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頭痛中4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3      字數:2287
  “想要徹底埋葬資本家,僅僅靠著一兩門技術是絕對辦不到的,因為歸根結底,這是一個社會學的問題,”總理笑意盈盈,很熱心地給魏承恭做解釋,“而且目前的社會科學也還沒有解決這一問題——我們的馬教主給出的答案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個答案應該算是目前最接近標準答案的答案。不過從你們那邊蘇聯的失敗和中國的成功來看,也僅僅是接近而已。”

  “哦……”魏承恭點頭,卻又免不了好笑:“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有什麽不對嗎?”

  “沒什麽不對,甚至可以說,按需分配這是最理想的分配方式。”總理笑道,“但是這做得到嗎?”

  “怎麽做不到?等社會生產力極大發展……等等,好像不應該糾纏這個,”魏承恭滿臉疑惑,想了一會兒,這才駭然道,“總理,你作為一個馬列主義者,竟然會懷疑這個堪稱是馬列主義理論基礎的提法?”

  “當然不是,”總理嚇了一跳。即使是他,也不得不解釋清楚這個問題,“我的意思是,在馬教主的時代,其所說的按需分配是指社會生產力極大發展,可以無視個體貢獻的差別,提供一切其所需的生產生活物資。”

  魏承恭想了想,點點頭。

  “可是從你帶過來的資料來看,你們那邊的歐美高福利國家,基本都已經實現了這一目標,或者靠近了這一目標——難道說他們已經實現了共產主義?或者說,他們比你們更接近共產主義?”

  “當然不是。”魏承恭愣了一下,不過說完卻又疑惑起來:瑞典人就算是去坐牢,也能衣食無憂,甚至還能在堪比日本出租公寓的“牢房”裏上網……且無論這是否有違經濟規律,是否是依靠剝削外國勞苦大眾做到的,這種財富分配方式怎麽看都是“按需分配”了,對吧?

  可要說瑞典是共產主義國家,或者近似共產主義國家……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按需分配’中的這個‘需’,有了變化,”總理道,“我在你帶來的資料裏,看到了有一個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如果把這個理論套上去,就會解決這個問題了。”

  “……”

  “然而,在馬教主的時代,這種‘層次需求理論’還沒有提出來,所以馬教主當然也就考慮不到這些問題。”

  (按:“層次需求理論”是馬斯洛1943年提出來的。)

  “如果把這兩者結合起來,我們就會得到很多有趣的推論:眼下我們這邊的中國,大多數人的需求層次很低,就是吃飽穿暖,再加上安全需求——不覺得,你們那邊的政府已經滿足了這兩者需求嗎?”

  “……起碼是在向這個目標努力。而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個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很大。”魏承恭本來想要答應的,不過想到就連國家都還有“扶貧計劃”存在……還是謙虛點吧。

  嗯,又一個很有意思的推論:現代中國還沒有完全解決國民第一層次的生理需求,卻已經基本解決了第二層次的安全需求——至少是比第一層次解決得好。

  (實際上,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滿足國民第二層次的需求比滿足第一層次的需求要容易得多……很值得深思)

  總理點點頭,繼續道:“可是當我們滿足這兩個層次的需求以後,人民的需求勢必向更高層次邁進……這個時候,國家該怎麽辦?馬列黨人該做什麽?如果說是繼續設法滿足第三、第四、第五層次的需求,似乎這些層次的需求又不是發展生產力就能解決的。”

  “……”

  “實際上,順著這個理論繼續發散開區,還有很多有趣的推論,比如,有些人,他們的需求層次是反過來的……”

  “嗯?還有這樣的人。”魏承恭愣了一下。

  “怎麽沒有?你眼前的人不就是麽?”總理笑笑,神情頗有些自傲,“我們馬列黨人,如果執著於按那個理論說的,按照層次來滿足個人需求,那麽現在的選擇應該說是最不理智的,對吧?照這樣說起來,我們這些人,是不是在優先滿足第三、第四,甚至是第五層次的需求,而忽略了第一,第二層次的需求?哦,前提是我們其實是可以選擇滿足低層次需求的。”

  “哎,算了,現在我頭腦有些遲鈍,很多道理也是剛剛想到,說不清楚,等以後有空了我們再慢慢聊,現在要準備做飯了。”看到魏承恭一臉的深思,總理擺擺手,“總之,馬列主義理論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與時俱進,需要發展,需要更新。這才能夠在不同的曆史時間段裏指導我們馬列黨人的奮鬥方向——為全人類謀福利,隻有這個,是不會變的。”

  ————

  “總理,我能再問一個問題嗎?”魏承恭剛剛站起身,想了想,又問道,“就問一個,保證不耽誤您的工作時間。”

  “可以啊……有什麽問題隨時都可以問,”總理笑笑,也站起身,開始收拾漁具,“隻不過我能不能答得上來,這個就不保證了。我們畢竟是生活在兩個時代的人,我沒有你那麽多的見識。”

  “您謙虛了。”魏承恭一邊客氣,一邊整理了一下剛才的對話,“那個……高鐵跟我們一開始說的那個問題到底有什麽關係?”

  “高鐵啊……”總理抬起頭,思索了一下,這才道,“這麽說吧,資本家的終極形態是金融家,而金融可以算是商業的高級形態,商業的本質和基礎是交換,交換需要運輸渠道。在以往,最主要的運輸方式是海運,但是在你們那邊,美國掌握著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海軍,這也就意味著那個國家能隨時掐斷全世界的海運,進而能決定全世界的商業和金融,進而能控製全世界經濟——美元霸權的基礎是金融霸權,金融霸權的基礎是商業霸權,商業霸權的基礎是運輸霸權。”

  (其實可以算是海權論的引申,不過魏承恭沒有看過海權論,以前沒有想過)

  稍微停頓了一下,總理又笑起來,“就像我們這邊的英國一樣。”

  “也就是說,高鐵提供了海運之外的另外一種大宗運輸方式,如果能夠確實發展起來,如果高鐵運輸的成本能夠降低到跟海運差不多,那麽就能夠避開美國的世界運輸控製能力——這是撬動美元霸權的第一步。”魏承恭不笨,一下子就想到了。

  總理點點頭,卻又進一步解釋道:“不止是如此,運輸能力其實還意味著價格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