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禹之謨退休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7      字數:4298
  “1930年我國的煤炭年產量超過了三億噸,達到了三億四千萬噸,成為世界上煤炭產量最高的國家。”

  “嘩嘩嘩——”

  1931年3月。

  禹之謨的最後任期已經結束,這一次人民代表大會結束之後就要讓出總理的位置。

  這也是他最後一次的政府報告。

  很輝煌。

  真的可以這麽說。

  中國的煤炭產量持續走高,從清末的不到千萬噸,到現在已經是突破了三億噸。目前全中國擁有十四個國家級煤炭基地,下麵還有上百個二級煤炭基地。

  煤炭勘探也是繼續進行,不停地發現各種儲量豐富的煤炭基地。

  1930年的時候,中國超過了美國,成為了世界上煤炭產量最高的國家。

  雖然石油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煤炭依舊是目前世界上最便宜、最方便,用途最廣泛的能源。特別是中國的鐵路、航運、發電、供暖、煤化工業以及其他工業,都需要非常龐大的煤炭。三億多噸的煤炭,並沒有說就能夠完全滿足中國的需要。

  特別是周圍國家還從中國進口煤炭的情況之下。如日本、朝鮮、還有蘇聯的遠東地區,都會進口一些煤炭。

  現在中國的煤炭產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對於中國來說絕對是有重大的意義。甚至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個很重大的事情。

  “我國1930年的鋼產量超過千萬噸,達到了一千五百萬噸。超過英國、法國、德國,僅次於美國。”

  禹之謨一個個數據說出來都震撼所有的代表。

  鋼產量。

  在辛亥革命的時候,中國的鋼產量才十幾萬噸,可是現在的中國鋼產量已經是超過歐洲所有國家,僅次於鋼產量四千萬噸的美國。

  相比起煤炭,鋼產量是這個時代衡量一個工業國家的指標性數據。

  不要說是現在,就是到了五六十年代,鋼產量也都是硬邦邦的數據。代表著一個工業國家的潛力,代表著一個工業國家的實力。

  要不是有足夠的鋼產量,目前中國的鐵路、橋梁、飛機、坦克、軍艦怎麽能夠造出來。那可都是需要嘩啦啦一堆的鋼鐵。

  而中國鋼產量是持續走高。

  “1930年我國的原油產量包括庫頁島的石油,總共超過千萬噸,達到了一千三百萬噸。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名列第二位。”

  這就是大國。

  中國這樣的大國隻要開始發展,那麽總量是驚人的。畢竟中國擁有六億多人口,國土麵積超過一千二百萬平方公裏。

  開采能源上,就不是一般的國家能夠比擬的。

  包括石油。

  中國的石油儲量比不上中東,但也絕對不少。要不是現在技術不行,那麽中國的渤海灣、塔裏木盆地、南海地區,都擁有非常豐富的石油。

  一旦開始開采,原油產量也是蹭蹭的往上走。而且中國的石油出口也幫助國家賺外匯。歐洲強國不說,日本每年都要從中國進口百萬噸的石油。

  到了1930年,中國工業總量數據,已經是超過英國、法國、德國這些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很多方麵已經是僅次於美國,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國家。

  “我國今年的發電量突破了600億千瓦時,僅次於美國的1160億千瓦時。”

  近二十年時間。

  辛亥革命的時候中國的發電量才0.6億千瓦時,而且大部分都是在上海、天津、北京的外國公司所有。而經過二十年的建設,水力發電廠、火力發電廠統統上馬,到現在發電量已經是突破了六百億千瓦時。雖然沒有完成中國一半人口都擁有電的目標,但也已經是讓中國百分之四十的人口都看到了電。

  現在每年國家投資建設的發電廠越來越多,包括地方政府上馬的發電廠也很多。發電廠的建設,也是帶動一大批的產業。

  鋁礦、橡膠、鋼鐵、水泥、煤炭、木材、電機,一大批產業跟著發電廠的建設發展。

  此時就是蘇聯的發電量也不過剛剛超過一百億千瓦時而已。

  “我國的大卡車產量超過十二萬台,拖拉機一年的產量超過三十萬台。為了適應日益發展的經濟,我們已經連續投產兩個汽車製造廠,以及建設東北和太原兩個拖拉機製造廠。爭取每年的大卡車產量超過五十萬台,拖拉機一年的生產量超過兩百萬台。這樣才能夠滿足運輸的需要和農業工業化的需要。”

  這些隻是禹之謨的一個規劃。

  有些已經投產,有些還隻是書麵計劃。需要李燮和這些新一屆的政府接手。

  中國開始製造大卡車已經十年時間,到現在為止製造了大約八十萬台的大卡車,活躍在中國各個城市。至於拖拉機已經造了十四五年的時間,總共造了二百六十萬輛以上。大部分都是分給了那些國家農場。

  不過遠遠不夠。

  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大卡車就算是有千萬輛也不夠,拖拉機也應該有個幾千萬輛。因此中國還是大力發展大卡車和拖拉機。

  “今年我國的財政收入達到一百七十三億人民幣。”

  成果很大。

  中國的財政收入已經是超過了三十億美元,在目前整個世界上都是有一號的。其實按照中國的工業實力來說,中國的人民幣是低估的。

  馬上就要離開,禹之謨這是最後的一次政府報告。但他說這些數據的時候,還是非常自豪。畢竟這些數據和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啪啪啪——”

  等到禹之謨的報告結束,張學文第一個鼓掌。下麵的所有人都是鼓掌。

  “大家都應該清楚。現在世界經濟危機,全世界的經濟情況都不好。而我們國家能夠逆勢而上,有這麽好的成績,跟大家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1930年。

  全世界的經濟一片哀嚎,財政收入降低、工業產量降低、工資降低。目前歐美國家當中除了法國之外,其他國家大部分的工廠開工的隻有一半。

  開工率嚴重不足。

  但中國這邊不同。

  中國這邊是因為很多工廠產量不足,很多工廠都加足馬力生產,都無法滿足國家的需要。因為現在進行的鐵路建設、公路建設、城市建設、水利建設,都需要大批量的機器設備、大卡車、水泥、鋼鐵,還有其他一堆配套的東西。

  可還是因為中國工業實力的不足,無法完全滿足。

  所以中國現在的情況反而是很多大計劃因為供給不足,隻能是放緩速度。為什麽那些私人富豪這一次都積極的從國外搶奪技術人才。

  就是因為他們都看到了巨大的商機,隻不過因為他們公司技術實力不足,無法參與到這些建設當中。可是這些建設都是利潤非常高的項目。

  因此他們都希望發展自己公司的實力,來參與未來中國大發展的機會。

  “我們當年鬧革命,就是為了不讓國家受到列強的欺負。而今天我們終於可以堂堂正正的表示,我們中國以後再也不會害怕那些列強。西方列強隨意欺淩我們的日子徹底過去。”

  “在這裏我要為禹之謨總理、唐紹儀總理表達我的感謝。正是因為有你們的努力,才有了現在的一切。”

  給人麵子。

  這是中國人最注重的。當一個人離開的時候,很多本來有矛盾的人,也會給他鼓掌。除非此人退了,但還要跟你繼續耍。

  禹之謨、唐紹儀在這一次會議之後都要選擇退休。

  這是為了政治的正常化。

  …………

  “稽亭兄,坐。”

  “子清,我現在可是無官一身輕。你一個大總統,不應該找我。”

  從總理位置離開,如果沒有一些失落是不可能的。

  但禹之謨調整自己的心態還是很快。

  “你呀。”

  禹之謨和張學文兩個人是搭檔時間最久的人。從1905年年末張學文從日本回國建立同盟會湖南分部開始,禹之謨就和張學文搭檔。

  當時張學文是同盟會湖南分部的會長,禹之謨和仇亮是副會長。不過因為禹之謨是當時湖南同盟會的領袖人物,所以他是名副其實的二把手。

  從那時候開始兩個人合作,到現在超過二十多年。

  一直都是配合默契。禹之謨有才幹,卻不會攬權。在禹之謨擔任總理期間,張謇、李燮和、張靜江他們都各司其職,有時候甚至都看不出禹之謨是總理。禹之謨就在不知不覺當中,整合大家,而且規劃中國的經濟體係。

  這就是禹之謨。

  相比起來李燮和的存在感就強很多。李燮和是比較強勢的人,而且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判斷。

  和禹之謨這樣的搭檔合作,是張學文的幸運。

  這些年具體的事情都是禹之謨負責,張學文都是負責大方向。

  “稽亭兄,本來就如你說的,無官一身輕。你也不再是總理,不應該麻煩你。不過這一次還是需要你出馬。”

  “什麽事情。”

  “你也知道。我們國家的突破口一直都是放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未來十年我們的主攻方向也會這裏。隻要拿下東亞和東南亞,那麽我們國家在世界上算是穩住陣腳。可是對於我們中國來說,最大的威脅其實還在北邊。如今蘇聯已經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又趕上了世界經濟危機,大肆從歐美國家購買機器設備和專家人才。加上我們前段時間賣給他們大批量的機器設備,蘇聯的工業發展會非常快。很快蘇聯會成為一個工業強國。”

  對於北邊的蘇聯,張學文是從來沒有小看過。

  特別是斯大林。

  誰要是小看蘇聯,誰就絕對會倒黴。

  “蘇聯是一個人口近兩億的國家,絕對有潛力、有能力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可是我們和蘇聯之間的曆史恩怨太多,而且邊境線太長。我不希望我們和蘇聯在邊境線上進行軍事對峙。到時候我們不得不準備上百萬的軍隊和蘇聯對抗,這不符合我們的發展。一旦我們和蘇聯死磕,那麽我們所有的戰略都無法實施。”

  “對。”

  禹之謨點頭。

  “我們如果和蘇聯鬧翻,對我們的確非常不利。會極大地影響我們在東亞和東南亞的布置。也會讓歐美國家看熱鬧。”

  “就是這個。稽亭兄,因此我希望你悄悄地去一趟蘇聯,和蘇聯的高層,最好跟斯大林直接接觸。我需要北方絕對的安全,我希望我們和蘇聯簽訂一份絕對的和平協議。特別是在北方地區,最好弄一個非軍事區。我相信蘇聯肯定也是願意的,畢竟西伯利亞地區他們根本就沒有軍隊。一旦和我們衝突,蘇聯的遠東地區根本就保不住。而且蘇聯的主要工業區、主要人口區、主要威脅都來自歐洲。如果我們要求設立一個非軍事區,我相信他們會願意的。”

  “我合適嗎?”

  “當然。”

  張學文很肯定的道:“稽亭兄,沒有比你更合適的。你的分量斯大林會明白。”

  斯大林會明白中國的官場文化。

  禹之謨是成立民國的大功臣,當了這麽多年的國家領導人。雖然現在退休,但他的分量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的。

  畢竟那可是禹之謨。

  禹之謨就算再不攬權,他當了這麽多年的政府一把手,在政府係統的勢力是非常龐大的,影響力是驚人的。

  這樣的大人物,就算退休,那也是中國政壇無法忽視的人物。

  蘇聯會明白他的分量。

  “而且我不希望在簽訂合約之前大張旗鼓,讓太多國家知道。因此你比較合適,你剛剛從總理位置上退出,沒有擔任新的職務。這個時候你不出現在大家麵前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

  “恩。”

  “稽亭兄,你大膽跟斯大林談,不要有任何的顧慮。最主要的意思就是一個,那就是在北方地區形成一部分的緩衝。雙方都做出一些讓步,增加雙方的經濟合作。北方地區最好隻留下一些警察部門和處理事務的少部分軍隊。”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怎麽出發?”

  “外蒙古地區發現了石油,最近石油部會組織大批人馬去外蒙古進行進一步的勘探和開采工作。你和談判隊伍,就跟著他們一起去外蒙古。然後從恰克圖進入蘇聯。”

  “好。”

  禹之謨點頭。

  這可不是什麽人都可以談的。而且也不是什麽人都可以見到斯大林。也隻有禹之謨這樣的身份才有資格去見斯大林,和他親自談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