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合作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5      字數:3670
  “對,對。是這個問題。找到了,找到了。趕快寫上去,以後可不能犯這樣的錯誤。”

  胡仁源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人。

  北大的那些學生都不怎麽喜歡胡仁源,就是因為胡仁源非常嚴謹。加上他的性格保守,因此他在北大的時候,對於北大的課程抓的很嚴。

  對於其他並沒有太大的關心。

  課程弄的滿滿的。

  所以北大師生對他並沒有什麽好感。

  胡仁源來到第一機械廠之後,人更是嚴謹。雖然隻是仿造英國人的機器,但對於每個環節、每個步驟都是管控很嚴。因為是第一次仿造機器,所以胡仁源幾乎是每個步驟都要親自把關。他希望中國也能夠製造和英國一樣出色的機器。

  所以把第一機械廠的機器賣給榮家之後,他並沒有不管後麵的事情。相反他親自帶著一批學生,來到榮家的工廠。

  查看這一批機器在使用當中的問題。

  果然實驗和工廠使用有些不同。本來不是問題的東西,真正讓工人用了之後,就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東西。隻要出現問題,胡仁源就帶著技術員上去,查看原因。

  一個月的時間當中,胡仁源和他的學生們已經是搞明白了很多平常沒有在意的東西。

  對於他們的啟發很大。

  因此胡仁源非常高興。

  他相信,隻要中國人努力,中國人製造的機器不會比外國人的差。一個月的努力,讓胡仁源對於這些機器了解更深。當然跟他一起來的那些學生也都是非常積極。

  任何一個小毛病,胡仁源和他的學生都很重視。

  “胡教授,大家都累了,吃中午飯再討論。”

  榮德生來到胡仁源這裏,打斷了他們的討論。胡仁源點了點頭,然後對學生道:“好好整理一下,然後快點反饋給廠裏。讓他們趕緊改進一下。”

  “是。”

  “先吃飯,大家都辛苦。”

  榮德生看著這些年輕的麵孔,當然胡仁源本人的年紀也不大,才三十三歲。而他的這些學生,都是剛剛過二十歲,看起來也就是二十一二歲。年紀稍大的也不過是二十四五歲。

  但是榮德生看著他們,就覺得自己好像是看到了中國的未來。

  有這麽一群廢寢忘食的技術員,何愁中國的機器製造不發展。因此榮德生每次來到他們這裏的時候,都是非常謙恭。因為他認為他們才是中國的未來。

  “榮經理,我們的機器沒出現什麽故障吧。”

  “沒有。胡教授,你們的機器並沒有什麽問題。那些出現的小問題,你們不都幫忙解決了嗎?”

  “榮經理,真是抱歉。”

  胡仁源立馬搖搖頭,道:“我們第一次仿造這些機器。雖然我們自己認為已經很完美,但沒有想到還是出現了這些問題。這都是我們的責任。”

  胡仁源嚴謹。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雖然這一批機器,並沒有出現什麽大故障。而且這一次的合作當中,榮家其實是得到了很多的好處的。李燮和作為上海市長,為了表彰榮家支持國貨,所以在貸款額度上給了很大的支持。

  讓榮家有能力接連開辦好幾個廠子。

  讓榮家在麵粉、棉紗這些市場上,繼續勇猛精進。而且第一機械廠提供的機器雖然有些小毛病,而且壽命上是不如外國機器。

  但他便宜。

  而且胡仁源幾乎是全程坐鎮上海。不僅僅是第一機械廠賣給榮家的機器,就是其他機器有什麽問題,胡仁源都是幫忙看著。

  因為胡仁源認為,幫榮家修那些機器,其實也是了解外國機器的好方法。

  “胡教授,你這麽說可真是讓我無地自容。我們榮家隻是一個商家,比不得你們為國家的機械製造考慮。”

  “榮經理這就是謙虛了。各行各業都有他的作用,沒有高低之分。”

  兩個人邊談邊進入榮宗敬那裏。剛剛進來,就看到了一個人,胡仁源笑著道:“燮侯兄,也在這裏。”

  “二弟,給你介紹一下。機械部部長何燏時,也是之前的北大校長。”

  “何部長,你好。”

  “榮家顯赫上海灘,久聞大名。”

  何燏時雖然也是學技術出身,但相比起胡仁源,就多了一些世故。何燏時技術很出色,當官也很出色。他懂得變通,懂得處理方方麵麵的關係。

  所以當初選擇機械部部長,選擇了何燏時。

  “次珊兄,我這次來,也跟你有關。坐下來一起談談。”

  “好。”

  等到榮德生和胡仁源都坐下來之後,何燏時道:“榮老板,我們第一機械廠成立的目的是為了製造重型機器。是為了未來能跟獨立製造大型機械。包括造船廠、鋼鐵廠這些地方需要的機器都要國產。所以成立第一機械廠。至於目前製造的一些小機器,隻是為了練手。”

  榮宗敬和榮德生都是點點頭。

  自從李燮和親自出麵之後,榮家兄弟就明白國家在這方麵的野心。他們肯定不會僅僅滿足於製造幾個小機器,肯定是為了打造更多好機器。如果隻是為了製造幾個小機器掙錢,那麽也不可能驚動李燮和此等級別的人物。

  這一次更是機械部的部長何燏時親自出馬。

  “但是輕型機械製造,我們也不會放棄,因為他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可是現在我們需要大投資、精力更多的放在重型機器上。因此機械部決定,把目前的第一機械廠的百分之六十的股份賣出去。我們機械部希望和榮家合作,交給榮家來打理第一機械廠。不知道榮家有沒有興趣進入機械行業。”

  機械部。

  何燏時作為機械部部長,對於中國的機械發展是非常關注的。

  目前第一機械廠的小機器,隨著和榮家合作,銷路算是打開了。畢竟第一機械廠的機器有價格優勢,對於一些資金能力不足的民族資本家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不過對於國家來說,這些小機器並沒有多少吸引力。

  國家重金投資機械廠,要的是他們能夠生產國家需要的重型機器。特別是那些大型工廠需要的機器。因此何燏時不願意在這些小機器當中投放太多精力。

  可是第一機械廠是國家投入一年多時間,到現在快兩年時間,花費重金、加上無數的技術人員打造出來的廠子。

  何燏時又不能放棄。

  而且這個廠子目前的前景廣闊,打理好了是能夠掙錢的。可是何燏時又不願意在這裏浪費太長時間,想來想去認為和民間資本的合作是最好的出路。

  讓民間資本進入第一機械廠,讓他們經營公司。本來是想要保留更多的政府股份,但是又害怕影響民間資本的積極性。所以討論之後,最後決定讓步第一機械廠百分之六十的股份。

  而機械部集中精力,去攻關、去仿造更重要的一些機器。

  “第一機械廠的那些技術員呢?”

  榮宗敬立馬問了最本質的問題。一個機械廠,最重要的就是那些技術人員。雖然榮宗敬沒有涉足過機械行業,但和胡仁源的交往當中,也對於機械行業有了不少的了解。

  目前第一機械廠最大的財富就是那些有經驗、有知識的技術人員。

  “這裏麵也有政府的股份,政府不會做那種殺雞取卵的事情。我們機械部準備成立第二機械廠,而在成立第二機械廠之前,次珊兄會繼續在第一機械廠。我們會加大對於第一機械廠的技術支援,一直等到第一機械廠能夠獨立運轉,次珊兄才會離開第一機械廠。”

  何燏時說完,胡仁源立馬道:“其實目前第一機械廠已經能夠自主製造這些機器。你看我在上海都一個多月,工廠也沒有任何的問題。因此技術實力不用擔心。”

  胡仁源不懂為什麽要出售第一機械廠的股份,但何燏時決定,他也不反對。

  第一機械廠其實目前技術實力是不錯的。利用近兩年的時間,胡仁源已經是培養了一個團隊。仿造一些小機器,在技術上並沒有太大的困難。

  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保證機器越來越好。

  “榮老板,說起來我和次珊兄都是教書出身。讓我們玩技術可以,但讓我們經營一個廠子,就不是我們的長項。而榮家是商場上的佼佼者,我們希望榮家能夠把第一機械廠打造成中國最好的小型機器製造廠。這裏麵的市場有多大,我相信榮老板應該明白。”

  榮宗敬點點頭。

  的確是如此。

  機器市場很大,很大。特別是隨著這幾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各種小廠子如雨後春筍一樣的出現。和榮家這樣的大商家不同,有些小商家沒有多少實力。

  想要引進外國的機器非常困難。

  如果有國產機器,那麽絕對會有很好的銷量。

  看看現在麵粉廠、棉紡廠、紡織廠、榨油廠、造紙廠這些企業擴張速度,需要的各種機器數量非常多。的確是很有市場前景。

  隻要第一機械廠發展順利,占據這個機器市場是沒有問題的。

  “何部長,你可能清楚。我們榮家目前並沒有多餘的資金可以投入到機械行業。”

  榮宗敬的確是有些眼紅機械製造行業。

  可是榮宗敬囊中羞澀,因為他的錢都投入到新建的工廠當中。而且按照榮宗敬的估算,第一機械廠的資產非常龐大。整個廠子的資產應該是不會低於千萬人民幣。畢竟那麽大的地方,那麽大的廠房,以及裏麵那麽多的機械設備,還有大堆的技術人員。

  就算榮家最鼎盛的時候,想要拿下第一機械廠百分之六十的股份也是非常困難。

  何燏時笑著道:“榮老板,這方麵你完全不用擔心。我們政府不想太過介入工廠的運營,所以才會希望把工廠交給榮家打理。錢我們可以先借給榮家。榮家如果能夠讓第一機械廠利潤大增,那麽完全可以用這部分利潤慢慢的還錢。如果榮家打理不善,到時候我們隻能是把交給榮家的股份收回來。你認為如何?”

  何燏時如此,其實說白了就是因為手上沒錢。

  何燏時希望第一機械廠能夠掙錢,然後加上自己目前手中的錢,打造一個更大的機械廠。名字都想好了,就直接取名叫第二機械廠。

  而讓工廠掙錢,相比起何燏時、胡仁源來說,榮家這樣的商家更有辦法。所以才準備讓榮家接手。

  榮宗敬想了想,道:“何部長,你讓我想想。”

  榮宗敬是心動了。

  如果真的能夠打理好第一機械廠,榮家就真的能夠成為目前中國商家當中的頂級家族。而且還能夠和政府徹底綁在一起。

  這是大好的事情。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