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73章 倒反天罡
作者:晏閑      更新:2022-03-30 12:18      字數:3992
  有人一夜未眠,有人一夜無夢。

  清晨微白的光縷照進窗格,梅長生在冰冷的衾被中睜開眼。

  昨夜,和他此時茫然的眼神一樣,一片空白。

  他沒有做夢。

  不要那些孟浪亂夢惱人時,它偏偏不期而至,可當他需要這夢境助他一臂之力,卻又成了留不住的鴻泥雪爪,不肯遂他的願。

  他心裏明知,言淮與宣明珠之間不會發生什麽,說到底,法染也好,他也好,都比不過這個少年對宣明珠幹幹淨淨的情意。

  自從看出法染的真麵目,梅長生便不懼他任何的陰謀詭計。唯獨言淮這份坦蕩誠摯的心胸,令梅長生輾轉反側。

  相比對方的光風霽月,他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如此卑鄙。

  可老天連卑鄙的機會,都不肯給他。

  梅長生慢慢坐起,喚進人,梅府的下人無聲而入,將少爺屋裏地心放置的那隻小炭鼎熄滅抬出。

  他沉鬱地搓了幾下冰涼的指尖,下床盥漱冠衣,靠在窗下的書案邊,例行公事喝下一碗老參湯。 一秒記住https://m.vipkanshu.vip

  撂下了碗,薑瑾敲門入內:“公子,三老爺身邊的袁管事問公子今日有何安排,這會兒在二門外等著答複。”

  “這是拿我當兔子逮呢,生怕晚一點就跑了。三叔做了多年絲商,修得好一身無利不起早的本事。”

  稀薄曦光下,梅長生一開口,身上那股鬱沉之氣破然一散,取而代之的是鋒峻的目光,薄唇輕挑,“一日也不容我安生啊。”

  “行,就今日吧,由我設宴請長輩。你去告訴袁獬,地方我定,隻會本宗人,閑雜人等一律別往我的飯桌上領。”

  “是。”薑瑾應聲而退。

  梅長生過正房向父母請安時,又恢複了安順的眉眼。回到家裏,晨省昏定的規矩他一應是恪守的。

  知父親不理俗務,他便隻是將設宴請客的事隨意提了一嘴。

  梅父無他話,信手解下一枚老烏木梅花篆字腰牌,撂在他手裏。

  梅長生目光生變。

  那是梅氏家主的令牌。

  想當初,梅老爺子生了三個兒子,三房性情各不相同。梅長生的父親是長子,是個萬事不管的散仙脾氣,當年他推辭家主位,有意將家業讓給才幹出眾的二弟打理,然而老爺子偏心,說什麽也要把梅花牌傳在嫡長子手中,才能安心閉眼。

  梅父也便收下,不過仍將梅氏學政交由老二梅穆雲打理,將梅家的各大商鋪田產,分派給老三梅穆平與堂兄族弟等料理,他自己成了甩手的掌櫃。

  人前不交友應酬,後院不養女人,連讀書人普遍對文玩古籍的愛好也有限,最大的癖好卻是養生,從年輕時起,便鎮日端著個小紫砂壺溜溜達達。

  三餐應時,六欲不動,要不是有妻有兒,準保有人以為他要修成個和尚道士。

  現在梅父將那麵代表梅氏家主地位的令牌,給了梅長生。

  “父親……”

  梅父挽著袖管,隨意擺擺手,“我隻兩點要求,第一,別讓梅家敗在你手裏。第二,別作大晉的佞臣。”

  這話很重,而且突兀,任誰也不會把江左第一公子與“奸佞”二字聯係起來,不過這世上有句話,叫知子莫若父。

  梅長生心尖狠蹦了一下子,抬眼,對上父親淡然卻洞明的眼神。

  他緩息幾許,揖手領命:“兒子必不負父親所期。”

  梅父淡淡嗯一聲,“你也不敢。我將話撂在這裏,真做出有違家聲的事,斷你的腿。去吧。”

  梅長生低頭退出門外後,長長吐了一口氣。

  宴席定在醉白樓。

  梅長生在阜州赴了回鴻門,這一次,他自己做這個東道。

  邀請之人有二叔梅穆雲、三叔梅穆平,二叔無子,膝下有一女梅眉山,聽說去了樊良湖泛舟采菱,他回家後還未碰著麵。三叔有三子,催山欹山柳山,都幫著三叔分管產業,梅長生一並請了,其餘便是老一輩掌話事權的族老叔爺。

  時值正午,客皆到了,請客的人卻遲遲未至。

  醉白樓雅致,那間四季春雕屏豎立的雅廂中掛有一副壁聯:閑時風月為常主,此心到處是悠然。一個穿鐵鏽地杭綢夾衫的老人連連敲著拐杖,看樣子一點也悠然不起來,含混著一把沙啞的嗓子問:

  “鶴伢兒怎麽還沒到啊?尚未登閣拜相,眼裏便沒老輩兒人了嗎?”

  “六叔爺哪兒的話呀。”

  一個容貌俊秀的伶俐後生矮身給老爺子奉茶,賠笑接口:

  “想是大哥被事絆住了,他是奉旨欽差,難免事多,大哥是最孝悌的人,豈會成心晾著在座各位叔伯祖。”

  另一個生得豹眼闊唇,身穿湖藍地文士衫的堂叔爺冷哼一聲:

  “三伢兒,你正經的大哥在那裏坐著呢,就說催山當初為揚州生絲找出路,一趟趟船行湖益打開了局麵,你們三房,為我們梅家掙得多大的利益,咱們這些沒入土的老家夥,心裏可都有一本賬。

  “再說他梅鶴庭,從小用的文房,身上的一絲一縷,哪樣不是受了家族的益,當了幾年京官,便不知自己姓什麽了!”

  他是個暴躁脾氣,被點名的梅催山轉頭看了老神在在的父親一眼,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

  謙遜之餘,不免安撫堂祖稍安勿躁。

  然而天子要對梅家下手,本就是個按下葫蘆浮起瓢的事端,關乎切身利益,有幾人能像成日家捏個小紫砂壺不幹正事的梅老大那樣淡定,紛紛附和起來:

  “是啊,梅家世代忠良,一心為國,為何還要打壓梅氏?”

  “揚州繳的租庸調哪一年不是江南道裏的大頭?再要削整,豈非寒了黎元之心……”

  “自古良臣者,忠君之事,解君之憂。”

  一道清泠的嗓音自忽門邊響起,梅長生姍姍入內,“既言衷心,暗室非議,非吾儕君子所為吧。”

  一語定住喧囂。

  室中人驟然一靜,看見門扇旁那道容止清舉的身影,眾人互視幾眼,紛紛立起身。

  梅長生解下長披,神色優容地環視雅廂一周,除了二叔沒來,人都齊全了。

  他走到輩份最高的六叔爺麵前,矜然頷首:“長生來晚了,請六叔爺上座,長生為您老人家斟酒賠罪。”

  他這一躬身,腰間的梅花篆字牌與佩玉相撞,璫然清鳴。

  六叔爺矍鑠的目光鎖定那枚家主牌,瞳孔縮了縮,一瞬後撚須嗬嗬道:

  “長生是奉旨欽差,咱們公歸公私歸私,自然當由你坐主位。”

  梅長生淡笑,沒多推辭,卻之不恭。

  一大桌人落了座,先前口水仗打得熱鬧,這會兒都暗中打量著這位嫡長孫的臉色。

  他不開口,無人敢先開口。

  上京曆練幾年,此子身上的溫文氣被一種沉鎮幹練的氣度代替,仿佛和從前大不相同了。

  坐在梅長生正對麵的梅柳山,正因為和楊青昭合謀欲把堂兄拉下水的那檔子事,心虛不已,冷不丁見對麵的正主撩起眼皮乜他,後脊梁直發緊。

  所幸下一刻,梅長生便哂然移開目光,手指夾著象牙箸敲了下杯沿。

  “上菜吧,先用飯,餘事之後再談。”儼然當家人的口吻。

  在座泰半年長者,無人因他年輕,便敢忽視他話裏的分量,不唯因為那麵家主牌,還有梅長生舉手投足間帶出的上位者才有的矜貴之風。

  大家心知肚明,鶴哥兒領的這件皇差,是在為他入內閣做準備。

  若真從此平步青雲,那麽廣陵梅氏,也許便會出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宰相。

  所以他們口頭抱怨歸抱怨,一麵是尚沒影兒的家族聲譽,一麵是眼下可見的實得利益,這筆賬到底如何算才合宜,眾人不由將視線轉向三房掌事梅穆平身上。

  畢竟梅家的絲織產業,多年來一直都由他掌管。

  梅穆平清了清嗓音,終於不負眾望,開口道出第一句話:

  “大侄兒你這趟回來的目的,三叔聽聞了。三叔便直說了吧,想收購梅家的坊車,可以,抬舉臨安元氏、蘇州甄氏,也可以。

  “不過,你看好的那等寒門小族,能否支得起這麽大的攤子,卻在兩說,到時看走了眼,可別怪三叔自掃門前雪了。”

  席間靜下來,梅長生麵色如常道:“三叔的意思,我明白了。無非是想表麵遵旨,實則站幹岸下絆子,等桑絲新政在兩家手裏出了岔子,推行不下去,再出麵接過爛攤子,讓天子知道江南織造便是離不得梅家。”

  他停了一許,轉動漆黑的眸子:“不肯放權是不是?”

  市井小販賣隻羊,還知道攏在袖子裏比劃還價呢,這話也說得太白了。

  當侄兒的,是一點臉皮也沒給老叔留。

  梅穆平原本準備了滿腹的家道孝道,專門針對梅鶴庭的性情對症下藥的,沒想到他半點糊塗也不裝,說話像磨刀,麵子裏子全給他一刀切了。

  長輩小輩都在座看著,梅穆平麵子上過不去,“啪”地把筷子一撂。

  全桌人的臉色也都不好看,慢慢都放下杯箸,嗟歎不語。

  “爹,您別動氣……”梅柳山連忙打圓場,小心笑著朝堂兄看一眼,“大哥不是這意思,是吧?”

  梅長生不緊不慢地夾了片糖醋藕片放進嘴裏,細嚼慢咽,心情好了幾分。

  “的確,我是梅家人,不能不為自家考慮。三叔若同意我的方案,可轉告林州牧,陛下的意思,哪怕我這回查出了江南道往年稅冊上的虧空,既往不咎,亦不追補,隻看以後的政績。”

  他漫淡抬起眼皮,“倘若揚州大力支持新政,林州牧,也未嚐不可兼任揚州織造。”

  這張餅畫得委實誘人,當地官吏為何怕改稻為桑,怕的便是朝廷在各州設立織造局,派不管官不管民卻偏偏有監督官場之權的親信下來。

  而若揚州州長能兼任織造,那麽揚州頭頂的這片天,過去如何,將來還可以如何。

  好一招釜底抽薪,梅穆平幾乎能想到,林顧遠那個官迷得知這個甜頭,十有八/九會反過頭來勸說他趕緊答應。

  可為官求權,經商求的卻是利,別和他扯什麽江南世族百年家聲,沒有銀錢運轉,如何支撐起這麽大的家業?

  梅穆平沉聲道:“這便是沒得談了?”

  “此為陛下禦旨。”

  梅長生聲音清徐,自有胸有成竹的氣度,“三叔,您現在如何和我掰都無妨,隻是別太過了,傳入宸聰,讓陛下誤會梅家有不臣之人……”

  他注視他,幽幽一笑,“不大好。”

  梅穆平當場運了一腦門子氣,拍案低喝:“梅長生,好好,你如今成了天子近臣,這麽盆汙水說扣便扣到我頭上!我知道,你心裏還記恨我當年不留神害得大嫂……”

  梅長生聽得這句話,目光刹那寒涼。

  他將龍泉窯的酒杯往桌上一頓,聲如金玉。

  卻是轉頭看向一直沒嘖聲的六叔爺,改換話鋒:“來前家父命長生向叔爺帶好,問您老,風雨天您的腿腳還疼不疼了?”

  六叔爺聞言,那條需依拐而行的傷腿反射性一個哆嗦。

  當年可不就是因為他帶領族老反對梅老大娶一個庶族之女,就被梅鶴庭這小子他爹,一腿踹翻個跟頭麽。

  他們這樣的世家,侄子踢叔叔,倒反天罡!可誰讓老爺子護著呢,過後兒人家該跪祠堂跪祠堂,該給他賠禮告罪,也提溜著補藥老母雞上門賠禮,該娶誰還娶誰。

  隻可憐自己平白挨了一蹶子,半年的老母雞湯喝得膩歪,愣是給輕描淡寫地掀篇了。

  那時候他便知道,梅家這本支長房一脈,一個個彬彬洵雅的骨子裏,說不定都藏著什麽反骨叛逆。

  六叔爺心思飛快地琢磨,風水輪流轉,今日他們叔侄打對台,鶴伢兒不會也想給他三叔一下子吧?

  畢竟當年鶴伢兒母親生他時,要不是慌腳雞似的老三弄回個通天炮仗在府裏胡鬧,驚著了老大媳婦,老大媳婦也不至於落下一輩子的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