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試探接觸21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3      字數:4485
  “哼!就憑那些土八路?”何應欽表示不屑,“如果不是國內這些派係……”

  說到這裏,何應欽猛省過來,自己這不是當著和尚罵賊禿麽?

  看來自己眼下的狀況確實是有些糟糕。

  白崇禧倒是不介意——眼下是在分析敵情我情的時候,這個時候不是跟他在這種細枝末節上糾纏的時候:“你大約是想說國內派係林立,無法把力量匯集一處,所以才能讓紅黨有隙可乘,對吧?”

  “……國內是如此,眼下又麵臨外侮侵淩,讓國黨始終難以把力量集中用到紅黨身上,在加上關鍵時刻漢卿虎城叛變,否則,豈能容他們苟活到現在?”

  “敬之兄,那你覺得,為什麽會出現軍閥混戰,日寇入侵的局麵呢?”

  “……”

  “我看過紅黨那邊的某篇文章,上麵說,中國之所以會出現軍閥混戰,是因為決定世界大勢走向的列強在中國扶持各自的勢力代表。列強互相爭奪,他們扶持的這些勢力自然也就跟著混戰不止。”

  “是毛匪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麽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鬥爭》,是吧?”

  “你也看過?”

  “赤匪裏麵,還是有幾個人物的。”何應欽點點頭,頗有些不屑道,“他們的文章,且不論對錯,無事的時候翻翻,也頗能集思廣益。”

  “無事的時候翻翻?”白崇禧不置可否。我這邊剛剛一提起個話頭,你那邊就把篇名都給出來了——老兄你印象如此深刻,可不是閑來無事的時候看看那麽簡單吧。

  “那麽你覺得他說得對不對呢?”

  何應欽還是不屑,“什麽對不對?根本就是胡言亂語,歪理邪說。按照那兩篇文章,堂堂國府,盡成了外人走狗,這像話麽?我們跟列強來往確實顯得軟弱,但那是因為國力不充,不得不忍辱負重、虛與委蛇,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讓他們互相牽製,結果到他那裏就成了外夷走狗……他是站著說話不腰痛,也不想想就憑我國現在的國力,在列強麵前一味強硬,還不是自取其辱。”

  “這倒像是你何敬之說的話。”白崇禧忍不住挖苦了一句,卻又歎了口氣,“無論你說他是胡言亂語也好,是歪理邪說也罷,你都必須要承認,人家就是靠著這些東西得了天下……”

  “……”

  “所以現在要做的,應該是去看看人家是怎麽靠著這些東西取得天下,麵對這些東西我們應該怎麽應對,而不是為了表明自己反赤的決心,死鴨子嘴硬,對人家的指導思想擺出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何況我們根本沒有看不起人家的資格。”

  “健生你的意思是……”

  “組織一次訪問,去延安,甚至是去對麵的中國,起碼要了解曆史上我們到底是怎麽輸的。先做到這個,再來談之後的事情吧。”

  “……”何應欽默然無語。其實以他的聰明,又怎麽會不懂“笑到最後才笑得最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隻不過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一直不願意去想這些事情而已。

  白崇禧“說實話,我不認為做這些事情有什麽意義,但如果說我們還能做些什麽事的話,那就隻有這個了。”

  ————

  雖然也已經是位高權重,但是與白崇禧何應欽這樣的黨國元老比起來,陳誠和戴笠的資曆明顯要小一輩,所以隻能坐到第三輛車裏。

  資曆雖然沒有那麽老,但是複雜的心情是一樣的,甚至猶有過之,畢竟他們還不像那些老狐狸那樣城府深沉。

  “有什麽感受?”戴笠向陳誠問道。

  陳誠好像有些心不在焉,所以這個問題戴笠一連問了兩遍,陳誠才歎息了一聲,苦笑道:“還能有什麽感受,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不對,在他們看來,恐怕列強才是魚肉,而我們隻是刀身上的一塊鏽跡,在他們下刀之前,需要先磨去的鏽跡而已。”

  戴笠品味了一下陳誠的這番話,點點頭:“還真是很形象的比喻——看不出你還有點兒墨水。”

  “你還有心情說笑?”陳誠氣道,“你就一點都不著急?”

  “著急又有什麽用?”戴笠反問了一句,“你都說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哦,是人為刀俎列強為魚肉我為鏽跡,你能指望一塊鏽跡做什麽?”

  陳誠語塞。

  大約是知道陳誠說不出什麽,戴笠繼續道:“就在昨天,何部長還曾跟我說起一個辦法——”

  “他居然有辦法?”陳誠一愣,這種力量對比之下,還能想得出應對辦法,這個何敬之,還真有兩下子。隻是……沒聽說他有這方麵的才能啊。

  “他說,不能力敵,不妨智取。”

  “怎麽個智取法?”

  “如果那些未來人一定要把我們趕下台的話,我們就不妨如他們所願好了。”

  “何應欽他……打得什麽主意?”陳誠怒了,“這是國黨黨員該說的話麽?”

  戴笠看了陳誠一眼:“何總長的意思,是想要把整個中國都作為包袱和麻煩,丟給赤匪,同時我們要牢牢把握住全國的金融命脈。那些赤匪在軍事上確實是有了強援,但是在經濟上,中國這麽大的體量,這麽多的窟窿,想要補上任何一個都不是容易的事,即使是有未來的中國幫忙也是如此。”

  “這……”

  “執政黨其實是個比較尷尬的地位,做得好無功,做不好有罪,特別是在中國,在地方實力派係林立的情況下,執政黨基本享受不到做為執政黨的好處,反而動輒得咎。過去我們就是吃了這個虧,一邊費心費力做事,一邊被人橫挑鼻子豎挑眼,如果我們能把這個包袱扔給赤匪,那麽我們進退之間就從容得多了。”

  “……”

  “而且赤匪人少,過去蝟集一處,能形成強力的政權,現在我們主動讓賢,他們不得不接手我們的地盤,人手就攤薄了,我們很容易就能把他們架空,如果再發動我們在地方上的人,暗中給他們找些事情做,他們就什麽政令都別想執行下去。”

  “至於軍隊這方麵,赤匪肯定想要整編我們的軍隊;不過在短時間內,也肯定是做不到的,我們就利用好這段時間,要求他們給我們的部隊發糧發餉發槍。他們既然擔起了中央的名義,那就不能不理會部隊的要求,特別是在眼下抗戰的局麵下,他們更無法拒絕,如果他們願意當冤大頭,我們就老實不客氣地收下;如果他們不發,我們就發動部隊鬧糧鬧餉。總之,就是盡量消耗他們的實力,同時加強我們的實力,等到最後對決來臨的時候,我們會更有勝算。”

  ————

  (p.s:牽強附會:舊中國黑暗沉鬱,所以我們需要“矛”主席來撕裂這一片黑暗的天空;等到我們能以一個比較平等的姿態出現在世界上,我們就需要一個“盾”小平(四川話“鄧”“盾”同音)來保護自己。凱申公號稱運輸大隊長,所以他無論派多少兵過來,都是在“獎”我們,常夫人一家也因此不得不“送”掉了江山^-^

  p.s2:試探接觸到此暫停,明天開始,轉回上卷更新)

  陳誠還沒有對何應欽這一“妙計”做出什麽評述,就聽戴笠歎了口氣:“雖然說明知道痿黿長不會同意何部長的打算,我還是覺得,這個打算其實還是很合理的——不過那是在今天之前,在看了那些未來人的生產能力之後,我才發現,這根本是癡人說夢嘛。”

  陳誠也一時無語:那些人透露出來的生產能力,比如10億噸鋼鐵,20億噸水泥,30億噸原煤什麽的,這些東西聽起來嚇死人,不過跟國府的關係其實不大,民國是個農業國,用不著那些東西(42年43年間,四川重慶地區的鋼鐵廠大量倒閉。打仗的時候鋼鐵行業居然會不景氣,也算天下奇聞了。不過這裏不是要黑國府的重工業政策,而是要說明舊中國確實不需要這麽多鋼鐵,這些鋼鐵廠大量倒閉原因有很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鋼鐵產量“大”,產品賣不出去,那麽當時國府的鋼鐵產量是多少呢?抗戰八年,國統區總共生產鐵42萬噸,鋼4.5萬噸)。

  但是5000噸白銀,500噸黃金的年產量,這些卻是在民國也能用得上的;特別是黃金,年產500噸啊,折合1600萬兩,想想就讓人流口水(1911年民國初年,黃金產量48萬兩,約合15噸(一說18噸),這個記錄一直保持到1976年)。這邊的中共完全可以向未來中國借貸黃金,甚至直接引入黃金生產技術應用到國內礦區,隻要能達到未來中國十分之一的生產能力,黃金年產就能達到160萬兩,有這麽多錢,還有什麽窟窿補不上的(要知道49年常凱申轉進台灣,帶過去國庫的幾乎全部黃金,但是這些黃金有多少呢?約合280萬兩)?陳誠甚至在想,是不是要求未來中國提供黃金生產技術,這樣可以在短時間裏加強國府的經濟力量。

  而且這些人不單是有黃金,他們還有高新技術,有高價值商品……就算沒有這些實體財富,他們也有全世界的礦產資源情報,有全世界80年內的災害情報,有各國間諜情報,有各國政治,軍事,經濟情報……所有這些東西哪樣賣不到大價錢?退一步說,就算這樣還不夠,他們也可以大肆借貸——相信現在全世界所有的銀行團都在削尖了腦袋想要借錢給他們。

  一句話,他們不可能缺錢。而在海量的資金支持下,即使是按照國府的執行能力,中國的所有問題也將不成問題。

  所以,何應欽這個主意,是個徹頭徹尾的餿主意。國府一旦讓出政權,就再也不用想拿回來了。

  ————

  一班大員回到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等待。

  等待凱申公砸東西。

  從長春路回來後,常凱申連中飯都沒吃,直接把自己關在了書房裏,把所有的人、包括宋美齡都支了開去。然後,他在書房裏稀裏嘩啦地把剛剛才換上去的陳設又全部都砸了個稀巴爛。

  砸完了東西,凱申公沒有馬上召集眾人議事。他需要時間來讓自己冷靜下來,據總統府的某些衛士後來說,那天下午,能看到痿黿長站在書房外的陽台上,憑欄遠眺,看那樣子,似乎隨時都有可能往前邁步,追隨先總理於地下。

  第二天,常凱申依然沒有視事,據說一直睡到了九點都沒有起床——這在他是很少見的,老年人睡眠少,而且常公一直都有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於是宋美齡不放心了,跑到痿黿長臥室,結果看到常凱申坐在床頭,大睜著兩眼發呆。

  這之後,常凱申和宋美齡說了三句話,第一句是:“我沒事,就是想要靜靜。”第二句是:“午飯給我熬點兒粥就可以。”第三句是:“軍政大事需立決者,交敬之、辭修、恩伯(頭一天剛剛回來)議決。”

  於是這一天誰都沒敢去找常凱申,就連送飯的人,都沒有看到常凱申在哪裏。這一天裏,由戴笠、白崇禧等人給李宗仁,閻錫山等剛剛趕到的地方大佬通報情況——這一次,國民政府放下了架子,去八路軍辦事處借了一套播放設備,以及頭一天看過的那兩部片子,當然,還有隨著設備一起過來的小楊參謀和兩個護兵。

  “百川兄,你怎麽看?”

  看完片子,愣了好半晌,放下華北前線指揮重任的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才向已經有名無實的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問道。

  閻錫山同樣是愣了好半晌,才答道:“奶奶的,真他娘的有錢哪!”

  聽了這個答案,李宗仁有些哭笑不得。不過這倒是典型的閻老西式的評價,這個一手拿槍杆兒,一手拿秤杆兒的家夥,對一支軍隊的第一評價,向來就是“有沒有錢”。

  不過話又說回來,有沒有錢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部隊的戰鬥力。

  不用說,現在看到的部隊,其“有錢”的程度是生平不敢想象的,說是用錢堆出來的,也半點都不過分。

  “俺們這些人的隊伍,就是老常的德械師,跟人家一比,那就成了叫花子。”閻錫山又道:“有這麽多錢,想要幹啥還不由著性子來哦。”

  李宗仁無語,閻錫山的話糙理不糙,有這麽強的兵,這麽多的錢,確實是可以為所欲為了。

  “我是幹不了什麽了(麵對20萬結束長征的紅軍,山西肯定守不住),眼下,就看老常會怎麽幹了。”閻老西伸了一個懶腰,又看向李宗仁,“還有你李德鄰,你怎麽看怎麽幹了。”

  (打算把閻錫山按一個山西土財主的模式來寫,不過今天看了看他的國共得失總結,感覺這個人還是有點兒水平的,雖然他總結的“國黨所以失敗是因為太保護人民了”這一觀點讓我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