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作者:清歌一片      更新:2022-05-09 15:58      字數:2835
  霍世鈞是興慶府的新任節度使,握地方大權,他本身又貴為皇胄,因了妗母年高德重,肯自低身份前來賀壽,自然是給了天大的臉麵。由都王與大妃親自領了兩個成年王子到寨府大門迎接。

  這邊的人受漢化極深,便是尋常小孩也通漢語,所以善水倒不用擔心語言問題。賓主一番寒暄過後,由都王領了霍世鈞在前入內,善水被大妃陪著,霍雲臣等一應侍衛尾隨而入。

  妗母中年失夫,一手扶植幼子到今日。地位就如洛京之中的穆太後。如今雖七十高齡,在其子民中的影響力,甚至遠勝今日的穆太後。由都王對這位母親,也是十分地敬重,凡部族大事,必定先問過其意,而後定奪。今日她七十壽,古稀珍貴,四麵八方大小部族自然齊齊前來賀壽。夜幕降臨,寨府裏張燈結彩,火把點點,遠望便如天上繁星。

  霍世鈞與善水被迎至上賓首座,夫妻二人並肩入位,餘客紛紛近前拜見。

  妗母雖七十高齡,精神卻極健鑠,望之不過六十許的樣子,身穿明紫袍服,端坐於正中上位,望向霍世鈞與善水,笑道:“世子乃上國貴賓,身份尊貴。老身不過賤軀,世子卻應邀攜了世子妃大駕光臨,叫此處蓬蓽生輝,老身不勝感激。”

  妗母此話一出,滿堂立刻安靜下來,所有目光都齊齊看向了大元的世子與世子妃。

  妗母說的,是本地的部族語言——她分明會說漢話,一開腔,對著大元世子夫婦,卻偏要操本族語。確實是軟中帶硬,極其厲害的一個角色。

  善水心中還在略微忐忑之時,忽然手被身邊的人牽住,隨他起身,見霍世鈞已經朗聲笑道:“今日妗母七十。人歌上壽,天與稀齡。我夫妻二人乃是後輩,再大的禮,妗母也受得起。”

  善水聽不懂他在說什麽,因他說的也是此地的語言。隻知道他話音一落,壽庭裏便歡聲四起,眾人紛紛隨了霍世鈞朝著妗母賀壽,場麵歡騰。

  妗母目光微微一閃,這次改用流利的漢話,笑道:“老身久聞霍世子之名,今日一見,果然非池中物。老身多謝世子給的臉麵,今日但請與世子妃一道,不醉不歸。”

  他的手心溫暖,握住她手時有力。善水望向他的側臉,忽然想起自己父親以前提過,說他小時就聰敏過人,讀書過目不忘。他既有心於此地,學會當地部族土語,也就不在話下了……一時竟微微失神。見他說完了話,仿佛感覺到自己的注視,目光似乎要轉過來,忽然有些心慌,迅速垂下眼皮。覺到手一鬆,知道他放開了,心裏忽然竟有些空落,便慢慢坐了回去,望著自己麵前桌案之上青玉杯中的羊羔酒。

  “此地酒烈,你不會喝酒。有人來敬,就說身子不適,推掉便是,無人敢勉強。”

  善水耳邊忽然一熱,聽到霍世鈞這樣對自己低語。再抬眼望去時,見他已經坐直身子,目光望著前方,連眼角風也沒瞥向自己。

  大廳中火杖愈燃愈明,嗶波火苗跳躍光中,氣氛也漸至高潮。善水就照霍世鈞叮囑的,滴酒未沾。他卻來酒不拒,一杯接一杯,與前來攀談的各部族大小人物們相談甚歡,笑聲爽朗,舉手投足,一舉一動,無不引人注目。望著他漸漸泛出酒意的一張麵龐,善水忽然微微心揪。

  她第一次感覺到了他的不易。

  身在高位,欲謀其政,便以帝王之尊,往往也有自己的身不由己……

  “霍世子賀妗母七十大壽,綠通玉如意一對、白通玉如意一對,熏貂如意冠一頂。金桂生輝,萱草長春!”

  “七畢部賀妗母七十大壽,沉香嵌金雙如意煙壺一對!”

  主座之上,妗母由大妃陪同,笑吟吟受著眾客呈上的壽禮,等男客們的大禮上完之後,便是各小部族大妃們備的簡禮。雖不及前頭那些惹眼。妗母看起來倒更感興趣,不似方才,不過略瞄一眼而已。有些甚至還會叫呈到麵前摸弄幾下。善水裝腰封的那個彩錦如意葵花盒,也被儀官呈了上去。

  妗母看了眼善水,見她望著自己微笑,便伸手開了盒子,瞧見裏頭的腰封。起先不過略掃一眼過去,忽然目光定了下,伸手過去。一邊的大妃忙將腰封取出,呈了上去。

  妗母端詳手上腰封時,坐她近旁的善水年紀雖輕,隻身份卻貴,所以並未起身,隻是笑著解釋道:“壽考征宏福,和平享大年,從古稱稀尊上壽。這是我為妗母大壽親手做的腰封,禮輕意重,還望妗母勿要嫌棄手藝。”

  妗母指著腰封上以彩線繡出的一行花體文字,似是感興趣道:“世子通我部族語,本就叫老身驚詫了。不想世子妃年紀輕輕,竟也知曉?這句蓮華藏世界,正出自我米丹宗的經文。”

  善水道:“妗母謬讚了。我夫君天資英慧,我不及他萬一。剛開始學而已。”

  妗母略訝,道:“願聞其詳。”

  善水微微笑道:“我隨夫君赴任一道到此,雖不過寥寥數天,也知道了妗母在此地德為世重。又聽聞妗母崇奉米丹宗,我便生了讀經之心。不通羌文,特意請了人來教。念過幾篇,稍有觸悟。曉得妗母尚蓮,便以蓮華入繡,取其香、淨、柔軟、可愛,喻經中真如之常樂我淨四德。以此賀壽,聊表心意。”

  她二人說話之時,庭中旁人漸漸便止了聲息,都望了過來。

  善水說完話,忍不住瞟了眼身側的霍世鈞,見他望著自己,稍稍揚眉,目色有些驚異,立刻收回目光,淡定地看向近旁的妗母。

  妗母嗬嗬道:“這繡活精致就不用說,老身前所未見。更難得世子妃有此大容之心,願解習我族經撰。世子妃雖年紀輕輕,卻有此等心襟,叫老身刮目相看。”

  善水笑道:“天下本大同,殊途亦同歸。我大元向來胸襟開放,並不固步自封。令王土治下的子民,得享和平,衣有蔽,食無憂,安其居,樂其業,這是大道之行,更是我夫君離京萬裏奔赴此邊塞之地的目的。妗母女中巾幗,見識胸襟遠非我所能及,妗母若不嫌棄,我願時常親近,必能增智益誌。”

  善水這話說完,廣庭中四下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妗母身上。

  事實上,在此時這樣微妙的時刻,有了今日這場大辦的壽筵,由都部邀大元世子夫婦前來,世子夫婦也應邀而來,除了麵上禮節,更重要的,便是兩邊的暗中試探與權衡。這一點,人人心知肚明。

  霍世鈞甫一上任,便鎮壓下了兩大部族的變亂,控製了局麵。現在巴矢部率先徹底投向大元懷抱,用聯姻來表明態度。這件事,在此地已經人盡皆知。由都部和另些部族自然坐不住了,暗中互通消息猶豫不決。妗母有心獨治,卻也明白前有大元,後有西羌,俱是狼虎眈眈,恐難長久自保。若投靠西羌,大元必會興兵。若投靠大元,西羌雖一時不敢動,隻是前任節度使劉九德在此盤桓多年,為擴勢力,挑撥了部族間的仇恨爭鬥,致使這些部族與大元早背心離德。她又知道霍世鈞這個大元朝的世子,手段一向鐵血狠辣,雖然前次有釋放被擒的大孫之舉,但始終對他還不放心。這才借了自己七十大壽的機會,邀了世子夫婦前來,試探觀望。

  妗母沉吟片刻,望向霍世鈞道:“得享和平,衣有蔽,食無憂,安其居,樂其業,世子妃這話說得好。不知世子以為如何?”

  霍世鈞看一眼善水,微微笑道:“她的話,自然便是我的話。我的話,也是大元皇帝的話。”

  “世子妃這話,說得果然好……”

  正此時,忽然從庭門處傳來一亢亮之聲,登時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善水也循聲望去,看見人群裏忽然出來了一個著金棕錦袍的年輕男子。二十五六的年紀,皮膚棕黑,耳邊垂了單環,臉容英俊,深目鷹鼻,帶著異族血統的特征。

  那男子無視滿堂目光,神態旁若無人。善水望去時,正與他四目相對。他一雙深目映了對麵的熊熊火杖,隱然似有火光跳躍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