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九章 平北大元帥
作者:壞血      更新:2022-06-02 12:13      字數:2659
  李壽去扶桑的消息,雖未傳到外麵,京城知道的人不算少。

  長安太子府,李承乾拿著一把三尺青鋒,一劍狠狠斬向左手的樸刀。

  “當”一聲脆響,火花濺射處,隻見樸刀上,多了一個豆大的口子。

  但右手的劍上,也有一個米粒大的缺口。李承乾臉露不滿:

  “這不過是普通的刀,尚會出現一道缺口。要是遇到精心打造的刀,可能還不如。你們研究這麽久的鋼鐵,就這進展?”

  李承乾也在悄悄辦大事,李壽說的不鏽鋼他深深記住。

  他從各地招來一些不錯的匠師,大力研究鋼鐵,想早一天將他的腿弄好。

  不鏽鋼沒研究出來,大家給他弄出不少武器。李安儼說:

  “殿下,我們這劍,也非精心打造。以普通對普通,我們的鐵明顯要好於現在的鐵。要是將此種鑄鐵之法獻給皇上,一定能得到皇上的嘉獎。”

  受到大食國彎刀的刺激,李世民也在大力研究鐵器。李承乾想了一會說:

  “這種鐵的優勢並不明顯,造出更好的再說。”

  李安儼離開,一個中年太監進來:

  “殿下,陛下讓你去禦書房議事。”

  李承乾聽人建議,什麽事都不爭,讓李泰上竄下跳。

  現在李世民對李承乾的態度改變不少,已逐漸讓他管事。

  “汪公公,父皇召我去有什麽事?”

  汪公公看了四周的人一眼:“具體什麽奴才不知道,聽說剛才越王派人送來了奏折。”

  李承乾的笑臉沒了,雙眼閃過一絲讓人心驚的恨意。

  禦書房,李世民滿麵春風,才進來的程咬金問:

  “什麽事皇上如此高興?”

  “大大的好事,”李世民拿起一本奏折:

  “有些愛卿知道,前段時間天賜去了扶桑,大家可知道他去幹什麽事?”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怕泄露出去,李壽會有危險,沒給任何人說。

  這事大家雖不知道,李世民的興致如此高,大家沒冷場。尉遲恭說:

  “越王殿下莫非去討伐海寇?”

  “哪會去扶桑討伐海寇?”不待李世民表態,程咬金說:

  “莫非是出使扶桑,將海寇的事談通了?”

  李世民哈哈大笑:“都不是,但都猜到一點。”

  眾人有些驚訝,大家想的也隻有這些事。魏征老實:

  “除這些事,實在猜不到越王殿下去幹什麽。”

  李世民沒再耽擱時間:“天賜帶一百侍衛去扶桑,暗殺了扶桑權臣蘇我蝦夷和他的一些爪牙。並當上扶桑救國同盟軍的第一軍師,聯合各地義軍,殺入京城,救出舒明天皇一家,將奸臣蘇我入鹿眾人處死。”

  全驚呆,有些人的嘴巴大張,像被定身。李承乾說:

  “這、這怎麽可能?”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李世民很滿足這些人的樣子。

  “朕開始也很難相信,天賜還有一份奏折可以證實,此事絕無虛言。他已回廣州,另有一份請功奏折,朝廷盡早論功行賞。”

  李世民有些事忘了說,長孫無忌還是不敢相信:

  “他們人生地不熟,去扶桑能辦出這種事?”

  “和他們一起的,還有個叫黑沢候的扶桑商人。得此人幫助,他們才會如此順利。”

  大家恍然大悟,房玄齡先拍馬屁:

  “恭喜皇上,如此一來,扶桑那邊已無憂也。我們現在可出兵遼東,助新羅平定高句麗和百濟。”

  聽到要打仗,李世民更激動,下了一道大家又不懂的聖旨:

  “傳旨:封天賜為平北大元帥,封李勣為副元帥,率兵八萬,討伐高句麗和百濟。”

  沒人理解,李承乾實在忍不住:

  “父皇,五弟在廣州,他的事情不少,又離高句麗那麽遠?兒臣願領軍去討伐高句麗和百濟,不攻下兩國,誓不還京。”

  “父皇,大哥說得是,”李泰也沒忍住:

  “五弟去扶桑,那是因為有內應,否則哪可能如此順利?他從未打過仗,豈能為一軍之帥?李勣大人軍事才能非凡,不如就任李大人為帥。要不父皇親征,定能攻克那兩國。”

  李世民原本會按曆史那樣,親自去討伐高句麗。

  被李壽搶先,李世民隻好將這份大功,轉給他最滿意的兒子。

  “朕也想親征?還是算了。天賜在扶桑的表現,朕已完全能信得過,就讓他代朕走一趟吧。”

  李靖問出一事:“現遼東隻有六萬兵馬,按皇上之意,還得再從其它地方調兩萬去?”

  李世民高深莫測說:“不用了,那兩萬?就讓天賜自己想辦法。”

  ……

  李壽現在有兩個老婆,晚上比較累,清晨還在床上做春夢,被一道聲音喚醒。

  睜眼就見到拿著衣服的翟青鸞,李壽二話不說,將對方一抱壓在身上就開始胡來。

  “不要胡鬧,爺爺找你有事。”

  一聽是未來嶽爺找,李壽又占了幾次便宜後起來。

  “他老人家會有什麽事?”

  翟青鸞已經徹底輪陷,現在就和柳風鈴分開,雙日的時候由她侍候李壽。

  “我有一堂伯,他以前製作東西時,弄傷右腿,瘸了。雙眼也不好使,湊到眼前的東西才看得清楚。”

  李壽苦笑,還沒檢查,已嚴重信心不足。

  來到大廳,柳風鈴和翟歸農,正在接待一個老頭和年青人。

  年青人倒長得壯實,老頭瘦小,長相也很催老。

  “見過二伯,翟大哥。”

  老頭叫翟長久,排行第二。年青人叫翟萬剛,住的地方,離翟青鸞她們不遠。

  李壽如此懂事,幾個翟家人非常滿意,兩人還的禮他也沒接。翟歸農說:

  “長久的腿已傷了二十多年,怕是難治好。他的眼睛沒多久,製作東西時受傷,你幫他看看。”

  翟家第一次求,李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將翟長久檢查個遍,小鬆了口氣。

  “二伯這腿實在沒辦法,但我可以弄些藥包紮,讓它盡量不要惡化。眼睛可以治療,但花的時間很長,你們得在這裏住下。”

  一聽能治眼睛,翟萬剛說:

  “我們就在這裏住下,聽說五公在這裏幫殿下做事,我也可以做。”

  李壽有些不好意思:“做不做事都不要緊,我要出趟遠門,將媚娘叫來。我不在時,讓媚娘給二伯治。”

  武媚娘和眾公主一早就外出,李壽將她們叫來後,邊教一大群女人,邊給翟長久治病。

  忙和了好一會,第一次治療完成。

  不知是不是這麽多公主圍著治療,翟長久非常感激。

  “聽五叔說,殿下想找威力大、實用的武器,用於戰場。我前些年造了一種東西,此物是一種用藥水浸泡的布。要是能製成衣服穿在身上,雖說難防刀槍,一般的弓箭絕難射穿。就算刀砍在上麵,也有一些防禦性。”

  李壽大喜,李明達的嘴巴更快:

  “哪有這種布,你帶來沒有?”

  翟萬剛從包裹裏麵拿出一疊布,暗綠色,比平常的麻布還厚些。更重,上麵還能看到一些纖維,很像牛毛氈。

  但比牛毛氈要柔軟些,雖不可能比得上布料的柔軟性,穿上做動作,影響並不是很大。

  翟萬剛說:“這東西是我們用一些油和樹皮草料製成,原本用來給村裏的人搭建屋頂。效果不錯,能防日曬雨淋。”

  李壽很驚喜,真應了高手在民間那句話。就算他做,也難做出這樣的布。

  他們馬上用箭試,結果如翟長久所言,四十米遠射在上麵,僅被射出一個小氹,沒有透穿。

  在二十米左右,箭頭才射進去一些。相比普通的布,不可同日而語。

  就算麵對刀槍劈,也有讓人驚訝的防禦效果。

  將一塊布糟蹋得差不多,大家才罷手。李壽問:

  “這種布難不難做?成本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