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死亡地獄
作者:靜靜的延河      更新:2022-05-09 14:48      字數:4174
  道路兩旁的景色越來越荒涼,黃色逐漸被平坦,一望無際地紅色基調所替代。張婉婷和的小組成員們大多是第一次踏足非洲大地,尤其是如此靠近赤道的地方。隊員們大腦中對於非洲的定義很快就被一一推翻,與普遍認知完全相反地是,非洲大陸並不是一片綠色,相反這裏大部分區域是如此地荒涼,樹木很稀疏,植物也不茂密,以中國人的標準來說,不過是些連片枯黃的荒草罷了。

  “這地方看上去與人類走出非洲的時候沒有任何分別”

  最喜歡貧嘴的男隊員望著輕型裝甲車外的景色,不禁咂咂嘴,良久說出了大家的共同想法。

  裝甲車是遠在萬裏之外的陝西寶雞生產的,車內為了適應炎熱外部環境而加裝了可靠的空調係統,此刻,車廂中幾處出風口正拚命地將涼風吹送出來。盡管如此,裝甲車內的溫度計仍然指向攝氏40度,一層防彈鋼板之外的地表,更是熱氣蒸騰地能直接煮熟雞蛋。

  像大部分非洲農村一樣,此處像電和自來水之類的現代文明產物是絕對找不到絲毫蹤跡的。在21世紀的今天,這裏實際上連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如蠟燭,也買不到。情況如此之淒慘,即使是城鎮,很多地方連啤酒也沒有。啤酒成了非洲經濟盛衰的晴雨表。啤酒沒有了,表明國家經濟景況一塌糊塗。

  張婉婷是組長,她不像其他人可以盡情閑聊發泄對炎熱天氣和惡劣環境的不滿。她靠在裝甲車廂內的座椅上,腦子裏在思索,在盤算,後背不時因為椅背的堅硬和顛簸地路麵而弄得酸疼不以。汗水順著短發鬢角飛流直下,起初,她還不時擦拭幾下,希望能保持幹爽,很快,她就決定不再去理會。

  “需要瓶裝純淨水,淨水器,過濾藥片,大量抗生素以及配套的注射器。沒準,還需要血漿。需要用於隔離的抽氣設備,需要簡易化驗裝置。便攜式B超肯定必備,說不定還要用於拍片檢查的X光。有CT當然最好,但那肯定是天方夜譚。”

  張婉婷想著,計算著。醫療組攜帶了不少物質,但很可能不夠。當地的無國界醫生或許能提供幫助,但並不可靠。駐紮在外圍的中國援助醫療隊倒是能提供必要設備,但他們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自身的供給已經非常緊張了。

  除了醫療用品,張婉婷和她的組員還帶來不少海軍後勤工廠生產的罐頭食品。不幸的是,這些食物無一例外都是為了適應炎熱潮濕的海洋生活而設計的,它們是所謂的“超耐儲戰備食品”。這就意味著,此類罐頭的口感與美味佳肴幾乎完全無緣。

  “這些玩意能儲備100年,你的孫子還能拿它當飯吃。”張婉婷記起,分管口糧的軍士長曾經開過的玩笑。

  玩笑很可愛,但現實卻也同樣骨感。

  在胡思亂想和車輛顛簸中,張婉婷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

  “張組長,我們快到了”有人輕輕推了一下張婉婷的肩膀。

  “哦,好,這麽快”張婉婷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她認出喚醒自己的是來接醫療組的中國維和部隊的一名分隊長。

  “哈,不早了,天已經快黑了”

  分隊長微笑著指了指窗外。順著他的黝黑手臂地指點,張婉婷看見太陽已經差不多落山了,四周正在陷入無邊無際地黑暗之中。

  “哦,對不起,我睡了這麽長時間”張婉婷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沒關係,初次來這裏的人都這樣,嗜睡,沒精神,沒食欲。”分隊長輕鬆地安慰張婉婷。

  “看這個”

  分隊長把張婉婷向前部駕駛室引了幾步,他指著駕駛中控台上嵌入安裝的7英寸液晶觸摸屏。

  是一副動態變化的電子地圖,紅色箭頭指示車隊的自身位置所在。定位所依靠的是地球上方串成鏈條的北鬥二型全球導航係統,它所提供的軍用坐標,精度達到了不到一平方米。

  “是個村莊,那是,是河流?”張婉婷仔細看著北鬥電子地圖問。

  “順著公路到頭,拐下去就到了”司機插話說

  此地的路況比此前所經過的路段還要糟糕的多。大概剛剛下過雨不久的緣故,雨水把泥土變成紅色的泥漿,司機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沼澤。這裏的土地主要是紅土,一種含有鐵礦砂的粘土,呈鐵鏽色。這些紅土路,濕的時候,滑得像結了冰的湖麵,車輪胎又帶上了泥,行進十分困難。車隊最多也隻能維持10至15公裏的時速。和本地區其它道路相比,這條稱為“伊西羅”的“公路”還算是條主要的高速公路,至少,地圖上有明確的標誌,而且路上還有輪胎駛過的痕跡。熱帶草原上濃密覆蓋著的像草香蒲,在持久不散的薄霧籠罩下,像是處於迷幻的夢境。猴子、羚羊、拂拂一聽到裝甲車的聲音立即四處逃散,消失在煙霧中。野獸的叫聲從遠處傳來,鳥群倏而從天而降,倏而又飛回灰色的天空。於是,大地變得萬籟俱靜。很長一段時間,隻聽見汽車的引擎聲和不斷敲打著汽車頂篷的雨點聲。

  醫療小組的目的地被稱為“索伊拉”,在當地土語裏,它所代表的意思是“蝙蝠的巢穴”。這是一座完全由原定茅草土屋組成的村莊,朦朧的雨霧中,村莊的輪廓看上去像是海市蜃樓般不真實。

  “向上級報告,醫療組已經抵達”維和隊的分隊長向司機命令道。

  “不,用我們小組攜帶的衛星通信設備”張婉婷止住了分隊長,她知道護送的人很快將會離開,以後的通信全得依靠自身攜帶的裝備,如果設備有問題,最好早點發現。

  負責通信聯絡的組員取出戰術衛星通信終端,他斜靠在裝甲車外,在像桑拿一樣的蒸汽裏,熟練地拉動通信終端的天線。

  效果很好,隻要不是身處群山之中,太陽同步軌道上運行的極高頻全球快速衛星,它們的代號叫“閃電”,它的連接速度就會的確好似閃電一樣迅捷,靈敏。

  就在小組進行通信測試和位置報告的同時,維和分隊的一名聯絡官已經步行進入村莊。盡管渾身燥熱難當,他還是穿著備有體外供氧設備的輕便防護服。盡管此前當地的無國界醫生和進如村莊的中國醫療隊已經通報,病毒似乎並不通過空氣傳播,但張婉婷還是堅持按最高生物防護等級接近,因為沒有人來預料病毒可能的變異。有時候,這些看不見的敵人,自身改變的速度是以小時來計算的。

  時間是那麽漫長,組員們已經在戰士的幫助下拆卸裝備和藥品,有的人打開食品袋大口吃了起來。所有新鮮食品都是小組出發之前,“希望方舟”號上大師傅精心烹製的,但僅僅過了6,7個小時,那些宮保雞丁和魚香肉絲基本都腐爛發臭了。

  “媽的,這地方真不是人呆的”一名組員小聲發著牢騷。

  沒有人去反駁,和醫院船相比,這裏簡直就是地獄。

  “噝噝”通信電台響了起來,先期進入的聯絡官開始平靜地匯報情況。

  “可以進入,看上去的確不通過空氣傳播。”

  “祝你們好運,小詹與這裏的無國界醫生很熟悉,有困難及時與我們聯係。”維和隊的分隊長向張婉婷笑了笑。他們沒有握手,因為在這塊土地上,直接皮膚接觸,有時候會傳播看不見的疾病。

  “組長,穿防護服嗎?”一名組員向張婉婷請示。

  “這,穿,當然穿。”張婉婷斬釘截鐵地說,她需要進入現場,然後自己親眼見識後,才會做出病毒傳播的判斷。在此之前,她絕不會拿組員的生命開玩笑。

  迎接小組的是兩名白人男子,他們個子很高,胡子拉碴,看上去很久沒有好好刮過了。

  “歡迎,歡迎,東方的同行”一名長著紅胡子,看上去很疲憊的中年男子迎上來。他似乎對組員們的穿戴有些不屑一顧。

  “你好”張婉婷用英語回答男子,她已經聽出男子發出的濃重米蘭口音。

  “不要穿這些,除非你們想很快中暑”男子笑著對張婉婷說

  “我們和感染者一起待了整整7天,死了三撥人,但,你看,隻要遵守基本不接觸規則,就不會有事。”

  意大利男子神色很疲憊,但他的膚色健康,眼底沒有出血跡象,皮膚上沒有可疑斑點。從張婉婷的角度看上去,這人絕不是病毒潛伏者。

  “等一下”張婉婷禮貌地回絕

  男子聳聳肩,用意大利語嘟囔了幾句。

  所謂的醫院設在村莊的另一頭,它是用紅色泥土和大片茅草搭建起來的平房。屋子裏很暗,隻有幾盞野營燈發出昏暗的黃色光芒。十幾名不知死活的病人躺在泥地上,有的人身下墊著單薄的化纖毯,有的則是直接接觸大地。

  張婉婷睜大眼睛,她順手打開防護服頭頂的微型照明燈,這讓黑寂地空間添加了幾絲亮色。

  病人幾乎都是壯年人,基本看不見小孩和老人。

  張婉婷心中一拎,她知道所有的病原體最先攻擊的肯定是小孩和老人。看不見這些病人,意味著他們早就死了。

  她對身後組員做了個手勢,那個貧嘴的男孩小心走到病人前,開始抽取血樣。大男孩的神情嚴肅,甚至有點緊張,與剛才的活躍判若兩人。

  張婉婷走到一名看不出年紀的病人身旁,他的眼睛睜得很大,幾隻蒼蠅圍繞著團團亂轉,像是等待開飯的孩子似的。

  她小心扒開病人的眼瞼,觀察結膜和眼底出血。

  “第四期,活不過今天晚上”

  清脆,疲憊,卻難掩魅力的聲音從背後傳來。

  張婉婷回過頭,她看見一名亞麻色頭發的白人女子。女子身材姣好,肮髒的米黃色卡其布叢林服難掩她突出的胸部。和意大利男子一樣,女子的臉上也寫滿了疲憊。

  “對不起,我是簡,簡布朗,這個醫院的代理院長”女子對張琬婷笑著揮揮手。

  察看完病人,張婉婷基本確定病毒沒有進化到呼吸傳播。她和組員如釋重負地卸下隔離服,裏麵已經充滿了汗液和各種體液,正在發出難聞地氣味。

  她和自稱簡布朗的女子聊了一會兒,這個澳大利亞女人神色古怪,複雜,讓張婉婷難以琢磨。

  “第一批感染者都死了嗎?和他們有接觸的人呢?“張婉婷問

  “都死了,接觸的人也死了,隻有一個人沒有患病,活得好好的。“女子點燃一支香煙,她遞給張婉婷,後者禮貌地拒絕了。

  “哦?他在哪裏?”張婉婷很好奇地問道

  “村裏的巫師,祖傳的巫師。他住在幾公裏外的一座神廟中“

  簡一邊吞雲吐霧,一邊回答張婉婷。

  “看來需要見見這個神秘的巫師“張婉婷自言自語。

  不遠的地方,幾名組員正在裝配,調試帶來的戰場生物裝備,“第四級生物檢驗站“。

  檢驗站實際上是一個密閉的小屋,能夠在裏麵處理易傳染的物質而沒有感染的危險。它隻是一個小間,四壁開了孔口,裏麵放有黑色乳膠大手套,可以伸進雙手和兩臂。雖不能確切地稱這是高科技,然而“全軍生物研究所”的工程師確實做得非常精巧。實驗室就架在一張4X8的膠合板上,這塊膠合板的作用是支承每個棱角上的鋼杆。實驗室置於塑料氣囊內,一拉就折疊起來,易於搬運。塑料氣囊跟外麵鼓風機裝在一起,鼓風機將氣囊內空氣抽出,囊內呈負壓狀態,這樣就確保即使塑料氣囊出現漏躥,傳染性物質也不會泄漏出來。囊內抽出的空氣經過高效粒子過濾器過濾,可以濾出像病毒一樣小的粒子。

  “你們準備充分啊?美國貨?”女子斜了一眼張婉婷,好奇地問

  “當然不是,這樣重要的裝備,美國人可不會賣給我們。”張婉婷表情複雜,但多少有些諷刺地意味。

  “也許吧,我隻知道,美國人很斷然地回絕了我們的援助請求。”

  “你們是唯一到來的幫助“女子扔下煙蒂,用力踩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