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戰爭再起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8      字數:3930
  “飛機,飛機。發現了飛機。”

  “軍艦,發現了敵方艦隊。”

  “偵察機確認,確認!”

  “偵察機報告:發現對方十四架飛機。”

  “十四架,十四架。”

  “好,很好。”

  隨著一個又一個消息的傳來,指揮室當中歡聲笑語。尹昌衡、沈鴻烈、陳紹寬幾個人也都是站起來鼓掌。隨著東南亞局勢的動蕩,中國加強了對於軍事工業的投資。也加強了各種軍事演習。包括陸軍、空軍、海軍。

  陸海空三軍聯合演習也非常多。

  就是為了不讓軍隊放鬆。畢竟現在世界形勢動蕩,第二次世界大戰很快就要開始。中國必須要增加自己的軍事實力。

  這一次是海軍軍事演習。

  主要是進行航空母艦之間的對抗,不過更多的是為了進行新技術應用。這一次海軍率先使用新的技術,那就是目前發展很快的雷達技術。

  說起雷達,在世界上並不是一個陌生的東西。

  早在1887年,德國科學家赫茲在證實電磁波的存在時,就已發現電磁波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金屬物會被反射回來,就如同用鏡子可以反射光一樣。

  這就是最簡單的雷達原理。

  後來人們開始研製雷達,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

  可以說戰爭是促進科學發展最大的一個因素。每一次出現戰爭,都會極大的推動科學的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科學發展速度都非常快。

  第一次世界大戰出現飛機,特別是轟炸機的出現,極大地改變戰爭模式。當時因為飛機是剛剛出來,因此缺少對於飛機的製約。所以歐洲國家很早就開始研究一種能夠發現飛機的探測器,這就是雷達研製的開始。

  原理大家都能說出來。

  但真正的研究卻是需要時間和金錢。很多東西都是如此,原理大家都能夠明白。可是把他運用到實戰當中,卻是需要很長時間。

  在這方麵,任何一個國家都比不上中國、蘇聯這樣的體製。因為當中蘇這樣的國家,隻要國家決定研究某個領域的時候,會以國家意誌往這方麵進行投資。

  會有無數的國家資源投入進去。

  他們不會計較市場問題,也不會計較花多少錢,更不會擔心缺少人才和配合的部門。因為國家會解決所有這方麵的問題。

  相反歐美國家任何的研製,除非是特殊時期。不然平常他們要考慮成本,要考慮後後續的市場等等。因此製約他們的東西很多。

  雖然歐美國家也在努力研製搜索飛機的雷達,但卻比不上中國的速度。進入30年的時候,雷達就進入了中國第四個五年計劃十大重要科技攻關項目當中的一個。

  這樣的國家級重要科技攻關計劃,那都是國家巨額投入的。

  各方麵的專家教授,成績出色的大學生都分配到這個計劃當中。中國進行雷達研究本身就沒有落後歐美多少時間,加上更多的投入,更大的重視,因此這方麵的成果來的很快。

  甚至從歐美引進的不少這方麵的科學家也加入雷達的研製工作當中。

  國家意誌。

  目前這種模式,對於集中力量辦大事有很多好處。當然也有不少弊病,那就是一旦上麵的計劃出現錯誤,那麽會帶來很大的資源浪費。

  不過在某個方麵的發展上,這個優勢很大。

  歐美和中國都是一起研製雷達,但中國這邊的速度最快。這不是因為中國的技術最好,而是因為中國最重視,投入的資金最多。

  雷達出來了。

  中國已經開始在很多空軍基地搭建雷達站,但雷達還有一個用處就是開始用在海軍身上。安裝在航空母艦,這一次的軍事演習就是為了看看效果。

  看看雷達能不能發現飛機,看看能不能發現地方軍艦。

  畢竟全世界還沒有一個國家擁有真正成熟的雷達係統,這方麵英國的發展是比較快的。但他們也沒有把雷達用在軍事上,甚至他們還沒有開始真正建立雷達站。目前英美研究雷達,更多的是希望用在民用領域。特別是為商用飛機做導航。

  也隻有中國、德國他們研製雷達,是為了用在戰爭當中。因此雷達出來之後,中國軍方最喜歡,已經開始用在空軍和海軍建設當中。

  中國這邊已經開始把雷達裝在航空母艦,試試他的效果如何。

  從這一次的軍事演習的效果來看,還是非常完美。因為裝有雷達的航空母艦發現了敵人的飛機,包括他們的軍艦。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慶祝的事情,因為雷達的運用,會讓海軍開始擁有千裏眼順風耳。

  在戰爭當中就會快一步做決定。

  快一步,甚至是快幾十秒,在戰爭當中都會有很大的優勢。

  “有了雷達,航空母艦的作用會更加明顯。”

  “是啊。”

  剛剛升任海軍司令的沈鴻烈非常激動。因為以前的航空母艦是需要偵察機,去發現敵人。但有了雷達之後,就有了一個更加有效的東西。

  “好東西,好東西。海軍能用,空軍也應該能用。”

  尹昌衡看著真是羨慕。

  現在雷達才剛剛開始應用在海軍身上,後麵肯定還有一大堆的問題需要解決。因為中國自己研製的雷達本身就有很多問題。包括目前的雷達使用,有時候分不清楚是飛機還是海鳥,這需要更進一步的使用積累經驗。很多問題都需要慢慢的改正。但就算如此,航空母艦利用雷達依舊讓尹昌衡很羨慕。因為雷達在海軍的應用,絕對是劃時代的。

  他一定會改變海軍作戰,會讓海軍作戰有更大的明確性。甚至會慢慢的增肌打擊的精確性。

  尹昌衡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看到雷達在航空母艦的應用之後,立馬就想到雷達也可以用在空軍身上。尹昌衡可以想到,雷達在軍事上的應用,會帶來多大的影響。

  “尹司令,雷達站不都是建立在你們空軍基地嗎?”

  “不,不。我說的不是那種。”

  尹昌衡搖搖頭。

  目前中國僅有的幾個雷達站,都是建設在空軍基地的。雷達站本身就隸屬於空軍部隊。中國研製雷達的目的就是為了用在軍事上,因此現在建造的雷達都在空軍基地。不過尹昌衡想的不是那個。

  因為目前雷達剛剛出來,也有很多其他的問題。所以軍委的意思是先建設一批雷達站,然後在訓練當中看看有什麽問題。

  如果出現問題可以及時的進行改正,然後再建造一批雷達站,慢慢的覆蓋全中國的重要基地。現在中國軍事工業的發展,走的就是張學文提出的口號。當然也是張學文借鑒了後世的軍工發展。後來中國軍方采取的研製一代,裝備一代,設計一代。

  這樣的思路非常適合中國。

  不管是現在,還是在後來,這個思路是一個適合中國的思路。

  因為中國太大,人口太多,軍隊數量龐大。很多設備不可能一次性的裝備,需要是就是分批的裝備。這樣才能夠有序的進行更新換代,在尖端領域也不會落後。

  一旦大量裝備一種東西,一旦這個東西落後需要淘汰的時候,需要淘汰的裝備太多。不僅僅是浪費,而且新裝備很有可能跟不上來。

  雷達也是如此。

  目前的一批雷達先裝備一下,如果發現問題可以進行下一代的研製。這樣有層次感的裝備計劃,才能夠省下最大的資源。

  所以尹昌衡在考慮是不是給裝備部提個建議,看看能不能把雷達裝備在飛機上。讓他們進行一下這方麵的嚐試。

  “我想我們的飛機能不能安裝雷達。這樣會非常有利於空軍作戰。”

  “飛機安裝雷達?”

  沈鴻烈一愣,然後隻是點了點頭。

  倒不是沈鴻烈也同意尹昌衡的說法,而是因為尹昌衡此人的思維實在是太過活躍。很多大家沒有想到的東西,尹昌衡卻想到了,而且還付諸實施。

  連海軍和空軍合作作戰,也是得到尹昌衡不少的啟發。

  “沈司令,軍事演習要多多進行。找出新裝備的一些問題,才能夠及時改進。”

  “是。”

  尹昌衡現在可不是簡單的空軍司令。因為他已經是從空軍司令上調到軍委擔任副主席的職務,郭鬆齡接任空軍司令的位置。雖然不是軍委第一副主席,但也成為了目前軍隊頂級大佬。

  而且才五十二歲,以年級來說在下一屆當中很有可能擔任第一副主席。

  這一次的空海軍聯合演習當中,也是作為軍委領導過來全權指揮。

  …………

  “英國人抓了甘地和尼赫魯?”

  1937年1月9日。

  世界形勢一片混沌,所有的國家都在關注世界局勢的變化。

  而這一天一個消息傳到了中國。印度國大黨的兩位領袖甘地和尼赫魯被英國人給抓了起來。

  “對。甘地和尼赫魯跟英國人要求,讓他們退出印度,承認印度的獨立。不過現在的印度總督是一個非常強硬的人,不僅僅是拒絕了他們的要求。還宣布國大黨是非法機構,要求解散國大黨,與此同時逮捕了甘地和尼赫魯。”

  “有種。英國人有種。”

  張學文冷笑。

  現在是什麽時候。在歐洲有德國的步步緊逼,東南亞的日本軍隊已經是摩拳擦掌。英國為了避免戰爭,幾乎是一步步的退讓。包括去年把香港、果敢都交還給中國。就是為了避免戰爭。

  可是在自己的殖民地,英國依舊是稱王稱霸,竟然還敢在印度這樣強硬。

  真是不知死活。

  英國不會真當自己還是世界老大。

  “印度情況如何?”

  “一片沸騰。國大黨是印度第一大黨,在印度影響力很大。甘地和尼赫魯被捕,印度各地都掀起了巨大的反抗浪潮。甚至印度軍隊都有倒戈的。國大黨另外一個激進派領袖鮑斯跑了,開始組織國大黨進行反抗。”

  曆史上印度的獨立,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

  一個是英國實力的衰退,已經是無法統治這些殖民地。另外一個就是印度反抗力量的增加。國大黨甚至是要組織武裝暴動,拉攏當時的印度軍隊。

  這都是印度獨立的重要原因。

  但後來英國以及西方國家更多的宣傳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認為是這個運動帶來的獨立。反而很少說國大黨的激進派組織過反抗,甚至是軍事對抗。

  有意的忽略這些因素。

  其實國大黨在印度獨立的過程當中貢獻真的是很大。這一次甘地和尼赫魯被抓,極大地刺激了國大黨的激進派。他們立馬開始組織國大黨反抗英國政府,鮑斯更是開始頻頻和印度本地軍隊接觸,想要讓他們成為國大黨的武裝。

  “日本,這是給日本好機會。”

  張學文皺眉。

  這個時候張學文並不希望印度出現任何的問題,因為張學文最希望的是英國和日本在東南亞兩敗俱傷。印度是英國重要的後勤基地,他一旦亂了,那麽就會徹底打亂英國的布置。

  到時候英國怎麽跟日本在東南亞爭鋒。

  不能亂。

  “英國派遣的這個印度總督是個棒槌。這個時候不應該是安撫國大黨,而不是這樣的選擇。”

  對於目前的印度總督,張學文真是無語。

  “咚咚咚——”

  “總統,總理,西南軍區的電報。”

  “念。”

  “日本軍隊和暹羅軍隊聯合突襲法國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