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不一樣的湘江戰役2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1      字數:6814
  (送大家一個彩蛋)

  讓我們把時間稍稍倒回去一兩天,看看彭總都是怎麽打仗的。

  還在19日前後,彭老總的隊伍就已經運動到達指定位置。

  所謂潛伏,也不是說找個山穀貓起來睡大覺,事實上,潛伏部隊的心理壓力是很大的,特別是像這種情況,在主力紅軍還沒有運動到位的時候,這邊如果被發現,則很有可能影響到主力那邊敵人的部署。

  事實上,彭總部隊的潛伏也遠不是那麽一帆風順。在途徑耒陽的時候,部隊曾經被地方民團發現過。這個民團以為是紅軍的較大股的逃兵(主力紅軍那邊聲勢弄得很大,各部番號輪番上場,但是行進速度相比於紅軍以往的表現而言卻不是太快。這讓國軍產生了錯覺:紅軍新敗,士氣不振,所以走不快),為了領賞,民團在第二天追了上來(彭總所部晝伏夜行)。

  總算這種情況紅軍早有預案:大隊繼續前進,然後一個連的“中央軍”“押解著”“抓來”的紅軍“俘虜”原地宿營,故意落後一點,讓民團的人追上。

  當時的情景讓所有參加了行動的同誌們都忍俊不禁,在日後也成了上好的影視題材。

  麵對化裝成國軍某部上尉連長的、趾高氣揚的八路軍某部營長周竹,民團團長米齊戰戰兢兢,唯唯諾諾。

  “我們兄弟死了好多人,好不容易才抓住這個赤匪的大官,米老兄你帶著這麽多人,這麽大張旗鼓的過來,是想要……見者有份嗎?”說著話,周營長圓睜虎目,瞪視著麵前的米團長,“嗯!!!”

  “不敢不敢……”米團長一邊點頭哈腰,一邊偷眼看看這些國軍,感覺這隊國軍雖然裝備精良(軍團部警衛營加上特勤隊的,當然精銳),不過損傷嚴重,精神萎靡(廢話,這時候紅軍的戰鬥部隊裏能挑幾個好的出來),看來確實是經過苦戰——所以這位上尉連長正在氣頭上——他頓時就不敢多說什麽了,一個勁兒陪小心。

  “難道,何鍵就是這麽調教部下的嗎?就不知道什麽是禮義廉恥?”旁邊的紅軍戰士過來幫腔,“弟兄們拚死拚活,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這些不要命的赤匪打仗,吃了多少槍子兒,挨了多少刺刀,好不容易才抓住這個大官,你們想要分功……把衣服脫了,讓兄弟們看看你身上有幾個槍眼兒再說。”

  精銳就有精銳的氣勢。這個紅軍戰士這一霸氣外露,大家都圍了上來,紛紛亮出自己的傷痕,有幾個的傷明顯很新,紗布一片殷紅。

  “弟兄們也是職責在身,身不由己啊,”米團長陪著小話兒,“守土有責,尤其是眼下赤匪正在鬧事,貴部從敝境內通過,事先也沒有招呼一聲,這個實在是不能不過來看看……”

  “這麽說,還是我們的錯囉?”周營長摳鼻孔。

  “不,不敢……”米團長試探著道:“不過,長官您是不是讓我們能給上麵兒有個交代?”

  這是在變著法兒打聽來曆了。

  “砰!”周營長一拍桌子,“你知不知道我們是什麽人?知不知道我們執行的是什麽任務?你知不知道,耽擱了我們的任務,會有什麽樣的後果?你是想要跟我們上南昌(行營所在)嗎?”

  一邊說,周營長心裏其實一直在打鼓,心說這些問題你要是真的知道,那可就真的對不住了——扣下這個民團,則部隊暴露的時間還能押後一兩天,也許還能有所挽救。

  “不,不敢……”米團長嚇了一跳。

  “告訴你倒也不是不可以。”周營長眼睛一眯,“你在城裏有什麽事,讓你帶來的人回去交代一下,然後你跟我們一起去南昌——不怕告訴你,我們是劉長官的心腹,有事要去麵見偽冤長——現在,你確定還想知道嗎?”

  米團長嚇了一跳,心說我哪敢摻乎這裏麵的事兒啊?趕緊的陪小心,“長官,長官,當我什麽都沒說。”

  周營長滿意地點點頭,拍拍米團長肩膀,“兄弟,這個天下眼看著就姓常了;至於這湖南的天下,不用說,也要換人了。你可得放聰明點兒,認清形勢,別在一棵樹上吊死。要不然……”

  周營長本來隻是想要嚇唬一下這個米團長,把他打發走了就行了,沒想到他這一嚇唬,就目瞪口呆地看到這個米團長非常“識相”地把一個小袋子塞到了自己手裏:“明白,明白,還請長官在劉長官麵前多多美言幾句。這點兒小意思,給兄弟們買雙鞋穿。”

  裝像要裝得像,不用說,周營長笑納了這錢袋子——而且還覺得不滿意,掂了掂分量,冷笑:“買鞋?這麽點兒錢買鞋?是讓我們都‘穿小鞋’嗎?”

  米團長嚇了一跳,趕緊賠話:“實在是因為兄弟身在軍中,攜帶不多。趕明兒個長官您帶弟兄們來耒陽,兄弟一定好好地盡地主之誼。”拍胸脯,“到時候長官們下館子下窯子下場子,全算兄弟我身上。”

  周營長點頭:“這還差不多——不過眼下還真有點兒事兒跟兄弟你商量一下。”

  “周長官您盡管提,隻要兄弟有,一定孝敬。”

  “是這樣,這次我們兄弟執行任務的時候呢,遇上了這股子逃竄的赤匪。兄弟們一心報效黨國,當然就跟他們幹上了。不過,這估計是個大官兒,帶的警衛那叫一個強,我們傷了好些兄弟,就連隊裏的一挺機槍也打壞了,這才把他們拾掇下來……”

  米團長頓時就有些為難了,“這個,我們的武器也不寬裕……而且都是有數的……”

  “不問你要武器,武器我們自己有,而且也繳獲了一部分,”周營長確實是有些眼饞民團那挺zb-26,不過肯定不能讓米團長為難,“隻是我們兩邊的彈藥都打得差不多了。這兵荒馬亂的年月,槍筒子裏沒貨,弟兄們心裏都不踏實,所以嘛……嗯哼!”

  “奉承,奉承!”

  (qq群裏麵,書友“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因為亂發紅包廣告,被某位管理員(不是地效,地效沒那功夫)禁言了幾個小時,這裏我沒有征得兩位(書友“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和管理員“周竹”)同意,就把兩位寫到故事裏了。當然,“米團長”也同樣是送紅包的,也同樣被“周竹”禁言了^-^)

  ————

  敲詐了米團長兩千發七九步槍彈(二百多民團,拿步槍的一人十發子彈),一百發毛瑟手槍子彈(三個連長一人一個彈匣,米團長是兩個——另外,民團向來是人少編製大),十四個zb26機槍彈匣(20發彈匣,機槍手帶了四個,副射手帶了十個,這基本也是當時中國軍隊標配)之後,周營長終於放過了米團長。大搖大擺地呆著“紅軍俘虜”開走了。

  這個小插曲之後,彭老總所部就在衡東武家山一個叫雷缽嶺的地方潛伏了下來,向四麵派出大量偵查員。湖南地區的群眾基礎非常好(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主席本人就是在這裏展開農運調查,組織秋收起義的),所以彭老總不單組織了強有力的警戒,對周圍的敵情也了解得一清二楚,其最遠的探測距離甚至達到了接近三百裏。

  25日夜,彭老總得獲中央命令,全軍出動,直撲衡陽。衡陽當時兵力空虛(這個時候的湖南北部,就沒有不空虛的,也就是長沙還駐了一點兒正規軍),而且早幾天彭老總就把內應都準備好了——而且並不止衡陽一個城。

  一萬三千多的正規軍,麵對一盤散沙一樣的、十幾股最多幾百上千的民團,還占著突然襲擊的優勢,還有內應,不充分利用起來,豈不可惜?

  所以彭總在這一個晚上,是同時對衡東,衡南,衡陽,衡山四個縣,以及十三個鎮子發動突擊。

  成功襲取以上一大片地方之後,彭總以明碼通報中央。26日,部隊用半天時間收拾戰果,並稍作休整,之後向湘潭進發。

  湘潭守軍不戰而走——被何鍵叫回去保衛長沙了。

  27日,彭部紅軍進入湘潭。

  28日午後,紅軍先頭部隊紅4師開到長沙城外,開始對長沙城展開試探性攻擊——湘軍外圍防線一觸即潰(外圍防線才布置兩天,能有多少工事?而防守的人都是四鄉收攏來的民團,就算後邊站著督戰隊,又有什麽用?)

  湘江前線,湘軍開始回撤。

  按照中央之前的設想,本來在這個時候,應該是中央同五軍團大張旗鼓西進,吸引敵人注意,其他一、八、九軍團尾隨湘軍秘密北撤,沿途休整,在合適的時候和三軍團一起,合圍湘軍……一部(四個師呢,以紅軍當時的攻擊力,等閑之間哪裏能一口吃下)。

  如果該計劃順利,則全軍威逼長沙,劉建緒部新敗,何鍵手頭無可用之兵,隻能調用北線兵力(與二、六軍團作戰的部隊)。而隻要防線稍有鬆動,則中央紅軍可以和二、六軍團兩麵夾擊,一舉突破何鍵的封鎖線。

  隻是可惜後麵周渾元所部忽然發力,追得很緊(之前紅軍的行進速度不快,中央軍認為紅軍剛剛放棄根據地,士氣低落,走得慢是應有之義。為了實現“一舉除三害”的計劃,中央軍雖說追得也挺緊,但其實還是有所保留的;湘江戰役紅軍突然發力,平均日行軍八十到一百裏,特別是落後的八軍團,連續數天每天急行軍超過一百三十裏。這種速度讓中央軍目瞪口呆的同時,也認為紅軍長時間急行軍疲憊,正是虛弱混亂的時候,所以不再有所保留,全速追了上來),同時桂軍各處民團也對紅軍展開了頻繁的攻擊(桂北各部民團對紅軍很不友好——當然,各地民團對紅軍都很不友好,不過桂北民團尤其不友好。各地民團一般是謹守防地,唯獨是桂北的民團,居然敢主動出擊),再加上薛嶽所部動向不明,不得不放棄原定計劃,啟動第二方案。

  29日,彭部繼續佯攻長沙,同時分兵數路,在長沙周圍大肆活動。中央紅軍以一軍團1師為先鋒,2師掩護左翼,五軍團,八、九軍團為後衛,用正常行軍速度,交替掩護西進。敵軍方麵,桂軍不提,湘軍各部開始向長沙匯集,其中劉建緒部已經越過衡陽,衡東一線,距彭部不過兩天路程。中央軍周渾元部猛攻中央紅軍後衛軍團,把紅軍大隊向西攆去,薛嶽部向婁底市開進,企圖和劉建緒部一起,把彭部圍困在長沙城下,聚而殲之。

  30日,各部行進中,隻彭部在長沙城周邊休整了一天。

  12月1日,薛嶽部就位,並開始由婁底向長沙開進;劉建緒部前鋒已經與彭部紅軍交上火。

  在湘潭,長沙一帶活動期間,三軍團並沒有繳獲多少軍用物資。守軍撤退的時候,把軍用物資帶走銷毀得很徹底。紅軍隻收到了一些糧食(沒敢多收,否則有可能影響當地的糧食市價,那幫黑心的糧商最擅長這個了),西藥(這個紅軍其實不怎麽稀罕,不過因為基層的軍醫和護士們並不知道己方有穩定的藥物來源,所以還是秉承紅軍一貫的節儉作風,把市麵上能買到的藥物都盡量買了回來。軍隊需要的最多的,當然還是傷藥,結果紅軍收購的大部分傷藥,比如消炎粉,磺胺一類,居然還是魏承恭帶來、紅軍出口的——四十三個大洋一斤的價錢賣出去,然後差不多八十大洋一斤買回來,你說這叫什麽事兒,後來這事兒讓大家笑了好久,),棉布(已經入冬,紅軍還挑著單呢,必須要考慮冬衣問題了——按價給錢,這東西不比糧食,就算市場供應暫時緊張,問題也不會很大)等。

  不過在這裏,紅軍得到了最急需最萬能的資源——人員。

  從26日開始,五天時間。紅軍在各個縣鄉擴紅了大約四千三百人,編成了四個補充團——當然,這些人暫時沒什麽戰鬥力,也不會參與戰鬥。這些人要等三軍團跟中央匯合之後,再根據各個部隊的損失情況,補充入各支部隊。

  這些人員暫時不是很可靠,估計在三軍團歸建後,想家的人會陸續逃跑,不過肯定也會有不少“苦大仇深”,“革命意誌堅決”的人留下來。

  按照紅軍的經驗,基本上,按照最後留存下來的可能性,參軍的人可以分成幾類

  第一類是城鎮裏的小市民階層。這類人很不可靠,一般來說十個人裏麵大約隻能留下來一兩個;不過這類人見多識廣,心眼活泛,而且大多有一技之長,甚至還受過一定的教育,能勝任技術工作。所以即使留存量不大,紅軍也本著廣撒網,多撈魚的想法大量招收。

  第二類是農村裏的農民。以各鄉村的赤衛隊員,遊擊隊員們居多。

  這類人其實也不是很可靠,他們容易想家,也就容易開小差,一般三個裏麵能夠留下來一個(原史中,紅軍長征之際把大量赤衛隊編入正規軍,但是這樣“擴紅”來的士兵出現了大量的逃兵。這個故事裏,根據地的紅軍從四月份起就沒有跟敵人死拚,再加上世界第一流的傷愈率,紅軍得以保證了數量和戰鬥力,就沒有在根據地大肆“擴紅”)。

  不過這類士兵受過一定的思想教育和軍事教育,在技戰術上是比較優秀的,而且服從性強,容易培養成為合格的士兵。

  第三類人留存率非常高,一百個裏麵也難得有一兩個人逃跑,這就是各個縣鄉在押的罪犯。

  這類人又可以細分一下。

  一類是政治犯。這個就不用說了,不論是真的政治犯(絕大部分是紅軍的探子。這類人膽大心細,而且有堅定的革命鬥誌(沒有堅定革命鬥誌的,早都投降了,在外麵活得很嗨,肯定也不會在監牢裏呆著)),還是假的政治犯(絕大部分是被誣陷的,通共實在是個很好的誣陷人的罪名,被誣陷的人無論認不認罪,基本都出不來了),都意味著他們基本隻能跟著紅軍走——在國黨的監獄裏就隻能等死。

  另一類就是刑事,民事罪犯。這年頭的司法黑暗,冤假錯案非常普遍,越是好人越是容易被下獄。而下獄的,當然都對腐敗的國民政府充滿著失望和憤怒。這類人也會想家,可是要說逃回家裏……逃回去幹什麽?再被抓一次嗎?

  不過,這種人雖然比較容易留下來,但是除了那些真正的政治犯之外,組織性紀律性什麽的就不用說了,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真正融入紅軍。雖然如此,對於什麽都缺的紅軍來說,這些人力資源依然是非常寶貴的。

  當然,也不是說是個人紅軍就要,對於那些真正十惡不赦的江洋大盜,怙惡不悛的山賊土匪,紅軍還是敬謝不敏的——而且還殺了一批。

  12月2日,彭部甩開即將被攻陷的長沙,甩開劉建緒部,幹脆利落轉進益陽,在益陽虛晃一槍,開始沿資江,沅江西進,速度非常快。與此同時,中央紅軍也突然加速,向西北方開進。而賀龍所部開始對大庸一線守軍展開試探攻擊,看樣子,是想要接應中央紅軍進入湘鄂川黔根據地。

  為阻止中央紅軍與二、六軍團會師,常凱申不得不命令薛嶽部,周渾元部急速西進,前者楔入兩部紅軍中間,後者緊隨中央紅軍不放。常凱申並命令何鍵(其實是把命令下給了劉建緒),命其在稍作修整後,即率軍西進,參與圍剿;同時,命令張學良部,派兵南壓,企圖再次形成包圍圍剿態勢。

  由於中央紅軍各部軍團西進速度非常快,薛嶽部和周渾元部也不得不加快了速度,即使如此,在三天的行軍速度較量之後,也敗下陣來,各部異常疲憊不說,而且跟前方紅軍的距離拉開到一百裏左右。

  12月5日到6日,彭部紅軍與賀龍所部兩麵夾擊保靖,不勝。彭總所部在跟賀老總所部進行了少量物資人員交換後,轉向南進。二、六軍團準備不足,暫時還無法跟隨長征,撤回根據地(中央紅軍長征的時候足足準備了小半年)。

  這裏要稍微說兩句賀老總所部二、六軍團。賀老總所部在鼎盛時期,正規軍曾多達三萬,地方武裝近二十萬。但是因為夏曦三次肅反,在給紅軍造成巨大的數量減員(數量一度下降到隻有幾千,甚至在紅軍中出現了“槍比人多”的現象)的同時,也造成紅軍離心離德,戰鬥力低下,無力反抗國黨軍的圍剿,被迫一再轉移根據地(說是根據地,其實比遊擊區好不了多少)。

  此時夏曦死去未久,而紅軍因為轉移到新根據地的時間不長(紅二,六軍團於1934年4月份,也就是魏承恭第一次到來時,被迫從湘鄂邊境轉移至鄂川邊之黔江、酉陽、秀山、利川一帶),還來不及發展鞏固。數量也就是恢複到一萬(在一年後的1935年11月,紅二軍團開始長征的時候,數量也隻是恢複到大約一萬七千多而已)出頭,且極度缺乏基層指揮員,戰鬥力與中央紅軍根本不能相比。

  可以說,夏曦幾乎是一手毀掉了湘西革命根據地。其實中央製定的,與二、六軍團會師的計劃,從一開始就不是很靠譜,當時二、六軍團的戰鬥力太差了,根本無力支援中央紅軍。常凱申真正害怕的,大約還是在會師之後,中央紅軍能獲得寶貴的喘息機會,且經過二六軍團的防區向西北方進軍,與四方麵軍會師。

  12月7日,彭部兵分兩路,配合秘密北上接應的一軍團,五軍團,於貴州境內的鬆桃,銅仁之間包圍了薛嶽部突前的兩個師。或許是因為連日行軍作戰疲憊,攻擊相當無力,這讓常凱申和薛嶽認為,這兩個師可以堅守到援軍到來。

  事實上呢?

  紅軍保留了大量的攻擊力量,日間發動的佯攻一來是為了給敵人造成錯覺,同時也是為了給夜間的攻擊創造機會(如果日間逼迫太甚,則該部敵軍有可能收縮防線,這樣敵軍控製區兵力密度就會大增,不利於紅軍夜間的穿插展開。如果,敵軍判斷無法堅守,冒險突圍,那就更麻煩了)。

  夜裏,紅軍在各條戰線上展開騷擾戰。這是紅軍的拿手好戲了,敵駐我擾麽?趁著敵軍夜中頻繁調動部隊的空隙,特勤大隊化妝後秘密潛入,一舉端掉了敵軍指揮部。

  天亮後,也就是12月8日,紅軍各部發動總攻,失去統一指揮的敵軍狼奔豕突,各自為戰,潰不成軍;此時薛嶽的援軍已經打到了不過五裏遠的地方,然後被紅三軍團死死擋在戰場之外。

  是役,紅軍集中了四個軍團,近五萬人的戰鬥部隊,一舉打散了薛嶽部突前的兩個師,斃傷俘敵約七千二百人。紅軍方麵,傷亡約兩千三百人(主要還是阻擊部隊傷亡過大,達到了傷亡總數的70%,薛嶽的援軍拚得很凶),繳獲步槍4607支,手槍213支,輕機槍92挺,重機槍26挺,迫擊炮8門,電台9部,以及大量軍需物資和彈藥(可惜在彈藥一項上,紅軍消耗得也不少,一進一出之間,隻能算是稍有收獲)。

  當日晚間,紅軍斷後部隊主動脫離與敵之接觸,於12月9日清晨到達江口,又經一天的行軍,到達貴州境內石阡縣,與中央紅軍匯合。至此,三軍團千裏轉戰,完成了擾敵任務,也為湘江戰役——其實已經不能用湘江來涵蓋這麽大區域的作戰了,不過出於某種原因,這個時空的軍史黨史還是把這一戰稱之為湘江戰役——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