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還是沒有標題5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3      字數:2564
  “定價權?”魏承恭下意識地重複了一遍。生活於21世紀的他對於這個詞當然不陌生,對於這個詞所代表的斑斑血淚,也有一定的了解。

  不過,畢竟是生活在一個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充足的社會,所以雖然也不忿於“中國買啥啥漲價,中國賣啥啥不值錢”的現實,但也隻是憤憤然而已。

  說到底,自己隻是一介草根,對於這些國家大事,就算生氣,又能做什麽?

  “不錯,定價權。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權力,不獨是能讓掌握的人賺點兒錢那麽簡單。”說著話,總理已經收拾好漁具,當先向營地走去。

  “……言過其實了吧。”聽總理說得鄭重,魏承恭嚇了一跳,不過也似信不信地。

  “言過其實?”總理笑笑,“怎麽說呢……你讀過《資本論》嗎?”

  魏承恭搖頭。雖然是長在紅旗下,雖然看樣子以後就要跟著馬列黨混了,不過對於這部堪稱馬列黨基礎中的基礎的鴻篇巨製,他還真是沒有讀過——估計現代中國也沒有幾個人讀過。

  “看看吧,讀過《資本論》,很多社會現象就能看清楚了。”總理拍拍魏承恭肩頭,“比如我們剛剛說到的這個定價權,從根兒上說,就牽涉到馬列主義的基本研究對象——商品。什麽是商品,你知道嗎?”

  “呃……”

  “用於交易的產品,叫做商品。”看到倉促之間魏承恭給不出合適的答案,總理直接給出了定義,“這句話裏有兩個屬性,一個是‘產品’,一個是‘用於交易’——不過,我們現在要說的內容,是商品的價值。”

  稍微停頓了一下,總理這才又道:“你認為,商品的價值決定於什麽?”

  “嗯……人們的需要……還有產量和質量?”魏承恭試探著給出了答案。

  總理點頭,“這個是決定商品價值的客觀因素。理論上,商品的價值也應該是由這兩個因素來決定。但是實際上呢?在生產力不足的情況下——比如時下的中國——商品的價值卻往往與這兩者無關,而是決定於某些人為的因素。”

  魏承恭:“您是說……囤積居奇?”

  “不止。”總理坦然道,“我們馬列黨有能力製止黑心商人囤積居奇。但即使在我們馬列黨,掌權之後,也同樣會人為扭曲商品價格。”

  魏承恭:“呃……”

  “就是你說過的所謂‘工業剝奪農業’‘剪刀差’現象。怎麽,這就忘了?”總理笑起來,“作為後進國家,為了發展工業,我們不得不像蘇聯那樣,人為抬高工業品價值——哦,這裏應該準確地說成是價格——壓低農產品價格。”歎息了一聲,“沒有辦法,這是由整個社會生產能力不足決定的。”

  “跑題了,現在要說的是,商品的價值,更多的是決定於人為因素。但是或許就連擁有決定權的那些人,他們也沒有意識到,從商品價格的決定權,可以引申出來一個權力,這就是勞動價值決定權。”

  魏承恭心中一動,若有所思。

  “舉個例子:一個紡織工人,他一年能生產十匹布,如果這些布能賣一百元,那麽他這一年的勞動,價值就是這一百元;可是如果商人說他這些布隻值五十元,那麽他的勞動的價值就壓低了一半;如果沒有人買他的布,那麽這些布就一文不值,他這一年的活兒就全白幹了。”

  魏承恭點點頭。總理舉這個例子雖然有些極端,不過卻能說明很多問題。特別重要之處在於……

  “能夠決定一個人勞動的價值,這個權力意味著什麽?我們可以通過另外一個問題看出來:你覺得,一個廠長領取工人十倍的工資,是否合適?或者說,你覺得,這個廠長的勞動,真的等於十個工人的勞動麽?”

  魏承恭陷入苦思,這個真不好說……

  “工業的發展讓生產組織化,係統化,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即生產活動的組織管理者必須專業化,職業化。這就讓他們和被管理層之間的關係比起農業社會有了一些變化。在農業社會,生產活動的組織管理層是地主,他們是赤裸裸的剝削,是在阻礙生產力發展,完全打倒也沒什麽;可是到了工業社會……我們都知道,一個工廠缺了工人無法生產,但是缺了管理層呢?”

  想象一個工廠沒有管理,還在生產……

  “所以,我們無法否認工業社會的組織管理層有它存在的價值:然後這就帶來幾個問題,該如何對待這些人?以及他們的勞動,和勞動索取的價值?”

  “首先,如何看待這些人?從你帶來的材料來看,蘇聯、還有我們新中國剛建國的時候,是把這些人看做是工人階級勞動者的一員……可是,從你身上,我能看到,他們自己不會這麽認為,對吧?”

  魏承恭隱約覺得腦子有些不夠用了。要說那些個廠長經理董事長什麽的,會把自己看做是跟手下的工人業務員一份子……說說罷了。

  隻要看看這些年的影視節目就知道了,商戰片諜戰片的什麽家族仇恨豪門恩怨,言情劇的什麽門當戶對郎才女貌,生活劇官場劇的步步高升名利雙收……再對照著看看建國時期那種描寫工人農民的影片……

  說白了就一個意思:社會是分等級的,我們這些高等人的世界你們這些低等人不懂,就不要過來瞎摻和了,乖乖聽話就好。

  然後,作為精英,我們本來就該多吃多占。你們這些低等人就不要過來分利益了。

  這就是階級矛盾了。

  ————

  魏承恭作為一個工人(以前是給老板打工,現在雖然從事的工作比較特殊,不過依然是一個工人,起碼他自認為是一個搬運工),當然不認同這種想法。不過……

  存在即合理,想要打破這些人的優越感,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也是普通人,怕也不是那麽容易。特別是在中國這麽一個官本位(說白了其實是精英本位)延續了幾千年的國家。

  “這就涉及到勞動價值的問題了,”總理笑,“不得不說,發展了這麽幾千年,人類還是有點兒進步的。封建時代的時候,統治階級認為自己的血脈比下麵的人優秀;發展到這個時代,這些人之所以會自認不凡,則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勞動價值要高於普通工人。工人勞動的價值,看看他們做出來多少產品,計時計件,很容易就能算出來,但是這些人……”總理說到這裏,搖搖頭:“主席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認為地主收三成到五成租子,就是剝削;可是根據你說的那個什麽五倍律,那麽每一個工廠主豈不是都按照五成的比例在剝削工人——搞了幾十年革命,剝削的程度反而比以前更厲害了,不覺得這很荒謬麽?”

  “……”

  (文尾來一個p.s:地效沒有讀過《資本論》,沒有係統地接受過馬列主義教育。也就是小學看《毛選》學了辯證法,中學學社會發展簡史懂得了一些基本概念,然後就靠著這點兒功底冒充革命理論家了。

  這兩節就是地效平常的一些思考了。

  地效向來是很自傲於這顆腦袋的:思維活躍,然而不失條理性。說實話,如果讓地效研究四十年,未必不能另外弄出一部資本論。

  不過……馬教主可是窮困了一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