以成為楚惜之的入幕之賓了。能把霍世鈞的女人把到手,想想就是件令人興奮的事,可惜後來夭折而已。但他對這裏的關注並未減少,他知道楚惜之不在這座樓裏已經有段時日了,所以他可以肯定,今晚的這件事和楚惜之無關。

  但是不管怎樣,霍世鈞殺了承宗,這是事實,而且也絕不是一件可以壓得下去的小事。羅北燕甚至有一種感覺,這很有可能就是一個轉折點:長期以來相互膠著爭鬥著卻屢屢處於劣勢的鍾家,這一次,好運可能會降臨到他們的頭上——他所在的這條大船上,老舵手鍾一白不是泛泛之輩。現在上天把這樣的機會送到了他的麵前,他若再錯失,那便真的隻能用氣數已盡來收場了。

  噠坦瀚海王承宗被大元永定王霍世鈞殺於飛仙樓,這件事立刻就奪走了所有人的眼球,被關注的程度甚至遠超過前段時日噠坦使團來京議和的事——但凡稍有點政治嗅覺的人,都能嗅出一種山雨欲來的氣息。朝廷勢力是否重新洗牌,很有可能就決定於這一場暗戰的結果。

  因事關重大,內閣鍾相堅持要由大理寺、刑部、督察院三法司共審。這也是本朝律例,滿朝無人出言反對,連景佑帝也毋能置二詞。

  大理寺的驗屍報告很快出來了,朝廷輿論一時嘩然,因殺人手段極其殘烈,甚至令人發指。承宗死時,不僅肝脾、心髒各被刺,雙臂折臼,最叫人不忍視之的,便是他的下體,腫脹破碎血肉模糊,隻剩一團肉泥,難辨原來形狀,可見施殺者怨念之深。

  事發次日便趕回的噠坦卓立王爺見到自己侄兒屍身之時,已是老淚縱橫,此刻更是怒斥霍世鈞殘忍類畜,嚴正要求景佑帝嚴懲凶手,否則不懼議和條款作廢,噠坦寧與大元再次開戰。

  “我侄兒正值英年,是我噠坦之棟梁,又娶羌國公主為妃。如今他為兩國止歇幹戈而來,不想卻在貴地遭到如此毒手,我以何顏回去麵我國人?此事若無一個滿意交待,不止是我噠坦之奇恥,羌人必也不會安坐忍辱!”

  卓立王爺立於大殿之上,言語鏗鏘有聲,義憤激烈。

  大元滿朝文武,人人無聲。

  誰都知道,以大元如今的國庫財力,單與噠坦交戰,也就勉力能支持而已。前次之所以取勝,全仗將帥之才。若真兩頭開戰,戰線漫長,則極可能顧此失彼難以為繼,更遑論戰事曠日持久了。景佑帝前次之所以見好就收,更多也是出於這個考慮。現在這個噠坦王爺的威脅,未必全能當真話來聽,不排除想借機訛詐更多的政治利益,但噠坦與西羌近年往來從密卻是事實,早已互通姻親,一旦兩國約好齊齊向大元發難,形勢絕不樂觀。

  抹著老淚的噠坦王爺被鴻臚寺卿親自引去朝館歇息,等待大元皇帝的聖裁之後,金鑾殿裏,立刻吵得像滿地雞毛的菜市場,唾沫飛來飛去,就差沒噴到對手臉上。

  穆黨說:承宗身為使團一員,既然已經被客客氣氣地送出了京,他自己又鬼鬼祟祟潛回,那就一定有不可告人的隱秘,肯定暗中包藏禍心,隻恨現在人已死,雖然死無對證,但絕對死不足惜,建議派遣能言善辯的人出麵與噠坦調停,加以厚恤,壓下就是。

  鍾黨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承宗雖然舉動有悖,但罪不至死,更何況還是死於這樣殘忍的手法。這已不是我大元單單一國之事,而是牽涉到三國之患。皇上您就算不怕噠坦,豁出去和噠坦人再幹一架,但弄死了人家的女婿,前次本就蠢蠢欲動隻恨師出無名的西羌人,這次怎麽可能還穩坐釣魚台,不趁機從背後狠狠捅你一刀才怪!到時候他霍世鈞就算有三頭六臂也罩不住這麽長的戰線!皇上您不能為了一人不顧全天下百姓的福祉,必須要按照法度辦事,這樣才是個大大的明君。

  吵來吵去,兩邊誰都說服不了誰,皇帝也是頭疼至極。

  景佑帝的心裏,他的天平自然是朝向霍世鈞的。這不止出於私人情感,作為帝王臣子來說,霍世鈞就像他手中用以權衡的一枚重要砝碼,這枚砝碼一旦有虞,朝廷格局必會生變,到時他難免左支右絀。但是鍾黨的進言,他也不得不考慮,因為並非全無道理。所以吵到最後,焦點就成了這一場命案的起因。

  霍世鈞到底為了什麽,用這樣殘忍的手段殺死了承宗?如果他能為自己辯出一個強有力的理由,那麽解決起來,就會容易得多。

  這場命案是發生在飛仙樓的。誰都知道霍世鈞與飛仙樓頭牌楚惜之的關係,自然就往爭風吃醋上去考慮。但是當當日在場的羅北燕被召來提供證詞之後,這種猜測也被推翻了,不止是他,飛仙樓的老鴇也證明楚惜之一個多月前已經被霍世鈞接走。

  鍾黨說:莫說緣由至今不明,就算是為青樓女子爭風吃醋,也不足以用此借口令噠坦人口服心服,隻能說明永定王敗德。朝廷本就有官員禁止狎妓的律例,他霍世鈞明知故犯,還為此殺人引起國難,這樣的人,以何德立足朝廷?不殺,不足以平噠坦人之怒,更不令朝廷百官心服。隻不過他是皇戚,就看皇上您如何決斷了。

  開國之時,太祖親設宗人府這個機構,除了管理人丁戶籍祭祀禮儀等事項,另一重要功能就懲治觸犯國法的皇室宗親,以免他們仗著天家之勢胡作非為,所以特令圈禁戴罪皇族子弟的囚室以陋待之,除了床榻桌椅以及出恭馬桶,別無他物,連外頭相連的小院子也高牆森羅,隻通一門,門自然是用鐵鎖把著,絕無出入的自由。

  霍世鈞犯事的當夜,宗人府的宗人令便得知消息。到了現在,已是他被囚禁的第三天了。

  景佑帝令人開鎖推門,步入的時候,看到霍世鈞一身青袍,正立於那個光禿的四方小院中,他在仰頭望著院牆之上的天空。

  三天之前的那場暴雨過後,天神心中的怒霾仿佛終於得了宣泄,一直都是明媚天氣,洛京城的上空,終於又能聞到那種久違了的秋爽氣息,就連這原本死寂的小院裏,也能得些眷顧。

  景佑帝站到了他的身後,直到他慢慢回身過來,君臣四目相對,他看到他仿佛要向自己見禮,阻了,他略微一笑,便不動了。

  “世鈞,為什麽要殺承宗?”

  皇帝問道。

  霍世鈞默然。

  “朕聽說,那夜你調了王府司衛和禁軍,搜尋你的一個人犯。你描述的人犯形貌就是承宗。你如何得知他潛回京中?世瑜既然已經闖入,你為什麽還要當著他的麵下手?世鈞,你一直是個知道自己做什麽的人,你這樣是在斷自己的後路,你不可能沒想到。到底為了什麽,你要自毀前程對他下這樣的狠手?”

  還是靜默。

  “世鈞,前幾日大理寺來質詢的時候,你就這樣一語不發。你必須說出來。朕想保你,也需要一個能服眾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