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海軍3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4      字數:3359
  “程司令,來,來。”

  開完會,很多人都高高興興的離開,因為他們終於挫敗了海軍想要擴大經費的想法。海軍是個無底洞,一旦海軍分走財政,那麽其他部門的錢就少了。因此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一場勝仗。

  很高興。

  但程璧光卻很是鬱悶。因為經過這一次的會議,程璧光發現中央高層大部分人對於發展海軍沒有什麽樂趣,隻有他一個人傻嗬嗬的要發展海軍。這讓他非常沮喪。

  海軍。

  中國吃了那麽多虧,怎麽還是對於發展海軍不積極。當年英國人就是靠著強大的海軍,轟開了中國的國門。大家怎麽就不長記性。

  再說說甲午戰爭。如果不是北洋海軍慘敗,中國又怎麽會輸給小日本。

  程璧光今年都五十四歲。

  他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夠看到中國海軍的發展,但是看現在的情況根本就不可能。

  張學文看到了程璧光的沮喪,因此會議結束之後,專門留下程璧光。海軍,張學文是一定要發展的。目前雖然是忽視海軍的發展,但張學文也不希望海軍完全散了。

  “程司令,希望你能諒解。目前國家財政並不寬裕,因此隻能是如此。你也不要怪他們,他們也不是故意要擋住海軍發展。”

  “總統,當年滿清的財政比我們現在更差。但他們都能夠發展海軍,為什麽我們不可以。”

  程璧光還是想要努力一下。

  當年滿清相比現在的中國,財政收入差了不知道多少。但一樣在十年之內投入了兩億銀兩,幫助滿清打造了北洋海軍。現在的財政收入和當時的滿清相比,是十好幾倍。

  難道就不能投錢。

  “程司令,你不要著急。”

  張學文理解程璧光。

  目前中國的陸軍發展是非常快的,整編之後擁有82萬人的規模。而且陸軍的武器不算很差,因為陸軍背後擁有漢陽兵工廠。

  漢陽兵工廠本身在滿清時期就強大,而張學文更是把金陵製造局和長沙軍工廠都給合並到漢陽兵工廠,弄的漢陽兵工廠實力非常強大。

  目前一年可以生產長短槍十四五萬杆以上。還有山炮、重機槍的生產都不低。

  而且除了漢陽兵工廠之外,國家已經開始建設太原兵工廠。

  因為太原也有足夠的條件建立兵工廠。

  有大同煤礦、有太原鋼鐵公司,還有太原到大同的鐵路,有太原到石家莊的鐵路。而且地處內地,不會受到外來的威脅,是很不錯的地方。

  一旦有了漢陽兵工廠和太原兵工廠,那麽中國陸軍的武器問題就能夠基本上解決。就算是擴軍,都不成問題。

  而海軍卻是什麽都沒有。

  現在真是要什麽沒什麽。想要買軍艦,大家都反對。這讓程璧光非常沮喪。

  “程司令,這樣。就算我們一時之間無法給大筆資金用於海軍建設,但海軍建設不能停止。在我們擁有的資源之下,還是要培養更多的人才。海軍軍紀不好,我相信你也知道。因此我準備成立海軍軍紀處,讓淩霄擔任軍紀處總巡官。好好的整頓一下目前海軍的軍紀。抽鴉片、逛妓院、賭博,這些人狠狠地處理一批。該開除就開除。兵在精不在多。”

  聽著張學文殺氣騰騰的話,程璧光沒說話。

  因為程璧光也是馬尾船政學堂畢業的,目前很多海軍軍官都是他的學弟。閩係是海軍非常嚴重的一個派係問題。而且程璧光明白,一旦嚴肅軍紀,到時候海軍估計有一半都要被開除。因為目前海軍一大半人都在抽鴉片。

  而且淩霄?

  程璧光知道這個淩霄,是目前中國海軍的後起之秀。

  和閩係不同,畢業於浙江武備學堂。後選派日本留學,入日本東京商船學校第二期,習航海,1910年4月升入日本海軍炮術學校,1911年4月畢業回國。1912年元旦任南京臨時政府北伐艦隊參謀,1912年11月8日任北京政府參謀本部第六司(後升設為第六局)第二科(教育訓練)科長,1913年7月16日補授海軍少校。同年8月11日晉授海軍中校。張學文入主中央之後,更是派淩霄、沈鴻烈他們幾個去英國學習海軍。

  最近剛剛回來。

  今年三十一歲的淩霄,從他的履曆可以看出,他跟中國海軍的各大派係都沒有絲毫聯係,特別是和閩係一點都沒有淵源。如果他擔任海軍軍紀處的負責人,到時候可以想象,此人肯定會下狠手。

  程璧光甚至有些懷疑。

  目前張學文手上有不少三十歲上下的年輕海軍軍官。有從煙台海軍學校畢業的,也有從馬尾船政學堂畢業的,當然更有在國外留學歸來的。

  張學文是不是想要培養他們,為了給他們騰出空間,所以就狠狠地整頓目前的海軍。

  “正好到時候海軍人數少,把那些舊的軍艦拉回到海軍大學,給海軍大學的學員用用。”

  “好。”

  程璧光隻能是同意。

  “我準備改編現在的中國海軍,在目前的情況之下海軍實在是名不副實。就改名為海警隊,也就是海上警察隊。主要負責海上緝私,負責對付一些海盜。”

  “這……”

  程璧光立馬站了起來。

  自己可是堂堂的海軍總司令,張學文竟然讓海軍改名為海上警察隊。

  不能忍。

  “程司令,你不要著急。這隻是權宜之計,也是告訴外國人,我們對於海上沒有多少野心。而且海軍這樣天天沒事幹,還不如做一些有意的事情。順便還能夠訓練。”

  如果把一些老舊的船交給海軍大學,那麽中國海軍的噸位就會越來越小。

  還不如當個海警。

  “至於,海軍的發展,你放心。兩年訂購一艘軍艦,我答應就不會反悔。你們決定之後,可以跟美國那邊訂購。歐洲是不可能。”

  要安撫一下程璧光。

  “而且,我們中國自己的造船廠,一定不會放棄製作軍艦的步伐。我已經給江南造船廠下達了任務,讓他們設計製造一個萬噸軍艦。可能性能、質量上都不如歐美的,但也會是我們自己製作的。不會超過五年,五年之內一定給你們交付。隻要我們有足夠的能力,那麽未來幾不愁沒有好軍艦。”

  江南造船廠的技術能力還是很不錯的。

  雖然核心技術上,缺陷很多。但是張學文願意把目前學習製作機械的,有這方麵工作能力的,把有限的學生都給江南造船廠,補充他們的技術力量。這幾年在西南,其實有很多學習機械的。

  有在工廠學習的,有在大學學習的。

  有些人是學習鐵路製造的,有些人是學習其他機械的,但張學文不管那些,準備統統都交給江南造船廠。他們畢竟是學習機械的,還是有基礎。

  隻要在造船廠,好好學習幾個月,就是一群技術人員。

  這也是沒有辦法當中的辦法。

  張學文準備強攻軍艦計劃。

  其實現在的軍艦裏麵的構造,江南造船廠的人也明白,因為他們曾經組裝過不少軍艦。目前中國海軍的有些軍艦,就是當年江南造船廠交付給他們的。不過裏麵的核心技術,並不屬於江南造船廠。張學文也不會要求製作什麽最先進的軍艦,張學文最多隻是要求江南造船廠製作英國人幾十年前製作過的軍艦。

  蒸汽船,其實說起來二十一世紀的船也屬於蒸汽船。

  不過燒的東西不同。

  張學文要求的是燒煤的,因為中國的煤礦非常豐富。雖然燒煤的軍艦,有很多不足,但對於目前的中國來說足夠。而且也能積累江南造船廠的經驗。

  隻要有第一次,後麵就慢慢的好多了。

  甚至為了軍艦的問題,張學文還需要江南造船廠和漢陽兵工廠進行協調。還要給漢陽兵工廠下達關於艦炮的製作問題。涉及到方方麵麵。

  還是比較困難的。

  “總統,此話當真。”

  “絕對當真。你放心,未來隻要我們的造船廠有足夠的造船能力,那麽一定優先給你們海軍訂購軍艦。”

  “那就太好。”

  “程司令,因此我希望你能夠說服海軍眾將。讓海軍部隊先改編為海警隊,先配合我們的海關部門進行緝私。”

  “沒問題。”

  程璧光點點頭。

  張學文安撫完了之後,程璧光也想清楚了。海軍想要發展,還是需要張學文未來的重視。因此他也隻能是接受張學文的要求。

  堂堂中國海軍,馬上就要變成所謂的海警隊,接受海關的命令。

  有些苦澀。

  “程司令,你放心。海軍問題政府一定會重視。隻不過事情有輕重緩急,希望程司令也能夠理解一下我們政府的難處。”

  “是,總統。”

  送走了程璧光之後,張學文也是歎口氣。

  並不是我不想發展海軍,實在是條件不允許。而且海軍的發展,那是需要錢和時間的。

  “程將軍走了?”

  “走了。稽亭兄,快坐。”

  程璧光走了之後,禹之謨走了進來。禹之謨坐下來之後,臉色很凝重,道:“子清,不管如何,海軍我們是一定要重視的。今天大家反對聲音太大,所以我沒有說話。但是想要保衛我們漫長的海岸線,我們必須要擁有強大的海軍。”

  “我明白。可是大家的意見也沒有錯,現在的財政收入真無法大規模的發展海軍。”

  “嗯。”

  兩個人都很無奈。

  “子清,我認為現在既然無法給海軍投入太多錢,就好好打造我們的造船廠,增加他們的技術實力。現在造船廠正是掙錢的時候,我估計反對聲音就不會這麽大。”

  禹之謨給張學文出主意。

  張學文點點頭,道:“這個辦法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