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交通問題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6      字數:4539
  “以後這種大卡車一定會代替現在的運輸方式。這種大卡車和鐵路,會成為未來主要的運輸方式。他會徹底改變現在的模式。好東西,真是好東西。”

  從德國分到的東西陸續的運來。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於中國絕對是一次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甚至可以說世界大戰才讓中國免於繼續被列強瓜分,而且一躍讓中國成為能夠完全自保的國家。利用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經濟可謂是飛躍性的發展。雖然現在對於國民生產總值沒能給進行統計,但是大家都知道比清末來說有了十幾倍的發展。甚至1919年的財政收入達到了六十億人民幣,遠遠超過大家之前的想法和計劃。

  而且中國利用抄底歐洲的機會,從歐洲買了眾多的機器設備和技術,填補了中國工業很多地方。雖然這些東西還沒有完全成為中國的技術,但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頭。一旦這些技術被中國完全消化成功,到時候中國的工業就能夠有一次飛躍性的發展。

  然後就是分割德國的財產。

  拉來了眾多的大炮、飛機,還有德國的軍艦,包括今天來的大卡車。

  真的都是好東西。

  中國的海軍本來很弱,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開始,中國從德國在青島的守軍手中拿到了德國的幾艘軍艦和運輸船,讓他們進入中國海軍服役。而高爾察克這一次投奔中國,把停靠在海參崴的四十多艘艦艇都交給了中國。俄羅斯的艦隊雖然沒有什麽戰鬥力很強的軍艦,但他們的艦隊種類非常齊全,一下填補了中國海軍缺少的很多東西。這一次又從德國拉來了一些軍艦,導致中國海軍實力猛然有了幾倍的發展。

  雖然依舊很弱,但也讓中國海軍的噸位一下增長很多。

  而且中國的造船廠已經開始給海軍提供魚雷艇和潛艇,提供的還真不少。因此中國海軍開始形成少量的戰列艦,配以大量的魚雷艇和潛艇,保護我國海岸線的做法。

  今天大家則是來看看德國的大卡車。

  很破。

  和後世的大卡車完全不能比。輪胎都很差,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無法引進天然橡膠。不過德國人厲害,既然沒有天然橡膠,他們的科學家就開始研製人工橡膠。

  人工合成橡膠在德國已經成功,他們的很多部門用的都是人工合成橡膠。

  現在德國的大卡車用的都是人工合成橡膠。

  當然這個時代的人工橡合成膠技術剛剛開始,技術還不是很完善。因此這些輪胎,要是溫度太低,那麽就會變硬。和天然橡膠完全不能相比。

  就算是到了後世,人工合成橡膠在很多方麵的性能都比不上天然橡膠。因此一些重要部門,需要特殊性能的時候,依舊是需要天然橡膠。

  “是啊。隨著經濟的發展,運輸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大城市,發展快速的城市,都是在交通運輸方便的地方。要麽是在鐵路沿線,要麽是在船運發達地區。但我們不能僅僅依靠這兩種,畢竟我們中國還有很多城市在內地。他們沒有航運,也沒有通火車,需要其他的運輸方式。如果我們能夠大規模生產這種大卡車,那就比現在牛車、驢車的運輸方式便捷很多。也可以加強地方和地方之間的聯係。”

  禹之謨摸了摸這種大卡車,然後也是不停的讚歎。

  真的是如此。

  看到這樣的大卡車運貨物,大家才知道,未來這才是主流。什麽牛車、馬車、驢車,和他相比速度慢、載重輕,反正哪一方麵都比不上。

  其實中國地大物博,不是吹吹的。

  但是很多東西都無法開發出來。原因就是交通的問題。就如中國生產明礬,礬的儲量中國是占據世界百分之六七十。世界對於礬的需求也很高。

  可是清末到民初的時候,產量一直上不去。

  就是因為那個地方的交通很差,大家隻能是人扛著。運輸效率太低。在一戰的時候,中央投入資金在那裏建了一個短途的鐵路,然後增加開采機器。

  礬的開采量一下就增加十幾倍,為中國掙到了無數的外匯。

  現在戰爭結束,世界對於礬的需求反而是越來越大。而世界礬的開采,中國占據百分之九十以上。就算是高價,外國也要購買。

  因此現在也是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外匯。

  如果當時有大卡車這種運輸工具,那麽就不需要那麽艱難。

  “這是能夠改變運輸模式的好東西。有了這樣的大卡車,不管是軍用還是民用,對於我們國家的發展一定會有巨大的助推作用。”

  大家都是讚揚。

  大卡車,雖然是一戰特殊形式之下誕生的,但是他的作用會非常大。

  “不過現在我們國家的道路情況不是很好。這種車很容易散架。跑起來非常不容易。”

  施肇基在旁邊立馬發言。

  說起來最近幾年施肇基是比較鬱悶的。因為國家為了改善中國的交通情況,財政的撥款是一年比一年多,可是大部分都被鐵道部拿走,交通部隻能拿一點點。也就是能夠修修北京周圍的道路就不錯。

  相比起來鐵道部拿走的資金,那是龐大的無以複加。是交通部的好幾十倍。

  看看這些年鐵道部開設的各種項目。光是超過一千公裏的大鐵路,就有粵漢鐵路、川漢鐵路、京倫鐵路,都已經完成。目前還在建設的隴海鐵路,還有規劃當中的新疆鐵路。

  哪一個不是用上億,幾億人民幣。

  所以看到大家都說大卡車是未來重要的運輸手段,施肇基立馬就表示路況的問題。

  “也是。汽車要發展,道路情況是很重要的。”

  大家都點點頭。

  現在中國除了那些重要的道路之外,其他地方的道路情況非常差。

  “現在的道路鋪設是什麽樣的。”

  禹之謨問了問施肇基。施肇基當交通部長也有段時間,對於鋪路還是有很多了解的。因此立馬道:“按照我們中國的情況來說,水泥路是最好的。不過大部分農村是不可能鋪水泥路,因為我們沒有那麽多資金,水泥路的價格非常昂貴。因此我們隻能是在有限的一些地方鋪設水泥路,包括城市鋪設水泥路。而大部分地方隻能是把路麵平一平。但就算是這樣,也需要大筆資金。”

  “不過最近歐洲那邊開始鋪設瀝青路。這種路鋪設之後非常平整,馬車跑起來都不會顛。像法國巴黎,整個城市都已經是鋪設了這種瀝青路”

  張學文在旁邊也是仔細聽著。

  路。

  要想富,先修路。

  中國這麽大的地方,修路是必須的。不過中國經濟有限,目前來說鐵路的作用遠比公路好用。所以一直以來都是鐵路為先,公路隻是跟施肇基說的那樣,拿沙子和土,把路麵弄平。水泥路也隻是存在於北京和上海幾個寥寥無幾的地方。

  實在是因為水泥路太貴,國家根本就拿不出這些錢。

  至於瀝青,也就是後來高速公路主要用的。當然後來大部分公路也都是用瀝青。

  不過具體的東西張學文也不懂。

  “目前瀝青有天然瀝青和煤瀝青、石油瀝青。歐洲主要用的是煤瀝青,因為天然瀝青非常少見,石油瀝青並不普及。煤瀝青是,生產焦煤的時候產生的。毒性比較大。不過用途也非常廣泛,除了可以鋪路,還有很多其他方麵重要的用途,是煤化工業的一種。”

  施肇基這麽解釋,大家才對於瀝青有些認識。

  張學文也是點點頭,以前還真不知道瀝青有這麽多說法。

  “焦煤,我們國家也生產焦煤。”

  這是煉鋼必須的東西。

  中國也生產不少焦煤,雖然技術落後,但是這一次抄底歐洲機器和技術的時候,弄來了不少這方麵的技術。接到丁文江的報告之後,中國也準備投入巨資在煤化工業上。

  畢竟中國的煤炭資源太過豐富,圍繞著煤炭進行發展是一個很正確的道路。

  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紀,對於中國來說主要資源依舊是煤炭。

  “是。”

  “其實我國有天然瀝青。”

  仇亮在後麵說話,一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對於北洋係的不少高官來說,他們對於仇亮都是比較陌生。僅僅是聽說過這麽一個人,和仇亮並沒有什麽接觸。但是對於革命黨出身的政府高官來說,仇亮絕對是大名鼎鼎。

  這可是在人民黨內一度比譚人鳳的地位還要高,甚至有段時間跟禹之謨平起平坐的人物。

  在目前的軍隊當中也是人脈非常廣。

  湖南籍的那些將軍,都跟仇亮有很深的私人交情。甚至當中不少人都是仇亮一手拉近同盟會的。隻不過仇亮很低調,所以很多人忘記仇亮而已。

  “這一次我帶著人進入新疆,勘探石油的時候,在新疆烏爾禾地區,當地人都叫‘魔鬼城’。我們在那裏發現了儲量巨大的石油,以及很豐富的天然瀝青。當時李四光就說,天然瀝青的用途非常廣泛。是一個大寶藏。”

  “也就是說新疆有儲量豐富的天然瀝青?”

  “是。那裏的石油儲量和瀝青儲量都非常豐富。估計比玉門油田的儲量更高。”

  仇亮點點頭。

  大家都非常高興。老祖宗給後人留下了巨大的寶庫。石油部在甘肅玉門地區發現了油田,已經開始開采。對於中國來說,目前石油並不是什麽必須的資源。有了玉門油田基本上就能夠自給自足。但是看到大卡車之後,大家都明白,中國未來對於石油的需求也會很大。沒想到在新疆又發現了儲量巨大的油田。

  張學文也是相當興奮。

  在沒有能力大規模勘探的時候,仇亮隻是從老祖宗的隻言片語當中就確定了幾個地方。連續勘探兩個地方,利用兩年的時間,的確發現都有石油。

  現在就剩下四川。

  古籍記載的又一個地方就是四川。

  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四川肯定也有石油。不然古籍也不會記載。

  “蘊存,你們石油部貢獻太大。”

  雖然不知道天然瀝青到底有多少開采價值,但既然李四光說用途廣泛,是大寶藏,那麽肯定是一個值錢的東西。

  “施部長,你們交通部應該盡快拿出一個公路方案。不過你們的方案必須要跟國家建設計劃相吻合,還有多考慮那些資源城市。想想怎麽優化資源,怎麽聯係幾個重要發展城市。”

  禹之謨立馬跟施肇基說話。

  對於目前的中國來說,沒有能力在全國範圍之內都進行交通計劃。因為國家沒有那麽多資金,因此隻能是先重點把幾個重要城市連接起來。

  “好。”

  施肇基高興。

  自己這個交通部部長,總算不用隻是掛個名字,也可以幹一番事業。

  “我們光說的熱鬧,光顧著高興,正事反而忘記。何部長,你和西南汽車公司的人談過。你告訴我們,我們國家能不能製造這樣的大卡車。”

  對公路說的那麽多有什麽用,還是要看中國能不能製造大卡車。

  因此張學文點了何燏時的名字。

  何燏時站出來道:“目前憑我們自己比較困難。製造是沒有問題,大部分我們都可以仿造。但是以我們技術製造的發動機功率,能運輸的重量有限。大功率的發動機方麵,我們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剛剛大家的興奮勁立馬消失。

  是啊。

  公路建設再怎麽熱鬧有什麽用。如果無法發展大卡車,那麽讓大卡車替代牛車、馬車的計劃就會夭折。

  “不過捷克斯洛伐克那邊的專家也很快要到。他們在這方麵有技術,應該可以幫助我們。如果僅僅憑借我們的技術,很多難題無法攻克。”

  這就是現實。

  雖然汽車工業發展並不是很長時間,但和汽車工業相關的一些技術,汽車裏麵的很多技術的發展卻是有段時間。西方的汽車發展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了漫長的時間。中國想要幾年之內趕上去,並不是那麽容易。

  不過捷克斯洛伐克這邊派人過來,這還是挺不錯。

  就算他們藏一手,中國也能夠學到不少東西。因為和捷克斯洛伐克簽訂了合約,所以他們的第一批專家已經在來的陸上。很快就會來到中國,幫助中國的一些工業技術。

  “那些個人用的轎車,可以製造的慢一點,甚至保留項目就可以。但是卡車,這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他能夠改變很多目前的情況。因此你要告訴汽車廠,要投入最大的精力,最好的技術人員跟捷克斯洛伐克的人學習。要短時間之內造出我們自己的大卡車。”

  張學文非常重視卡車。

  別小看隻是一個小小的卡車,但他會改變中國的運輸情況,改變目前很多東西。一旦中國能夠大規模使用卡車,那麽就必須要進行道路建設。一個道路建設,相關的產業不是一個兩個。會帶動一大批的產業共同發展。

  而且有卡車之後,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絕對會是一個很大的促進。

  私人用車。

  這種東西可以慢慢來,但是卡車是必須要快。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