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對峙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3      字數:3133
  “中國的新總統看起來是一定要在山東和日本人打仗。雖然中國和日本的戰爭不利於遠東的穩定,但是我認為在可控的範圍之內,我們可以對於這場戰爭冷眼旁觀。”

  “日本的野心越來越大,受到中國的一些阻擊,用中國來遏製一下日本的野心。而中國的新總統現在也是慢慢的想要脫離帝國的控製,我想我們應該給他一個教訓。”

  “我相信一場敗仗會讓中國的新政府認識到他們的錯誤,重新回到帝國的懷抱。”

  朱爾典本來是不讚成日本人出兵的。

  可是看到張學文的情況,他就希望日本人好好的教訓一下中國軍隊。當然他也不希望出現甲午戰爭的局麵。因為一旦出現那樣的情況,日本人的野心會極大的膨脹。

  英國人現在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歐洲,到時候就無法限製日本人的發展。

  因此朱爾典的想法簡單。

  那就是日本人在山東重創中國軍隊,但又不能讓日本人從山東進入直隸。同樣也希望中國軍隊不要潰敗,最好能夠也給日本人一些傷亡。

  兩敗俱傷是最好的結果,這樣才能夠凸顯英國的作用。

  朱爾典在給倫敦匯報。

  而在山東,中國軍隊已經是按部就班的做著戰爭的準備。各種戰備物資是源源不斷的送到濟南。一批一批的部隊也開始進駐各自的駐地。

  “這一次怎麽樣?”

  “抓了七十多個可疑人。”

  “有幾個日本特務?”

  “目前確定的有十七個人,剩下的還需要慢慢的審。”

  五十四歲的譚人鳳正在山東前線,他旁邊的就是仇亮。他們一個人是內務部部長,一個是軍情局部長。自從中國軍隊大規模的進駐山東之後,日本人的特務活動頻繁。

  日本軍隊是狂妄。

  但他們也很細心。自從甲午戰爭之後,日本軍隊和中國軍隊就二十年沒有交過手。而目前這個張學文是同盟會出身,他的部隊全名是國民革命軍。和這支部隊更是沒有交過手。

  不過日本軍隊對於中國軍隊還是比較了解的。

  因為清末中國各個軍校的教官都有日本人,同樣新軍當中也是如此。袁世凱的北洋軍,就有很多英國、德國、日本的教官。

  利用這樣的機會,日本軍方對於中國軍隊是有過了解。但獨獨張學文這個從西南崛起的部隊,就了解不多。因此為了得到中國軍隊的情報,他們派遣了大量的間諜,還有本來就在山東的不少浪人、不少商家都參與了收集情報當中。

  而且日本人用錢收買了山東當地大量的地痞無賴,讓他們也收集情報。

  按照情報領賞。

  譚人鳳和仇亮在這裏,就是為了對付這些人。

  這是戰爭時期,譚人鳳這個內務部部長,可以在山東調動所有的情報部官員和地方所有的警察係統。加上內務部、軍情局本身的人。

  來到這裏之後,譚人鳳就開始大肆抓人。

  隻要是可疑的,譚人鳳就都抓住。裏麵肯定有大量抓錯的,但這個時候譚人鳳已經是沒有功夫理會冤枉多少人。隻要是有嫌疑的,先抓起來再說。

  “蘊存,特殊時期特殊對待。現在開始隻要是街上晃蕩的日本人,隻要確定是日本人,抓住了直接槍斃,然後找個地方埋了。我們沒有時間甄別這些日本人誰是間諜,誰是正當商人。”

  “好。”

  仇亮點點頭。

  如果是其他人,估計會認為這樣是不對的。因為有可能傷及無辜。但仇亮心中卻沒有絲毫的負擔。明明知道馬上要打仗,還敢出來露頭的日本人,一百個當中九十九個肯定都是間諜。

  剩下那一個就算是他倒黴。

  這個世界上最先死的即不是聰明的,也不是笨的,是那些沒有眼力勁的。

  “可是,譚老。有些日本間諜在中國生活時間太長,說話、舉止和中國人沒有任何的區別。沒有一定時間的調查,是分不出來的。”

  “那都是高級特工。”

  譚人鳳臉色很是不好看。這一次在山東清理日本間諜,讓他真是觸目驚心。沒想到山東會有這麽多日本人,這麽多日本間諜。還有那麽多拿著日本人的錢做事的混賬。

  日本人真是狼子野心。

  看起來日本人對於中國的山東一直是虎視眈眈。

  因此譚人鳳道:“那些拿著日本人錢的小魚小蝦,也不用顧及。隻要確定是拿日本人的錢,想要探聽我軍事機密的,抓一個就槍斃一個。至於暫時無法分辨的,就全都關在濟南的監獄裏。等戰爭結束之後,再仔細的審問。”

  “好。”

  都快打仗了。

  所有人都在努力抓間諜,沒有人手去甄別那些人。對於無辜抓進來的人,譚人鳳隻能是表示抱歉。可是為了現在的大局,他不能放人。

  “那那些日本商人的產業?”

  “全部沒收。不過這個工作不能我們來,應該讓山東省政府派人接管。”

  …………

  “你們的軍隊必須要在31日之前全都撤出山東。如果不撤出,到時候一切後果,都有貴國負責。”

  日本人是生氣的。

  因為在日本人眼中,中國已經不是當年他們眼中那個龐然大物。以前種種的一切經過甲午戰爭之後都消失了。

  甲午戰爭開始的時候,日本人的胃口還沒有那麽大。他們也沒有想過真的去戰勝強大的帝國,他們眼中的龐然大物。雖然中國在鴉片戰爭被英法兩國欺負,但日本人眼中中國依舊是大國、強國。但是當日本軍隊在朝鮮碰到清軍的時候,沒想到清軍竟然是一觸即貴。

  很意外。

  連日本人都感到意外。自己好像並沒有怎麽樣,中國軍隊怎麽就跑了呢?

  看看清軍扔的武器,好的不得了。甚至一些武器,比日本人手中的還要好。

  日本人撿了清軍的武器,然後拿著這些武器繼續追清軍。

  到了鴨綠江看到清軍部隊,日本軍隊也是考慮。是不是應該打過鴨綠江,如果打過去應該是選擇哪裏突破。但是他們還沒有完全考慮清楚,清軍自己先崩潰了。

  逃跑。

  甲午戰爭。

  陸軍的崩潰是非常意外的。很多部隊甚至都沒跟日軍接觸,就自己崩潰。很多人後來表示是慈禧挪用海軍軍費,導致北洋海軍大敗。

  但其實陸軍的表現不比海軍好,甚至更差。

  這就是日本軍隊眼中的中國軍隊。

  現在日本明明已經給你們下發了通知,你們竟然還敢不撤退。以前滿清在的時候,就是袁世凱在的時候,麵對日本人也是戰戰兢兢的。

  現在的中國政府敢把日本的話當成耳旁風,是可忍孰不可忍。

  因此日本駐天津領事小幡酉吉氣勢洶洶的找到了王正廷。

  “不知是什麽後果。”

  如果是平常,王正廷並不會如此。王正廷在外交部已經不是一天兩天,對於外交已經是相當熟悉。但現在雙方已經是拉開了架勢,馬上就要打仗,王正廷也沒心情跟日本人扯皮。

  “我想你應該知道,我們國家已經宣布為中立國。任何的交戰軍隊都不允許從我們的防區經過。而且山東是中國的山東,青島也是中國的青島。日本沒有任何的資格,對我們的軍隊下命令。”

  “這麽說,中國軍隊是絕對不會讓路了?”

  “我不知道什麽是讓路。我們的軍隊在自己的領土上駐紮,我們想讓誰過去,誰就能過去。我們不想讓誰過去,誰就過不去。這是我們的權利。”

  和老牌外交家不一樣。

  如陸征祥、唐紹儀、陸宗輿、曹汝霖這些人,他們因為受製於當年滿清的情況,在外交陣線上隻能是天天低頭賠笑臉。任何一個洋大人過來,他們都要小心的伺候。因為不要說他們,就是滿清的王公貴族對洋大人也是殷勤的很,不敢得罪。就因為如此,養成了他們小心翼翼,麵對外國人非常謹慎的性格。

  這不是他們的錯,而是時代造就的問題。

  但王正廷不一樣。

  他年輕,今年才三十二歲。作為同盟會出身的王正廷,他加入同盟會就是希望通過革命,讓中國走向富強。革命黨出身的王正廷,骨子裏就有一種衝勁。

  就是這樣的衝勁,讓張學文非常欣賞。

  對於這個日本領事,王正廷已經是非常不耐煩。都要打仗了,還過來嚇唬一下,你以為你是誰。因此說話的時候硬邦邦的。

  “哼,你們會後悔的。”

  看到王正廷油鹽不進,日本領事惱怒不已。自己以前來這裏,哪一個不是對自己畢恭畢敬的。沒想到一個黃毛小子,竟然這樣對待自己。

  真是該死。

  “到時候說不定誰會後悔。”

  王正廷依舊是雲淡風輕。並沒有任何惱怒的表情。

  “我相信很快我們就會重新見麵的。希望到時候還能夠看到閣下。”

  “我也是。”

  日本領事氣衝衝的摔門離開,王正廷看著他的背影,直接把手裏的茶倒在地上,冷笑道:“來人,給我把地灑水之後,好好的打掃三遍。可別讓小日本熏了我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