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天懲行動(7)
作者:靜靜的延河      更新:2022-05-09 14:54      字數:4325
  什麽是武器?人類百萬年的進化發展史,從本質上也是一部戰爭曆史,更是一部武器發展史。

  依靠著弓箭和標槍的遠程殺傷力,現代人類祖先戰勝了各種大型動物和遠古人類近親部落,在地球上站穩了腳跟。

  亞述人,波斯人靠著金屬冶煉技術和馴養馬匹,驅動戰車帶來的新型戰鬥力稱霸古代世界。

  熱兵器時代,又先後產生了火槍和大炮,到了近現代,各種來複線步槍和連續射擊的自動機槍將血腥擴展到無以複加的程度。

  可是,這些前人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到了今天這個信息社會,會出現一種看不見,摸不著,聽不見,甚至也不會對人體產生什麽直接危害的新型武器。

  這種武器,就是電磁波,或者說,是信息武器。

  “大漢”雷達站電源係統監控機房內,當台軍三等兵蔡英挺帶著滿腹委屈和無奈,將那台華碩便攜式路由器的網口插上一根“超六類”網線,並接入雷達站內部網的思科接入交換機的LAN口時,這場戰鬥的勝負其實就已經注定了一半以上。

  這是一台已經使用了好幾年的思科2960接入式二層交換機,網線連同之後,大約又等待了十五秒,網絡口由琥珀色燈光轉成了代表接通的綠色信號。

  “幹你娘,怎麽這麽久啊”

  混黑道的副班長似乎覺得很不耐煩,他那紋了飛龍和蟒蛇的手臂繞過網紅凱蒂的脖子,又把剛剛吸過麻醉品,散發出陣陣臭味的嘴巴貼在網紅塗抹著濃妝的臉頰上,用力咬了一口。

  “要死啊,嗯,好壞啊,你好會玩哦”

  網紅凱蒂扭動著腰肢,嘴巴裏嗲身嗲氣的冒出一串豔語。

  “好,好了,大哥,好,好了”

  蔡大兵結結巴巴,像他這樣的人,既沒有背景,又沒有靠山,更加之身體單薄,在這座兵營裏,隻要副班長這樣的黑道人物小小不開心,就算是死了都不會有人幫自己說話。

  “兄弟們,趴體開始了,歡呼吧”

  大哥身邊的馬仔取過接入網絡的筆記本電腦,按動幾下,頁麵瘋狂跳動,一片聲色犬馬。

  0.01秒,殲16D“鳳凰”係統精確掃描到這個暴漏在外,毫無防禦的信號輻射點,計算機係統沒有絲毫猶豫,立刻發出入侵指令。

  又過了0,01秒,戰機機腹部重型掛載點上的2號吊艙進入激活工作狀態,吊艙前半部的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立刻產生了一束束極為精確,幾乎沒有分毫誤差的能量波束,接著,波束透過複合材料製作的保護罩,直射而去。

  電磁波的速度是每秒三十萬千米,這也就是說,被攻擊方毫無反應的餘地。

  本來,按照雷達站修建時製定的規則,雷達站官兵隻要進入作業區域,就必須交出手機和各種移動信號接入設備,為了保證絕對安全,雷達主峰附近都布置了移動網絡屏蔽裝置和被稱為“信號牆壁”的保護天線陣列。

  後來,順著“才女士”的綠營勢力快速滲透到軍隊內部,一批台軍內的綠營分子打出“保護官兵通信自由”的旗號,竟然強迫上級廢除安全規則,允許雷達站官兵自由使用個人移動設備。

  正是因為這樣,這台台海“中華電信”的便攜式移動網絡路由器才暢通無阻地被帶上“大漢”山,並且順利聯入民用網絡。

  0.1秒後,這幾束電磁波尋找了大漢山主峰附近的信號輻射源,並順著這道天線,輕而易舉地完成了入侵第一步。

  不過,入侵信號源隻是“電磁戰”的第一步驟,畢竟,蔡大兵所接入的隻是雷達站內部生活工作網,雷達係統以及其後與台軍“強網”預警骨幹網都和這些三類生活網相互物理隔絕,並有著強大防火牆保護。

  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殲16D所具有的鳳凰係統自有絕活。

  入侵的電磁波順著交換機一路滲透,它很快發覺,在主電源監控機房後的一個主要骨幹機房裏,有微弱的外向信號輻射跡象。

  在電磁世界裏,有主動信號和被動信號之分,即使是那些被動接收無線電波的裝置,其實也在不斷產生對外輻射。

  比如,英國有電視收看稅,不交電視稅連用天線看非收費頻道都是非法的。英國有關方麵會出動特種車輛,沿街掃描,根據捕獲的電視機微弱輻射和已知的交稅記錄相對照,抓偷稅漏稅看電視的人,就是根據這樣的原理。這些無線電信號的功率很小,有效工作距離很短。但在超靈敏的電子戰天線的監視下,在相當遠的距離上也能被捕獲,最終用於整理出完整的敵人電子作戰序列。

  這處散發出電磁輻射的地方,是一根稍微有點破損的屏蔽網線,它的金屬屏蔽層因為使用年代久遠,而產生了大約0.01毫米的破損口。

  “鳳凰”係統探測到這道破損,入侵的電磁波束尋到了空隙,終於順利融入這雷達站骨幹網絡中。

  0.2秒,入侵已經順利完成了前麵兩步。

  接下來,是最關鍵的,雷達站主網被美國製造的防火牆嚴密保護,任何外來信號都無法繼續深入到核心層。

  至此,一場考驗數學應用能力的“算法戰鬥“在無聲無息的電磁世界裏開始上演。

  多年來,我軍電子偵察機獲得了大量台軍電磁信號特征,並加以研究和計算,初步破解了核心算法。

  遠在歐洲活動的“羅正德“小組大約三年前釣到了一支”金魚“,這家夥是美國國防部先進武器和科技發展局的外包員工,雖然等級不高,卻是一名軟件測試員,其工作就是測試各種各樣的國防級通信安全算法,找出其中錯誤。

  通過這條“金魚“,羅正德小組在支付了三萬美元”茶水費“後,獲得了算法中的幾個關鍵步驟。

  獲取的算法並不全麵,甚至很簡陋。但科學,尤其是基礎科學,啟發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

  經過結合我軍電子偵察機獲得的台軍信號特征,再融合這些防火牆安全算法核心數據,我軍終於破解成功。

  相關破解算法,正是“鳳凰“係統的某個內部模塊之一。

  又過了0.5秒之後,02號吊艙電子陣列天線發射出電磁波束,如同一把鑰匙那樣,成功打開了台軍核心網絡的防盜安全大門。

  從發現電磁輻射到完成三步破解入侵,鳳凰係統總共花去了一秒鍾,這一刻,天懲行動已經定局。

  一場充滿粉紅味道的豔麗舞蹈秀在大漢雷達站內部網絡上演,並借助民用互聯網,傳遍了台海各地。

  蔡英挺三等兵似乎預感到哪裏不對了,但他望著副班長流下口水的嘴巴,望著網紅凱蒂肆意的舞蹈,終於紅著臉,把話咽了回去。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鳳凰“係統高度智能化,簡直可以用無孔不入來加以形容。

  攻破大漢雷達站後,入侵電磁波又找到了一處山頂微波中繼站,接著是更不多的衛星和微波中轉站點。

  “好了,老林,地圖出來了“

  就在林豹將軍駕駛飛機低飛的時候,後座的電子戰和導航軍官老吳興奮地喊了一聲。

  在老吳麵前的寬屏液晶顯示器上出現一幅台海本島地形詳圖,而那些圓圈和波束點,表明的就是台軍防空網絡工作情況和探測範圍。

  “鳳凰“係統打通台軍”強網“係統全部關節之後,將生成的病毒信號飛速注入,這些用比特表示的字節信號產生了大量垃圾數據,不多久,台軍南部網絡就天下大亂了。

  電磁態勢地圖產生的同時,這些信息透過殲16D背部的刀狀天線發射出去,被遠在戰線後方的一架“墨者“無人機接收到,並立刻轉發給戰區前線指揮部和飛行中的“黑死神”小隊。

  “來了,太好了”

  林飛虎從內心發出歡呼,他麵前的寬屏顯示屏上,也出現了和老吳麵前一樣的態勢地圖。

  接下來,他和戰友要做的,就是避開缺口越來越大的台軍南部預警網絡,滲透到台海本島上空。

  林飛虎深吸了一口氣,這時候,暴雨有所減弱,天邊似乎透出一道縫隙,而月光就藏在這道縫隙後麵。

  他仔細檢查了一遍飛行控製電腦參數,將狀態切換到自動駕駛,人工決策輔助模式。

  殲20威龍A是一架高度智能化的飛機,他可以根據數據鏈獲得的電磁態勢圖,在這些敵方薄弱點空隙間穿過,而這一切都是自動完成,無需飛行員費心介入。

  一句話,殲20的飛行員是純粹的戰士,而不是一個開飛機的駕駛員。

  林飛虎小心地確保自己和戰友飛的足夠低,進入台海本島之後,其中兩架擔任觀察任務的威龍A開始爬升高度,他們將在雷達預警網絡的縫隙處盤旋飛行,並用自己的紅外多光譜裝置保持凝視戰場,必要時候,開始雷達,掃描任務空域。

  這兩架戰機不會繼續深入,但他們獲得的情報會透過數據鏈,持續傳輸給林飛虎小隊。

  一句話,林飛虎的攻擊小隊保持絕對的電磁靜默,他們是真正的黑死神。

  前方就是台海“中央山脈”,林飛虎的戰機始終保持在地平線高度,他們穿過一道道山穀,越過一塊塊河灘。隻見,大雨止歇後的天空散發出陣陣乳白色月光,被月光照亮的河流小溪如同漫天飛舞的銀色緞帶,在戰機前後左右翩翩起舞。

  “老虎你看,那個小男孩驚呆了”

  突然,僚機“歪嘴鱷魚”調侃地說道,兩人的頭盔顯示器都出現了一副畫麵,在剛才編隊經過的銀色河灘,一個宿營的小男孩起夜,他大概是看見了低飛掠過的威龍戰機,不禁目瞪口呆。

  西沙,永新島南部二百千米,高度8600米

  這是一架“空警800”預警控製與指揮機,最高統帥部代表,歐陽司令員端坐在座機指揮員席位上。

  他麵前是一副完整的戰場態勢圖,藍色三角代表林豹將軍的殲16D戰機,而綠色三角,則是不斷深入的威龍戰機。

  “最高統帥同誌,目前行動一切順利,我軍攻擊任務編隊已經完成滲透,正飛往目標戰區”

  透過全軍指揮數據鏈,歐陽司令員將最新戰情報告給遠在燕京的統帥部。

  歐陽司令員注視著電子態勢圖上移動的三角形,他在心中計算著,計算著黑死神何時到達。

  不過,還有一個關鍵點要確保完成,這個點,由隱蔽戰線的同誌來執行。

  台海,省會 凱蘭達大道

  這是一座上了年紀的灰紅色兩層小樓,在周圍高樓大廈環抱中,這棟被綠色爬牆虎包圍的建築毫不起眼,路人幾乎很難留意到小樓的存在。

  小樓側麵是一塊生鏽的金屬銘牌,一行紅字表明了它不為人知的身份。

  “台海省,第2201,環網變電站“

  一輛黃色電力工程車停在車道上,一個身穿灰色保護裝的中年人帶著個工具包,在門鎖上摸索了一會兒,稍微用力,門鎖應聲開啟。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開鎖和工程天才,小武。

  遠處,中正廣場路上人聲鼎沸,烏煙瘴氣,一個個大號燈籠在雨後的夜色裏格外醒目。

  隻見燈籠上寫著“在台皇民會“,”台籍日軍遺屬會“”帝國複興聯誼會“,”高山神社“等混合了假名和漢體的毛筆字。

  廣場揚聲器裏傳出淒厲的歌聲,這是皇民會會長在演唱,據說這是一首古老的東瀛歌謠。

  “呸“

  小武啐了一口,一推門,閃身消失在變電站古老的陰影裏。

  作者以此段文字,獻給不久前離開我們的林虎將軍。這位我軍最早的空軍飛行員畢業於東北老航校,他在東拚西湊的日軍丟棄戰鬥機上學會了飛行,並參加了此後的抗美援朝空戰和國土防空戰鬥。

  九十年代,老將軍以自己特殊的身份(他父親是山東人,母親是一位白俄羅斯姑娘)受命領導了我軍新一代戰機引進任務。

  正是在林虎老將軍的堅持下,經過多輪艱苦談判,我軍順利引進了蘇27係列戰鬥機和配套武器係統,並確立了我軍空軍作戰體係的前進方向。

  我相信,林老將軍要是看到我們的殲16D電子戰飛機具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必定含笑九泉,我也相信,隻要祖國需要,他一定如同林豹這樣,以七十高齡駕駛戰機,保衛祖國利益,捍衛民族尊嚴。

  在此,作者向所有祖國保衛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