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為標題頭痛中6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3      字數:2288
  (有沒有人看過《立鼎1894》?雙向穿越,地效覺得還行,不比地效的差)

  ————

  小梁的要求過分嗎?

  當然不過分——很不過分。

  士兵要求子彈,這就跟學生要求紙筆,農夫要求鋤頭,我們普通人要求吃飯一樣,天經地義。

  換言之,滿足這樣的要求,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根本談不上揠苗助長什麽的——準確地說,這連施肥都算不上,最多算是在“補課”

  可是,就連這樣基本的要求,紅軍都得不到滿足。正史中一方麵軍開始長征的時候,平均每支步槍不過40發子彈——聽起來好像還可以,是吧?不過別忘了,他們是進入無後方,無補給狀態作戰。就像今天的中國,一個士兵上戰場可能隻攜帶一兩個基數的彈藥,但隻要他不死,戰鬥一直持續,他就能從後方拿到源源不絕的補給,別說40發,就算打40萬發也不在話下。

  而且所謂40發子彈不少,也隻是跟紅軍自己比較而已。換到今天,這點兒子彈無非就是一個半彈匣——且不說影視劇裏那些全身上下纏滿了彈鏈,簡直都可以當鎧甲用的美國大兵,你見過哪個現代士兵上戰場隻帶兩個彈匣的?

  更不用說這些“子彈”中,還有相當數量是所謂的“複裝彈”,而且是低水平的複裝彈——填裝劣質黑火藥,配上木頭彈頭,從膛線已經磨平的步槍裏打出去……天知道被這樣的東西打中會不會死人。

  到了八路軍時期,就更窘迫了,“三槍老八路”的故事不用再重複了吧。老八路尚且隻能打三槍,新擴軍來的八路,地方遊擊隊什麽的,還用說麽?

  到了解放戰爭時候,稍微好了點兒,起碼董存瑞第一次上戰場的時候,還能分到十發子彈……在第一場戰鬥中麻溜地打了個精光,然後在衝鋒號吹響之前不知道該幹什麽。

  一直到朝戰時候,子彈的供應才算比較充足——這個“比較充足”也僅僅是跟以前的自己縱向比較而已。如果是橫向比較,不用說跟美軍比,就算跟二戰時候的日軍比,都不一定比得過。這一點看看誌願軍還在用複裝彈就知道了:三年朝戰,百萬誌願軍共複裝子彈大約1.4億發,平均每人每年大約要用掉50發複裝彈(記不清是從什麽資料上看來的了,不保證準確)

  以前紅軍是沒有辦法,隻能硬抗;可是到了現在,自己明明能夠做些什麽,卻還是坐視這些前輩拿命去拚……自己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冷血了?

  更何況,自己能運輸的,不僅僅是子彈而已。每個月20來噸的運輸量,看上去不多(好吧,事實上也不多),可是隻要是運用得當,那可是能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舉個例子,兩百枚飛弩,總重三噸左右,基本就能徹底解除常凱申的空中威脅。僅此一項,能救下來多少紅軍戰士?不比現在零敲碎打地倒弄點兒醫藥,糧食什麽的,要強得多麽?

  思慮之間,魏承恭感到心裏很亂。想想因為自己的猶豫,很多戰士血灑沙場……真想要狠一狠心,把自己的這點兒小秘密都跟政府坦白算了……

  不過一轉念,這種決心卻又被不知從何而來的擔憂打擊得粉碎。

  自己,到底在猶豫什麽,害怕什麽?

  ————

  說了這麽會兒話,兩人已經來到了魏承恭的宿舍。

  以前沒有同誌們過來的時候,這房間一個星期沒人收拾,肯定髒得不行,即使是蓋上塑料布,收拾起來也很麻煩。如今不怕了,雲經理會安排人過來照看。

  所以,倒也不用特別收拾,安排小梁睡下後,魏承恭開啟電腦,準備收集各種各樣的資料。這,才是他在這邊最主要的工作。

  自從幹上時空商人這份有前途的工作之後,魏承恭的具體工作內容一向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一開始是物資采購,等到把經理隊長顧問翻譯等一幫人請過來之後,並把采購方麵的工作轉交給他們之後,他的工作重點就(暫時)轉向了生活指導——具體來說,就是把現代社會的種種生活常識教給同誌們。

  可以想見,當這類工作也可以告一段落的時候(比如現在,第一期的同誌們已經基本適應了現代社會,不需要他隨時注意了),魏承恭即將恢複宅男本色——成天泡網。

  嗯,好吧,讓我們換一個聽起來比較不那麽偷懶的詞匯——信息收集。論及重要性,這個工作的重要性要遠遠超過其他所有的工作,而且這個工作貌似夠魏承恭幹一輩子。這方麵中央給出的指示是:“知識就是力量。把你能接觸到的知識——無論是哪方麵的——都盡可能收集過來,就能壯大我們的力量。”

  基礎性的知識好辦,買一套《中國大百科全書》扔過去就好——事實上在這方麵,中央不止是要中國的百科全書,英國的,法國的,俄國的,美國的……隻要是百科全書,都要。(當然,眼下這些東西還沒有買來,就算買來了也暫時不打算送過去)

  然而,如果看待,如何運用這些基礎知識,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想要了解這些,最好的辦法,魏承恭覺得是上論壇。看看那些帖子,魏承恭覺得,那些專家教授的鴻篇巨著真不一定比網友高明多少。

  然後,這份工作也很有趣。點開論壇,點開貼吧,看看大咖秀姿勢,考據黨秀幹貨,公知秀下限,五毛秀熱情……還有德棍秀技術,日雜秀精神,俄毛秀組織,美分秀工業,果粉秀智商……大家再來互相撕逼,互相傷害……嘖嘖,不要太熱鬧。

  所以魏承恭幹這個,熱情很高,也很用心。有時候工作一個通宵,不知不覺中在沙發椅上睡過去,這是常有的事情。

  然而今天,點開那幾個常去的網站,下拉著頁麵,魏承恭發現,自己的精神總是無法集中。腦袋裏麵不停翻轉著的,都是小梁那話:“我覺得,您應該給秧苗多上點兒肥。”

  給秧苗上肥麽?

  既然看不進去,索性不看了。把鼠標和鍵盤朝前一推,在椅子上仰躺下去,沙發椅人性化地隨著他的姿勢朝後倒去,在45度的角度時停住,然後開始像小船一樣前後搖擺。

  大睜著兩眼看著頭頂上白茫茫的天花板,讓內心世界也一下子變得空蕩蕩的。

  好幾分鍾過去——也有可能是十幾分鍾過去——魏承恭忽然腰上用力,又坐了起來。

  一向在貼吧論壇裏潛水,偶爾冒個泡的他,要發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