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天雷炸響(1)
作者:靜靜的延河      更新:2022-05-09 14:52      字數:3721
  西北某地 紅劍綜合飛行試驗基地

  “我們有七十小時解決這場特別重大的危機,隻有七十小時,同誌們”

  空軍司令員的講話震驚了會議室中“黑死神”小隊的全體成員。不過,沒有人說話,即使連細微的響聲都聽不到分毫,軍人,尤其是林飛虎這樣的空中精英,首要的心理要求就是處驚不變。

  目標“堡壘”坐落於山穀深處,周圍被山脊和峭壁層層環繞,皚皚白雪覆蓋在高山之巔,如同鄰國吉爾斯共和國連綿的群山那樣,真是自古連蒼鷹都難以逾越的天塹之地。

  林飛虎把AR全景增強眼鏡向上推了推,整個人的思維都集中到目標和任務上。

  毫無疑問,不管是什麽人做出的決定,幾百上千年前修築這座城堡的人是真正的山地軍事家和職業戰士,在古代沒有空中突擊力量的時代,這樣被連綿山峰包圍的穀地城堡幾乎就是無法攻破的。

  其實,林飛虎更佩服把他們即將襲擊的目標放在堡壘中的設計者。從視頻眼鏡不斷旋轉的地麵三維模型上看,在山脊之外是蜿蜒曲折的河流,圍繞河流的則是大片開闊平坦的草場地帶和半沼澤森林。

  從防禦角度上來說,這樣的地理最適合修築各類防空導彈陣地,如果由經驗豐富的防空專家進行恰當偽裝,即使是地球低軌道上的偵查衛星也難以將防空陣地的位置全部查清楚。

  更何況,如果突襲的目標由俄國人防守,他們更會把防空火力布置成如同蜜蜂修築的蜂巢一般,既密集無比又相互連接。

  當然了,在當今這樣的高科技時代,配合適當的技術手段和深入地麵的偵察兵,花上一段時間是足以收集到蛛絲馬跡的,然後再用一段時間進行係統性分析,空軍的偵查情報參謀們是能夠把大致的防空網絡捋順,甚至做出三維模型來。

  “我知道,有同誌肯定在想,為什麽不把目標周圍的防禦情況先偵查,分析清楚呢?”

  大約是看出來在座的小夥子們內心的想法,同樣是空軍飛豹攻擊機飛行員出身的司令員補充說了起來

  “大約七十四小時三十二分鍾前,俄國代號為宇宙的國家戰略自動化決策和指揮係統出現異常故障,他們的核潛艇向北美發射了核導彈,要不是海軍有戰艦正好在那附近區域,並且成功的進行了一次反導攔截作戰,這會兒世界已經大亂了”

  林飛虎感覺身邊的僚機飛行員“麵紗”王梓豪輕輕碰了一下自己,他知道這是在提醒自己打賭輸了。

  原來,就在差不多三天前的淩晨,從小愛好的天文觀測的林飛虎在宿舍樓頂通過連續拍攝的數碼相機捕捉到了北太平洋上空的異常景象。

  兩人打賭,一個說是俄國人自己失敗的導彈發射,一個則開玩笑似的回應,這是被我們海軍驅逐艦打下來了。

  沒想到,當時“麵紗”的玩笑話竟然就是事情的真相。

  “這個宇宙係統因為設計上的某些原因,在製造一場巨大恐慌,並在俄國內部引發高層混亂之後自行關閉了。”

  空軍最高指揮員對“黑死神”小隊隱瞞了部分真相,他既沒有提及文天祥號上生死相搏的劇鬥,也沒有講述“海火”國家高能戰略武器係統擊落能源號軌道艙的最後一毫米瞬間。

  當然了,司令員自己也不知道整件事背後的無名英雄,不知道老韓,不知道張靜怡,更不知道劉西疆。

  “這座堡壘裝的,不,是堡壘地下掩體裏布置的,就是整個宇宙係統的薄弱點。”

  司令員繼續講述,他自己也不知道提供方位坐標的人是登上文天祥號的不速之客,宇宙係統副總工程師。

  “至於地下深處到底是什麽,我自己也知道的不多,這裏可以告訴大家的就是,掩體裏包含了一組高精度原子鍾,通過這些原子鍾產生了宇宙係統的同步時間信號”

  司令員在講述的時候放緩了語速,顯然他不是這方麵專家,但宇宙係統的秘密顯然不適合讓更多的人知曉。

  “這隻是其中一組原子鍾,但卻位於整個時間環的中間位置,隻要在係統重新啟動的6秒內摧毀時鍾信號的同步性,宇宙係統就會陷入同步順序的混亂中,到了那時候,再配合某些高級指令,係統就會被迫進入人工操作,從而解除危機。”

  林飛虎默默點頭,這個時間同步問題是所有複雜自動化數據鏈的通病,俄國設計師的解決方法非常粗暴簡單,那就是把中間的原子鍾藏在堅固無比的地下掩體裏,而不是像我國科學家那樣設計智能冗餘算法。

  “過了時間窗口,即使摧毀原子鍾也無濟於事了,宇宙係統會自己建立新的標準時間環,然後用備份信號取代被摧毀的中間點。”

  司令員語調緩慢,口氣非常嚴肅,仿佛是在念一張絕症診斷報告。

  “同誌們,黑死神小隊的精英戰士們,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去搞清楚防空布置情況了,我們獲取情報的時間太晚,在此之前,偵查部門的同誌誰也沒想到深度掃描這塊山地深穀。”

  “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憑借先進的”威龍“戰機平台,穿透保護目標的防空圈,把901號武器,像投標槍一樣把這個時間同步點徹底幹淨的按時摧毀掉。”

  司令員的話語很幹脆,也很有力,但也帶著點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味道在裏麵。

  司令員的訓話和解說很快結束,還沒等大家全都成震驚中回過神來,幾名參謀軍官和始終麵帶微笑,穿著普通基地工程人員製服的吳三旗教授進入會議室。

  教授和參謀班子這二十小時也是在忙碌中度過的,他們以大數據計算為基準,根據各種機型出擊組合的傷亡比例反複計算,製定了突破防空係統的具體戰術。

  “大家好,晚上好,我給大家解說方案要點,要是有不對的地方,請多多指教,謝謝”

  吳教授是真正的讀書人,身上帶著那種學究特有的“書呆子氣”。不過,林飛虎聽過教授講課,也了解這位其貌不揚的中年人設計了我國的低可探測飛行器預警,追蹤係統,也就是所謂要探照燈照亮隱形飛機的人。

  接下來的三個多小時,“黑死神“小隊的全體成員集體經曆了一次十二級腦力風暴的洗禮。

  “絕對精密,比瑞士鍾表的齒輪配合還要天衣無縫“

  結束的時候,性情活躍,愛看玩笑的“麵紗”用一句簡短的話語總結了吳教授和高級參謀們製定的空襲計劃。

  這次行動有個響亮的代號,“天雷”。

  “天雷行動” 00小時12分

  李思七從運20“鯤鵬”上走下來,他幾乎是連軸轉的剛在卡拉奇機場降落,就坐上空軍的C919專機飛回國內,還沒來得及和歐陽飛雪通完電話,就被重新塞上這架戰略支援部隊運送物資的“胖妞”來到夜間寒氣逼人的西北紅劍基地。

  因為幾次代表最高軍事委員會擔任技術觀察員的任務完成出色,他是在C919專機上得到的新命令,去西北基地觀摩這次代號為“天雷”的多層空襲任務,看戰略支援部隊與空軍搞了幾年的課題在第一次實戰應用中能否取得預期效果。

  想起與未婚妻歐陽飛雪一再拖延的婚禮,想起衛星電話裏傳來的陣陣海浪聲,他由衷地發出一聲苦笑。

  飛雪此時在南海某處海域進行遠洋求生訓練,這是為了防止飛船返回艙在大海中偏離預定落點,宇航員不得不進行自救求生。

  雖然訓練辛苦,但李思七聽到耳機裏幾千公裏外愛妻興奮的聲音,感受她在不久將來登上外太空的豪情,不由地也充滿了力量。

  機場已經全麵戒嚴,整個紅劍基地周邊都被空軍空降兵部隊的戰士嚴密守衛了起來,不但非軍用車輛無法進入,甚至周圍上百公裏範圍的手機信號也被人為加以屏蔽。

  這是個信號,一場大戰即將到來。

  經過三道崗哨檢查,重新複核身份,李參謀領導了一張記錄了身份信息的高等級證件卡,有了它,李思七就可以在基地限定範圍內活動。

  這會兒,一級戒備區內的恒溫恒濕防彈機庫內燈火通明,機庫從百米之外就開始設置單獨警備區,最裏麵一層守衛的,是空降兵中的精英連隊,代號“雷神”的特種作戰分隊。

  從剛降落“鯤鵬”運輸機中卸下十幾個綠色複合包裝箱,每個包裝箱外層都有單獨的識別芯片和條碼,箱子四周都有額外的緩衝材料加以保護。

  李思七跟隨運送的隊伍進入單獨警備區,他目睹箱子被送入防彈機庫,當著三組交接人員的麵,以無線掃描槍核實,輸入單獨口令。

  李參謀通過最後一道崗哨,最高軍事委員會技術觀測員的身份讓他得以進入這座停放殲20 的機庫。

  幾名身穿藍色防靜電服,腳上套了保護袋的技術專家在“雷神”分隊荷槍實彈的戰士注目下,慢慢取出箱子中的物體。

  三組看樣子像是黑色外殼保護的電路板單元,一個樣子像是紡錘形炸彈,卻沒有任何氣動部件的奇特物體。

  李思七抬起頭,他看到一個中年人身穿相同的保護服,和技術人員一起忙碌。

  看了幾秒鍾,他認出這位正是該項目的首席專家,吳三旗教授。

  隻見,電路板組合被從黑色外殼中取出來,它通體籠罩在一層淡金色光暈中,在機庫的LED照明燈下竟然有種華麗的感覺。

  李參謀知道,發出金黃色的是鍍金黃銅,這說明新安裝的電路板是某種高頻電子戰單元。

  接著,炸彈樣的東西被塞進機體腹部的彈艙內,連接好掛架電纜。

  最後,幾枚淺灰色的中程導彈和近程格鬥導彈分別安置進入殲20機腹下的全封閉彈倉內。

  有腳步聲傳來,一組六名“雷神”戰士保護著一輛彈藥掛架車緩緩接近戰機,掛架車上躺著一枚油漆成紅色,黃色和橙色的有尾翼炸彈。

  李參謀暗自吃驚,他認出那是代號“901”的最新一代鑽地戰術核彈。

  “天雷行動” 01時01分

  結束了短暫休息,林飛虎和“黑死神”小隊的全體隊員乘坐電動運輸車進入停機坪,又在帶槍戰士的保護下走向各自的戰機。

  遠處,跑道上傳來一陣轟鳴,那是最後檢驗戰術計劃的陪練對手,也就是模擬假想敵,執行攔截任務的蘇35S機隊。

  林飛虎看到蘇35S拖著兩道尾焰衝上天空,他很奇怪父親林豹將軍去了哪裏。

  信號從揚聲器裏傳來,最後一次全程模擬合練開始,林飛虎和僚機“麵紗”相互擊掌,兩個年輕人走向準備就緒的“威龍”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