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海軍2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4      字數:4881
  張學文歎了口氣。

  都是錢。

  不管是走買軍艦的道路,還是走自主創立的道路,哪一個都是需要海量的錢。買船,那得買多少船。等到中國買軍艦,訓練好了,估計這樣的軍艦已經是落伍。而且張學文很難相信能用錢買最好的軍艦。

  而且如果隻是購買別人的船,那麽他們可以隨意的掐斷你的發展。

  看看滿清買軍艦的時候,他們開始不怎麽貴。但是後續給軍艦按上什麽大炮這些,比軍艦本身都要貴。明顯就是忽悠你。而且軍艦的保養、修理、甚至人員培訓,這群強盜都會收非常多的錢。

  如果說一艘軍艦一百萬英鎊,如果是中國買,其他亂七八糟都算上,最後中國要拿到手中估計要花費一百五十萬英鎊以上,甚至是漲一倍也不是不可能。

  完全是欺負中國自己無法製造軍艦。

  這是下下策。

  但是想要自己打造造船廠,這也是一筆海量的錢。造船廠需要的機器設備要引進,造船廠需要的人才還不知道去哪裏找。相比起錢,人才缺少更是大問題。目前中國唯一能夠用的也就是江南造船廠。

  江南製造廠的實力還是不錯,目前製造輪船一點問題沒有。其實也能夠製造軍艦,但是軍艦上麵的重武器,都是需要進口。自己無法製造。

  這都是需要克服的。

  連江南造船廠這樣中國最好的造船廠都是如此,新成立一個就可以想象。

  想要打造一個能夠造船的船廠,哪裏是那麽容易。

  還有海軍學校。

  就算是為了打破馬尾船政學堂的壟斷,也要打造其他的海軍學校。

  可是這都是錢。

  但又不能不發展海軍。日本人在朝鮮半島、在東北虎視眈眈的看著中國。中國想要抵抗日本人,必須要有自己的海軍。以後隻有擁有海軍,張學文才能夠收複台灣。

  中日對抗是肯定的。

  就算現在沒有戰爭,幾年之後也沒有戰爭,反正有一天是肯定要打仗的。那一天是什麽時候,連張學文都不清楚。但張學文知道,中日之間必有一戰。因此海軍還是需要發展的。

  “我們的周部長,你認為如何?”

  周學熙當然是搖頭。

  “總統,雖然我們的財政最近好了不少,但花的也是越來越多。政府機構越來越龐大,軍費也在增加,還需要投入到教育、基礎建設當中。一年弄出兩個億發展海軍,我認為得不償失,也根本就不現實。”

  “我認為也有些多。”

  李根源開口。

  “我們中國曆來是陸權國家,現在最要緊的還是陸地上的安全。我們可以慢慢的發展海軍,隻要我們的陸軍足夠強大,我相信可以應付現在的事態。海軍,我們完全可以慢慢的發展。”

  支持陸軍。

  李根源這個副主席直接就支持陸軍。

  “大家都說說。”

  “我也認為目前大筆資金進入海軍是不妥當的。”

  張謇也反對。

  “目前我們的財政收入看起來多了不少,但其實並不是很多。國家現在方方麵麵都需要錢,投入大筆資金建設海軍,這是本末倒置。我們不能為了建設海軍,就耽誤現在的國家建設,耽誤國家發展。現在我們的財政,還不足以可以建設海軍。”

  “對。”

  “總統,我也是這個想法。”

  “海軍的事情可以緩一緩。”

  看著這麽多人反對,張學文也是沒有辦法。張學文的內心來說,是非常希望發展海軍的。但是目前人民黨高層也好,政府高層也好,很多人都反對大規模建設海軍。

  這裏麵也有很多人是因為甲午海戰的原因,有些畏懼海軍的發展。

  更多的是因為海軍需要的錢太多。

  程璧光看到大家的表態,臉色很是黯然。海軍現在是越來越沒落,那些軍艦因為無法及時得到修補,因此很多都到了退役的年齡。

  如果不繼續投資給海軍,很快中國海軍就有可能成為曆史。

  程璧光非常著急。

  因此道:“可是我們國家有那麽長的海岸線。沒有海軍,我們怎麽保護這些沿海城市。可不要忘記,中國經濟最好的都是沿海城市。”

  “程司令,我們可以多建設一些海岸防禦。打造一些海岸炮。但海軍實在是太費錢。財政是負擔不起的。”

  周學熙毫不客氣的回答程璧光。

  “你們……”

  程璧光最後還是轉過頭,對張學文道:“總統,海軍建設不能耽誤。現在不趕上去,未來我們再想跟上去,就會是難上加難。”

  張學文點點頭。

  但還是道:“程司令,大家的意見你也聽到了。大家都擔憂國家財政問題,是有道理的。程司令,你不要急。”

  看到程璧光要說什麽,張學文讓他冷靜一下。

  然後繼續道:“可是程司令的意思也對。現在已經不是幾百年前,海軍的重要性越來越大。我們不能耽誤我們海軍的發展。不過也要考慮財政的負擔。我看這樣,我們可以成立一家造船廠,就算不造軍艦,也可以製造運輸船、輪船。現在的運輸業務如此之好,也不怕沒有訂單。也算是給國家儲備一個強大的造船廠,以後需要軍艦的時候,也有了基礎。”

  “這個我支持。”

  張謇剛剛反對投入巨資在海軍,但是這一次卻是支持。

  “目前江南製造出訂單都已經是排到好幾年後,利潤非常高。我想我們可以建造一個大型的造船廠。相信未來運輸貨物、載人需要的輪船,需求是越來越多。”

  大家都看到了海洋業務的好處。

  不說其他地方,就說說國內的長江運輸業務,現在繁忙的不得了。因為西南那邊的各種東西都運送到上海,所以長江的各種運輸船比平常多了上千艘。

  還有天津港口、秦皇島這些地方,都非常繁忙。

  對於輪船的需求突然之間增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因此張謇讚成成立製造廠。

  “那就在武昌成立一個武昌造船廠。武昌工業基礎好,長江航線發達,路上交通也非常出色。武昌周圍有鋼鐵廠、煤礦廠,還有其他需要的很多工廠。有足夠的基礎。”

  禹之謨也是讚成成立一個造船廠。

  而且禹之謨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武昌。因為張學文把大筆投資都投入西南,特別是湖南以株洲為核心,覆蓋長沙、湘潭、衡陽、醴陵,加上江西萍鄉,打造了一個巨大的工業圈。

  雖然和國外強國比不了,但在國內來說絕對是一等一的。

  幾乎是要什麽有什麽。

  而這裏和武昌又是非常近,粵漢鐵路漢口到長沙段完全開通。因此交通情況非常好,可以緊密的聯合。而且武昌在張之洞在的時候,本身就是中部城市的核心。這裏本來就是工業很發達。

  因此禹之謨認為造船廠最好建在武昌。

  這一點大家都同意。

  武昌的確是最合適的地方。

  “那這個問題就這麽定了,稽亭兄和季直先生你們下去之後討論一下,這個造船廠的規模應該是多少,他的目標是什麽等等。聽聞馬尾船政局還留有一些機器和工人,就把他們直接合並到武昌造船廠。”

  當年左宗棠建立的馬尾船政局,有段時間是比江南造船廠更有名的。可是經過中法戰爭,破壞嚴重。而且沒有了左宗棠之後,朝廷對於他的支持也慢慢的減少。

  辛亥革命之後,孫道仁擔任福建都督,更是沒時間管馬尾船政局,因此基本上處於半停頓的狀態。

  不過畢竟曾經是正規的造船廠,曾經還製造過軍艦。因此他們還留有一些機器,雖然已經幾十年時間。但對於目前中國這樣的國家,那樣的機器還是可以用的。

  中國沒有資格嫌棄這些機器。因此張學文準備把馬尾船政局合並到武昌造船廠。

  “好。”

  張學文繼續道:“既然無法投入大筆資金,但我們培養海軍軍官的步伐不能停止。我想煙台海軍學校,可以移到天津,成立天津海軍大學,擴大一下規模。可以邀請鼎銘先生擔任天津海軍大學的校長,培養更多的海軍軍官。我們不是有不少年經留學歸來的海軍將領,如淩霄、陳紹寬、沈鴻烈,讓他們不要虛度,去學校當老師。”

  鼎銘先生,說的就是薩鎮冰。

  薩鎮冰此人有一些優柔寡斷,但能力是沒的說。讓他去創辦天津海軍大學,也算是發揮一下薩鎮冰的能力。

  “可以。”

  大家都是點點頭。

  雖然辦一個大學需要的錢也不少,但是和程璧光的要求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

  “光是如此不夠。我們以後製造大型的軍艦,需要人才。為了給未來造成儲備人才,我想可以在武昌成立一個海軍工程大學,主要研究如何造船。黃聚華目前還在福建,就讓他來組建這所大學。為國家培出身的造船人才。”

  “應該需要。”

  “對。”

  這些人剛剛都強力的反對往海軍投錢,因此現在對於張學文提出的成立海軍大學、成立海軍工程大學等等都是同意。因為這些錢不算是很多。

  黃聚華他們黃家是一個大家族,更是一個海軍家族。

  當中最有名的就是剛剛成立中華民國的時候,擔任海軍次長的黃鍾瑛,是黃聚華的哥哥。而黃鍾瑛的幾個侄子都在中國海軍服役。

  黃聚華卻是一個非常知名的造船專家。

  目前在福建擔任海軍一所學校的校長。張學文準備讓他來負責武昌海軍工程大學,為中國的造船業培養一批人才。

  “還有,我們雖然無法按照程司令說的那樣,十年投入二十億。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不去發展海軍。我看這樣如何,我們就一年給海軍添購一艘軍艦如何。”

  聽到張學文的話,一直悶悶不樂的程璧光終於恢複精神。

  一年購買一個,如果購買現在的萬噸輪,那就是五年有五萬的噸位。甚至可以更多。可是張學文剛剛這麽一說,周學熙立馬道:“總統,現在的軍艦價格太高。我也了解過這方麵的價格,目前英國人的主力軍艦造價就在250萬英鎊上下。如果是賣給我們,沒有300萬英鎊是拿不下來的。而且估計我們還要負責運輸費用、其他一些費用,以及他們的人過來教我們,都需要我們來付錢。最終我們估計要付出三百好幾十萬英鎊。英鎊價格已經下跌不少,但是我們的人民幣兌換英鎊還是近二十對一。也就是說我們引進一個英國的主力戰艦需要七千萬人民幣上下。而且有一個更貴的,造價就是六百多萬英鎊。這樣的東西我們要買,那就需要一億四五千萬人民幣。太貴,我們負擔不起。”

  “而且我們的人民幣,世界各國目前還是不接受的,不承認的,隻能在國內使用。如果我們想要買軍艦,還是要用黃金或者是銀子來付錢。用銀兩也需要三千萬兩。而且我們現在從國外引進的機器規模越來越多,手上必須要保持一定規模的黃金、白銀、以及英鎊。如果都用在買軍艦上,我們怎麽在國外買其他東西。總統,我們是真的付不起。”

  聽著周學熙的話,張學文也是拍拍額頭。

  海軍真的是費錢。

  夠買一艘就需要七千萬人民幣上下。目前財政收入才是十四億左右。而且要用的地方太多,一下就花七千萬人民幣,真的不是財政負擔得起的。

  而且目前人民幣是不受外國人肯定的東西。

  想要在國外買東西,還是需要用黃金、白銀,或者是需要英鎊這樣的貨幣。如果為了買軍艦,花的太多,那麽買其他物資就會受到限製。

  “周部長,其實還有便宜的。我們沒必要必須是英國人的主力艦,他們的主力艦噸位都是兩萬多頓。我們完全可以找一個萬噸上下的軍艦。”

  程璧光著急了。

  我們可以買一些便宜的。

  “總統,有些便宜的隻有一百多萬英鎊,就算是加上一些其他的費用,最多也就是三千萬人民幣。”

  “程司令,三千萬人民幣也是大數目。同樣需要一千多萬的白銀,還是太多。”

  程璧光看周學熙的臉色都非常難看。

  這個該死的。

  幾次都是反對。

  張學文看其他人也是一樣的想法,因此隻能是道:“那就在折中一下。我們兩年添購一個軍艦,而且還是不超過兩百萬英鎊的軍艦。至於要購買什麽型號的軍艦,就需要程司令你們研究。”

  “是。”

  最後開了這麽久的會議,就拍板成立一個造船廠,成立一個海軍大學,成立一個海軍工程大學,以及兩年買一艘軍艦。但張學文還是感到很累。

  海軍花的錢太多,大家都是反對。

  看來歸根結底還是經濟問題。如果目前中國一年的財政收入有一百個億人民幣,估計一年拿出幾個億購買軍艦,大家也不會感到心疼。

  可惜現在的財政收入才十四億人民幣上下。

  這還是靠著發戰爭財,以及收回關稅、鹽稅、煙酒稅之後的成果。到了明年就不可能有這麽大的發展。當然如果歐戰更激烈,需要的物資更多,那就另說。

  說起來還是英國最為強大。

  英國1914年年初的計劃當中,財政支出隻有兩億英鎊。因為英國人這幾年的財政收入也不到三億英鎊。但是一戰開始之後,僅僅半年之內,英國的財政支出猛增。1914年英國財政支出達到了17億英鎊,比計劃多了八倍。

  而到了今年,1915年上半年,英國人的財政支出就已經是突破了突破了10億英鎊,達到了14億英鎊。也就是說一年半之內英國人的財政支出已經是突破了30億英鎊。

  30億英鎊,這是什麽數目。

  換成人民幣,都要超過600億人民幣。他們一年的支出就超過六百億人民幣,可是英國的財政還沒有崩潰。可以想象英國的強大。

  真正的強大。

  英國人開始動用他們強大的黃金儲備、白銀儲備,加上讓美國、日本購買英國的債券,以此來填補財政的漏洞。如果是中國,早就崩潰了。

  要是中國能跟英國一樣強大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