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對峙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6      字數:4926
  “副總統先生,你們到底要幹什麽?”

  司徒拔立馬是以香港總督的身份和中國軍方接觸。軍方這邊可沒有權力和司徒拔私自接觸,因此消息很快傳到劉道一這裏。劉道一本來就是為了這次的事情南下,因此立馬見司徒拔。

  司徒拔見到劉道一之後,怒氣衝衝的問劉道一。

  劉道一沒有回答。

  抬頭看了看司徒拔,然後笑了笑,並沒有說話。

  司徒拔看到劉道一這個樣子大為惱怒。司徒拔擔任香港總督,這不是他第一次在殖民地,也不是第一次擔任殖民地總督。

  早在來香港當總督之前,司徒拔就一直在英國各殖民地工作。

  在英國的殖民地上,英國就是太上皇。香港總督的權力就更大,特別是在香港一畝三分地,他的話就是法律。

  司徒拔是頤指氣使慣了的。但是現在看到劉道一的笑容,司徒拔感到那麽的刺眼。因為他認為劉道一的笑容是一種恥笑。

  不屑的笑容。

  根本就不把自己放在眼裏,才會有這種蔑視的態度。

  其實司徒拔還真是想對了。

  劉道一的確是沒把司徒拔放在眼中。劉道一在人民黨當中的排位是可以進入前十的大佬,在政府機構的排名也是前十的大人物。

  位高權重。

  別看劉道一低調,但在中國政治圈的地位很高。

  作為中國這樣大國的大人物,一個小小的香港總督,真不在劉道一眼中。要和劉道一平起平坐,怎麽也應該是英國政府的高級官員出馬才對。

  香港總督,算個什麽東西。

  劉道一輕輕的吹著手中的茶,慢慢的喝了一口。

  “副總統先生,中國政府這是要跟大英帝國宣戰嗎?”

  “宣戰?嗬嗬。”

  劉道一微微一笑,終於開口道:“如果我們要宣戰,會直接跟英國的領事館說,會直接跟英國政府聯係。香港總督是個啥職位,也有權力管中英宣戰的事情?”

  雖然劉道一是笑著說,但司徒拔是真的怒氣頓生。

  因為劉道一的意思很簡單。中國如果要宣戰,你一個香港總督是個什麽東西,也配在這裏跟我談這個。英國政府、英國領事館都在,哪裏有你香港總督攙和的餘地。

  這個時候司徒拔突然明白。

  人家劉道一今天跟自己見麵,根本就沒把自己放在眼中,也根本就沒有想過和自己談那些虛無的大事情。劉道一這完全把自己當成是空氣。但是仔細想想之後,司徒拔卻發現,麵對中國這樣的大國,擁有上百萬軍隊的大國,自己小小的香港總督真的沒有絲毫的籌碼可以討價還價。

  以前他可以耀武揚威,那是因為他身後有英國。那些殖民地的人都害怕背後的英國,所以誰也不敢反對他。

  但是當中國這樣的大國不在意司徒拔背後的大英帝國的時候,對於司徒拔來說,自己真是什麽都沒有。自己能說什麽。自己還沒有英國駐華領事有權力。

  司徒拔忍著怒氣道:“副總統先生,你們集結部隊,那麽多大炮直接對準香港,到底是要幹什麽。”

  “總督先生,真想要知道?”

  “當然。”

  “軍隊集結也沒什麽大事情。前段時間新界發生了槍擊我國國民的事情。我們集結軍隊,隻是想要進入香港把這些人抓起來審判而已。沒有其他事情。”

  劉道一說的非常平常,但讓司徒拔冷汗淋漓。因為劉道一說的實在是太簡單,反而讓司徒拔心裏哇涼哇涼。中國人不會是瘋子吧?

  “副總統先生,你要知道你們中國政府是沒有權力進入香港執法。”

  “是嗎?”

  劉道一簡單說了一句。

  司徒拔等待劉道一的回答,但發現劉道一就這麽說了一句話,然後並沒有繼續說。這讓司徒拔心裏著急不安。他實在是不明白劉道一到底是什麽意思。

  就在他著急的時候,劉道一的聲音響起。

  “釋放所有在罷工期間被捕的工人,對他們進行道歉、補償。接受工人的罷工條件。對於新界發生的事情,港英政府要公開道歉,對於死者、傷者進行撫恤。至於這次發生事情的責任追究,我們會跟英國政府直接談判。”

  劉道一的話,讓司徒拔勃然大怒。

  前麵的一些條款,自己可以進行談判,進行協商。其實現在香港這麽亂,司徒拔已經是準備妥協。接受這些工人的條件。

  但最後一句話,讓司徒拔惱怒。因為司徒拔明白,劉道一最後一句話是什麽意思。那是說司徒拔必須要負責,這一次的事情必須要有人直接負責。而關於這個事件的負責人,中國政府要跟英國政府談。司徒拔還沒有資格知道,而且司徒拔本人有可能就要負責。

  因此司徒拔豈能不生氣。

  中國政府這完全是得寸進尺。

  “那中國軍隊也造成我們軍警的傷亡。”

  “咎由自取而已。”

  劉道一說的平平淡淡。根本就沒把那些英國軍警的死傷放在心上。這更是極大的刺激了司徒拔。什麽時候英國人的性命還不如中國人。

  這一次衝突當中,英國軍警可是傷亡不小。光是死的就超過十多人。

  後來中國軍隊迫擊炮、重機槍一起上去,把英國軍警的營地都給夷為平地。嚇得英國軍警現在都不敢出街。可是眼前這個中國副總統竟然一點都不在意。

  “副總統先生……”

  “三天。總督先生,隻有三天。如果三天之後我沒有得到答案,我將會讓香港所有的工人都離開香港。包括香港的商人,我們會讓他們都離開香港,回到國內。我們政府已經準備在新安縣(今深圳區域)成立一個新的港口城市,接納這些香港工人和香港商人。我可以保證,一周之內香港最少會少二十萬人。”

  劉道一絕對不是嚇唬司徒拔。

  目前香港人口才五十多萬,其實都是中國人。英國人也隻有幾百人。一周之內二十萬人,對於現在的中國政府來說,完全是小菜一碟。

  自從蔣翊武來到香港之後,香港的罷工更是如火如荼。

  不僅僅是因為蔣翊武能力強,更多的是蔣翊武代表的是中國政府。在成為總工會書記之前,蔣翊武就已經是中國省級領導。

  這樣的人物來到香港,香港那些華人華僑聯合會的那些人,都是目前香港頭麵人物。

  立馬積極支持蔣翊武。

  一下就造成目前香港的團結。短時間之內動員二十萬人沒有絲毫的問題,甚至隻要好好動員,三十萬人都沒有問題。一旦如此,香港就真的要徹底沒落。

  甚至司徒拔可以想象。

  等到香港居民知道中國大炮已經對準香港,到時候會造成大恐慌,香港居民都要逃離香港。中國政府動員二三十萬人,自己跑的就更多。如果香港沒有人,那麽香港就什麽都沒有。

  “如果這段時間誰敢阻攔撤離香港的工人、商人、學生,我們的部隊就會進入香港維持秩序。任何人敢阻攔我們的部隊維持秩序,我們的重炮也就有了發揮餘地。”

  劉道一輕描淡寫說完之後,站了起來。

  “總督先生,從現在開始回去好好想想。時間不多。來人,送客。”

  看著劉道一不搭理自己,一個人離開,司徒拔突然感到悲哀。原來英國在遠東的影響力已經是降低到如此地步。中國政府開始完全無視英國。

  東方國家要開始崛起。

  這麽一想,司徒拔心情就非常不好。畢竟司徒拔多年就是在殖民地當官,這麽多年在殖民地就是耍威風。沒想到也有這樣的時刻。

  香港要如何?

  一旦中國在遠東強勢崛起,還能夠讓英國繼續統治香港嗎?

  …………

  “速度怎麽樣?”

  “一小時能跑二十裏,最快速度達到三十裏。不過最多能跑個七八十裏,然後需要加油、需要檢查一下。”

  坦克。

  自從一戰結束之後,全世界都在關注坦克的發展,都在投入重金研究坦克。當然除了美國和日本之外。美國是因為不怎麽重視對於陸軍的發展,也沒有看出坦克的威力。

  所以對於發展坦克沒什麽興趣。

  但日本不同。

  日本是島國,更重視海軍的發展。海軍本來就是非常耗費錢的兵種,日本的財政情況要麽發展海軍,要麽發展陸軍,不可能兩種都發展。

  不僅僅是錢的問題。

  日本還是一個缺少資源的國家。

  現在日本工業發展的一大半原材料都是進口的,他們真的是什麽都缺。特別是現代工業標準需要的鐵礦,日本非常缺少,都需要進口。連一戰被打成稀巴爛法國鋼產量目前都超過三百萬噸,而日本這個根本沒有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的國家,目前的鋼產量也不過剛剛有百萬噸。

  而且所需要的鐵礦,都是引進的。

  可以看出日本在歐美工業國家麵前還是很落後的。

  百萬噸,看起來不少。但日本工業方方麵麵都需要鋼鐵,海軍發展需要的鋼鐵就更多。包括子彈、炮彈,這些需要的鋼鐵很多。

  坦克。

  說句實話,日本的鋼鐵產量還真是玩不起坦克。特別是造個幾百幾千坦克,日本目前真的沒有那樣的實力。因為他們的鋼鐵沒有剩餘。

  而中國不同。

  進入1921年,隨著擴大漢陽鐵廠、鞍山鐵廠、太原鐵廠、唐山鐵廠、石家莊鐵廠規模,打造中國五大鐵廠,中國的鋼鐵產量開始大爆發。1921年年初製定的五年三百萬英鎊的目標,1921年當年中國的粗鋼產量就已經是突破一百萬噸,達到了一百三十萬噸。

  從1911年的十幾萬噸的鋼產量,經過十年時間,中國的鋼產量已經是突破了百萬噸。和美國這種擁有四千萬噸以上產量的國家比不了,但已經是超過了日本。

  1922年,隨著建立更多的高爐,打造更多鋼鐵廠,中國的鋼鐵產量更是驚人。今年才剛剛過七個月,鋼鐵產量已經是突破了百萬噸。今年能夠達到一百六七十萬噸沒有問題。

  就是一個分界線。

  從此中國在總量方麵會一騎絕塵,日本再也趕不上中國。

  中國的鋼鐵其實也不足。畢竟目前中國需要的鋼鐵更多,但中國有信心鋼鐵產量可以繼續提高。因此一戰結束沒有多久,中國就在長沙成立了坦克廠。

  專門研究製作坦克。

  後來德國軍工專家來到中國,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不少軍工專家也秘密來到中國。讓中國的軍工技術有了一個飛躍性的發展。

  在製作坦克的過程當中,他們的幫助也非常大。

  中國已經有製作汽車,製作大卡車的經驗。雖然和坦克不完全一樣,但也有了一定的技術基礎。所以一番努力之後終於打造出來自己的坦克。

  當然和後來的坦克不能相比。

  不過依舊讓中國軍方非常高興。軍委已經開始著手打造裝甲兵部隊,也從各個年輕軍官當中挑出人選,參與組建中國的裝甲兵部隊。

  為了這一次的坦克驗收,軍委副總參謀長何成濬,總裝備部部長石陶鈞都親自來到了長沙。

  “速度還是慢。如果一個小時能夠跑個六十裏,那麽突擊速度就會快很多。真是可惜了。”

  何成濬摸了摸坦克,然後遺憾的道。

  其實何成濬這已經是在軍委最後的任務,因為他已經是接到了新的任命。那就是何成濬要離開軍隊,要轉業到地方。連去處何成濬都知道,要去奉天擔任奉天省長。

  因為很快奉天的地位會非常重要。

  需要強將坐鎮。

  “現在全世界都沒有這麽快的坦克。”

  “十年前還沒有坦克,現在不是有坦克。火車剛剛出來的時候,速度還沒有馬車快,再看看現在。技術是發展的。軍委的意思是,這一批的坦克生產不用太多。先用一用,看看效果如何。然後繼續進行改良。”

  何成濬傳達軍委的意思。

  “不過這一批坦克還是要快點生產。明年估計能用上。王天培。”

  “到。”

  這一次建立裝甲兵部隊,選擇的裝甲兵司令員就是王天培。今年三十四歲的王天培,辛亥革命漢口保衛戰的時候就是營長。

  後來跟隨部隊參與了河南、直隸的戰爭,以及在山東和日軍的戰鬥。如果這一次不是參與裝甲兵的建設,在陸軍擴軍當中也是要被任命為軍長。

  可以說當年武昌陸軍中學出來的學生,因為參與辛亥革命升官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陳調元這個教官已經是蒙古省省長,鄧漢祥外放之後,目前也已經是軍參謀長。

  現在參與組建裝甲兵部隊,王天培手下就小貓幾隻。

  坦克?

  除了一戰結束分到一些德國坦克之外,就是目前坦克廠生產的幾輛坦克。總共都不到十輛坦克,但裝甲兵部隊的軍官卻很多。王天培這個軍長級別的大佬不用說,還有一個軍長級別的人物宋鶴庚,擔任裝甲兵部隊的參謀長。

  下麵還有一堆師長、旅長以至於很多前途光明的營團級的軍官加入到裝甲兵部隊。

  現在的情況是軍官很多,坦克很少。

  “要盡快的熟悉坦克作戰。現在大家的目光都在香港,正是好機會。你們悄悄的到奉天,那裏已經有了準備,給你們準備好了秘密營地。部隊去那裏之後,就立馬投入訓練。明年必須要形成戰鬥力。後續的坦克會陸陸續續給你們送過去。”

  “是。”

  現在整個遠東都在關注香港問題。

  對於中國來說是一次非常好的時機。可以秘密的進行各種軍事調動。其實大部分的軍隊調動日本是可以偵查的,畢竟日本在東北布置多年。

  但一些秘密的東西,就如火力設置這些就不是那麽容易得到的。

  就如日本知道中國在海城附近建造飛機場,也知道奉天有空軍部隊。但中國空軍在東北具體有多少飛機,飛機性能如何,日軍想要知道就困難很多。同樣對於中國的炮兵部隊,日本也知道。但多少重炮、多少步兵炮這些他們就不清楚。

  當然坦克也是如此。

  中國都希望保密,秘密的進行調動。

  “王天培,不要拘泥於歐戰。坦克才剛剛發展,就是歐洲也是沒有經驗。你們要敢想,敢於有新的坦克戰術。”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