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民眾捐款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3      字數:3410
  “季直先生,公債情況如何?”

  “不是很多。”

  張學文的財政也是大問題。拍賣文物剩下的七百多萬都已經投入了這場戰爭。大筆大筆的錢交給了漢陽兵工廠,因為張學文需要開足馬力。

  戰爭最得益的還是軍工廠。

  雖然漢陽兵工廠是政府控製的,但張學文卻是給他們錢,以買軍火的形式讓漢陽兵工廠生產武器。而漢陽兵工廠拿到這筆錢之後,就訂購西南鋼鐵集團的鋼鐵。

  而西南鋼鐵集團接到錢之後,也會大力生產。

  同樣為了煉鋼,他們又會拿出一部分錢,交給西南煤礦集團,買他們煤礦。

  這是一個產業。

  一個循環。

  戰爭對於這些重工業的發展是有巨大的好處。雖然目前的戰爭規模很小,但對於他們的發展也是有非常大的助推作用。可是隨著戰爭繼續,張學文手上的錢已經是見底。

  張學文又不想從已經劃撥給其他部門當中的錢,又往回拿。一旦如此,那些部門的計劃也要受到影響,需要重新規劃。張學文不到萬不得已,不希望如此。

  “公債賣的不多?”

  公債是張學文非常期待的。張學文相信目前民族主義慢慢高漲的中國百姓,一定會支持這一次的行動。就連很多滿清舊官員、舊讀書人,不管他們怎麽看不慣張學文,但是在這一刻還是會支持的。

  “三百來萬。”

  “三百來萬?才三百來萬。杯水車薪,杯水車薪。日本人現在動靜比較小,那是為了發動更大的進攻。這次的戰爭會持續多長時間,就是我也說不好。會是一個月、兩個月,三百萬,三百萬能幹什麽。也就能夠堅持一周時間,甚至一周都無法堅持。”

  張學文頭疼。

  這一仗打下來,隻要打一個月,張學文就要花出去上千萬,甚至可能有兩千萬。但現在公債僅僅賣了三百萬,三百萬能幹什麽。

  “不要著急。”

  張謇看到張學文著急,也明白張學文壓力很大。三十歲的大總統,如此年輕,卻碰上了如此棘手的事情。壓力不可能不大,張學文的頭發現在都有白頭發。

  都是因為心理壓力太大。

  這段時間張學文因為睡覺時間太短,眼睛都已經有血絲。

  “最近我掌管的捐款戶頭當中,錢增加的非常快。”

  “捐款?”

  “嗯。”

  這一次張學文除了發行公債,還弄了一個捐款。公債是借你錢,以後連本帶息都要還。但捐款是國家不會還的。在張學文看來公債應該銷售情況很好,捐款能有一兩百萬張學文就非常滿意。

  “很多嗎?”

  “已經有了一千二百多萬,還在增長當中。”

  “真的?”

  張學文那一刻甚至都站了起來。

  一千二百多萬,這是多大的一筆資金。張學文頂著千古罵名,賣了紫禁城的很多寶貝,也才弄了三千七百萬。可是一次捐款就出來了一千二百多萬。

  這如何讓張學文不吃驚。

  “嗯。龐元澄把這一次在江浙滬地區賣的紙,輪船公司的利潤,都貢獻出來。足足捐了六十多萬。還有黃奕住,因為他的製糖公司目前銷售良好,一下就捐了三十萬。陳嘉庚先生專程回國,代表南洋華商給我們捐了一百六十萬。現在我在中國各大城市鋪開了捐款委員會,很多市民都踴躍捐款。捐款數字在不停增加。這幾年在京城我已經是收到了兩百多萬的捐款。”

  聽著一個個數目,張學文久久無法說話。

  最後才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季直先生,看看這就是我們可愛的百姓,最樸實的一群人。我們革命的目的是什麽,不就是希望國家強大,希望這些百姓過的富足。為了他們,我們也不能懈怠。如果我們不能完成這些,我們都是國家的罪人。”

  誰說中國人是麻木的。

  大家麻木,不是中國人天生麻木。而是政府一次又一次的傷害中國人的愛國熱情,最後才讓中國人慢慢的變得麻木。當年林則徐在虎門銷煙的時候,多少中國人歡呼雀躍。

  林則徐要在廣東修築炮台,要招兵和英國人打仗,多少人都是踴躍報名。

  這就是愛國。

  第一次鴉片戰爭,多少清軍一觸即潰,多少滿清大官貪生怕死。但依舊有很多百姓,赤手空拳反對英國人的入侵。

  一次又一次。

  滿清政府一次又一次的讓國人的愛國心受到打擊,到了最後中國人隻能是變得麻木。但是看看我們可愛的中國人,在需要的時候依舊是如此慷慨解囊的支持國家。

  “是啊,我也沒有想到。”

  張謇是最為感慨的。

  張謇是滿清狀元,是光緒帝師翁同龢的弟子。而且出身富足之家,一直認為中國是落後的,中國人是愚昧的,麻木不仁的。

  這不是張謇有偏見。

  而是張謇成長環境就是如此。

  但這一次那些普通市民踴躍捐款,都是小額小額的錢,用行動支持山東的戰事,都讓張謇受到很大的教育。

  “季直先生,一定要記住這一刻。捐款的數字一定要嚴格管理,這是全國百姓的心血,是全國百姓的支持,當中不允許有任何人動手腳。有了這筆錢,我們還能夠支持一個月。就不知道日本人能不能堅持。”

  …………

  “馬恩河戰役,帝國軍隊也是損失很大。內閣認為,這一次的戰爭很難短期之內結束。德國和奧匈帝國目前集結六百萬軍隊,要戰勝德國和奧匈帝國,時間可能比預計的要長。因此內閣希望從遠東采購一批需要的東西,需要遠東地區的穩定。內閣不希望遠東地區大動蕩,影響帝國從遠東地區收購戰爭所需要的東西。”

  朱爾典看著這些報告臉色難看。

  朱爾典是真的沒有想到。

  馬恩河戰役,實在是太過慘烈。雖然英國因為參加的陸軍人數不多,所以損失不算很大。但依舊是極大的震驚了朱爾典。法軍和德軍都是付出了二十多萬人的傷亡。

  一周,僅僅是一周時間。

  而且這還是開始。

  這一點朱爾典也已經認識到了。因為德國和奧匈帝國動員兵力,目前擁有六百多萬人。剛剛結束的馬恩河戰役,德軍和奧匈帝國參戰的部隊還不到百萬。

  也就是說,並沒有讓德國和奧匈帝國元氣大傷。

  他們隨時都能夠重新聚集百萬部隊作戰。而且現在他們擁有六百萬軍隊,如果必要的時候,他們隨時隨地都能夠擴軍。說不定能夠擴軍到千萬。

  這麽一想朱爾典的心情就非常不好。

  麵對一個有可能擁有千萬軍隊的敵人,而且還不是弱小的中國軍隊。是德國、奧匈帝國這種工業國。想想就感到可怕。雖然朱爾典對於英國獲得最終的勝利有絕對的信心。

  因為德國、奧匈帝國他們隻能動員本國的戰爭資源。

  但是英國、法國他們不同。他們能夠動員全世界一半國家的資源進行戰爭。

  “先生,日本那邊的情報。”

  “怎麽了?”

  “日本內閣批準增加一個師團的兵力加入山東的戰事當中。”

  “隻有一個師團?”

  “是,隻有一個師團。”

  朱爾典點點頭,然後搖了搖頭。日本真是一個奇怪的民族,他們國家的財政都崩潰了。日俄戰爭之後,為了還錢日本連褲子都要當了。

  可依舊虎視眈眈中國的領土,這一次更是利用歐戰的機會,想要染指山東。

  可是日本哪裏有錢。

  日俄戰爭,日本可以跟英美國家借錢。現在歐戰正酣,誰有錢給你。因此日本隻能是從本國借錢,借款兩千五百萬日元投入山東戰事當中。

  現在山東戰事陷入膠著,陸軍規模明顯不足。

  因此又要增加一個師團。

  朱爾典都想問問日本人,你們哪來的錢。而且朱爾典可是知道,神尾光臣的要求是兩個師團。日本人現在和中國軍隊周旋情況不好,打青島更是損失不小。

  神尾光臣認為解決山東問題,還需要兩個師團。

  現在派來了一個師團。

  就算增加一個師團又能如何,日本軍隊的人數依舊少於中國軍隊。就算擊潰中國軍隊,占領青島又能如何。

  “中國這邊的情況如何?”

  “正在積極備戰。直隸新組建的三個師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訓練。”

  “看起來中國政府這是一定要保住山東了。”

  朱爾典也不知道說什麽好。

  相比起歐戰百萬大戰,中日在山東的戰爭就跟玩家家一樣。不過中國新政府的決心,還是讓朱爾典頗為意外。為了這次的戰爭,中國已經是投入了十萬軍隊。

  而且新整編七個師的部隊,總共七萬人。

  這是一定要保住山東。

  “踏踏踏——”

  “先生。”

  “怎麽了?”

  看到自己的隨員有些緊張兮兮的樣子,朱爾典很不滿意。我們是什麽人,我們是英國的代表。英國是什麽國家,是世界霸主,是世界第一強國,是日不落帝國。

  我們代表的就是英國的門麵。慌裏慌張,成什麽樣子。

  “中國的大總統剛剛對新聞界宣布了中國對於山東的立場。”

  “說了什麽。”

  “他表示山東是中國的山東,不允許任何國家占領。他表示日本人要打多久,他就奉陪多久。日本要打一個月,他就打一個月。日本人要打一年,他就會跟著打一年。反正無論如何都不會讓出山東。”

  “什麽?”

  朱爾典看了看手中的電報,然後臉色變得難看。

  英國希望遠東地區和平,目前的中日戰爭不能變成大仗。一旦戰爭規模擴大,到時候英國需要的很多東西,包括英國的盟國法國他們需要的東西都會受到限製。

  自己怎麽就沒有發現中國的新總統是一個棒槌。

  這種話是一國總統能夠隨便說的嗎?

  不行。

  絕對不行。

  戰爭必須要控製在一定規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