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統戰部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3      字數:3683
  戰爭很不好。

  但有時候戰爭也是梳理各方的催化劑。就如這一次在山東和日軍交手,還沒有怎麽大打出手,但張學文的新政府在中國國內的威望大盛。

  因為自從鴉片戰爭開始,張學文是第一個這麽理直氣壯的反對日本人的要求。而且針鋒相對的派出了十萬軍隊。

  所以新政府的聲望提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加上因為是戰爭時期,大家對於政府的支持是空前的。就是普通的地方實力派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說什麽。也就是在報紙上,一些文人抨擊中國目前的政策。

  沒有了很多掣肘,很多本來爭議很大的法律條款都能夠順利推行。

  江浙滬地區的整編工作也是有條不紊的進行。張宗昌在看到國內局勢之後,明白自己繼續留在浙江,隻能是被張學文消滅,因此竟然是選擇潛逃。還好張學文的人早就盯著他,在上海碼頭抓住了張宗昌。

  隨著張宗昌的被抓,浙江的北洋勢力全都土崩瓦解。

  弄的江蘇的王占元最為尷尬。

  因為目前的江浙滬隻剩下王占元的部隊。

  最後王占元無奈之下也是接受了張學文的建議宣布下野。至此張學文順利的解決了最大的一股地方勢力,江浙滬地區正式開始納入張學文的管理當中。

  當然這個地方的問題很多。

  畢竟要整編近十萬的北洋軍部隊,還要整理江蘇十九師,浙軍第五軍這些部隊。以及此地畢竟從來不是人民黨的地盤,這裏的地方實力派也需要時間去梳理。

  可畢竟馮國璋都收拾了,剩下的幾個地方實力派翻不起大浪。

  江浙滬的問題解決之後,建設的事情一點沒有耽擱。

  一邊打仗,張學文一邊也沒有耽誤建設。因為張學文這一次打仗的錢,並沒有動其他部門的款項。因此各項建設也是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

  而西南鋼鐵集團、西南煤礦集團,都因為此次戰爭,訂單非常多。

  不過這隻是局部。

  中國的發展需要的資金不是幾個億,就是幾十個億投入進去,也是不夠的。

  焦頭爛額的時候,張學文接待了國民黨又一個大佬人物。

  “仲愷兄,歡迎歡迎。”

  廖仲愷。

  幾天的考慮之後,廖仲愷也慢慢的想通了。自己當初跟著總理不就是為了中國能夠擺脫積貧積弱的情況,自己當初就是因為信奉總理的三民主義,所以才會參加同盟會。

  現在國民黨的影響力是越來越弱,沒有了孫中山的號召力,沒有了黃興的實幹,更沒有宋教仁的組織。當然更缺少了很多中堅派。

  廖仲愷甚至是擔心,擔心再過一段時間,國民黨就會從一年前的中國第一大黨變成一個三流黨派。

  因此廖仲愷也想明白了。

  人民黨也是同盟會出身,信奉的也是總理的三民主義,甚至他們的三民主義比總理的三民主義更有操作性。而且人民黨目前是執政黨,有能力實現三民主義。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拘泥於國民黨和人民黨。

  廖仲愷才三十六歲。

  還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未來還有二十多年的政治生命。可不願意繼續浪費自己的時間。如果人民黨真的能夠實現三民主義,廖仲愷也願意獻出自己一份能力。

  “兜兜轉轉。”

  廖仲愷苦笑。

  同盟會成立,是當時中國唯一的全國性的革命黨組織。如果沒有分裂,現在的中國又怎麽會有這麽多的紛爭。同盟會分裂成了光複會、共進會,後來共進會加入了人民黨,同盟會改造成了國民黨。

  其實說來說去大家本來都是同盟會。

  如果同盟會能夠萬眾一心,那麽中國革命怎麽會如此多的波折。

  “來,仲愷兄。你能加入我們人民黨,我真是高興。”

  張學文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目前的國民黨實力已經削弱的不成樣子。有實力的國民黨黨員,很多都已經跳槽到人民黨。就連林森和柏文蔚兩個人目前也是慢慢的靠攏人民黨。

  隻差一步,他們兩個人也有可能加入人民黨。

  剩下的這些人當中,張學文最看重的也就是眼前的廖仲愷。此人籌款能力不差,在日本學習的就是經濟,辛亥革命之後也一直擔任廣東的財政廳長。

  當然張學文更看重廖仲愷此人的海外關係。

  “不敢。我隻是想為建設國家盡一份力。”

  “坐,坐。”

  坐下之後,張學文問道:“仲愷兄,你有沒有想過要做什麽。”

  張學文試探一下。

  廖仲愷的資曆、地位雖然無法和汪精衛、宋教仁他們相比,但也是國民黨大佬人物。孫中山在南洋的時候,廖仲愷一手掌管孫中山的錢袋子。

  做的非常不錯。

  曆史上孫中山和陳炯明翻臉,陳炯明沒有抓住孫中山,但抓到了廖仲愷,讓陳炯明興奮好多天。陳炯明直接放言,沒有了廖仲愷,孫中山什麽都不是。因為當時孫中山所有的錢,都是廖仲愷負責籌款的。

  這樣資曆的人物,張學文想聽聽廖仲愷的想法。

  “子清,自我參加革命,對於工作從來沒有任何的要求。需要我做什麽,我就做什麽。”

  廖仲愷很灑脫。

  “仲愷兄,那我就放心。”

  “子清,是不是有什麽事情需要我做。可以直接說。”

  張學文點點頭。

  然後道:“仲愷兄,目前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很多。但中國落後,無法保護他們,讓他們在國外受到了欺淩。就如美國的‘排華法案’,是對於整個中國人民的侮辱,是我們中國的恥辱。”

  排華法案。

  是一個給整個中國人最響亮的耳光。

  廖仲愷出生在美國的舊金山,比誰都明白美國華人的艱苦。正是因為美國人對於華人的排斥,弄的中國人也選擇以暴製暴。因此在美國華人當中,洪門勢力非常龐大。

  美國目前有二十五萬左右的華人華僑,當中有二十萬人都是洪門。

  大家都是為了合作起來對抗白人的欺淩。

  但也沒有什麽用。

  在美國,華人依舊是最受欺淩的群體。

  “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想要改變這樣的局麵,並不是海外華人華僑當中出來一個世界大富豪,或者出來一個外國政界要員,就能夠改變的。因為某一個人的成功是不能代表一個群體,某一個人的成功也不可能讓一個群體的地位改變。想要改變現在的情況隻有一個辦法。”

  “國家強大。”

  廖仲愷接了話。

  這句話是當年廖仲愷的父親告訴廖仲愷的。廖仲愷的父親告訴過廖仲愷,他們這些人在美國受到欺負,就是因為國家太弱。

  廖仲愷的父親在去世之前,甚至跟廖仲愷說過一句,以後廖家娶媳婦隻能娶那些天足的女子。

  因為纏足的女子在外國是受到歧視的。

  正是因為如此,廖仲愷回到國內之後,就公開表示自己要娶一個天足的名門淑女。可是當時的中國大家族的女子,天足的非常少。

  正好當時的何家,有一個天足的姑娘,因為天足嫁不出去。

  所以一拍即合。

  這就是廖仲愷和何香凝。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情況,廖仲愷明白張學文的意思。一個民族想要受到大家的尊重,那麽這個民族所在的國家必須要強大。隻有這樣,這個民族才能夠受到大家的尊重。

  不然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誕生的民族,不管你個體有多麽出色,你都不會受到真正的尊重。

  “對,就是如此。想要改變我們華人華僑在外國的局麵,唯一的辦法就是我們祖國強大。足以強大到可以和那些歐美強國相提並論,到時候他們自然就會正視我們中國,正視華人華僑。因此可以說,我們祖國和華人華僑的命運是連接在一起的。”

  廖仲愷點點頭。

  “仲愷兄,國內的情況你應該知道。國家多年積貧積弱,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錢。而我們的華人華僑不少人口袋裏還是有錢的,我希望他們能夠回到祖國投資。”

  張學文就是惦記這些華人華僑口袋裏的錢。

  別小看華人華僑人數不多,但他們的資金實力是不弱的。看看南洋富商的投資規模就知道。現在的中國缺少的就是資金。

  “因此我準備成立一個專門和華人華僑溝通的部門。仲愷兄,你廖家在美國華人圈有很深的人脈,你本人跟著總理,也多年在南洋地區宣傳革命。而且廖夫人的家族在南洋也是大家族。我希望你來負責這個部門。”

  廖仲愷的家族不論,廖仲愷的妻子何香凝的家族也是一個大家族。

  何香凝的父親在香港倒騰茶葉,是香港地區著名的“茶葉大王”。發家之後,他又是在香港買了大批大批的地,成為香港著名的“地產大王”。

  是香港數得著的大富豪。

  而何香凝是何家九小姐,可以看出他們家族兄弟姐妹之多。何香凝的哥哥姐姐,他們娶得妻子都是名門淑女,嫁的家族也都是顯赫一時。

  靠著這些聯姻的情況,何香凝的家族在南洋地區也是影響力巨大。

  因此這些關係都利用起來,廖仲愷能夠利用的人脈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的。

  “我擬定成立國家統戰部,主要是為了團結這些海外的華人華僑。大家同命運、共呼吸。國家需要他們的資金,同樣他們也可以借著國家發展的機遇掙錢。互惠互利。”

  “當然這個是錢方麵。我們國家現在發展,需要方方麵麵的人才。很多華人華僑已經好幾代都在國外,有不少頂級人才。我希望能夠邀請他們回國,建設國家。”

  海外華人華僑別看人數少,但估計學習工科的技術人員,比整個中國還要多。

  目前中國最缺少的就是這方麵的人才。

  辛亥革命以來,雖然張學文大力支持國外留學。但公派到歐美學習理工科的留學生,到現在也不超過千人,也就是八百人左右。而國內大學雖然也在積極改變,但短時間之內想要出成果,還是很難,很艱難。

  因此張學文把目光投向了海外的華人華僑的人才當中。

  “我來負責?”

  “是。仲愷兄,我希望你能夠接任統戰部部長。團結所有的華人華僑,讓我們共同建設我們的國家。當然他們來到祖國投資,我們會給他們足夠的優惠,畢竟都是自己人。”

  “沒問題。”

  廖仲愷點點頭。

  廖仲愷明白張學文的意思。當初廖仲愷就是幫助孫中山籌集資金的。張學文這是希望利用自己的人脈,團結海外華人華僑。

  “仲愷兄,記住一點。除了海外的華人華僑,台灣、香港也屬於你的工作範圍。”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