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外科手術(2)
作者:靜靜的延河      更新:2022-05-09 14:52      字數:3928
  國內西北某地 紅劍綜合飛行試驗基地

  林飛虎發現自己真的想錯了,這次紅劍基地的演練不是很大,但是突破了以往任何一次演練和演習的力度,可以說幾乎達到了空勤人員的體能極限。

  從昨天的第一次情況通報和任務布置簡報會到現在才過去不到二十四小時,但林飛虎和僚機“麵紗”王梓博以及他的“黑死神”小隊已經整整出擊了六個架次,其中兩次是白天,兩次是深夜,還有兩次則跨越了深夜和黎明。

  連續的出動給包括林飛虎在內的每個人帶來了難以想象的壓力,昨晚的飛行間隔時間內,健康保障組軍醫讓他們服用了新研製的恢複藥物“速安”。這種藥物和以往的神經興奮劑不同,它的機理是直接進入大腦神經係統,強製睡眠係統立刻進入深度休息狀態,從而隻需要短短兩小時就可以獲得常人九小時以上的高質量睡眠。

  此刻,林飛虎就站在圓形的基地評估中心內,他望著遠處跑道上一架架戰機,這些殲16,蘇35S拖著足有十米長的赤白色火焰從地麵不間斷起飛,在連續的轟鳴聲中攀上夜空,進入百公裏外的演習空域。

  這些飛機都沒有攜帶任何實際武器,隻是在機翼掛架下安裝了一枚圓柱形物體,物體是深藍色的,看上去形如短距格鬥導彈,卻沒有任何尾翼,也缺乏飛行所需要的氣動結構。

  這實際是“飛行參數評估吊艙”,有了他們的存在,戰機不需要掛載任何實裝武器,也不需要配重的模型彈。吊艙內部的電纜和戰機操作係統直接連接,可以讓飛機按照演練要求產生掛載武器彈藥和相關重量的“錯覺”,從而模擬不同狀態的飛行參數。

  除此之外,飛行員在空中的每次動作,遇到敵機後的攻擊和被攻擊,每個參數,每次動作都會被吊艙記錄並回傳地麵,同步顯示在指揮中心的弧形大屏幕牆上。

  飛虎的周圍或坐或站著“黑死神”小隊的戰友,這些年輕人精神狀態良好,他們都穿著飛行需要的藍色艙內服,似乎隨時準備再次登上座機淩空戰鬥。

  大家都不說話。他們盡量看清楚大屏幕上不同顏色的菱形方塊和菱形後拖著的彩色線條,這表示升空戰機的飛行軌跡。

  “麵紗”王梓博抬起頭,手指淩空虛點,似乎想數清楚交織的線條。

  “乖乖,這個,敵方設定也太強了吧,比咱們去年參加金箭比賽的時候還要厲害啊。”

  他的話引來戰友們的一片低聲附和。

  林飛虎沒有說話,與僚機的活潑性情相比,他無疑要深沉的多,每個決定,每次空中動作都要多想幾步,顯示出不同於年齡的冷靜和沉著。

  這也是他可以擔任“黑死神”小隊指揮官的原因。

  到目前為止,整個演練已經轉換了好幾套方案組合。其中既有蘇35和殲16配合,也有蘇35單獨行動,還有蘇35與“黑死神”小隊的殲20相互照應,當然也離不開殲16的單獨突破。

  林飛虎他們的對手設定異常強大,既有反隱形的米波陣列遠程雷達,又配合了密集的地麵三坐標,兩坐標和相控陣防空雷達,還密集如同蛛網的布置了多光譜紅外探測單元,在這些防空係統外,大量的電子偵察和幹擾小分隊也處於待機狀態,而包括S400,S350,由“1130”防盾係統模擬的鎧甲近程防禦係統等實戰武器則大量部署,形成了三道密不透風的防禦圓環。

  更厲害的是,十多輛“紅旗17”機動防空單元模擬的“道爾M2”導彈發射車則按照指揮部的要求隨意布置,攔截碰巧進入航路的突防戰機。

  飛虎經曆了一整天演練,又在指揮中心看了幾場兄弟單位的戰鬥出擊,他心中已經了如明鏡了。

  最高指揮單位不是在折騰他們,還是在為某次重大行動選擇最佳方案。

  看得出,未來的行動極其重要,否則也不會如此興師動眾,投入這麽多裝備驗證不同方案的實際攻防效果。

  更讓飛虎明白任務重要性的是剛才發生的事情。這輪戰鬥演練開始前的幾分鍾,他去機庫看寶貝座駕的維護保養作業。

  “猛龍”的戰鬥力不但來源於先進性,也是來自密集科學的保養和維護。

  每次降落後,“黑死神”小隊專屬的地勤分隊都會立即進入空調恒溫,恒濕的防彈機庫內,給戰機接上電腦檢測儀仔細核對每個參數,修複可能的故障隱患。

  就在上次維護保養之後,林飛虎看到機庫外忽然出現了十多名身穿全套戰鬥裝具,戴著複合戰鬥頭盔,配置了自動步槍和狙擊步槍的地麵戰鬥分隊。

  這些戰鬥分隊明顯來自空降部隊,他們是基地的精銳警衛部隊,一般隻負責保護特別重要武器和裝備的安全警戒。

  很快,包括林飛虎在內的空勤,地勤人員暫時被請出了機堡。

  隔著十多米的警戒線,視力如同鷹眼般銳利的“黑死神”小隊隊長還是看見三輛完全相同的沙漠迷彩重裝防地雷運輸車停在了機庫旁邊,車上走下的一隊身穿白色防護服的人抬著一個橘紅色的箱子,借助搬運設備緊張作業。

  飛虎看不清箱子內的東西,那玩意被嚴密密封著。不過他已經可以猜到那是什麽了,因為他曾經經曆過一次相同的配載任務。

  箱子裏裝的,十有八九是代號“901”的掛載物。

  林飛虎知道,所謂“901”是一種重量不過300公斤左右,形狀如同普通紡錘形低阻力炸彈的特殊武器。

  這是一種可以調節爆炸能量,能穿透幾十米甚至一百米地下深度的戰術武器。與一般炸彈不同,901的強大威力來自於體內還不到雞蛋一半大小的第三代微型核裝藥部。

  說白了,這是一枚戰術核武器。在這個時代粗陋的核武器對普通工業國家來說幾乎不存在任何障礙,但901不同。

  901很小,可以由戰鬥機掛載,他的核戰鬥部威力可以在3000噸到30萬噸之間十檔調節,頭部由貧鈾材料和鎢合金複合構成,這兩種世界上最堅硬的物體加上下落的速度衝擊,901可以穿透地麵,深入山體內。

  更重要的是,核裝藥沒有汙染,也不會發出多餘的射線,全部能量都轉化為超溫和超壓,摧毀地下堅固堡壘中的一切物體。

  林飛虎想起一位901項目工程師的玩笑話,他記憶猶新

  “這玩意兒,綠色環保,安全高效,摧毀堡壘卻不汙染地下水,甚至地麵上的人都聽不到任何爆炸動靜”

  “帥呆了”

  林飛虎的眼光回到了弧形大屏幕上,模擬演習基本結束,蘇35配合殲16成功完成任務,但兩架蘇35和一架殲16被對方擊落,當炸彈投下來之前三分鍾,目標點內的模擬敵軍就拉響了警報。

  以正常眼光來說,這是勝利返航,但這次則不行。

  飛虎不由地望了望燈火通明的窗外跑道,一架蘇35S落地了,因為沒有了機背上高高升起的減速板,著陸的過程如同行雲流水般舒暢。

  飛機上走下了熟悉的身影,那是飛虎的秘密戀人,“飛狼”張螢月。

  一餐豐盛的飯食早已經準備就緒,就在僚機“麵紗”以為可以吃飯洗澡睡覺的時候,他們接到通知,餐後十分鍾去B105簡報室集合開會。

  飛虎拿著托盤在裝菜,他感到背後有某種自己熟悉的東西傳來,回過頭,三米外的餐桌上張螢月正在向自己微笑,這笑容既親切又飛速,很快就消失無蹤了。

  他們的戀情不能讓人知道,否則作為女方極有可能離開戰鬥飛行單位轉去地麵或者運輸機單位服役。

  這倒不是不近人情,相反是保護男女雙方,畢竟成家後會有下一代,同樣沒法避免婆媳矛盾等家長裏短。

  空軍決不能讓父母都去天上冒險,那樣對空軍的下一代是極不負責的行為。

  飛虎微微點頭,既然選擇藍天,選擇了“生來就倔強”,就必須多付出些個人犧牲。

  短暫的就餐和休息結束,“黑死神”小隊被幾名基地軍官帶領著走向B105簡報室,而“飛狼”則和另一隊飛蘇35的戰友去了別的簡報室。

  分別瞬間,飛虎再次凝望愛人的背影,兩個年輕的藍天伉儷視線交匯,心與心相互融合。

  “飛狼”的短發似乎還帶著潮濕的水汽,那是她在上一場演練中長時間夜間在低空山穀裏穿越飛行,在躲避模擬的低空導彈時拉出了一連串高負載特技造成的。

  B105簡報室裝修得非常樸素,絕對沒有絲毫多餘的東西。這倒不是為了節約經費,而是為了消除泄密的危險。

  飛虎走近簡報室,他看到好幾個家用無線路由器似的東西安裝在牆角邊,這是信號阻斷器,防止任何竊聽設備發出無線電波。

  沉重的隔音門被從外麵關閉,一對空降兵特勤小分隊戰士全副武裝地守外在簡報室外。

  氣氛不由地開始緊張起來,甚至喜歡開玩笑的僚機“麵紗”也神情嚴肅的閉上了眼睛。

  簡報室另一側的小門無聲地打開,又無聲地閉合起來。

  走進來幾個人坐到了前排講解位置,林飛虎看到了父親林豹一頭雪白的整齊板寸。

  微微側過頭,他看到整個“黑死神”小隊的戰友都在以眼光注視自己,那裏麵飽含了詢問。

  因為,他們看到了大人物,看到了空軍的頭號指揮官。

  “同誌們”

  空軍最高指揮官和林豹將軍的年紀相仿,但因為很少上天的緣故,小肚子微微有點發福,不過身體狀態還是很結實,甚至比大多數中年人都顯得健美。

  “時間很緊張,我就不說廢話了,耽誤時間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最高指揮官開始說話,聲音沙啞,看起來很長時間沒有好好休息。

  “這是你們下一步的目標,而這個,是為這次目標配屬的主裝武器”

  投影開始出現,上麵出現了901的部署代號。

  林飛虎早已經有了思想準備,其他的同誌沒有說話,但內心的震動表露無遺。

  指揮官做了個手勢,大家戴上各自位置前的塑料眼鏡。

  這是AR實景增強係統,戴上之後,眼前的地圖立刻包圍了觀看者,各種虛擬符號也疊加在地圖裏。

  “你們出擊的地區屬於俄國的吉布亞特共和國境內,毗鄰吉爾斯國,這也是之前的一個加盟共和國”

  “目標嘛,就是這個”

  畫麵轉變,出現了一座古老的石頭城堡,看上去屬於典型的十字軍或者古代蒙古西征時期風格。

  “任務不複雜,把901投入到堡壘中的某個突破口,然後,你們就可以返航了。”

  指揮官略微停頓了一會兒,他接著說

  “下麵的話是機密中的機密,不管任務是否成功,或者最後一秒鍾攻擊任務被取消,一旦有人泄露出去,軍法從事”

  他的聲音不高,甚至很和藹,但林飛虎感覺背上汗毛倒豎。

  “同誌們,我們生活的地球,地球上的六十多億人,很可能取決於大家接下來70小時的表現。”

  “你們要摧毀的,是宇宙係統唯一的薄弱點,機會隻有一次,沒有第二次。”

  “一旦失敗,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沒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