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章 奸細合作人
作者:壞血      更新:2022-06-02 12:13      字數:2574
  李壽最清楚它的價值,要是真如翟萬剛所言。不隻用在軍事,在民間的價值也很高。

  翟長久說:“製作倒不難,就是些普通的樹草汁和油製成。但成品花的時間不少,大概要一年的時間。”

  一年的時間太長,通過大家來研製,估計可以縮短些。

  主要是這東西的價值不小,李壽沒有放棄:

  “爺爺你們可以給楊老說,弄一座大作坊,專門製作這東西。現在軍隊中的投資沒了,將那部分銀子,用在這上麵。”

  李壽送走幾個翟家人,柳風鈴說:

  “真值得投入那麽大嗎?這東西花的時間太長,也並非刀槍不入。”

  眾公主齊點頭,一臉深以為然。李壽笑道:

  “這東西比現在的硬甲好得多,論質量,並比普通盔甲差多少。雖不是刀槍不入,比普通盔甲更輕、更靈活。何況它還能用來做各種篷布,在民間也有很大的價值,值得投資。”

  ……

  各地的糧食陸續運到,李壽離開的日子,也進入倒計時。

  一群女人連醫保的事也沒幹,天天圍著李壽轉。

  這天,四大家族給李壽介紹的商人,在他們的刻意安排下,陸續到來。

  第一個來都督府的是個老頭,叫鄭學慶、高句麗人。李壽以前就認識,隻是沒有怎麽交流。

  “聽鄭兄說,殿下找我有些事。要是有什麽地方能為殿下效力,隻管吩咐。”

  李壽聽鄭紀茂說過,這個老頭是比較純粹的商人,一切以利益為主,國家對他並不重要。

  “鄭老現在的生意怎麽樣?”

  鄭學慶歎聲說:“原本我們並不受多少影響,扶桑那幫海寇雖退去,海上又出現不少海寇。全是新羅百濟等國的人,那些人誰的東西都搶,幾國現在又騰不出手來。海上生意不好做,陸路更是被封鎖,很難做。”

  這些事李壽還不知道,看樣子,扶桑那些人開了個壞頭。

  “鄭老為何不回高句麗去?現在你們正在攻打新羅,回去說不定生意更好。”

  鄭學慶很老實:“不瞞殿下,朝廷也給我們說了,讓我們多弄些酒精和藥丸回去,他們高價收購。現在高句麗局勢很亂,連大王和太子都被害了,誰還敢這時候去攪合?那點銀子,不掙也罷。”

  試了一會,李壽相信鄭學慶不是個愛國人士,沒再試探:

  “酒精和藥丸我都可以多賣些給你,以後你這邊的生意,我也可以多多照顧,我想請你幫個忙。”

  鄭學慶雙眼大亮,那些東西不隻是他們買,大唐的商人也在搶購。

  僧多粥少,要不然,他哪會不想回去大賺一筆。

  “殿下隻管說。”

  “我大唐可能要和高句麗開戰,為被害死的榮留王父子報仇,鏟除高句麗那些奸臣。去那裏作戰,有很多東西不方便,比如糧草、軍資運輸等,甚至環境這些都不熟悉。如果有朝一日去那裏,我想請鄭老幫幫我們。”

  眾女雙眼大亮,她們一直在旁聽學經驗。去打人家,李壽也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鄭學慶很自然被驚呆,如此正大光明讓他當奸細?老臉掛不住了。

  “這實在難以做到,高句麗再怎麽,也是我的國家,我怎麽能出賣自己的國家?”

  話已挑明,武媚娘接過來:

  “正是你的國家,你才應該這樣做。你的大王和太子都被淵蓋蘇文殺死,你難道不想替他們報仇?我大唐興義師,不遠萬裏去為他們報仇。你配合我們,怎麽能算是出賣?”

  鄭學慶呆了呆,喝了口茶將尷尬抹去:

  “我也想為他們報仇,隻是這事幹係太大,要是傳出去,我家族隻怕都得遭殃。”

  “怎麽可能會傳出去?”李明達也不甘寂寞:

  “你幫我們做事,我們替你掩飾都來不及,哪會傳出去?”

  少了些說服力,鄭學慶搖搖頭:

  “天知地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眾女也不知如何忽悠,她們也知道,這種事的確很難瞞得住。

  李壽見大家啞聲,笑著將話接過來:

  “糧草這些,比如你們將糧草運到哪裏去,途中被我們劫獲。派人指路沒必要用你們的人。通情報也簡單,派些忠於你的人和我們接觸。總之你放心,任何事我們都會給你考慮周到,絕對不會讓你暴露。”

  眾女的眼睛再一次大亮,她們沒李壽卑鄙,連武媚娘也沒想到這樣做。

  怕鄭學慶再拒絕,高陽將他的口堵死:

  “這下你應該放心了吧,表麵上你沒送我們任何東西,我們還可以做些事,讓你能在高句麗揚名立萬。”

  鄭學慶考慮了好一會,咬牙說:

  “罷了,我就賭上一賭。”

  大家以為已可以喝慶功酒了,李壽說: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海上的安危,交由我們負責。你最好將一些家人帶到這邊來,待以後鏟除奸臣後再回去。在這邊的一切事情,由我們負責,你絕對放心。”

  ……

  四大家族的人很聰明,聯係的人,相互也不知道他們要來都督府。

  待鄭學慶離去,第二個中年男子進來:

  “百濟商人仁佑銘拜見越王、王妃。”

  這個叫仁佑銘的商人,隻認識李壽和柳風鈴。看到這麽多的女人,心裏還暗自好奇。

  這次大家和李壽商量好,她們來擺平,這裏排行最大的李麗萍開問:

  “你對現在百濟攻新羅怎麽看?”

  “這位是汝南公主,她們全都是公主。”

  仁佑銘還在看稀奇,武媚娘指了一圈介紹,趕忙重新拜禮。

  “我百濟以前經常和新羅開戰,其實並沒有多大的仇,許多人都不讚成。經過大唐調停,安靜了七八年。這次開戰,實則是太子之意。”

  有些事,李壽也不知道。

  現在的百濟武王扶餘璋,已在位四十年,現已病得無法理朝政。

  太子扶餘義慈當政,可能年青氣盛,很想一口將新羅吞下。

  和高句麗勾搭上,出兵新羅。

  仁佑銘說完故事,眾女為難了。

  高句麗那邊,還可以說是為榮留王父子報仇,現在武王並未死?

  她們已聽李壽說,師出有名非常重要。

  大家隻好將發話權,又交回李壽之手。

  “我大唐多次勸說,他們不可攻新羅。現在不但新羅受戰火,我遼東百姓,也遭了池魚之殃。為保護我大唐百姓,也為你們幾國百姓,能過上正常生活。我們有可能會出兵百濟,推翻暴政,重新推舉一個政權,你覺得如何?”

  仁佑銘很正常聽呆:“重新推舉一個政權?殿下的意思?”

  “重新立一個國王,建立一個朝廷。”

  李壽已開始不負責任忽悠了:

  “這個新朝廷,我們準備選聽話的百濟人。當然,最重要的是立功,要配合我們推翻現在的暴政。”

  “這要如何配合?”見仁佑銘吞下自己的口水,眾女恍然大悟。

  用不著李壽了,李明月說:

  “配合的方式很多,比較支持軍糧、指路、打探情報這些。要是怕人知道,軍糧不用明送,可以運到某些地方,通知我們去搶。”

  “打探情報也簡單,”幾個公主的嘴正張開,被嘴快的李明達搶過來:

  “我們會送他許多酒精、藥丸, 讓他去結交現在的朝廷。得到重用,能為我們提供更多情報。”

  七八個公主,每人說一些方法,說和仁佑銘雙眼冒星星。

  響鼓不用重捶,仁佑銘說:

  “越王、公主,我願配合大唐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