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對付地方實力派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3      字數:3286
  把輿論問題交給寧調元之後,張學文立馬著手開始布置東北的問題。

  因為輿論雖然氣勢洶洶,但對於目前的張學文真沒有多少影響。人民黨是同盟會西南支部改編而來,本來就是玩學生運動出身的黨派。

  而且張學文的統治基礎,和這些人也沒關係。

  雖然人民黨內部也有不少人反對張學文幹涉大學,但不成力量。張學文控製的西南和西北,連個好大學都找不著,對他們沒什麽影響。

  而且張學文還準備在西南、西北大力發展教育,對於教育界已經是相當好的消息。

  所以輿論問題交給寧調元,張學文開始關注國內實力派的問題。

  楊度的做法起了效果。

  張作霖果然是沒有把馬龍潭的部隊交給湯玉麟,反而是交給了孫烈臣。孫烈臣和湯玉麟都是張作霖麾下的旅長,張作霖的做法弄得湯玉麟火冒三丈,和馮德麟一起給張學文發報,請求驅離張作霖。

  不過張作霖是奉天實力派。

  按照當初的約定,張學文並沒有任免這些軍官的權利。

  “總統,無法免官,可以升官。”

  楊度現在完全成為了張學文的幕僚。就留在張學文這裏給張學文出謀劃策。張學文任命楊度為總統府秘書長。

  “在東北成立一個軍,囊括二十七師、二十八師,還有駐紮吉林的孟恩遠二十三師。然後可以任命馮德麟擔任軍長兼任二十八師師長。之後馮德麟如何調整東北部隊,那就是他的本事了。”

  “恩。”

  張學文點了點頭。

  雖然他們八個人結拜兄弟,但是在權力麵前也是你爭我奪。隻要沒有外來的壓力,他們之間的衝突會越來越大。張學文要做的就是在他們中間加把火。

  讓奉天徹底熱鬧起來。

  隻要奉天熱鬧,張學文就有機會。而且張學文唯一忌憚的就是張作霖,願意給張作霖不停的添堵。等到張作霖忍無可忍,做出什麽事情的時候,張學文就可以找到借口插手東北。

  “大家覺得如何?”

  “不錯。現階段最好不要動武,讓他們自己亂就可以。”

  “對。最好是他們自己出現內訌,然後邀請我們,或者我們以他們內訌的名義派兵進入東北調節。這是最好的辦法。”

  如果可能,大家當然希望快速統一。

  早日消除這些不停中央號令的地方諸侯。可是沒有借口就出兵,會極大地影響中央的權威。畢竟剛剛結束政協會議也沒有多長時間。

  “那麽東北的事情就這樣處理。雨岩,你就以全國部隊整編的名義把這條命令傳達給東北那邊。”

  “是。”

  蔣作賓點點頭。

  “我們接下來就討論福建的事情。對於孫道仁的要求大家怎麽看?”

  討論完了東北的事情,張學文開始談起福建的事情。

  對於現在的張學文來說,除了和各國列強周旋、建設之外,就剩下如何對付這些國內實力派。為了對付他們,張學文真是手段用盡。

  包括對付馮國璋。

  往他控製的江浙滬三地也是不停地派人進行各種策反。包括策反江浙滬的一些大家族,希望他們不要支持馮國璋。反正是能用到的手段都用上。

  福建當然也在張學文的謀劃當中。

  “派,越快越好。”

  剛剛被任命為北京市長,北京也是剛剛從直隸獨立出來,正式成為民國首都。第一任市長是張學文從湖北省長的位置上調到京城的譚延闓。

  譚延闓也是第一次參加如此的高層會議。

  可能是調到京城,心情不錯。因此譚延闓立馬道:“孫道仁此人雖然以前是第十鎮統領,但在軍隊建設上並沒有多少建樹。在第十鎮當中的威望根本無法和許崇智相比,沒有許崇智,孫道仁根本就控製不足第十鎮。當年他參加辛亥革命,還是許崇智逼他參加的。孫道仁此人年輕時候英勇作戰,但是現在完全成為了一個官場老油條,真的讓他平定目前的情況,他根本就沒有辦法。”

  之前的福建都督孫道仁是湖南人,譚延闓對他是熟悉的。

  其實辛亥革命福建獨立,湖南人的貢獻還真不小。特別是福建同盟會的領導人彭壽鬆此人就是長沙人。在辛亥革命之後,孫道仁雖然是都督,但是福建的軍政大權其實就掌握在彭壽鬆的手上。

  隻不過彭壽鬆後來做出了讓人人神共憤的事情。

  在選擇福建省議員的時候,彭壽鬆讓省議會留下十個固定名額,那就是專門交給在福建的湖南人的。這個事情讓很多人非常不滿。

  同盟會會員蔣筠和《民心報》主辦黃家宸反對尤烈,他們在公開場合反對彭壽鬆這樣的規定。認為議會不應該留下什麽特定轉額之類的東西。這不符合民國的規矩。

  本來以彭壽鬆在福建當時的地位,隻要取消這個名額,做的在巧妙一點,說不定還能被人說成是大公無私。可是彭壽鬆一怒之下,竟然是派人把他們兩個都給暗殺。

  這可是轟動全國。

  當時還是袁世凱當大總統的時候,正愁沒有借口。彭壽鬆當時可是眾叛親離,福建的同盟會、共和黨合作攻擊他,最後彭壽鬆隻能是離開福建,躲進了目前漢口的租界。

  當年福建革命的時候,張學文他們是勸過孫道仁的。

  特別是譚延闓。

  譚延闓在漢口,給孫道仁發電。告訴他,如果他不讚成起義,湖南人就挖了他的祖墳。讓搖擺不定的孫道仁最後下定決心。

  “不過許崇智這個性格有些……”

  張學文對於許崇智的性格真的捉摸不定。

  說起來辛亥革命的時候,許崇智掌握第十鎮大權。當時就連孫道仁這個第十鎮統製在軍隊上的威望也比不上許崇智。推舉孫道仁當都督,還可以用許崇智不希望有太多流血,也想要表現革命黨不貪戀權力。

  可是二次革命就真的有問題。

  孫道仁雖然也宣布福建獨立,但是一直不好好給許崇智發軍餉。此時的新軍第十鎮,已經被改編為第十四師。許崇智就是十四師的師長。

  論起在福建的實力,在軍隊左右朝政的世代,許崇智並不比孫道仁差。

  可是自己兩次逼迫,一次是辛亥革命、另外一次就是二次革命。都是逼迫孫道仁做決定,因此許崇智就認為自己做的有些過分。而且自己在福建有一種功高震主的情形。

  因此許崇智並沒有和其他人那樣選擇對抗,而是選擇悄悄的隱退,離開了十四師。

  可是十四師可是許崇智從滿清的時候就開始打造的。許崇智是士官學校第三期的畢業生,1905年回國,開始在福建軍界發展。

  目前十四師不僅僅是許崇智親手打造,裏麵的軍官很多都是他的學生。

  因此許崇智離開福建之後,他們在福建是天天鬧事。弄得孫道仁根本就管不住這些部隊。雖然孫道仁年輕的時候,跟隨父親參加中法戰爭,表現非常好。

  但那都是三十年前的事情。

  現在的孫道仁已經是五十八歲,沒有那樣的雄心。

  麵對十四師的逼宮,孫道仁幾乎是手足無措。他是真的害怕,害怕這些人當中有人鋌而走險。自從辛亥革命之後,被暗殺的名人沒有一百,也有八十。

  當年彭壽鬆在福建暗殺自己人,還封了報紙的事情曆曆在目。

  孫道仁豈能不擔心。

  因此孫道仁邀請中央派人過來整編一下十四師。

  “這個十四師從上到下很多人都是許崇智的人。而且他是國民黨武裝,我們貿然接管怕會引起反彈。”

  這才是張學文擔心的。

  十四師的革命黨基礎很好。當年彭壽鬆和許崇智在福建的時候,福建是號稱擁有上萬同盟會會員的。雖然因為沒有正確的統計,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也可以看出當年同盟會在福建的影響力。福建也因此成為了兩湖地區和兩廣地區之外,同盟會實力最強大的地方。

  第十鎮被同盟會滲透成了篩子。

  因此十四師很多人目前還都是國民黨。這樣的一支部隊,想要控製並不是那麽容易。

  “李烈鈞,李烈鈞最合適。”

  何成浚開口。

  自從西北軍區整編成功之後,何成浚回到中央,擔任參謀部副參謀長,還進入了軍事委員會委員的位置。參加今天的會議。

  “李烈鈞是國民黨出身,而且二次革命的時候在安慶表現非常好。這個十四師的軍隊應該不會排斥李烈鈞。加上我們在身後支持,應該可以迅速的評定十四師。”

  “總統,這需要快。如果我們這邊慢了,說不定馮國璋就會找個借口插手福建的事情。”

  張學文點點頭。

  福建是個好地方。

  “任命李烈鈞為第十四師師長,火速進入福建。然後讓方聲濤的十七師跟隨進入福建,接受李烈鈞的命令。”

  “是。”

  方勝濤是十七師師長,而十七師是教導旅和漢口民軍組成的。雖然已經放出去不少,但裏麵依舊有大批的畢業講武堂和陸軍小學的軍官。

  文化水平相當高。

  重要的是方聲濤是福建人,他們方家在福建同盟會當中影響力很大。讓方聲濤進入福建,也是要利用他們家在福建革命黨的影響力,來平定十四師。

  “福建,福建。”

  如果這一次一舉拿下福建,那麽張學文就開始真正的威脅浙江和廣東地區。張學文是真想一舉統一全國,可惜這種事情急不來。

  需要慢慢的一步一步蠶食地方實力派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