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印度教派衝突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9      字數:4571
  “未曾想到印度的宗教矛盾尖銳到這樣的地步。”

  仇亮來到印度之後真是嚇了一跳。

  仇亮熟讀中國曆史,但並不是對於世界各國的曆史都熟悉。對於世界各國的曆史,隻能說是有大概的認識。雖然知道歐洲曾經發生過宗教大戰,曾經有段時間宗教是淩駕於政權的。但這些東西都隻是從書麵當中認識,並沒有非常直觀的認識。

  但這一次不同。

  仇亮是真正的感受到了什麽是宗教矛盾,什麽是宗教影響力,也明白宗教之間的仇恨是有多麽尖銳。

  印度的情況完全出乎仇亮的想象。就算來之前仇亮做過很多功課,了解了印度的情況,但親眼看到的和資料上看到的完全是不一樣的震撼。

  伊斯蘭教和印度教之間矛盾實在是太尖銳,甚至出現了好幾次宗教屠殺。隨著英國開始讓印度獨立,印度國內的兩大教派開始針鋒相對。

  本來他們是盟友。

  曾經的國大黨和伊斯蘭教派合作,都是為了印度的獨立。

  但到了印度真正要獨立的時候,兩個教派開始出現分歧,兩個教派都想成為印度的老大。所以彼此之間開始互相攻擊。從開始的口頭上的謾罵,演變成肢體衝突,甚至下麵開始有非常多的死亡。

  仇亮來到印度才沒多長時間,印度因為各種教派衝突死去的人就超過萬人,加上受傷的就有好幾萬人。

  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人死去。

  仇亮真是嚇了一跳。

  中國幾千年曆史,很少有教派可以直接影響國家政策。中國是典型的世俗化的社會,中國的政權領導者是絕對不會允許任何教派影響國家政權。但印度這邊完全不同。

  宗教的影響力太大。

  “和印度的工商界接觸的如何?”

  仇亮隻是感歎在印度宗教影響力太大。但感歎歸感歎,仇亮還是有很多正經事情要忙。這一次來印度,除了參與印度獨立的問題之外,就是為中國資本找一個投資的目標。

  所以中國這邊的銀行機構和其他一些大型國有集團都跟隨仇亮一起來到印度。

  “這次戰爭,印度資本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也讓這些人的野心越來越大。不過他們還是缺少資金,因此整體上是非常渴望得到我們的資本支持。”

  戴戡回答。

  戴戡作為中國央行的行長,中國資本的支出,他都是第一負責人。

  二戰,獲得好處的不僅僅是中美兩國。包括加拿大、印度這些國家也都是獲得了巨大的好處。在戰爭當中掙了很多錢。

  就如印度,在二戰開始之前整個國家欠債十億美元,但是目前印度反而是有剩餘。

  印度也憑借著這一次二戰出來了不少富豪。

  “那麽有什麽問題?”

  “他們都擔心,擔心我們會吞了他們。”

  仇亮點點頭,理解他們的顧慮。畢竟相比起印度國內資本來說,中國的資本非常強大。在目前的世界上唯一能夠和中國資本相比的也隻有美國。

  如印度的這些富豪,放在中國來說都不算什麽。中國有些大家族的資本實力已經有好幾億美元。比世界上一大半國家的財政收入都要多很多。

  因此印度的國內資本有這樣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

  “還有就是,現在印度政府還沒有成立,他們也不清楚印度未來的政策。”

  “恩。”

  歸根結底還是印度獨立的問題。

  仇亮想了想道:“繼續和他們接觸。英國資本退出沒有多久,印度那些人就算接手英國的公司,也不可能有多少資金能夠發展。現在正是他們缺乏資金的時候。至於擔心印度政府未來政策的問題,我會親自和尼赫魯談談。不要說他們民間缺少資本,就是印度獨立他們國家也缺少錢。”

  “好。”

  “印度是一個大國,就算未來的發展不順利,但也會有無數的機遇。我們的資本現在進入印度工商界的方方麵麵,未來的回報一定很大。而且印度這麽大,人口也不少,就算未來發展不好,但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我們不能放過。”

  印度目前的工業基礎和交通基礎都是英國人打下來的。

  本來印度大部分的產業都是屬於英國資本的。不過英國和德國作戰,實在是沒錢,所以隻能是不停的出售英國在海外的資產來籌集資金。

  所以英國也把自己在印度大部分的財產都出售給印度本地資本。

  可是印度資本雖然接手這些產業,但並沒有多少資金發展。這才是中國最好的機會。而且印度是一個大市場。

  不說別的,印度的野心是很大的。尼赫魯就是一個野心非常大的政治家,想要統治南亞地區,控製印度洋,影響中亞。有機會還跟中國較量一下。

  可是野心需要實力。

  印度是有一些工業基礎,但和印度的野心不成正比。印度隻要獨立,估計需要大批的軍需物資,來裝備他們的軍隊。曆史上印度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購買國。

  這樣的大市場,中國絕對不會放過。

  “總理。”

  仇亮和戴戡談話的時候,黃一歐走了進來。

  黃一歐是此次代表團的副團長,因為黃一歐一直和英國殖民政府接觸,熟悉英國那邊。

  “黃部長。”

  “總理,發生了大事情。印度軍隊發生了火並。”

  “怎麽回事?”

  “位於克什米爾地區的一個部落是信奉印度教的,他們想要南下,被當地其他兩個信奉伊斯蘭教的部落攻擊。沒想到招來了不遠處的印度軍隊。可是軍隊當中信奉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兩個派別反而鬧了內訌,最後火並。整個過程當中,死傷超過六千多人。”

  仇亮忍不住搖搖頭。

  印度的問題真是複雜。印度基層的那些地主一個個在地方都是土霸王,在地方上甚至可以自己製定法律。而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更是水火不容。

  之前還是一些小衝突,一次死傷幾百人。雖然次數很多,但規模不算很大。

  沒想到這一次一下就死傷超過六千多人,簡直是驚人。更驚人的是,印度軍隊自己鬧內訌,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現在是什麽情況?”

  “蒙巴頓已經召集國大黨和伊斯蘭教的首領談判,也給總理發來了邀請。”

  “哼。蒙巴頓,蒙巴頓。”

  英國的那點想法,仇亮豈會不清楚。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越來越大,目前的情況來看根本就無法合作成立一個國家。

  但英國還是努力彌合他們之間的矛盾,希望印度成立一個統一的國家。

  這不是英國好心。

  而是因為英國非常忌憚中國的發展。中國太強大,英國是非常擔憂的。畢竟中國目前的教科書,說起恥辱第一個講的就是鴉片戰爭。

  英國當年在中國,對人民黨可一點不算是友好。

  而且中國強大之後,不僅僅是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稱王稱霸,最近還插手中東地區。中東地區是英國的傳統勢力範圍,可是不僅僅是美國插一腳,現在連中國也過來插一腳。

  當然說起來東南亞地區也是英國的傳統勢力範圍,可是被中國收了回去。中國這樣快速的發展,讓英國真的有一些害怕。

  所以英國希望能夠限製一下中國的發展。這不僅僅是英國的意思,包括美國甚至蘇聯、法國這些世界大國都有這樣的意思。

  希望能夠限製一下中國的發展,不然中國實在是太強大。

  最好的辦法隻有一個。

  那就是在中國的周圍留下一個牽製中國的力量。縱觀中國周圍,能夠擔任這個任務的隻有印度。英國以前扶植的日本現在完全在中國的手掌心,蘇聯則是不可能聽英國的。蘇聯就算真的忌憚中國,也隻會做一些背後動作。讓蘇聯正麵和中國對抗,蘇聯是絕對不會幹的。那麽隻剩下印度一個國家。

  所以英國希望印度不要分裂。

  隻要印度不分裂,那麽印度的國土麵積、人口、工業基礎等等,說起來都有成為世界大國的潛力。因此蒙巴頓才不辭辛苦的彌合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分歧。

  但真的拖不下去。

  拖了幾個月的時間,教派矛盾越來越大,成立一個統一國家的希望越來越渺茫。這一次甚至軍隊都開始鬧內訌,再不處理會出大問題。

  “告訴蒙巴頓,我很快就會去。”

  …………

  “楊宇霆將軍,你看看這個。”

  “這是……”

  楊宇霆翻看這個皺了皺眉。

  張學文交給楊宇霆的是一份裁軍計劃書,雖然不是說要裁撤哪個部隊,但大致的計劃是寫在上麵的。按照這裏的計劃,中國要在五年之內裁撤兩百萬軍隊,十年之內部隊隻保留四百萬軍隊。

  也就是十年之內中國要裁撤三百萬軍隊上下。

  這是一個大規模的整編計劃。

  楊宇霆是有些疑惑。

  因為這件事情和楊宇霆應該是不搭邊的關係。楊宇霆自從參軍之後就一直在總裝備部。先是在漢陽兵工廠,後來出來組建太原兵工廠。

  把太原兵工廠打造成中國僅次於漢陽兵工廠的重要兵工廠。

  然後擔任總裝備部副部長,部長,現在更是擔任軍委委員。作為兵工廠出來的軍人代表,楊宇霆目前肩膀上也是帶著三顆星,是有機會成為軍委副主席,或者是軍委常委委員的。

  “楊宇霆將軍,戰爭的發展推動軍事科技的發展。目前新的軍事科技發展很快,軍委也需要一個懂這些的掌門人。而中國未來十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整編軍隊。但這裏麵牽扯方方麵麵,需要一個和各方麵沒有多少瓜葛,而且有魄力的人來負責這件事情。”

  張學文說道這裏沒有往下說,而是看著楊宇霆。

  楊宇霆臉色一凝。

  張學文說的已經非常清楚明白,楊宇霆如果連這個都聽不明白,就不是楊宇霆了。楊宇霆就是軍工廠出身,能夠把握未來軍事科技的發展。本來軍工部門就是楊宇霆的地盤,楊宇霆成為軍委掌門人,更是不會委屈軍工部門。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為了整編軍隊。

  目前能夠掛上三顆星,有機會成為軍委副主席的人並不少。但真正有實力、有能力、有資曆的那些人,特別是程潛、尹昌衡、鄧鏗、林祖坤這四個人,張學文準備讓他們退居二線。

  就算這樣,少了他們幾個,但也有不少人是有資格的。

  如一直在參謀係統的楊傑,目前擔任空軍司令的郭鬆齡,海軍司令沈鴻烈,在北方麵軍擔任副總司令的張鈁,南方麵軍副司令員冷遹。

  這些人也都是辛亥年間嶄露頭角,在軍隊實力很強大、資曆很深的人。

  都有資格主持軍委工作。

  但他們和一線軍隊牽涉太深。讓他們主抓軍隊整編工作,會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相比起來楊宇霆就非常不錯。

  秀才出身,日本士官學校第八期畢業生,人民黨入主中央之後就已經掛上了將軍軍銜,一直在軍工戰線工作。

  而且楊宇霆在軍工戰線成績出色,後來更是擔任很長一段時間的軍委委員和總裝備部部長。

  有資曆、有功勞。

  重要的是楊宇霆辦事果斷,雷厲風行,和一線部隊牽扯不深。主持軍隊整編工作非常合適。現在馬上又是和平年代,楊宇霆雖然不是一線作戰將領出身的將軍,但也不會影響軍隊發展。

  楊宇霆短時間之內想的非常多。

  隻要自己接受這個任務,自己就能夠成為軍委的掌門人,成為第一副主席。可是裁撤軍隊,這可不是什麽好差事。

  別看張學文帶走不少人,但軍隊內還是留下大批的辛亥革命的功勳將軍。

  裁撤軍隊就是動他們的利益。

  就算楊宇霆行事風格果斷,也不能不擔心。惹怒這麽多將軍,可不是好玩的事情。可是想到軍委第一副主席的位置,楊宇霆就不自覺的感到興奮。

  畢竟做到這個位置,那就是中國軍人走到了最高的位置。

  楊宇霆最後還是沒有擋住這個誘惑,因此直接道:“如果總統放心,就把這個事情交給我。”

  “好。”

  張學文大喜。

  目前來說,對於軍委第一副主席張學文考慮最多的是楊傑和楊宇霆。這兩個人一個是參謀係統出來的將軍,一個是軍工係統出來的將軍。都和一線部隊關係不深,可以主持整編軍隊工作的事情。

  不過楊傑性格比較軟弱,做參謀係統、做一些平常的工作很不錯。但是整編軍隊這樣的事情,張學文實在是難以相信他。

  至於沈鴻烈、郭鬆齡,一個代表海軍,一個代表空軍,在中國軍隊的影響力上甚至不如軍工廠出身的楊宇霆。

  中國的這些將軍,最有影響力的還是陸軍出身的將軍。

  “楊宇霆將軍,回去好好看一下這份計劃。然後拿出一些具體的方案,我來簽字,你來負責實行。未來十年這是最重要的工作。”

  軍隊的裁撤不是簡單的工作。

  不僅要跟軍隊內部的將軍商量,妥協最後製定方案。而且地方部門也要配合,畢竟裁撤這麽多軍人,如果不給他們一個安穩的工作,那麽就會有很多後患。

  所以需要軍隊、地方密切配合才可以。

  因此張學文才說這個工作需要十年。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