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長征路上3
作者:地效飛行      更新:2022-05-09 15:11      字數:7033
  以上這些就是匪軍在這次圍剿中表現出來的常用戰術。至於其它一些不是在這第五次圍剿中出現的戰術(當發現這支軍隊非同小可之後,出於好奇,以及切實了解對手的需要,塞克特將軍他們把這支軍隊的戰史都調來參考),比如分割包圍,聲東擊西,圍點打援……等等,讓塞克特將軍和他帶來顧問團意識到,這支軍隊不是什麽土匪。拋開武器裝備不談,他們靈活多變的戰術,強韌得不像話的戰鬥意誌,以及嚴明整肅到近於苛刻的軍規軍紀(這一點是通過對戰區民眾了解到的)……比照革軍的所作所為,似乎這支“匪軍”才是中國最為現代化,最為正規化的一支軍隊。

  革軍的優勢,也就是體現在兵多將廣,以及武器裝備好而已。

  說到武器裝備,塞克特將軍有些無語。作為一個優秀的軍人,他深深了解武器裝備並不能決定戰爭勝負這一道理,就像他自己說的兩句話:

  “任何不平等條約、任何敵人不能從我們身上奪走的東西是堅強的信念。當命運再一次召喚德國人民武裝起來時(這一天終將到來!),他將看到勇士而非懦夫緊緊握住忠誠的武器。隻要有鋼鐵般的雙手和意誌,使用什麽武器都無所謂。”

  “先進裝備能戰勝一個個血肉之軀,但無法戰勝人類不朽的精神!”

  好吧,這是他對一手締造的德國國防軍說的話。目的是讓受到凡爾塞和約限製,不能裝備高技術武器,數量也有限(針對當時德軍的數量特點,塞克特將軍還有一句話,就是“未來戰爭取勝之道在於調動人數少但素質甚高的機動部隊,其配以飛機,則作戰效能更高。)的德國國防軍鼓舞起勝利的信心。不過這也是塞克特將軍的肺腑之言——如果不是深信這“高素質,差武器,數量有限”的十萬德國國防軍真的能夠打贏未來的戰爭,他壓根兒就不會致力於重建國防軍的工作。

  他來到中國,主要的任務是受命對革命軍進行改造,把革軍建設成一支在未來的中日戰爭中足以抵禦日本人侵略的軍隊。考慮到中日兩國工業水平的差距,中國軍隊想要在武器裝備上勝過日本人基本上辦不到。這就要求這一支軍隊要向自己締造的德國國防軍那樣,切實地相信並踐行自己的這個觀點——而他也在努力把“意誌製勝”這個觀點灌輸給中國軍人(中國軍隊數量巨大,“少而精”的要求不是那麽迫切)。

  悲哀的是,同樣的觀點在德軍那裏被深信著;到了中國這裏,受命改造的這支軍隊對這點卻並不在乎。白黨上至偽員長,下至基層軍官,他們都覺得,有了更好更多的槍支,飛機,大炮,就能理所當然地打贏戰爭。

  聘請自己過來改造軍隊,卻又不相信自己的觀點——塞克特將軍也隻能苦笑,並感受到深深的諷刺意味。

  倒是這一支匪軍,讓將軍眼前一亮。這支匪軍的所作所為,幾乎就是在對自己那兩句話注解,而且還是最好的哪一種注解。以至於塞克特將軍有時候會忍不住想到,這支軍隊如果再擁有德軍的技戰術水平,以及德械師的裝備水平,那簡直就是自己理想中的軍隊模板。

  如果,自己受命改造的,是這一支軍隊,該有多好?

  一支不相信自己觀點的軍隊,聘請自己做了總指揮,而自己卻要指揮這樣一支軍隊去攻擊、去消滅另一支自己理想中的軍隊……如果塞克特將軍的中文過關的話,他估計就會感歎“造化弄人”了。

  (待會兒也許還有一更,不過數量不會很足)

  看看自己記錄下的匪軍戰術報告,塞克特將軍滿意地甩了甩手裏的鋼筆,轉向旁邊的副官:“把他們說的,第四次圍剿……把前四次圍剿的戰鬥走勢都整理一下,三天後報告給我。”說罷,端起手邊上好的雨前龍井喝了一大口,站了起來,踱步到窗前,看向遠處的群山。

  “好的,將軍閣下。”副官答應一聲,把桌子上的材料整理了一下,下去組織人手翻譯整理戰鬥報告了。

  到底是老了。雖然頭腦依舊清醒,對戰場信息的把握依舊敏銳,但是精力終歸是不比從前了,工作不了多長時間,就覺得頭痛得厲害,必須要休息。

  塞克特將軍輕輕揉按著太陽穴,感歎著。

  或許,自己就要蒙上帝的召喚了。在臨去之前,盡可能地為祖國再做點什麽吧。

  比如,桌子上剛剛整理出來的,給德軍總參謀部的,有關這支東方軍隊的戰術報告。

  誠然,自己一手締造的十萬陸軍堪稱是這個星球上最為精銳的力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她不需要學習和進步了。事實上恰恰相反,德軍正是在不斷的學習和進步中,才走到今天傲視全世界的高度。

  跟德國陸軍比起來,當麵這支匪軍無疑是一支很不正規的武裝,他們在正規化、現代化、集團化的道路上,確實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但是他們表現出的小集團的靈活戰術,對各種戰場情況的應變能力,特別是用各種土辦法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值得德軍學習的。

  好吧,就算這些東西德軍用不上,總也有能用得上的東西——這些人用土辦法弄出來的,一些很有效的土造武器。

  圍剿進入五六月份之後,不知為什麽,匪軍的武器裝備有了極大的改善。

  首先,是汽油桶改造的土造重炮。

  匪軍的“重炮”威力不小。塞克特將軍並不是一個人來中國的,他率領有一個軍事顧問團,這些軍事顧問分散在革命軍各支部隊中。有幾個顧問去一個曾經的戰場實地巡視過,從現場殘留的痕跡來看,這些炮的威力介於75山地榴和105榴之間——通過損傷半徑以及對強固物體損傷的“精確計算”,甚至實地重新實驗,嚴謹的德國人得出了這一“科學”結果:這是一種未知型號的炮,不屬於各國正式列裝的裝備,應該是匪軍自製。

  好吧,非常科學,非常準確的論斷,不愧是德國人(^合^)。

  僅僅是一兩門炮,那麽問題還不大,最不可思議的是,匪軍的炮群的規模貌似非常之大。據報告,曾經有一次戰鬥,匪軍在一個僅僅二百米寬的陣地上,在短短的幾分鍾時間裏一口氣扔了三四十發炮彈,這說明炮群的規模不小於十門。

  也是在那次戰鬥之後,革命軍的工事標準不得不提高了,碉堡的密度增加了一倍,牆壁的厚度也增加了一半——總算下來,鋼筋水泥的用量增加了三倍。這也就罷了,問題是為了壓製匪軍“強大的炮群”,革命軍又不得不大大加強了炮兵,特別是遠程炮兵的力量。

  同時,對於匪軍有了重炮這件事,革命軍是相當的重視,加強了偵查力度。陳家兄弟的那幫密探這一次難得的打聽到了準確信息;不過這個消息卻讓人哭笑不得:所謂匪軍的“重炮”,無非就是一些汽油桶,據說在匪軍內部,這種“油桶炮”還有個諢名兒,叫做“沒良心炮”——好吧,匪軍缺乏物資,連汽油桶都缺,於是他們用木桶來代替。

  這個消息先是讓人啼笑皆非,到後來就讓人吐血了。拿到情報以後,革命軍上下先是不相信,以為他們的情報人員又一次被匪軍涮了,還是德國顧問們嚴謹,根據得到的情報複製了一門炮出來,實驗幾次之後得到了讓人吐血的結果:情報是準確的。

  據說,南京的那位一開始嗤之以鼻:“無稽之談,用油桶都能改成炮,我還花那麽多錢進口軍火做什麽?”

  等到情報證實以後,又開始罵人:“娘希匹!這麽簡單的法子,也就是土匪才用,然而你們竟然被這種土匪手段打得丟盔卸甲,無能!”

  對於手下要求在革軍中也裝備這種炮的建議,他更是大發雷霆:“我們是正規軍,不是土匪,裝備這樣的武器,是嫌我們不夠丟人嗎?”

  塞克特將軍有些不能理解。在他看來,這種“炮”確實簡陋到了極點,但這也就意味著她對操作人員的要求低到了極點,還可以大量裝備——正適合革軍的現狀。如果革軍確實能裝備這種簡陋的武器,不說別的,一線部隊在麵對匪軍的夜襲時,也不至於那麽容易就被消滅。

  這種“炮”威力確實很大,不過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準確率很成問題,想要依靠一兩發炮彈來摧毀固定目標(匪軍主要用這種炮來摧毀碉堡),基本不可能。為了彌補這一不足,就必需加大使用量——這對於各種物資都緊缺的匪軍而言,是負擔不起的。

  所以他們在用這種炮拔除了幾個據點之後,就換用一種準確率相當可觀的大炮——無後坐力炮,匪軍稱為“一人扛”的東西。

  這種炮,革軍有不少士兵目睹過,後來又被某個參謀拍到了照片,最後還繳獲到了完整的樣品和炮彈(有意留給革軍的。目的是為了讓抗戰中的革軍多一種有效的反裝甲手段;在相當時間裏,紅軍不會有裝甲兵,也不會修築碉堡什麽的,換言之這種東西用不到紅軍頭上。另外,為了防止泄密,這門樣品炮的炮管是用一門七六炮改的,炮上的喇叭筒,三角架等零件,也都沒有用來自未來的鋼材)。

  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武器。據某個對武器很了解的德國顧問說,這種炮跟一種一戰時美國人戴維斯發明、俄國人梁布欣斯基(良不心司機?^-^)改造的炮非常相似,區別隻在於,匪軍的這種炮後麵多了一個喇叭口。經試驗後發現,這個喇叭口能有效增加後噴氣體的速度,減少後噴氣量,從而增加前噴氣體量,讓炮彈獲得更大的初速。

  最後德國人判斷,這種炮作為一種輕便有效的反裝甲武器(匪軍主要拿它來打碉堡),威力可觀,準確率也不錯,射程雖然稍差,在換用德軍的正規設計,優質材料,強力裝藥後應該也有較大的改善。總之,已經具備了讓正規部隊大規模裝備的價值。在征得白黨政府同意之後(常凱申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是個了不起的東西),德國顧問把這種炮仔細地測繪了一遍,最後把相關資料都送回了德國。

  ————

  相比於炮,塞克特將軍更感興趣的,是匪軍的地雷。

  匪軍一直都在使用地雷,這迫使革軍大力建設工兵,這些德國顧問訓練出來的工兵還是比較得力的,在去年底到今年初有效地清除了不少地雷,保障了大部隊的通行,並迫使匪軍一度放棄了這種戰術。

  可是等到了五六月份,匪軍又開始埋設地雷了。不用說,革軍這邊又派出了工兵,但是這一次,工兵也不好使了。看來匪軍是掌握了某種反探測手段,德國進口的探雷器居然連連吃癟,在連續數十個工兵殉職之後,革軍在疑惑匪軍到底使用了什麽新技術的同時,不得不舍棄了高大上的工兵排雷,而采取了某些古老但是還算有效的排雷方式。

  常見的就是驅百姓為前驅,不過這個法子也不好用。匪軍似乎早有預料,布置了一種新式地雷,前方的百姓踩上去沒事,後方的行軍大隊卻狠狠吃上一串連環爆炸。而且匪軍的堅壁清野做得很好,占領區本來就找不到幾個百姓。

  後來他們又換用石滾子,大原木來作為引爆手段。這種辦法確實弄壞了一些地雷,比起工兵來,效率也比較高。不過也有其缺點,就是排雷並不徹底。經常是木頭石頭滾過去沒事,人一踩上去就炸了——雖然如此,倒不失為是一種還算有效的排雷手段。

  雖然革軍式樣繁多,然並卵的花樣排雷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正麵或者反麵),不過對於塞克特將軍來說,無疑匪軍的地雷能有效規避探雷器這件事更值得塞克特將軍注意。此時還沒有渥太華禁雷公約,地雷還不是一種人所不齒的武器。作為一種效率非常高的防禦性武器(地雷大約是命中率最高的熱武器,由於其獨特的殺傷方式,地雷隻要爆炸,基本就有斬獲,不存在命中率一說;對比消滅一個敵人就需要數百上千發的子彈來說,效率可謂是高得沒了邊兒),對於戰略環境極端惡劣(兩麵受敵),國防力量又非常有限(再是怎麽精銳,國防軍畢竟隻有十萬)的德國而言,這種武器無疑是非常理想的。

  塞克特不知道的是,匪軍的地雷並不是金屬做的,他們最多的,是用一些專門燒製的陶罐瓦罐作為雷體填裝上火藥,加上發火裝置,這就做成了簡單的地雷(與根據地的石頭雷,二戰末期德國人用木頭和玻璃做地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非常規地雷和傳統行貨比起來,優點多多,最主要的就是能有效規避當時常用的磁性探雷器和稍後出現的電子探雷器的探測)。在看了《地雷戰》之後,某個燒窯工人(江西可是陶瓷大省)出身的紅軍戰士腦洞大開,覺得打石頭太費勁了,產量也太低,而且質量也難以保證。如果用燒陶瓷的辦法,花上幾天時間燒一窯,不是就能一下子燒出數百上千的彈體了嗎?他的想法得到了上級的大力支持,經過試驗(隨便找了幾個小陶罐,填裝上火藥一拉弦兒就行了,沒有專門開窯燒製)後,發現陶瓷地雷殺傷力還可以接受,於是這個紅軍戰士就轉業到了軍工部門,專門負責根據地第一種能夠大規模生產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製式武器的製造。

  到紅軍長征的時候為止,陶瓷地雷在根據地已經發展了整整三代。

  第一代的陶瓷地雷就是一個小罐子,不用說,殺傷力並不強,這一代僅僅燒了一窯;之後就進入了第二代,陶瓷地雷雷體在燒製的時候要先劃上龜裂紋,這樣地雷爆炸的時候就能形成很多的預製破片。

  這樣的地雷就威力來說,已經很接近當時世界上正規兵工廠大量生產的地雷了。不過紅軍並不以此為滿足,而是繼續改進,做出了第三代陶瓷地雷。主要的改進之處在於,把地雷殼體做得更薄,隻有不到半公分,幾乎是原來的一半。但是做成內外兩層,內殼體是整的,預製裂紋劃在外壁,一眼就能看出來;外殼體則是分成上下兩半,就像是沒有碗足的碗,裂紋劃在內麵。

  使用的時候,內殼體直接填裝火藥;外殼體把內殼體套住。這樣的地雷在外觀上已經看不出來是武器了,因為沒有預製裂紋,看上去就像是鵝卵石;就算是眼神好,看出那不是石頭而是陶瓷,也會以為那是那戶人家扔在路邊的,弄壞的壇壇罐罐,扔在路邊上也不引人注意。

  這第三代的陶瓷地雷好處更多:第一,埋設方便——或者已經不能說“埋”設了,這種地雷根本不用埋,朝路邊草叢裏或者石頭堆裏一擱,一掛弦兒,再扔上一蓬茅草,就成了看不出來的死亡陷阱。第二,威力更大——因為使用了兩層較薄的殼體,破片數量更多,更鋒利,當然更厲害。

  在完成第二次改進,並獲得更大的成功後,紅軍戰士們的腦洞繼續大開,又想要繼續開發陶瓷榴霰彈,陶瓷手榴彈(這兩者都是殺傷人員的,不一定非要金屬),不過這時候紅軍已經開始轉移,隻能等到了新的根據地之後再來開發了。

  “應該要向國府施加壓力,務必搞到這種技術。對於國防力量孱弱的德意誌而言,這種技術的意義,比那種一人扛炮要重要得多——算了,還是別指望那幫蠢貨了……據說岡麵鄉有匪軍一個兵工廠,等攻下來之後,要過去看看。”

  此時的塞克特將軍當然不會想到,日後的國防軍會成為一支進攻性的力量。對於一支進攻性的軍隊而言,這種防禦性的武器,雖然不能說完全無用,至少是沒什麽大用處。

  除了重炮和地雷之外,還需要一提的,就是某種還不為人知的東西了。

  從五六月份開始,就有很多跟匪軍打過白刃戰的士兵們報告,說是匪軍裏麵,好多士兵都修煉過金鍾罩鐵褲衩兒——不對,鐵布衫兒,刺刀捅到匪軍士兵身上,除了能把人捅得退後幾步之外,根本就捅不進去,簡直就是刀槍不入。

  刀槍不入?塞克特將軍當時笑了,三十年過去了,中國人還沒有吃夠苦頭,還相信這種事兒嗎?

  等到進入七八九月份,這種報告越來越多,就逐漸讓人不能忽視了。常凱申把一大堆跟匪軍打過白刃戰(多半都有過被俘經曆。既然都跟強化過的紅軍打過肉搏戰了,被俘虜也就不奇怪了。隻是後來紅軍基於政策,在教育之後把這些人又放了回去)的官兵叫回了南昌行營,詳細審查。這其中某些有功夫底子的士兵的報告引起了眾人的重視——比如某位營長。

  這位營長是個練家子,是李堯臣再傳弟子,一套無極刀很有些火候。中原大戰的時候,靠著一把大刀,跟宋哲元威名赫赫的二十九軍大刀隊苦戰過,以一敵三仍然不落下風。

  據他說,跟匪軍交戰的時候,他一連砍死了兩個匪軍,等到跟第三個匪軍對上的時候,他一刀捅在那個匪軍肚子上。原本以為肯定能把對方捅個對穿的,結果那個匪軍隻是被自己捅翻,受了重創(這家夥手上力量太大),並沒有死,立刻又纏了上來。當時這個營長也以為是遇到了外家高手,不過後來還是一刀把對手的一隻手臂卸了半截下來。

  這個大刀營長由此知道,對手應該沒有練過功夫。之所以捅不死,大約是他身上那件鼓鼓囊囊的衣服起了作用。他猜測,可能是類似三國演義裏藤甲一類的東西(到今天已經有好事者複製出藤甲了,防護力相當好,在冷兵器時代來說,真不是一般的強)。

  到這裏為止,白黨政府的調查人員都沉默下來,三國演義這書人人都讀過,從裏麵對藤甲的記敘來看,造起來並不難,也許這東西並不隻是小說家言呢?

  至於怎麽對付藤甲兵,是個中國人都知道——問題在於,總不能因為匪軍裝備了這東西,就給自己這邊的每個士兵都配個火把或者火焰槍,對吧?

  相對於白黨調查人員,沒有讀過《三國演義》的德國顧問們對這個問題就顯得將信將疑了,還有顧問懷疑這個營長是逃兵。那個營長當時就火了,一把撕掉了身上衣服,露出傷痕累累的上身,然後衝一幫德國軍人叫陣:你們懷疑我的肉搏戰能力,懷疑我的判斷力,那你們來試試?

  德國軍人嚴謹刻板的性子大家當然是知道的,當即就有幾個顧問上來找揍。先是徒手肉搏,接著是器械對練,在被這個小個子中國*軍人修理得沒脾氣之後,德國顧問們轉而對他描述的藤甲產生了興趣,並且向白黨調查人員谘詢。

  然後,嚴謹的德國軍人就目瞪口呆地發現,這些個中國同僚居然拿了一部中世紀的小說(還帶著繡像)出來,從中間找出有關藤甲的描述。(注:後來這幫德國顧問們有不少人喜歡上了這部小說。包括塞克特將軍,他現在每天睡前的消遣,就是讀一段剛剛翻譯過來的德文版的《三國演義》)

  葛藤在中國並不難找,桐油也不是什麽稀罕貨。於是嚴謹的德國人又嚴謹上了——隨軍進入根據地,尋找有可能拿來做藤甲的葛藤,要複製一副出來,如果效果確實好,就進口幾百噸(據白黨的調查人員估計,製造一副藤甲據估計隻需要不到1公斤藤條,十萬副也隻需要不到100噸,加上配套的桐油,一艘千噸級貨輪就能拉完),雖然這東西在歐洲戰場用處不大(以歐洲軍隊的火力,大約很難有白刃戰出現),但萬一用上了,這玩意兒就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據統計,在某些戰場上,匪軍與革軍的白刃戰交換比,達到了驚人的十三比一。

  中國人說這東西很怕火?不要緊,隻要設計科學,就能快速穿脫,如果外麵再罩上一層石棉,就更沒問題了。

  而且,這東西還可以用來裝備革軍,對於崇尚白刃戰的日軍來說,簡直堪稱是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