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鋪路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9      字數:3383
  “這一次蘇聯之行,你辛苦了。”

  “沒有。”

  “歐洲那邊情況如何?”

  隨著盟軍開始徹底占領德國,楊維的任務也結束。因為隨著德國的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現在時間快要進入1944年,張學文需要楊維回國。

  因此楊維通過蘇聯這邊回到了國內。

  “對峙越來越嚴重。”

  楊維去蘇聯一年的時間,不僅是參加了“莫斯科會議”,更是直接領導中國軍隊在歐洲的陸海空三軍。

  算是楊維生涯最重要的鍛煉。

  “在我過來之前,大家看起來還算是盟友,但已經開始鞏固陣地,軍事上也是直接對峙,互不信任。小的衝突不斷。”

  “恩。”

  張學文點頭。

  美蘇兩個國家憑借著這一次的戰爭,一躍超過英法兩國,成為歐洲最有影響力的兩個國家。現在各自占領歐洲一片區域,都想把歐洲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蘇聯當年就是歐洲憲兵,而美國算是第一次在歐洲有如此的影響力。英法現在因為戰爭的原因大大沒落,歐洲完全變成美蘇角逐的地方。

  美蘇兩國在歐洲利益衝突很大。

  “歐洲的事情就先放下。”

  歐洲混亂是一定的。

  美國現在占領西歐,蘇聯占領東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蘇聯是非常強勢的。因為戰爭的原因,西歐地區的共產黨組織發展非常快。

  而且各個都非常有實力。

  包括法國共產黨、意大利共產黨都是實力相當強大。有群眾基礎,手中還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這些共產黨組織目前還是聽從蘇聯的命令。

  因此蘇聯目前在歐洲的影響力驚人。

  當然蘇聯也有很大的問題。

  那就是戰爭的創傷實在是太大。這一次戰爭蘇聯的死傷實在是太嚴重,目前的蘇聯已經是經不起更多的傷亡。所以別看現在的斯大林咄咄逼人,但真的要打一場大仗,斯大林肯定會縮回去。

  美國目前占領西歐,可是西歐的共產黨力量很是強大。這對於美國控製西歐問題太大,美國肯定是非常不滿。

  所以美蘇之間的對抗是必然的。

  “和法國的合作,經濟方麵的合作交給總理那邊,軍事方麵的合作交給軍委那邊。”

  楊維在蘇聯和戴高樂談了很多方麵的談判。

  草簽了不少的協議。

  戴高樂目前已經拿下法國,但戴高樂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現在東歐在蘇聯手中,西歐在英美手中。戴高樂不希望法國成為英美的跟班,天天聽英美的命令。

  所以戴高樂早在進入法國之前,就已經和中國談支援的事情。戴高樂希望法國迅速的恢複自己的實力,再次讓法國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所以和中國有經濟、軍事各方麵的合作協議。

  雖然開始的時候是楊維負責這個事情,不過現在事情不能交給楊維。

  因為楊維要做的事情更多。

  “是。”

  “你現在開始負責兩項工作。首先一點就是負責黨校工作。這兩年之內會有大規模的廳級、副部級輪訓班,你要好好把握。”

  想要成為總統,成為黨政軍一把手,楊維要有各方麵的經驗。

  楊維在政府部門多年,在軍隊方麵也有很多的經曆。包括原子彈的研發,和軍隊部門打交道很多。和軍隊各方麵都有合作。

  這一次去蘇聯,更是直接指揮陸海空三軍。所以不缺乏政府部門的曆練和軍隊方麵的資曆。

  因此這一次讓他負責黨校。

  中央黨校,這是建立人脈最佳的地方。楊維完全可以在黨校培養自己的人脈,發現出色的人才用起來。

  特別是馬上就要進行換屆。

  很多地方出色的人才,在提拔之前在黨校學習是慣例。會有大批的廳級和副部級的領導在這裏學習,這些人很快都會成為省裏的領導。

  這個時候楊維負責黨校,會讓他大大增加各省的人脈。

  “是。”

  楊維是比較高興的。

  楊維雖然比不上張學文,比不上一眾辛亥年間的功勳。特別是那些早年的同盟會大佬現在還在政府機構。

  但楊維也不是沒有根基的。

  畢竟楊維也是辛亥年間發家的。辛亥革命之後,他就開始擔任四川省的警察廳長,後來在北京擔任警察局長,到奉天擔任警察廳長,接著擔任奉天省長。

  然後調到北京,開始擔任北京市長。

  一步一步。

  還擔任過副總理,副總統。

  可以說在政府機構還是有自己的根基,有自己的嫡係人脈的。隻不過不少資曆比他深的同盟會功勳還在,這對於楊維的限製很大。

  可是一旦楊維擔任黨校校長,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大大增加楊維的人脈。能夠收攏一大批的中高級官員。

  對於楊維未來的總統之路有很多好處。

  “還有一件事情。我們要整編軍隊,不過這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還有現在軍隊和警察的工作有很多重疊,軍隊的職責也不分明。所以我想把軍隊的職責徹底明確下來。”

  “總統的意思是……”

  “對內對外徹底分開。野戰軍就是野戰軍,不再負擔國內發生的一些事情。我們國家地方大,邊境線長,人口眾多。邊境線需要邊防部隊,各類災害頻繁需要專業的救災部隊,以前都是我們的軍隊統一負責,但我想把這個功能剝離開來。”

  軍隊整編,裁撤的軍人肯定要有去處。

  當然也不僅僅是為了這個,是中國真的需要類別與正規軍的部隊。部隊的功能太過混亂,對於發展軍事並不是什麽好事情。

  “以後邊防守衛,地震、洪水、森林大火的救災,保障一些特殊線路,特殊道路,都交給特殊的、專業的部隊。現在整編軍隊,正好可以出來大批需要轉業的軍人,可以迅速的建立這樣一支部隊。我們的野戰軍主要訓練如何打仗,而這些特殊部隊則是主要訓練他們要負責的領域。走一個強化專業的道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部隊。”

  “應該如此。前幾年我們在防洪水的時候,部隊雖然上去,但大家並沒有這方麵的經驗,吃虧很多。吃虧之後,我們的部隊才增加了關於救災的訓練。”

  楊維點頭。

  中國的軍隊要負責的非常多。

  打仗他們要上去,發洪水要上去,森林大火他們也要上去,地震要上去,維修重要線路、道路也要上去。可是別看人民黨入主中央三十年,可是這三十年軍隊主要任務就是為了戰爭。

  因此平常的訓練就是如何打仗。

  當災害來臨的時候,軍隊雖然上去,但是從上麵的將軍到下麵的士兵都沒有這方麵的經驗。最後不要說是軍隊損失很大,地方損失就更大。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慘痛經曆,中國軍隊才增加這方麵的訓練內容。

  可這個畢竟不是一個長久的辦法。野戰軍部隊總不能什麽都訓練,訓練打仗、訓練救災、訓練處理一些突發事情。軍人又不是鐵打的,這些項目都訓練,反而會是四不像。

  所以增加一個專門的部隊是很需要的。

  “所以我的意思是,成立一個專門救災的機動部隊。對他們進行最專業訓練,除非是他們人數不夠,到時候才要出動野戰軍。”

  “那麽現在……”

  “成立這個新兵種的事情,你去和楊宇霆將軍商量。拿出一份這個新兵種的編製,以及需要負責這個新兵種的負責人。”

  “是。”

  楊維心中的感激的。

  因為不管是讓自己負責黨校工作,還是讓楊維親自參與建立這個新的兵種,都是為了加強楊維的權威。

  負責黨校工作是讓楊維提前認識大部分的省部級幹部,參與建立這個新兵種是為了繼續加強楊維在軍隊的權力。

  畢竟光是聽這個兵種要負責的領域就知道,這絕對不是小規模的部隊。

  邊防、救災,如果是一個小國家那就沒什麽。但中國是一個大國,國土遼闊、邊境線非常漫長、地質災害頻繁發生,因此這個兵種估計最少也需要五十萬人以上。或者超過百萬也說不定。

  楊維負責這個,就可以拉攏大批軍隊將軍。大大增加自己在軍隊方麵的發言權。

  “還有從現在開始,總統辦公會議由你來主持。”

  “我?那總統你……”

  “看會議的情況,有些必須要我參加的會議我會列席。一般的工作會議我就不參加。”

  張學文要為了自己退休做最後的準備。

  讓楊維開始負責總統辦公會議,是最明確的的信號。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張學文希望把具體工作都交給楊維、廖仲愷他們,然後自己可以跳出來,考慮一下世界形勢和中國未來的發展。

  “還有,陳調元要調入國務院擔任副總理,他留下的湖北省長職務會有方遠鎮接替。總統辦公廳主任,你要自己選擇。”

  方遠鎮(方誌敏)此人張學文是很欣賞的。

  技術員出身的政府官員。從機械廠的技術員開始、擔任車間主任、廠長、機械部副部長、部長,到後來擔任張學文總統府的辦公廳主任。

  不過張學文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

  辦公廳主任是非常重要的職務,絕對是總統最信任的人。張學文不能因為自己欣賞方遠鎮,就讓他繼續擔任這個職務。

  楊維估計也有他自己想要用的人。

  這樣對楊維也好、對方遠鎮的仕途也好,都是非常有利的事情。畢竟他沒有地方任職的經曆,擔任一兩屆的地方政府領導,方遠鎮未來才能夠走得更穩當,走得更高。

  同樣也給楊維留下一個位置,讓他自己選擇。

  “是。”

  楊維完全明白張學文的意思。

  所以更加高興。

  “好了,你這段時間會很忙。記住,什麽事情都要穩住。事情要慢慢來,不要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