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英國進一步的退讓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8      字數:5330
  “我不認為我有什麽錯誤。”

  麵對倫敦方麵的代表,前印度總督,目前英國內閣的重要人物哈利法克斯子爵,愛德華多·弗雷德裏克·林德利·伍德,現任的印度總督維克托·霍普一點都沒有認錯。

  “正是因為這些年帝國隻知道步步退讓,什麽事情都想要息事寧人,所以才會丟失那麽多利益。子爵大人,帝國是世界霸主,要拿出大國的威懾力。你們這樣的退讓,最終不會帶來和平,不會帶領你們想要的結果。反而會不停地失去帝國的利益。”

  印度的事情越來越大。

  甘地和尼赫魯被捕之後,印度各地的反抗浪潮是一浪高過一浪。上千萬人參加了反對英國的行列當中。如果是平常時刻,英國倒是不在意這些反抗行動。

  因為英國有足夠的治理殖民地的經驗,更有足夠的對付印度人的經驗。前幾次甘地領導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也是盛世很大。

  每一次英國政府都能夠控製局勢。

  可惜現在時機不對。

  現在這個時候印度不能亂。

  日本和泰國聯軍,以及印尼軍隊組成的三國聯軍二十萬部隊已經是越過泰國,進入了法國控製的越南地區。英法一直避免和日本打仗。

  可是現在日本進攻越南,戰爭已經打響,英法也組成了聯軍開始阻擋日本。

  情況不是很好。

  相比起日本,英法部隊包括殖民地部隊實力都不怎麽樣,並沒有多少精銳部隊。英法在殖民地的部隊更多的是維持當地秩序的警察部隊。雖然補充的武器不錯,但戰鬥力比日本差很多。法國在越南和泰國邊境線弄了一條防禦陣地,但依舊是沒有擋住日本進攻的步伐。

  英法兩國軍隊在越南地區是節節敗退。英法兩國聯軍人數還是不少,參與防禦的部隊有十幾萬人。可是在日軍攻擊之下損失慘重。整個越南都快要被日軍占領。

  這個時候印度出現這麽大的事情,英國豈能滿意。

  因此之前一直在中東地區訪問的愛德華多·伍德,接受內閣的命令,來到印度處理這個事情。此時的愛德華多·伍德在英國內閣排名很高。

  他是目前首相呼聲最高的張伯倫最大的政治盟友。他們的政治觀點都差不多,都是極力避免戰爭。也就是後世大家談論的“綏靖政策”的主要製定者之一。

  “哼,霍普先生。一個不懂大局的政治人物,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看到維克托·霍普一點都沒有認為自己有錯,愛德華多·伍德非常生氣。帝國怎麽派了這樣愚蠢的笨蛋來到印度,擔任印度總督這麽重要的職務。

  也不看看現在是什麽時候。

  不懂得分辨輕重緩急。

  “霍普先生難道不知道現在是什麽形勢。我們軍隊在越南、柬埔寨接連失利,我們現在需要印度支那。我們需要這裏提供物資,需要提供後勤,更需要提供軍隊。這裏會是帝國最重要的地方。這個時候你把事情搞得如此大,你到底想要幹什麽?難道不知道這個時候需要的是安撫。”

  英國在東南亞實力不錯,但也僅僅是還可以。

  想要抵擋日軍幾十萬部隊,英國陸軍根本就不夠的。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武裝殖民地當地武裝,這裏麵最好的就是印度。

  印度地方大、人口多,也是英國統治很長時間、統治比較穩固的一個地方。

  在這裏可以武裝幾十萬部隊,甚至英國如果發狠裝備百萬部隊也不是不可能。可是因為扣押甘地和尼赫魯,造成整個印度的大動蕩。

  完全不符合英國的利益。

  “有些民族需要安撫,但同樣有些民族需要槍炮的威力,讓他們知道害怕。這裏的民族就是如此。對於他們你不能安撫,你要用鮮血讓他們害怕,才能夠更好的統治他們。”

  維克托·霍普撇撇嘴。

  印度。

  這群人和不少殖民地民族完全不同。這是一個非常順從的民族,看看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隻能是誕生在印度這個國家。

  這樣的一個民族你不能去安撫他們。

  因為一旦你選擇安撫,那麽他們就會以為你的實力衰弱。他們就會認為你已經沒有能力統治他們,造成的後果就是他們更加得寸進尺。對於印度這個地方的人,就需要用皮鞭和槍炮。

  隻有威脅他們,他們才能夠老老實實。

  這是維克托·霍普的想法,所以他才會宣布國大黨是非法,逮捕了甘地和尼赫魯。他有他的想法,他不認為自己錯誤。因此他是絕對不能接受倫敦的批評。

  “好了。內閣已經有命令,你把這裏的事情轉交給其他人,回倫敦述職。”

  “憑什麽?”

  “就憑現在印度如此混亂,無法給前線支持。”

  “你們會後悔的。這一次退讓一步,未來這個地方就不在屬於我們。”

  維克托·霍普倒是沒有繼續爭執。因為維克托·霍普明白,倫敦的官老爺都不滿意印度目前的情況。他們需要找到一個替罪羊。

  把甘地和尼赫魯抓起來的維克托·霍普最適合當替罪羊。

  他們都決定了,自己沒有多少反駁的餘地。

  “你還是考慮如何和內閣解釋。”

  …………

  “我們反對印度加入戰爭。”

  愛德華多·伍德來到印度處理了幾個緊要的事情之後,立馬就和甘地、尼赫魯見麵。現在的英國需要印度穩定,因為日本軍隊在越南、柬埔寨和英法軍隊幾度交手之後,一部分軍隊已經進攻馬來西亞。

  一旦越南的英法軍隊被日軍擊潰,那麽日軍就會湧入緬甸。最後從緬甸進入印度。

  到時候整個東南亞地區的英國勢力都會被驅逐。英國在東南亞地區擁有的一切都要失去。這對於英國的損失非常大。

  這是英國無法接受的。

  如果印度繼續混亂,到時候日軍從緬甸進入印度,徹底擊潰英國軍隊不是不可能。到時候英國就再也沒有機會,再也沒有機會卷土從來。

  留下一個完整的印度,英國才有機會重新回來。

  因此英國需要一個穩定的印度。

  可是目前來說,想要穩定印度,必須要穩住國大黨。而要穩住國大黨,就必須要穩住甘地和尼赫魯。甘地是印度反抗力量的精神領袖,而尼赫魯更是國大黨的實際控製人。

  這兩個人在監獄已經有一段時間。

  但是甘地和尼赫魯都沒有太多問題。畢竟對於他們兩個人來說,進監獄簡直是太過平常,這已經是尼赫魯第八次進入英國人的監獄。所以對於他們來說,進監獄隻是增加他們身上的榮耀感,讓他們更加受到印度民眾的愛戴。因此他們是不害怕進入監獄。而且雖然進了監獄,但英國人對他們兩個人還是非常不錯的。

  不會在監獄裏麵虐待他們。

  因此雖然是從監獄出來,但尼赫魯的銳氣絲毫不減。尼赫魯知道日本和英法已經開戰,英國代替印度給日本宣戰。

  雖然在監獄,但是尼赫魯消息很靈通。

  見到愛德華多·伍德之後,尼赫魯很直接的就表示他反對印度對日本宣戰。

  “尼赫魯先生,你先不要著急。”

  愛德華多·伍德這一次重新來到印度,就是為了解決印度的問題。對於尼赫魯這個國大黨的實際控製人,愛德華多·伍德是非常重視。

  因為相比起甘地,尼赫魯的威脅更大。

  甘地是一位苦行者,他可以感染印度很多人,他就是印度的精神領袖。如果從中國革命來說,他的作用其實和孫中山一樣。

  都是屬於革命先行者。

  可是他們兩個人都有一個同樣的毛病,那就是他們的領導能力有很大的問題。開始的時候,兩個人都可以憑借著威望領導組織,但是很快他們領導能力、組織能力的缺陷就會暴露。

  同盟會的解體,孫中山有很大責任。

  甘地也是如此。

  他當年以無可匹敵的威望成為國大黨領袖,靠著他的“非暴力不合作”的綱領,以及要印度獨立的目標,整合了國大黨。讓國大黨從一個上流社會的黨派,成為了印度很多階層都參與的印度第一大黨。甘地此人對於國大黨的發展貢獻很大。

  但是後來他幾次領導國大黨進行的行動當中,行動能力上的不足非常明顯。

  幾次的反抗運動都是無疾而終,甚至是虎頭蛇尾。

  最後尼赫魯這樣的後起之秀,這些年輕的激進派,開始和甘地分道揚鑣。甘地也逐漸的退出國大黨的領導。而尼赫魯卻憑借著強悍的組織能力、領導能力,而且以他非凡的戰略眼光,成為了國大黨第一人,成為了國大黨實際領導者。

  現在在印度鬧事,甚至拉攏印度軍隊的國大黨大佬,都是尼赫魯的支持者。這些人都實力強悍,是目前國大黨的中堅人物。所以愛德華多·伍德知道,想要讓印度安穩下來,需要甘地這位精神領袖的配合,更需要尼赫魯這個真正實力派的支持。

  “你們相信日本嗎?”

  “相信如何?不相信又如何?”

  尼赫魯冷笑。

  然後道:“我不知道日本的承諾有多少可信性。但我們最起碼支持‘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支持他們‘解放亞洲’的行動。因為我們看到了印尼共和國的成立。”

  尼赫魯成為國大黨老大已經很多年,在政治能力、組織能力,以至於戰略眼光都非常不錯。可以說是一個很出色的政治家。

  英國如何?日本如何?

  尼赫魯其實一個都不相信。但他隻知道英國和日本打起來,那就是最好的機會。就算日本是魔鬼,尼赫魯也要和魔鬼交易。

  為了印度獨立,尼赫魯可以和上帝合作,也可以和魔鬼合作。

  愛德華多·伍德微微一笑。

  並沒有因為尼赫魯的話感到難堪,或者說有任何暴躁的情緒。作為一個英國紳士,愛德華多·伍德相信尼赫魯這樣的人是不會相信任何一方。

  所以道:“日本為什麽來到南洋,我想兩位都清楚。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他們所有的工業原材料都需要進口。包括最重要的煤炭、石油、鐵礦石這些都需要進口,而這些原材料進口都非常依賴中國。可是中國和日本雖然現在關係看起來不錯,但不管是從曆史上,還是對於亞洲領導權的爭取上,都有巨大的矛盾,甚至是不可調和的矛盾。日本是絕對不希望自己的經濟命脈掌握在中國手中。”

  日本經濟發展的缺點所有人都清楚。

  日本經濟是一個極其依賴外部的經濟體。他的原材料必須要進口,隻有這樣他的工業才能夠發展。而他的工業品必須要找到市場賣出去,不然經濟無法發展。

  尼赫魯不說話。

  他當然明白日本來到南洋,不是真的為了幫助這個地方的國家獲得獨立。

  沒有利益的事情日本怎麽會做。

  “他們來到南洋,就是為了擺脫對於中國原材料的依賴。印尼是獲得獨立,但包括稅收、外交這樣重要的東西都控製在日本手中。難道兩位希望的獨立就是這樣的獨立?如果是這樣的獨立,帝國完全可以答應。”

  雖然是和甘地、尼赫魯談判,但愛德華多·伍德主要是和尼赫魯說。

  因為甘地好拉攏。

  尼赫魯這樣的反而不是那麽容易拉攏。

  “那也是獨立。英國真的可以嗎?”

  尼赫魯當然明白印尼的獨立是不完整的獨立。印尼雖然獨立,但很多方麵都無法自主。日本的憲兵司令部權力很大,管轄印尼的稅收,甚至左右印尼的軍隊建設,以及影響印尼的外交。

  甚至印尼政府剛剛還割讓了一些島嶼給日本。

  這肯定不是尼赫魯的追求。

  可是尼赫魯很聰明。

  隻有英國和日本打仗,印度才有機會。所以他依舊是不急不躁。因為尼赫魯明白,現在是英國有些頂不住,所以才會和自己談判。

  “我來這裏之前,內閣已經有決定。隻要印度幫助帝國抵禦日本,那麽我們有步驟、有條件的會讓印度獲得獨立。第一步我們放開選舉,讓印度各地區獲得足夠的自治權,包括財政、司法的自治權。第二步我們會允許印度自己建立政權。第三步,讓印度政府擁有軍事權和外交權的獨立。最後成為一個真正的主權國家。”

  尼赫魯心情撲通撲通的跳。

  明白目前緊張的東南亞局勢,讓英國開始準備讓步。但尼赫魯並沒有欣喜若狂,因為誰知道英國是不是真心的。因此尼赫魯道:“沒有任何的時間限製,我們無法相信英國政府。”

  旁邊的甘地這個時候完全淪為聽眾。

  在國大黨的建設,在談判,在戰略眼光上,尼赫魯絕對是這個時代相當出色的一個人物。

  “如果需要,我們政府可以和國大黨簽訂一份‘印度獨立協議書’。五年之內給印度各個地區自治權,十年之內讓印度建立自己的政權。”

  “嗬嗬。”

  尼赫魯冷笑。

  玩拖延戰術。

  因此直接道:“在去年的各地區選舉當中我們國大黨已經取得了很多地區的多數票數。自治權何必拖到五年,兩年就可以給我們各地區自治權。隻要有了自治權,那麽五年之後就可以全國大選,建立新的政府。子爵先生,你認為如何?”

  愛德華多·伍德心中歎氣。

  尼赫魯真是精明。

  如果不是現在需要印度,而且英國還算是高喊文明,不然愛德華多·伍德真想悄悄地槍斃尼赫魯。國大黨有尼赫魯,印度有尼赫魯,印度的獨立絕對不是問題。

  甚至印度這麽大的國家,如果擁有尼赫魯這樣的政治家,說不定印度未來是一個重要的力量。愛德華多·伍德看著尼赫魯,就像是看到了未來的一個世界頂級政治家。

  感覺不是很好。

  “可以考慮。”

  愛德華多·伍德最後點頭。雖然很想要槍斃尼赫魯,但愛德華多·伍德還是壓下了這樣的想法。

  尼赫魯這才如釋重負,笑著道:“子爵先生,不知道英國希望我們國大黨怎麽配合英國。”

  “保障後勤、訓練軍隊,參加英軍作戰。國大黨配合帝國,要保證此地的穩定。”

  “這樣我們不是要打仗?”

  這一次說話的是甘地。

  愛德華多·伍德點點頭。甘地立馬道:“不能,不應該讓我們參加戰爭。戰爭是野蠻的,是錯誤的。”

  “戰爭已經開始,沒有選擇餘地。不是我們想打仗,而是日本已經挑起戰爭。如果日本拿著刺刀進入了這裏,難道我們也不打仗嗎?”

  愛德華多·伍德給甘地解釋,但眼光卻是一直看著尼赫魯。他在等尼赫魯的決定。因為相比起甘地,他更重視尼赫魯。

  “隻要英國政府跟我們國大黨簽訂‘獨立協議書’,那麽我們國大黨可以配合英國政府作戰。”

  保障後勤,那麽國大黨就能夠控製各級政府。訓練軍隊,國大黨就可以增加他們手中的實力。到時候英國人答應也得答應,不答應也得答應。

  英國人想要玩拖延戰術,尼赫魯則是想要光明正大的擴大國大黨的實力。特別是軍隊,尼赫魯希望國大黨能夠掌握軍事力量。

  都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打算。

  “好。”

  愛德華多·伍德點頭,總算是擺平了這些人。

  印度不能亂。

  隻要印度不亂,那麽就算丟失了一些東南亞的地盤,英國一樣可以卷土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