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試探接觸2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3      字數:2419
  (解釋一下,這個故事一開始真的是一時遊戲之作。地效的曆史和軍事知識儲備其實不足以支撐構建這樣一個故事,隻能是想到哪兒、或者說‘學’到哪兒寫到哪兒了,比如現在寫的人道遠征,就是剛剛看《檔案》才學到的。

  為了保證質量【雖然質量其實也不怎麽樣】,以後可能還會開一些外傳之類,一方麵是這些事情寫起來也挺有趣,比如計劃中要寫的1938年1月,第12屆英國溫布立世乒賽,咱們派一些六邊形戰士去教教這些不可一世的歐洲人打乒乓【那時候的乒乓在歐洲可是大眾運動】;另一方麵,也是為了給地效拖延一點時間用來惡補相關知識。

  但是這樣可能打亂時間線,就隻能希望書友們原諒了。

  不管怎麽說,自己開的坑,含著淚也要填完)

  兩輛在滿載著全副武裝的精銳士兵的卡車來到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嘎”地一聲停了下來,不等車子停穩,車上的戰士紛紛跳下車,在這棟四層小樓周圍拉開了警戒線——其實沒什麽必要,戴笠的人早就把周圍都梳理了一遍——片刻後,又是三輛保時捷轎車駛來,陸續停在辦事處門前(注:查不到常凱申在抗戰時的座車,不過既然他當時在大力建造德械師,那麽其本人用德國車應該是比較靠譜的——等到去了灣灣後,就改凱迪拉克了)。

  後麵兩輛車車門打開,何應欽、白崇禧、陳誠、戴笠從車上下來。陳誠快步來到了第一輛車旁,拉開了車門。這輛車上坐的當然是常凱申夫婦。

  不過常凱申並沒有下車,他偏頭看著車外,臉色陰沉。

  “達令……”

  同車的宋美齡看著丈夫有些失神,叫了一聲。順著丈夫的目光看去,他看到了辦事處門口停靠著的那兩輛東風鐵甲,以及上麵安裝的黑漆漆的重機槍,以及……守衛的戰士。

  瞬間,宋美齡就知道了常凱申的想法。

  宋美齡想要說什麽,但終究還是什麽都沒有說——實在是沒什麽好說的。

  常凱申一直為自己大力建設的德械師自豪,認為這是整個亞洲第一流的軍隊,就算比之日軍也不遑多讓,在國內就更不用說了,絕對是蠍子粑粑,獨一份。

  而以他好大喜功的個性,有了這麽“強”的部隊,肯定想要在人前顯擺顯擺,所以他很喜歡帶著自己的衛隊(他的衛隊當然是德械師,這裏的“師”)到處亂晃。

  可是現在,曾經威風凜凜的德械師,跟那兩個衛士比起來……套用一句老話: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其實隻論及“人”的比較,德械師的士兵比之解放軍戰士不遑多讓,甚至,還要更多一分殺氣;畢竟這個年代的國軍還不是日後那一支氣溫高過30度就不訓練的草莓兵,他們是真正上過戰場,跟紅軍、跟各路軍閥,甚至跟日本鬼子不斷血拚,百戰之餘淘汰襲來的真正精銳。

  可還有一句話叫做人配衣服馬配鞍,三分長相要靠七分打扮。兩邊戰士巨大的裝備差異讓那幾個臉上還帶著稚氣的小戰士看起來比這邊的百戰老兵要強得多。

  “叫花子和龍王比寶。”常凱申腦子裏,忽然想起老對手在文章裏經常提到的一句話,仔細咂摸了一番這句話,心頭滿不是滋味。

  ————

  看常凱申似乎不願意下車,在門口等著的一幹工作人員逐漸不耐煩起來,董老隻怕大家會搞出什麽失禮的事情,於是和劉躍君老將軍迎了上去。

  “痿黿長,您大駕光臨,真是讓我們這裏蓬蓽生‘灰’,讓我們這些人都受寵若驚啊。”董老表示歡迎。

  “好說。”常凱申本來不想回答的,不過讓人家等著是很失禮的事情,於是板著臉說了兩個字。

  很禮貌,不過在這種條件下,禮貌也成了較量。失禮隻會讓對手看了笑話。

  於是常凱申終於走下了車。對於董老他並不在意,他的注意力集中到董老旁邊這位穿著漂亮中將軍禮服的、正在朝自己敬禮的老人身上了(常凱申的軍銜是元帥,軍銜對等原則,不多說了吧。)。顯然,這就是那個未來的什麽人民共和國在這邊的領導人。

  與此同時,劉躍軍老將軍也在打量著常凱申,心中五味雜陳。

  常凱申打量了老將軍一秒鍾,舉手回禮,於是禮畢。

  “我就是常凱申,在你們那邊,想必沒有什麽好名聲吧?”

  旁邊的戴笠,陳誠,何應欽等人都皺眉:痿黿長這是一上來就擺明車馬啊。

  白崇禧愣了一下,不為人所察覺的點了一下頭:老家夥這麽光棍兒,倒是有了幾分大國領袖的灑脫。

  “確實,您的名氣不太好;不過倒也不完全是負麵的。”劉老將軍應對得無懈可擊,“您如果有興趣,可以到我們那邊去看看。”

  “等驅逐日寇之後,我一定抽空過去看一看。”常凱申今天的表現不斷刷新著白崇禧對這個老對手,老冤家的認知,“功也罷,過也罷,我常凱申,總算是讓後人記住了我!”

  董老手一擺:“痿黿長,請!”常凱申點點頭,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軍服,大步向辦事處走去。宋,董,劉,何,白,陳,戴等人隨後跟上。

  將要進門的時候,常凱申又停下了腳步,轉頭看看這兩個衛兵,索性走了過來。

  “小夥子,你多大了?”

  小戰士似乎很不願搭理常凱申——這個很正常。作為那個時代、以收回台灣為己任的戰士,對於造成台灣分離狀況的始作俑者,當然是沒有好感。

  而且,某種意義上來說,兩邊還是敵人。

  這裏說明一下:如果現在中央發兵台灣,那麽這一次的軍事行動可以視為國共內戰的繼續,換言之人民解放軍和國民革命軍其實還處於敵對狀態。在敵對狀態下,軍銜對等原則可以無視,理論上這個戰士、還有劉老將軍都可以無視國民革命軍元帥——那是敵方軍隊的人。

  兩支敵對的軍隊碰麵,而兩邊又都沒有投降的意思的話,那就是遭遇戰。遭遇戰的時候,一個士兵擊斃對方的元帥絕對不是失禮,而是巨大的軍功。

  不過這是把兩個時空的國民革命軍看做一支軍隊才會有的情況。但是很顯然,既然未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把自己視為有別於八路軍的另一支軍隊(原因在於這個時空的馬列黨名義上還是炮黨和共產國際的下屬,如果2020那邊把自己視為這個時空馬列黨的下屬,他們就不得不接受一個尷尬的事實:炮黨或者馬列國際,是自己上司的上司,為了避免這些麻煩,2020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必須以一個獨立自主的姿態出現在這邊),當然也就不能把那時候的國民革命軍等同於這邊的國民革命軍。

  於是這個戰士大聲回答:“報告,我今年21歲——不過如果按照公元紀年算,則我現在是-6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