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新軍成立
作者:壞血      更新:2022-06-18 14:51      字數:2666
  李壽的確是這個意思,力量太小的人,幾乎不可能有翻盤的機會。

  但懸殊不是太大的,有可能舉起一千斤的,幹不過一個能舉五百斤的人。

  每組有五個賽台,第一輪結束,和大家想的沒多少懸殊,沒碰到一場冷門。

  晉級的人一下子減少一半,失敗的人雖還可以打兩場,隻能在失敗者之間比名次。

  第二輪每組也分成上下部分,力量排名二十一的人,對陣排名第一的。

  不用等到第三輪,逐漸有冷門爆出。

  一個舉五百多斤的壯年男,被一個舉四百斤的年青人刺中要害,結束他的晉級之路。

  此時大家的懸殊不是太大,舉重的人很清楚,到達自己的極限,每加十斤都不一樣。

  現在大家已分出種子選手,大家最關注的吉青,僅兩招就將對手擊敗。

  但沙代軍,未能挑贏另一個重量級的非種子選手。

  三輪結束後,李壽將所有種子選手的比賽,調到主場來,讓他能更直觀看到大家的實力。

  可惜第二天一早,有軍情送到。

  “殿下,解重嶺在朝天關布下兩萬兵馬,任他的四子解授業為主將,大將禰植為副。”

  李壽給解重嶺七天的時間已過,對方沒再派人來。李壽說:

  “朝天關是我們這裏去泗沘城的必經之路,他派兩萬,有把握能阻止得了我軍?”

  “朝天關地勢險要,雖隻有兩萬兵馬鎮守,我們要攻破很難。”

  劉得旺介紹:“解重嶺有四子,解授業軍事能力最強。那禰植更是他手下第一戰將,曾和燕歸來戰成平手。有他們擋在關卡,我軍一定要小心。”

  解重嶺將自己的兒子派在那裏,看來已打算和他們對抗到底。

  李壽問負責打探的仲智奎:

  “解重嶺那邊有三人曾和我們聯係過,那三人可在朝天關?”

  仲智奎幾個非常興奮,這次李世民已親自為他們頒旨,封他們幾個海寇首領為將。

  “我們打聽過,隻有沙化在。沙化隻是管幾百人的末將,很難有所作為。這次我們還打聽過一事,解培林曾去解重嶺府上,解重嶺將他大罵出府。”

  李壽生出好幾分興趣,解培林是個奇葩,類似於譙周式的人物。

  李壽和平拿下扶餘義慈,解培林還讓人帶信來大讚,說他很仁義。

  “看樣子,解培林是去勸說解重嶺,解培林在泗沘城的威望如何?”

  “解培林就是泗沘城人,在那裏的威望非常高。”劉得旺說:

  “解培林還是解重嶺的親叔,他的孫女,嫁給猛將禰植。泗沘城,不少名士官員曾向他請教過學問,可以說是他的學生。”

  如此牛,李壽看到勝利的希望:

  “我寫封信,你們給他送去。無論如何,也要說動他。”

  ……

  李壽安排完,主場已開始第五輪比武。

  大半是他們熟悉的人,龐歸虎對陣一個比他還高些的壯年男。

  兩人的比賽也沒多少看法,壯年男僅和龐歸虎對陣五招,被龐歸虎逼下擂台。

  許承業和一個叫樊重的人,比龐歸虎兩人的比鬥精彩得多。

  許承業避過樊重一擊,一棍刺向樊重。

  樊重的速度沒許承業快,力氣比許承業大,經驗很不錯。

  他的棍子一直在前方,即便被撞開,也不會很遠。

  他將長棍向前一揮,就將許承業的長棍打偏,順勢一棍劈去。

  許多賽台已換了兩批人,兩人的比賽還未結束。

  又鬥了一會,許承業被逼到台邊,樊重抓住機會,一棍將他震下擂台。

  又一個種子選手出局。箭法和騎術都得滿分的宋為平,被一騎術隻得幾分的壯年男打敗。

  吉青和龐歸虎一樣,同樣沒遇到讓他青眼相看的對手。

  五輪比完,還剩下二十五個全勝之人。

  此時有一些人,已穩得前十的名額。

  吉青、龐歸虎、陳舉奎等五人,就算後麵的比賽失敗,也穩進前十。

  李壽將這五人抽出來,讓另二十人再比兩場,決出前五。

  此時大賽雖仍很激烈,將這五人抽出來,少了許多看頭。

  第二天,所有比賽結束。在軍營最大的操場,兩萬五千個百濟兵,排成十個大方陣。

  看得汪萬忠那樣的太監,也澎湃不已。

  無論氣勢還是精神,都遠非賽前可比。

  所有的負麵情緒,已基本消失。比用錢財、美女激勵還要有效得多。

  李壽來到台前,為大家編隊授勳。

  為了便於管理這支百濟兵,李壽將薛禮等人,從扶桑軍中撤出來。

  任命薛禮、沈成雲、代天行、宇文興祖、薛萬徹等十人為折衝都尉。

  任命吉青、龐歸虎、陳舉奎等十人為果毅都尉,居軍中第二把交椅。

  十個軍的所有配製完成,李壽沒急於去攻朝天關:

  “大家暫時在這裏整頓一下,一起訓練三天,熟悉一下彼此的人。”

  此時,仲智奎已來到泗沘城,見到解重嶺。

  兩天後,仲智奎帶來解重嶺給李壽的信。

  第三天一早,李壽兵發朝天關。

  ……

  山嶺如屏,橫斷南北兩方。

  在一座險要的大山嶺中間,有一個數十米長的關樓。

  從外麵隻能看到二十米高的城牆,在裏麵,房屋林立,如一座規模不小的縣城。

  一騎奔入其中,來到一座高牆隔斷的建築群內。

  “報少將軍,李壽親率八萬大軍,向我朝天關而來。”

  這個消息,讓主營中大半人驚起。主位上的解授業頗為冷靜:

  “他們終於來了,八萬大軍?我倒要看看,他們這八萬大軍,能不能填平我朝天關的關樓。”

  為了能守住,解重嶺可謂煞費苦心,將扶餘義慈的一些人也叫來輔助。

  坐在左首的劉儒說:“少將軍還需小心,李壽此人很少用本事攻城,他善謀。特別小心有人被他收買,做出裏應外合的勾當。”

  劉儒這些人,被李壽連敗再敗,已知道李壽的風格。

  右首的禰植不滿了劉儒一眼:

  “劉大人這是何意?莫非以為我軍也和你們一樣,有叛徒出賣?”

  “禰將軍說得不錯,他們被李壽打得狼狽不堪,降了那麽多人。就以為誰都和他們一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劉儒這話,引起許多人不滿,招來一陣口伐。劉儒苦笑:

  “我也希望是我多心,李壽打仗很顧惜自家軍隊的傷亡,向朝天關這樣的險關,就算他能攻下,也會有不少傷亡,他絕對不會硬攻。除耍計,我實在想不出,他會以什麽方式攻關。”

  解授業緩緩點頭:“劉大人所說也不無道理,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做?”

  劉儒掃了眾人一眼:“少將軍,能不能借一步說話。”

  朝天關眾將更不滿,解授業很會做人,並沒有趕走大家,他和劉儒出去。

  劉儒說:“如果他收買內部之人,很難防範。可傳話給解大帥,大戰期間,將所有將領的家人,全部集中到泗沘城,統一看管。”

  解授業聽得一呆:“如此做,那些將領會怎麽想?此事萬萬不可。”

  劉儒也是沒辦法了:“少將軍,大王也知道李壽善謀,在落日城,所有兵馬調動,皆是親力親為。用的也是親信將領,結果如何?現在我百濟已是日落西山,親唐者比比皆是。不用非常手段,恐步入落日城後塵。”

  解授業不傻,他也知道劉儒說得有理。

  “事關重大,我可以快馬向父親匯報。大人還有何好辦法?”

  兩人正在商量,一個士兵來報:

  “少將軍,沙將軍帶著兩百多人出關。說是奉少將軍之命,去探查敵情。”

  “我什麽時候讓他去探查敵情?”

  解授業差點沒反應過來:

  “不好,他怕是投敵去了,快派人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