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一個重要的問題2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1      字數:4202
  12月23日,當魏承恭攜帶一噸多物資回到中央縱隊時,紅軍還在川黔邊界一帶活動。如果除開跟川軍郭勳祺部在敘永(地效的老家終於出場了,興奮一個^-^)、古藺之間打了一場營級的戰鬥之外(該地是山區,大部隊擺不開——但實際上,紅軍對這一仗相當重視,畢竟有曆史上的教訓擺在那裏。整編完畢的一軍團、三軍團強兵盡出,一陣就擊潰了川軍一個營。不過之後紅軍並沒有追擊,其無意川中的姿態盡展無疑,川軍也就不為己甚,在敘永一代沿赤水河重兵布防),基本沒有正規戰鬥。

  “你們怎麽還在這裏啊,還沒有西進雲南開始四渡赤水麽?”魏承恭很奇怪。

  “湘江戰役打成那個樣子,四渡赤水大約是不會有了。”總理很熱情,“這次帶了什麽好東西過來?”

  魏承恭眨眨眼,“是我的錯覺嗎?總理您的樣子有些不太正常啊——您對我帶來的東西,從來沒有這麽關心過。”

  “那是你的錯覺。”陳雲總理在一邊道,“關心你帶來的東西是很正常的,我們窮嘛。”

  “是嗎?不是有事情瞞著我?”魏承恭眼中滿是狐疑。

  “是的,是你的錯覺。”設計師也在旁邊幫腔,回答得斬釘截鐵,“我們快要窮瘋了。”

  ————

  魏承恭終於放下了心中的狐疑。

  “好吧,這次我帶來這些……”

  搬出幾個大箱子:“先是女同誌們的營養品,這個且不論。還有跟這些營養品裝在一起的阿莫西林,消炎粉,這個就不提了。青蒿素,苯海拉民,撲而敏,我們現在身處煙瘴蚊蟲肆虐之地,這些東西多準備一些沒錯的,所以這類藥物我帶了約五百公斤——省著點兒用吧,畢竟是幾萬大軍呢,。”

  “夠了夠了,這就很好,”總理笑。

  “還有這個……”

  說著話,拿出來一個小箱子,雖然小,但是看起來很沉:“縫衣針,我買了十萬根,另外……”又搬過來一口大木箱,“頂針,一萬個——這兩種玩意兒太小,我沒有拆包裝,浪費了幾公斤的運力。”

  “你買這麽多縫衣針做什麽?”陳雲不解,“部隊確實正在縫製冬衣,需要針線,但是十萬根……這得用到什麽時候?”

  “這個……應該不止是給我們用的,對吧?”總理拆開一個針包,看著整齊插在紙上的縫衣針,若有所思,“這個,是用來給我們打通關係用的,對吧?”

  “打通關係?”陳雲不解。

  “對啊,總理說得沒錯。”魏承恭有些興奮——為自己的這一“神來之筆”感到自豪,“這東西不占噸位,就算十萬根也隻有幾公斤,偏偏價值非常高,用來做禮物討好我們的少數民族兄弟實在是很好。而且,這東西是日常用品,就算我們的隊伍離開了,那些少數民族兄弟們隻要一拿出這個針線來用,就會想起我們的隊伍來——我甚至在想,他們也許會把這種針叫做‘紅軍針’呢。”

  “這地方很缺針嗎?”陳雲向幾個人疑惑地問道。

  “這塊不歸你管,所以你不知道。”設計師解釋道,“部隊這段時間在這裏活動,發現我們的少數民族同胞非常缺少這東西——其實不止是針,他們缺少一切金屬製的勞動工具。這也是他們生產力落後的一大原因。在個別比較偏遠的苗寨,一根縫衣針能換一隻老母雞,一把剪刀能換豬娃子,”

  “這麽貴!”陳雲咋舌,“這樣說起來,小傅這個禮物還真是準備得有心了。”

  “怎麽樣?縫衣針換土布,換獸皮,應該可以解決一部分冬裝吧?”魏承恭洋洋得意。

  “隻是,小傅帶來的這種針……”設計師也拿起針打量了一下,現代機製不鏽鋼縫衣針的賣相當然不是這時代手工打製的又黑又粗的東西能比的,設計師打量了一會兒,又試了試韌性。點點頭、又搖搖頭,“好是好,但恐怕不能用。”

  (大家都知道“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話,這可不單是形容,而是古代製針的真實寫照,那真是用針胚磨出來的,這樣做出來的東西質量和產量可想而知,這也是為什麽針會這麽貴的原因。另外,別看縫衣針這東西不起眼,這小東西在商業領域可是有世界紀錄的——它可能是全世界最早使用紙質印刷廣告作為宣傳手段的商品,同時也可能是最早用上商標的商品。北宋山東濟南劉家針鋪,已經使用專門的銅版來印刷宣傳介紹自家的產品,經營範圍,商品標記,商品質量等等。比歐洲類似的廣告早了三百年——老祖宗厲害啊)

  “不能用?”魏承恭不解。

  “質量太好了,一看就知道不是這裏的鐵匠能打出來的東西,有可能暴露你,”總理簡單地解釋道:“迄今為止,你帶來的東西,隻要是有可能暴露你身份來曆的,使用就有著嚴格的規定,哪怕是沒用的包裝紙,我們也要求戰士們收好,統一上繳,集中燒毀或者深埋。”

  魏承恭嚇了一跳,心說這還真是沒想到。想想自己大大咧咧拿著dv機到處亂拍,紙巾用了漫不經心地隨手一扔……慚愧啊。

  也許,替自己當警衛的戰士已經不知道幫自己做了多少掃尾工作了。

  ————

  “總理,我有一個問題。”魏承恭皺眉道,“我帶來的東西真的一件都沒有流失?”

  總理幾個人互相看了看,都搖了搖頭。這個當然是做不到的。任何武器一旦上了戰場,基本就肯定會有遺失,特別是在這個紅軍的戰鬥力還無法跟敵人拉開代差的時候。

  比如防刺服,雖然限定隻能在有把握的情況下使用,但其實在根據地的時候,就已經遺失了不少了——戰場失蹤是常見的事情,比如戰士們衝殺之際,跌落山崖之類。

  但是大家也該知道,紅軍打掃戰場的能力有多變態,既然連紅軍都沒有能找到這些東西,那也就意味著這些東西是遺失在人類幾乎不能到達的區域了。這些遺失的東西,也許需要很多很多年,才會被後來的人找到,更也許,會在很多很多年後,不聲不響地消失在天地之間……

  至於說其他被打壞的一人扛,迫擊炮之類,數量就更多了。但既然是打壞了,當然也就沒有人去注意,而且即使是這些被打壞的武器,紅軍也盡可能找回去了——這可是上等好鋼,比根據地自產的鐵器不知道好了多少。

  如果有懂得冶金的人員隨軍,並且注意到了這些武器,大約就能夠發現,這些金屬的不同尋常之處。

  然而,這樣的人,沒有。

  至於說在日常使用中遺失,這個還真沒有過。各種小巧輕便的電器就不用說了,即使是最容易遺失的、舟橋營裝備的橡皮舟,因為遵循“不到十利十敝之時,絕不使用”的原則(也就是說可以在“十利十敝”的情況下使用。所謂十利者,使用之後可得完勝,注意,是完勝;十敝者,不使用將會全軍覆沒),也終於沒有遺失——為此舟橋營的人還有牢騷,認為有輕便的橡皮舟可用,卻非要用木板木樁來搭建浮橋,實在是有些讓人想不通。

  故此,魏承恭帶來的東西雖然遺失損壞了不少,但是落到國黨手裏的,居然還真是一件都沒有——隻是,這些情況總理他們並不知道。他們知道的是,未來的那些超好用的東西,已經丟了一部分。

  “這個是我們的工作沒有做好。”總理很誠懇地道歉。

  “我不是要追究責任。”魏承恭急忙擺擺手,表示自己全不在意,“我的意思是,既然已經丟了這麽多了,再丟一點又怕什麽呢?”

  ————

  “這個是不一樣的。”

  總理搖搖頭:“首先,我們雖然遺失了一些未來物品,但是量並不大,這些遺失的物品不一定會到國黨手裏;其次,就算有一兩件物品落到了國黨手裏,那些人能不能意識到這些東西的價值也不一定;最後,就算能引起某些重視,這些東西能不能到常凱申或者戴笠麵前也不一定——我們的內線可是很能幹的。”說到這裏,總理得意地笑起來。

  魏承恭一翹大拇指:“給內線的同誌點個讚!”

  “從我們內線的情報來看,常凱申戴笠他們還沒有因為某些物品的出現而加強情報搜集工作。”總理又道,“但如果我們主動在這麽大的範圍內發放這麽多未來物品,那麽泄露幾乎就是一定的了——我甚至可以想象整個泄密過程。”

  “哦,副主席不妨說來聽聽。”那邊陳副總理和設計師來興趣了。

  “經常走苗寨的小販們發現縫衣針賣不動了——甚至有可能在走村串鄉的時候發現某些大姑娘小媳婦正用你給的針縫衣服納鞋底什麽的,之後把少數民族兄弟有了‘上等好針’的消息當成奇聞異事傳播開去。然後,很容易就會引起國黨的注意了。”

  設計師頻頻點頭,然後又把這個腦補進一步完善:“常凱申是個草包,他隻在乎我們有多少槍,多少炮,對於繡花針什麽的大約不會在意——估計還會把上報這個消息的狗腿子臭罵一頓;不過戴笠可是厲害角色,他能從縫衣針上看出多少東西來,可就說不定了。”

  “而且,別忘了常凱申還有個德國顧問團。”陳副總理也來加入討論,“戴笠大約能猜到我們有了一條秘密的補給線。而這些德國顧問,說不定就能從這些縫衣針上看出不屬於這個時代的冶煉和金屬加工能力。”

  (地效注:二戰前夕的德國冶金能力跟如今的民用冶金水平比起來不知道怎麽樣。不過那個時候還沒有氧氣頂吹技術,鋼鐵質量應該會很受影響。退一步來說,用軍用鋼來製造民用的縫衣針,這個也很奢侈了)

  “你看,”總理最後總結道,“基本上,在這裏大規模發放你帶來的縫衣針,就必定會暴露你。退一步來說,就算暫時不會暴露你,我們的保衛工作也必須大大加強——你不會希望自己無論走到哪裏,都帶著一個加強營吧?”

  ————

  “這麽說,這些縫衣針白帶了?”慚愧惶恐完之後,魏承恭情緒明顯低落下來。

  “當然不會。”設計師笑道,“用縫衣針來和少數民族兄弟交朋友,這是個很好的想法,就像你說的,這東西耗費不多,效果不錯,再加上能長久使用,實在是讓人們記住我們紅軍的好東西。”

  “咦?”魏承恭納悶。

  “我們紅軍可是不差針線包的,真要是全軍現有的針包收集到一起,也能有上萬,夠做人情了。”陳雲一聽也就明白了,“有了你這幾萬跟鋼針,我們也就用不著原來那些次貨了。”(pla的傳統之一,針線包^-^)

  “這個事要抓緊,我們在黔北待不了多久了。”總理道,“要在我們轉移之前,把手頭的數萬鐵針至少送出去五千,擴大影響。另外,部隊大約要在西南三省活動一段時間,這個事情可以當成長期工作注意一下。”

  ————

  除了藥物,縫衣針之外,剩下的運輸噸位魏承恭全部帶了布料。

  “本來想要帶保暖內衣的,那玩意兒輕,保暖效果還好;隻可惜運輸量太小了,我真要是運一千來件過來,恐怕你們反而不好分配,所以我帶了一些普通布料,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沒事,以前就說過了,你哪怕是給我們送一批鹽過來,我們也足感盛情。(實際上在貴州鹽的精貴不在鐵器之下。原來的曆史上,紅軍攻陷遵義的時候,攻占了王家烈的鹽行,這些鹽行不但為紅軍提供了大量的硬通貨,繳獲的鹽巴還讓紅軍在周圍地區大大地做了一回人情。魏承恭真要是給紅軍拉幾百公斤海鹽過來,倒也不失為是一份重禮)”陳雲幫著搬了幾匹布料,仔細看了看,鬆了口氣,“這個還好一點,雖然質量還是非常好,總算還不是很惹眼。而且,這布料既然穿到了紅軍身上,估計不用多久,就土得有夠瞧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