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不一樣的湘江戰役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1      字數:7240
  從11月15日,紅軍突破國黨軍的第三道封鎖線開始,紅軍就在計劃有關第四道封鎖線的問題了。

  有了金手指,紅軍想要安全突破第四道封鎖線其實並不難。別看國黨軍兵力雄厚,四麵八方朝中間擠壓,但其實因為互不統屬(桂軍曾經在戰役期間繳了中央軍周渾元部一個連的械),彼此提防,根本就不能形成合力(一直到抗戰時期這個問題都沒有解決,反而愈演愈烈,導致中國龐大的兵力優勢不能發揮,各部各自為戰,被日軍各個擊破)。

  具體來說,在紅軍渡江的全州,興安之間,曾經出現過從11月22日夜裏開始,一直到12月1日為止,長達9天的力量薄弱期。這期間,桂軍主力夏威部10個團撤離此地,僅留下兩個團又兩個營的部隊守衛。如果紅軍能夠在這個時間段內快速渡江,就可以避免重大損失,以及由此帶來的一係列惡果(最明顯的後果就是各軍團戰力大損,各部建製混亂,導致麵對民團的攻擊都感到吃力,受了很大損失)

  然而,中央直到25日才得知渡口兵力薄弱,決定由此渡江。偏偏一向行動迅速的紅軍在這關鍵時刻卻掉了鏈子。中央縱隊26日行進6公裏,27日行進8公裏,28日行進26公裏,29日行進32公裏,四天總共才行進72公裏。不用說,什麽都晚了。

  這裏說兩句。有人說一、三、五軍團的阻擊戰,不是因為中央縱隊行進緩慢,而是因為要給八、九軍團保留西進通道;而八、九軍團之所以落後,則是因為行軍路徑錯誤,在三峰山受阻,被迫北上從雷口關進入廣西——比其它軍團多走了很多路。

  所以,八、九軍團在三峰山受阻,這才是湘江戰役中紅軍陷於被動的關鍵因素。

  這個說法倒也不算錯。紅八、九軍團在26日接到軍委命令時的位置確實不好(太過靠後,這兩個軍團當時還擔負著威脅桂軍右翼的入桂通道的任務)。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紅八、九軍團為什麽會位置那麽靠後?

  很簡單,作為全軍的後衛部隊,總不能你中央縱隊還沒有走到位,它就超到前麵去吧?

  退一步說,就算八、九軍團位置不好,也可以通過急行軍趕上來,然而戰役期間,八、九軍團的日行軍速度不到四十公裏,這個速度當然不算慢,但是作為紅軍的一支戰鬥部隊,特別是這種緊急情況下,這就顯得不夠了。要知道這之後主席接手紅軍指揮,中央紅軍在緊急情況下日行軍60到100公裏可絕不鮮見。

  好吧,無論是前方的紅四師紅六師擅自放棄陣地,還是中部的中央縱隊缺乏戰鬥力成為軟肋,還是後方的八、九軍團行動拖遝(某些人總結的湘江失利三大因素)。在事先了解之後,都是可以克服避免的。

  不過,僅僅是安全通過湘江就可以了嗎?

  ————

  11月15日,過第三道路封鎖線後,彭大將軍給總理發電建議:“以三軍團迅速向湘潭、寧鄉、益陽挺進,威脅長沙,迫使蔣軍改變部署,阻擊、牽製敵人;同時我中央率領其他兵團,進占漵浦、辰溪、沉陵一帶,迅速發動群眾創造戰場,創造根據地,粉碎敵軍進攻。否則,將被迫經過湘桂邊之西延山脈,同桂軍作戰,其後果是不利的。”(《彭德懷自述》)

  在原來的時空中,這個提議沒有被采納;在這個時空中,則部分得到了執行。

  15日,彭將軍帶領三軍團4師,5師,及八軍團一部,軍委直屬特勤大隊一中隊的兩個小隊,全軍約一萬三千人,沿彬州,耒陽(就是熊艾春“恕燦”電腦的那個耒陽)秘密北上,計劃在衡陽與湘潭之間的山裏麵潛伏兩到三天(一萬三千人聽起來很不少,實際上如果擠到一起,不過是一個100*130的方隊,普通小學校的操場都可以站得下,就算加上一些“重武器”,想要在大山之間躲起來,問題也不大——當然,前提是不能與外界有交流,比如向外采買糧食什麽的。所以為了這次潛伏任務,彭部帶了十天的口糧,為此甚至部分削弱了其他部隊的糧食儲備——順便一說,紅軍在度過湘江之前,因為一路走的都是大路,沿途人煙繁華,所以並不缺乏糧食補給。在渡過湘江之後,實力巨減,不得不避開大路,專門走窮鄉僻壤,一直到遵義才獲得補給的機會),在湘江戰役開始以後,相機奪取湘潭,威脅長沙,迫使湘軍回援。

  16日,湘桂軍閥一如曆史上一樣,達成全州協議,聯手在湘江布防。

  11月18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在廣西賀縣白芒營、恭城龍虎關分別與桂軍交戰。20日,紅九軍團(曆史上紅九軍團由紅3,紅22兩個師組成,湘江戰役之前紅22師尚餘1000多人,被派去給中央縱隊挑東西。所以湘江戰役打響時,紅九軍團其實隻有紅3師一個師。這裏因為中央縱隊沒有那麽多家當,同時部隊戰鬥力增強,22師尚餘1300餘人,但是編製依然沒有了,被打散加強了紅3師。)及紅三軍團6師(配屬給紅九軍團)逼近江華,21日,攻占江華縣城,並派出兩團兵力攻打(佯攻)龍虎關。之後,紅五軍團、紅八軍團和紅九軍團部隊先後進入江華、永明,威脅廣西富川、賀縣、恭城。

  以上戰場形勢跟曆史上如出一轍,甚至連戰果都相差無幾,如果說有什麽變化,那就是紅軍在加強了火力與技戰術之後,傷亡不如曆史上那麽大。

  既然如此,對手方麵的應對也就跟曆史上差不多了。

  白崇禧一看紅軍有可能從富川,賀縣一帶深入廣西腹地,又接到王建平從上海發來的密電,說常凱申采用政學係頭目楊永泰“一舉除三害”的毒計,擬將紅軍由龍虎關兩側地區向南壓迫,一舉除紅軍、廣東、廣西“三害”,遂作出了將部署於全灌興三角地區的夏威部主力南撤的決定。

  11月20日晚,白崇禧以李宗仁的名義電告常凱申(當時李宗仁在廣東),要求將夏威部主力南撤,所留空白由湘軍填補。常凱申於22日下午17時,下達了準許桂軍南撤的複電,並向何鍵發電,要求何鍵派湘軍南下全州接防。

  白崇禧接悉複電後,沒等湘軍接防,即刻下令連夜將在全州、興安、灌陽布防的夏威所部主力撤往恭城,僅在全州留有7軍24師72團的兩營幹訓隊,興安留有一個團(屬43師),灌陽留有一個團(44師130團)。而湘軍在接到常凱申的接防命令後,並沒有即刻南下接防,而是一再拖延。

  曆史上湘軍直至11月27日,才進入全州縣城,但進入全州後又停止南下,一直到12月1日,才重新封鎖湘江(何鍵很可能也不想跟紅軍死拚)。

  在接獲劉忠(紅一軍團偵察科長,在曆史上,他在22日下午就率軍團便衣隊和紅五團偵察排,化裝進入全州城,發現桂軍南撤,全州空虛——隻可惜這個消息一直到25日才經由紅5團轉報一軍團再轉報中革軍委。但是這一次,他帶了一部電台)全州守敵南撤的消息之後,隨著軍委的命令發出,湘江戰役正式開始。

  首先,九軍團加大了佯攻力度,迫使夏威所部加快向南線移動(必須充分調動夏威所部,否則其很快縮回湘江渡口就麻煩了。桂軍的行軍能力也很不弱,就在湘江戰役期間,兩個師從恭城開向灌陽,距離近百公裏,一天多就趕到了——事實上,據魏承恭帶來的資料,當時白崇禧是有意讓開了過江的路,也就是說夏威基本不會再撤回去,不過紅軍可不敢把這一線生機寄托在敵人的決策錯誤上),經曆一日激戰,把戰線向前推進了七公裏,打得桂軍不住告急之後,於當日(23日)夜間秘密北撤。

  也是在23日黃昏,紅2師5團占領桂北永安關。打開了通往湘江的門戶(湘江戰役期間,桂軍在紅軍進軍路線上實質上設置了前後兩道防線,一道是湘江邊的全(州),興(安)防線,另一道就是所謂“四關”防線——不過這四個關口在戰役期間並沒有起到什麽作用,也沒放多少兵,估計是與白崇禧“讓路送客”的戰略有關。實際上,如果真是要堵死紅軍,那麽在這四個關口布置重兵比在湘江邊上設置防線要有效得多),當日夜間,中央縱隊通過永安關。

  24日,紅一軍團已建立起從四關防線到達湘江渡口界首的安全通道,並迅速搶占馬渡橋,灌陽等戰略要點。其中,灌陽縣城作為一個關鍵節點,桂軍本來駐紮了有一個團。即使南線的恭城向白崇禧頻頻告急,白崇禧寧可從更遠的全州、興安調兵,也沒有動過這個團;但是這一次,白崇禧下令該團在抵抗六個小時後,撤往南邊的恭城。

  原因在於,23日夜間,龍虎關方向(就是九軍團佯攻的方向)的桂軍曾經組織夜襲,結果一頭衝進紅軍營地的桂軍發現,這裏就是一個空營。白崇禧由此判斷,紅軍無意進入廣西,所以命令守軍撤了出來。在讓出這個“星位”(占領灌陽,不單可以出兵側擊北麵的紅軍。同時也切斷了佯攻的九軍團經灌陽西進路線)之際,白崇禧也曾有過猶豫,畢竟,他本來是想要切掉紅軍的一截尾巴,以向常凱申交差的。如果讓出灌陽,則“切尾巴”的計劃就沒那麽容易實施。

  隨後收到的航空偵查報告打消了他的猶豫。報告顯示,紅軍的尾巴——九軍團已經出現在永安關。別說灌陽城當時還在爭奪中,就算這時候呆在恭城的兩個師就在灌陽,就算他們即刻出發,最多也就是對九軍團追擊一番罷了。

  那是“追尾”,不是“切尾”。

  換言之,灌陽城的作用其實已經消失,紅軍就算不搶占這裏,也不會有什麽危險。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白崇禧才放棄了灌陽城——不過他“切尾巴”的打算並沒有放棄,畢竟,沒有點兒戰果,實在不好跟常凱申交代。

  24日夜間,紅五軍團搶占界首渡口成功(曆史上是紅一軍團,不過眼下紅三軍團外派,想要跟大名鼎鼎的廣西狼兵較量,紅軍要動用的,就隻能是兩大主力之一的一軍團了),連夜建築起兩道浮橋,之後,迅速構築起麵向南方興安方向的防衛陣地。與此同時,防空營在湘江兩岸構築起完善防空陣地——從六月份建立防空營開始,地麵戰鬥無論有多激烈,防空營都不會參戰,眼下,要投入關鍵戰鬥了。

  25日上午,紅五軍團渡過湘江,並建立起灘頭陣地。中午,被紅軍的閃電速度驚得目瞪口呆的常凱申向何鍵和白崇禧下了嚴令。桂軍夏威部三個師(加強了兩個團)原路折回,向興安開進,動作很快(白崇禧想要切尾巴);同時北路湘軍劉建緒部四個師相比曆史上,提前兩天,於當日黃昏時分進入全州,計劃在26日繼續向南進發。與夏威部形成鉗形攻勢,如果動作夠快,那麽仍有可能切斷紅軍落在後麵的九軍團,一軍團大部,三軍團一部。

  相比之下,湘軍的威脅更大一些,畢竟他們兵力更雄厚,而且已經占領了全州,而另一邊的桂軍還在開進的路上。不過紅軍對南麵的夏威部明顯更加重視,構築了縱深更大的防禦陣地——兵力倒是布置得不多。

  當天夜裏,中央縱隊安全渡江,同時,隨著一道電波發出,蟄伏已久,已經快要斷糧的三軍團突然發難,夜襲衡陽(目標有所修改),一夜激戰後,不單成功奪下縣城,還獲得大量運往湘江前線的補給。

  ————

  消息傳來,何鍵頓時就懵了,在得知紅軍領軍的人是彭大將軍之後,更是不知如何是好,他怎麽也想不通,這個老冤家是怎麽來到這兒的。

  雖然慌亂,不過他行事倒是很有章法。在得知衡陽失守之後,何鍵連夜發令:一,即刻收縮長沙周圍的兵力,強化城防;二,給常凱申發報,呼叫援軍;三,向駐紮在永州的中央軍下令,要求他們立刻向北進攻(他是會剿總指揮,理論上戰場上所有的部隊都歸其指揮,當然,是否能指揮得動,又是一個問題——這也是他為什麽要立刻給常凱申發報的原因)。

  至於湘江邊上劉建緒的四個師湘軍,他倒是沒有命令。或許是忙昏了頭,忘了;或許是認為遠水實在難解近渴,等這些人回來了,黃花菜都涼了。

  不讓這些部隊回救倒也不算錯,問題在於,你不發調兵令,那就得發一道進軍令,以穩定軍心啊(主要是向下麵的部隊說明,我這裏hold得住,兔崽子們不用擔心,做好你們該做的事),結果他什麽都沒說。這就讓這幾個師的湘軍不知道該幹什麽了——家都讓人抄了,誰還有心情打仗啊。

  上邊不給命令,下邊就要請示啊。問題是下邊這些人請示的時候,卻出現了混亂。原因麽?因為幾個人之間的齷齪。

  按說何健作為“追剿軍”總司令,前線的所有軍事行動都要經過他——好吧,就算中央軍指揮不靈,桂軍指揮不動,那麽他一手拉起來的湘軍,總該要聽他的,對吧?

  可是在這個關鍵時刻,湘軍的前線總指揮劉建緒,卻把請示電報打到了常凱申麵前。

  而且是繞過了何鍵,直接發到了常凱申麵前。

  劉建緒為什麽會來這麽一手?因為這時候他已經跟常凱申搭上線了,對於頂頭上司何鍵,正懷著“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呢。眼下發現這麽一個“機會”,怎麽能不“好好利用”起來?

  常凱申正因為彭部的突然出現而非常生氣(彭部突然出現,肯定會對戰事產生極大影響,不過暫時來說,還沒有影響到湘江的戰局,所以常凱申暫時還隻是生氣——偵察部隊無能啊,竟然放任這麽一支大部隊繞行數百裏而不知),接到劉建緒的匯報後,又高興起來了——這小子已經完全倒向自己了。嗯,不錯,挺識相。

  常凱申複電劉建緒,命他帶兵繼續前進,完成切斷湘江的任務。至於彭部威脅後路……中央軍有整整五個師駐紮在零陵(其任務估計是為了監視更前方的湘軍,同時也可以在合適的時候撲上前去),完全可以保證劉部後顧無憂。補給問題也不用擔心,北線補給線(長沙——湘潭——衡陽——永州——全州)雖然被掐斷了,但是國黨中央會從東麵(彬州)給他們送過去。

  為了取信劉建緒,常凱申甚至把發給自己嫡係的命令原樣發給了劉建緒看……國軍駐零陵的薛嶽部五個師兵分三路,左路兩個師進祁陽,右路兩個師進耒陽,中路一個師進常寧,擺出了一道防線。

  這個一字長蛇陣的用意很明白:你彭大將軍要打長沙,盡管打,反正何鍵死了對我沒有損失;隻要南邊的湘軍能夠穩定下來,繼續圍攻馬列黨中央,問題就不大。

  劉建緒安心了,準備統軍繼續南進——可是,此時他雖然已經有了二心,湘軍一線四個師的思想卻還沒有統一。當他在軍事會議上拿出“偽冤長”的命令的時候,16師師長章亮基、62師師長陶廣直接就質問,何司令的意思是怎麽樣的?

  軍事會議結束,湘軍南進,但是行進速度……幾乎是進兩步退一步。不單如此,還有人學習劉建緒好榜樣——你會越級上報?俺們也會!部分師旅長繞開劉建緒,直接發電,向何鍵詢問下一步該如何是好?

  何鍵一看,好嘛,你常凱申調動起我的湘軍來可是挺麻溜的啊(其實事起倉促,湘軍的行動也不是那麽順暢),那我也不客氣了,直接下令湘軍所部撤回——趕不趕得上是一回事,關鍵是這個態度,是湘軍跟誰走的問題。兩個彼此矛盾的命令執行的結果,就是湘軍上午出城,到下午總共前進了十裏,跟紅軍的阻擊部隊稍一接觸,又退了回去。

  26日,湘軍前線所部就在混亂中渡過了。回頭看桂軍這邊呢?

  25日夜,桂軍夏威所部三個師進駐興安,休息半夜之後,於26日清晨開始往北進攻。桂軍攻擊力度很大,在地麵攻擊的同時,紅軍抵抗意誌更加堅決,兩邊打得很激烈,戰線緩慢北移,中午時分逼近光華鋪,此時紅軍還有近萬部隊滯留在湘江以東。

  正當桂軍準備再接再厲,殺向界首時,白崇禧的電報來了。他已經收到了彭將軍攻占衡陽的消息,再結合湘軍前線的表現,白崇禧意識到,湘軍恐怕已經無法配合桂軍作戰。這種情況下,夏威所部就算能打到界首(紅軍渡河的主要渡口),紅軍也可以把渡口北移(湘江在全、興段不是太深,據說有四個地方可以徒涉)。如果夏威打到界首後繼續北上,且不說能不能擋得住紅軍(湘桂兩家共同布防湘江,則沿線就有七個師,兵力雄厚;單是桂軍,就隻有三個師,兵力就不足了),就算能擋得住,那也變成了桂軍一家跟後麵上萬的紅軍死磕。

  常凱申絕對喜聞樂見。

  白崇禧想要“切尾巴”倒不是想要斬獲什麽——桂軍雖然被稱為叫花子軍,但比起紅軍來,還是要闊得多了——他的真正用意,是為了對常凱申有個交代。眼下湘軍掉了鏈子,已經無法切斷紅軍的尾巴,而且仗打成這樣,桂軍很輕鬆就可以交代過去(之前的戰鬥,一直是我們桂軍在打好不好?迄今為止紅軍所有的傷亡都是我們桂軍造成的好不好?從全、灌、興撤離是你常凱申同意的好不好?要怪你隻能怪湘軍行動緩慢,怪湘軍關鍵時刻掉鏈子,怪湘軍偵查工作不到位,能怪到我們桂軍頭上來嗎?)。既然切尾巴已不可能,而不切尾巴也能交代過去,那麽白狐狸跟紅軍死磕的心也就淡了。

  於是從下午開始,桂軍的進攻就沒那麽堅決了,除了飛機還有一定威脅之外(26日一整天,桂軍的飛機都在攻擊紅軍的浮橋。不過因為被防空營威脅,不敢低空俯衝轟炸掃射,所以威脅不大——這個“威脅不大”僅是對浮橋而言,承擔防空任務的防空營損失過半,高射機槍的子彈所剩無幾,可以說,這個專門為防空設置的營已經沒有特別的防空能力了),地麵戰鬥根本是敷衍了事。到了晚上,索性又撤回了興安城,把白天——確切地說是上午——好不容易才奪下來的陣地,又全部還給了紅軍。

  27日,常凱申再次嚴令桂軍北上,湘軍南下——實際上此時已經不太能切斷紅軍尾巴了,不過至少能粘住紅軍的阻擊部隊。能多打死一個紅軍也是好的,至於向敵人既設陣地強攻會造成巨大損失……反正不是自己的嫡係,常凱申才不心疼呢。

  然而……桂軍且不提,依然是出工不出力;湘軍那邊,何鍵發現薛嶽所部到了祁陽、耒陽一線後就不再前進(薛嶽的部隊沒怎麽動,不過為了穩住何鍵,給何的電報顯示部隊仍在“星夜兼程”救援長沙;可是何鍵作為湖南的地頭蛇,薛嶽部隊的動向不出兩個小時他就知道了,不用說,更加惱火),於是給前線的湘軍發布了即時回援的命令。

  湘軍此時已經有脫離何鍵掌控的跡象,但是再怎麽說何鍵也是剿總司令,而且還是老上司;最重要的,大多數領軍將領的家屬還在長沙城。何鍵在電文中威脅要撂挑子,把長沙城扔給彭大將軍(何鍵已經感受到自己“正常”下達的命令不一定能得到執行,不得不用這種“非常”的措辭——但是這進一步加大了部隊的思想混亂),這就不能不讓將領們“考慮”並“商議”一下了。

  “商議”的結果且不論,但是“考慮”的結果就是部隊根本就不知道要幹什麽,是向前打呢還是向後轉。

  所以27日這一天,湘江邊上的湘軍與紅軍陷入了詭異的平靜中。

  這也不錯,至少讓對峙部隊難得的休息了一天。

  27日黃昏,湘江東岸的紅軍全部渡河完畢。曆史上紅軍折損了近三萬人才渡過的湘江,在比較正確(彭部的結果還不一定,不敢說完全正確)的決策和紅軍戰士的努力之下,損失縮減到傷亡約四千人。

  順便一提,這四千人的傷亡中,90%以上都是桂軍造成的,單是“興安-光華鋪”一戰,紅軍傷亡就達兩千六百多,白狐狸拿著這個統計結果,可以昂首挺胸地找常凱申要嘉獎了。

  至此,湘江戰役南線戰場的戰鬥基本結束,之後的戰鬥就集中到北麵彭將軍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