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沸騰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3      字數:3677
  “抵製日貨!”

  “保衛山東!”

  學生,永遠是最激進的團體。

  隨著日本人的要求被公開披露之後,整個中國大地都是陷入了躁動當中。辛亥革命,他可以說是中國民族主義的開端。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的民族主義其實開始發芽,但發展的很慢很慢。但辛亥革命讓民族主義思想發展的越來越快,甚至可以說越來越猛烈。

  現在日本人如此的要求,讓處於民族主義猛烈發展的中國人來說,完全是無法接受的。

  全國各地的學生一個個都出來。

  日貨。

  說起來中國的日貨是很多的。

  不說其他的,就說說精鹽,目前中國市場上的精鹽都是英國和日本的。還有糖,中國目前用的食用糖一大半都是英國人和日本人的。

  長江流域這種情況最為明顯。

  因為長江流域是英國人的傳統勢力範圍,日本又是英國的小弟,跟著英國人在長江流域賣很多日貨。

  還有其他一大堆的東西,都有日本商品的身影。

  激進的學生,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他們就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就如目前全國如火如荼的進行各種各樣的抵製日貨的行為。

  對於這個事情,張學文雖然不能說很讚同,但也是樂觀其成的。

  這樣的愛國行為,你不能去壓製他們,而是要去引導他們。學生的愛國運動,如果你去壓製他們,就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挫折。想要讓學生的愛國行動不激進,培養他們更多的愛國行為,就需要引導他們。

  日本人的商品被抵製,同樣也波及到了英國商人。因為中國很多人都知道英日是同盟,在他們看來沒有英國人的支持,日本人是不會如此的。

  所以這一次大規模的抵製行為,對於英商影響也非常大。

  張學文在暗地裏也是大肆排斥那些可以替代的英日商人的東西。張學文派人領導學生運動,排斥的英日商品都是有針對性的,並不是所有的英日商品就都排斥。

  完全是找目標,然後抵製。

  特別是精鹽市場。

  這是張學文一直都垂涎的市場。精鹽其實並沒有什麽含金量,有點這方麵知識的,都能夠輕鬆做出來。範旭東的工廠成立幾個月之後,就已經能夠生產精鹽。範旭東是學習化學的,在這方麵是行家,隻要資金充足,輕易就能夠弄出精鹽。而且精鹽的產量不低。目前的產量能夠達到近千萬斤。

  其實還可以更多,但是銷售情況不能說很好,所以產量也不能提高太多。

  因為傳統的鹽業反對範旭東的精鹽,英日的精鹽公司也反對。在長江流域江淮鹽商和英日商人,他們合作在一起打壓範旭東精鹽的銷售。雖然有張學文控製的地方,但張學文依舊要顧及那些傳統鹽業的利益。

  如四川、陝西這邊的鹽業。

  畢竟那也是大頭,利益關係很複雜。

  張學文因為顧及很多,所以無法立馬整頓這些鹽業。但是範旭東精鹽的出現,就出來了一個契機。

  這一次出現這樣的事情,讓張學文非常高興。因此故意派人搗亂,把英日商人的精鹽當作是抵製的東西。還喊出一句中國人吃中國鹽的口號。讓民間自主抵製,然後把範旭東精鹽公司的精鹽往江浙滬大力推銷。

  短時間之內,幾乎不到半個月之內,範旭東的精鹽公司在江浙滬賣出三百萬斤。

  可謂是利潤豐厚。

  讓英商是惱怒不堪。

  而且不僅僅是精鹽。

  關於製糖也是如此。自從中國和日本關係交惡以來,連帶著影響英商的買賣。最近英商、日商的糖銷售越來越差,而從湖南株洲來的國產糖,銷售是一片大好。

  當初南洋商人黃奕住投入百萬建立的製糖公司,這幾年的發展非常好。特別是靠著張學文的支持,他的產品在西南五省暢銷無阻,加上張學文給的稅收優惠,讓他在兩年當中獲利頗豐。

  隨著張學文入主中央,他的產品也開始銷售到直隸地區。

  這一次更是利用國人抵製日貨、英貨的機會,一舉打入江浙滬地區。黃奕住的產品,比那些土方法製作的國產糖質量好,而且價格還不貴。

  現在長江流域的省份,黃奕住製糖公司出產的糖已經是市場占有率成為第一,而且市場占有率還在不停增長當中。

  弄的英商火冒三丈。

  一個個都去找朱爾典。

  朱爾典現在也是頭疼。日本人要進攻青島,英國那邊為了維持和日本的關係,還派人一起進攻。可是在中國的德國人才幾個,德國兵才有多少。何必為了幾個德國兵興師動眾。

  日本人也不是為了幾個德國兵。

  很明顯就是為了青島,為了膠東,為了山東。

  而且朱爾典也沒有想到張學文態度這麽堅決。

  自從日本人通知中國之後,中國開始大規模的調兵遣將。山東已經是有了中國人十來個師,有十萬多人。雖然朱爾典看不起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但是這麽多軍隊如果在山東開戰,會極大的影響英國的利益。應該說現在已經是影響力英國的利益,看看那麽多英國商人到他這裏來抱怨就知道。

  不僅僅是如此,張學文還宣布緊急擴軍七個師。

  英國需要遠東穩定。

  歐洲戰爭已經開始,英國需要從中國、日本買進那些需要的東西。

  現在中國和日本不過剛剛開始扯皮,但是中國國內的民意洶洶。江浙滬地區的很多大商家已經表示不再和日本人合作,甚至連累了和英國商人的合作。

  民間就不用說。

  抵製日貨,抵製英貨的示威活動是此起彼伏。

  弄的英商怨聲載道。

  本來英國人占有統治地位的精鹽、糖、紙、棉紗都嚴重滯留,讓英國商人賠了很多錢。而這個時候冒出來的中國國產公司,就趁機占領市場。

  無奈之下朱爾典隻能是再次找張學文。

  …………

  “朱爾典先生,這我也沒有辦法。”

  張學文一臉無辜,道:“朱爾典先生,你應該知道。我們中華民國是一個有言論自由的國家,大家都有權利發表自己的看法。中國的國民隻是在用這樣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我雖然是總統,但我也不能禁止他們。這是違背我中華民國法律的事情。”

  禁止。

  開玩笑。

  當中有不少都是張學文親自安排人去引導的。

  既不會讓事情鬧大,也會讓英商感到心痛。人民黨發展這麽多年,基本上中國數得上號的大學都是有人民黨組織的。幾個小小的學生運動,玩起來還是輕而易舉的。

  甚至張學文是派出了不少幹將,到給地方指揮。

  在江浙滬地區,張學文更是直接讓蔣翊武這位人民黨大將坐鎮,領導這一次的排擠外商的活動。從日本人跟德國宣戰,日本人要在山東和德國打仗的時候,張學文就已經開始準備。

  這是多好的一次機會。

  排擠外商,趁此機會讓中國的國貨崛起。

  “總統先生,但是這樣的活動會嚴重影響中國和英國兩個國家的傳統友誼。”

  朱爾典心中是暗罵。

  朱爾典是做過一番調查的。雖然不知道背後指揮的是誰,但朱爾典有絕對的把握,這一次突然的抵製外商行為是一次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

  那些學生看似非常激動,但他們做事情非常有分寸。

  再看看外商大受打擊之後,填補市場的那些公司。

  大部分都是出自於張學文控製的地方。特別是那個叫什麽湖南株洲的地方。雖然那裏的企業還不算是非常強大,不可能真的統治市場,但他們表現出來的實力,還是讓朱爾典擔心。

  還有範旭東的精鹽公司。

  朱爾典可是明白,這家公司就是中國國家控製的公司。這一次的風波當中,這家精鹽公司銷售額大漲幾百萬。

  “是啊。”

  張學文點點頭,然後痛惜的道:“朱爾典先生,你放心。我已經開始做一些安撫的工作。但是,朱爾典先生。隻要山東的事情一天不解決,這樣的情況估計會持續很久。”

  張學文不想跟日軍交手。

  因此希望朱爾典能夠出麵回旋。如果朱爾典能夠幫忙周旋,那麽張學文當然也會跟德國人談判,讓德國人把膠東給交出來。

  朱爾典微微搖頭,道:“我們和日本已經對德國宣戰,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打擊德軍,絕對沒有和中國打仗的意思。至於日軍想要借道,這個問題是中國和日本的問題。我們英國希望雙方能夠坐下來好好談談,找到一個最合適的解決辦法。”

  對於山東的問題,朱爾典沒有絲毫的辦法。

  因為朱爾典知道,日本內閣已經是批準了作戰計劃,還撥出了兩千五百萬日元的戰爭費用。當然日本政府的財政是赤字,這筆錢還是他們發行公債借的。

  到了這個時候仗一定會打起來。

  這麽一想朱爾典的心情更不好。

  現在隻是打嘴仗都是如此,一旦真的打起來到時候中國人會是什麽反應。他想起了那個南潯富豪龐家的龐元澄,竟然直接表示中國人做中國的船。

  開始大肆打擊英商的運輸公司。因為龐元澄自己就是中國的船運大王,擁有一百二十多艘輪船,當然裏麵同樣有政府的股份。

  利用張學文在西南時候對他的支持,他的輪船公司在長江、湘江都是能夠和日商、英商抗衡的大型輪船公司。甚至目前有計劃,把輪船數量提高的兩百艘。到時候就會超過日商和英商,成為長江地區最大的船運公司。

  想想就頭疼。

  這些英商都是實力很強的。如果在中國遭受太大的打擊,他們就會埋怨朱爾典。

  “朱爾典先生,其實你們英國人完全可以發表一個聲明。表示你們是不支持日本在山東的行動,那麽我想中國人民是會通情達理的。”

  “哼。”

  朱爾典現在是越來越判斷張學文。

  此人以前是笑眯眯的,可是骨子裏絕對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他剛剛冒頭的時候,英國英國是打壓他才對。現在他已經是坐穩了江山。

  這麽一想,朱爾典就開始考慮山東的事情。

  看來應該要讓這個年輕的總統受一點挫折才可以。被日本人好好的收拾一頓,才能夠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有些國家是不能激怒的。

  等到在山東慘敗,估計還要找自己過來。

  到時候完全可以獅子大開口。

  因此朱爾典道:“既然如此,我就先回去了。總統先生,為了我們兩國的友誼,我希望你不要做一些破壞兩國關係的事情。”

  “朱爾典先生,我非常珍惜兩國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