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兵工廠整編計劃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3      字數:3802
  “今天開一個全國兵工廠的整編工作會議。”

  石陶鈞主持會議。

  關於中國軍隊裝備的問題。自從李夑和從軍隊跳出來之後,石陶鈞就成為了總裝備部部長。不過目前來說,中國軍隊的武器很是落後。

  軍隊當中主要用的是漢陽造,其他的重機槍、大炮等等基本上都是進口的。國內生產的重機槍、大炮少之又少。

  而且從質量、造價、威力這些方麵來說,中國自己造的武器比進口武器差了不少。可是現在中央沒錢,沒錢進口武器。因此張學文把更多的希望放在目前中國的兵工廠當中。

  當然武器必須要國產化。

  隻有武器國產化,才能夠擺脫外國人的控製。

  “巡閱使,開會之前你先說兩句。”

  “我?”

  “是啊。巡閱使,你要給會議定個調。”

  石陶鈞讓張學文先說兩句。

  現在的石陶鈞可是總裝備部的部長。本來是西南五省的裝備部部長,隨著張學文入主中央,三十三歲的石陶鈞也成為全國的總裝備部部長。這是石陶鈞夢寐以求的。

  倒不是說石陶鈞是一個官迷。

  相反石陶鈞並不是一個官迷。石陶鈞是神童,二十二歲第一次參加縣試,就是頭名秀才。後來去日本留學,他的抱負就是讓中國的軍工不再受到外國的控製。因此他努力學習軍工知識。

  隻不過後來他的摯友蔡鍔畢業士官學校回國之前,跟石陶鈞表示,希望他放棄軍工,去學習軍事。石陶鈞這才放棄了兵工知識,進入日本士官學校學習。

  日本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之後,回國進入陸軍部。

  可是他一直夢想的還是關於軍工廠的事情。因此他在陸軍部的時候,考察了全國的兵工廠,然後給陸軍部遞交了關於如何整頓全國軍工廠的報告。

  隻不過沒有得到太多的重視。

  後來南下之後,在張學文那裏他期初就是擔任總裝備部副部長,管的就是整理西南兵工廠。石陶鈞在這兩年之內,把西南的兵工廠已經是梳理了一下。

  目前西南兵工廠就剩下兩家兵工廠。

  一個是漢陽兵工廠,一個是長沙兵工廠。漢陽兵工廠主要製作槍炮,長沙兵工廠主要製作火藥、炸彈、子彈等等。其他的兵工廠都撤銷,然後在每個軍隊駐紮的地方都有小型的軍械所,就是一個修理所。

  現在他成為總裝備部部長,就要整頓全國的兵工廠。

  “那我就說兩句。”

  張學文本來隻是過來參加會議的,但說說開場白也不錯。

  “最近人民黨軍事委員會剛剛開完,除了通過軍隊改編計劃之外,就是裝備部的問題。我們國家從洋務運動開始,一直在辦理自己的兵工廠。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徹底擺脫外國人的控製,擺脫我國軍隊依賴外國武器的局麵。”

  “古代,鹽茶鐵都是嚴格控製的,中原王朝嚴格控製他們流入草原。這裏麵有利潤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主要的問題。那就是中原一直受到草原的威脅,而對於草原來說,鹽茶鐵都是必須的。他們需要鹽茶這樣的日常用品,同樣打仗需要好的兵器。所以中原王朝一直控製這些東西流入草原。”

  “現在也一樣。”

  張學文看著這些人繼續道:“我們落後了,我們的武器落後了。現在等於我們是古代那些無法自己製造好兵器的遊牧民族。機槍我們要引進,大炮我們也要引進。更不用說外國都已經有飛機。至於軍艦這樣的,我們要花大價錢從外國引進。現在沒有問題,一旦我們和外國有任何的衝突,他們就可以卡住我們的脖子。”

  “你們說。我們這樣的泱泱大國,難道要看外國人的臉色過日子嗎?想要擺脫外國人的控製,首先需要的就是我們要有強大的國防能力。而強大的國防能力,除了能征善戰的部隊,更需要我們有自己的國防工業。”

  “什麽是我們自己的國防工業。那就是我們要能夠自己造槍造炮,我們部隊的武器不在依賴外國人。未來我們還要自己造軍艦、飛機。這就是我們的國防工業。這也應該是我們的目標。”

  “好了,我就說這麽多。具體的問題石部長來安排。”

  今天來開會的,都是裝備部的官員,很多都是各地方軍工廠的代表,當然都是張學文控製地方的軍工廠。石陶鈞在來北京之前,就已經開始做了一整套的整改方案。

  因為他在滿清的時候,利用一年多的時間,實地考察了中國的兵工廠。因此他非常熟悉中國各地的兵工廠。所以才會有這一次的兵工廠整編方案。

  “我先說說我們的目標。我們的很多兵工廠其實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就如漢陽兵工廠,以前也造過重機槍、大炮等等。隻不過技術不過關,無法批量生產而已。當然也跟經費不足有很大關係。”

  “現在局勢穩定,不會有經費的問題。我們要把這些重新撿回來,我們要生產我們的大炮和重機槍。當然開始隻是模仿,我們模仿別人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有這樣技術能力的除了漢陽兵工廠就是金陵兵工廠。不過金陵兵工廠這兩年破壞比較嚴重,而且南京那邊不是很穩定。因此我準備把漢陽兵工廠和金陵兵工廠合並,加上合並長沙兵工廠。三家廠子合並,成為一個新的漢陽兵工廠。讓漢陽兵工廠成為全國最有實力的工廠。”

  石陶鈞的想法很簡單。

  之前全國的兵工廠太分散,本來就很少的軍工人才都被分散開。而且還有很多出色的技術工人,也都分散開。這不利於發揮整體的力量。

  所以石陶鈞準備打造一個全國最大、最好的兵工廠。

  聯合目前中國所有的軍工人才,開發更好的武器,打造最好的兵工廠。當然對於中國來說,漢陽兵工廠已經很了不起。但是在全世界來說,就算是新成立的漢陽兵工廠都是落後的。

  “餘慶鼇,擔任新成立漢陽兵工廠的廠長。”

  “是。”

  四十六歲的餘慶鼇是漢陽兵工廠的創始者之一,早在二十年前他就是漢陽兵工廠的總辦。不過餘慶鼇早年就是在金陵機器局學習的,然後去過很多兵工廠,才來到了漢陽兵工廠。

  漢陽兵工廠最早的漢陽造槍支和子彈,就是餘慶鼇參與製造的。他算不上是革命黨,但他最熟悉漢陽兵工廠和金陵兵工廠。

  所以才會成為新的漢陽兵工廠廠長。

  “漢陽兵工廠分槍廠,炮廠,還有藥廠。”

  “韓麟春。”

  “到。”

  “韓麟春擔任漢陽兵工廠槍廠廠長。”

  “是。”

  韓麟春也是日本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的,隻不過他回國之後,一直在陸軍部的軍械司上班,袁世凱政府時期擔任陸軍部軍械司的司長。

  這一次新成立的漢陽兵工廠會成為整個中國最大、最好的兵工廠。因此他在軍部的級別也很高。為了加強漢陽兵工廠的發展,韓麟春都給弄出來,擔任下麵的廠長。

  “賓步程。”

  “到。”

  “擔任漢陽兵工廠槍廠的總工程師。”

  “是。”

  強強聯合。

  什麽是強強聯合,這一次漢陽兵工廠和金陵兵工廠的合作就是如此。雙方都有很不錯的機器,有非常出色的軍工人才,也有熟練的工人。

  賓步程就是相當牛氣的技術人員。

  三十三歲的賓步程,二十歲的時候由清政府公派赴德國留學,就讀於柏林工科大學,學習機械工程,曆時八載。曾赴歐美實習,去過20個國家。1908年回國,在德國的時候加入了同盟會。

  回國之後擔任過粵漢鐵路的機械工程師,後任金陵兵工廠廠長。

  這人非常出色。

  要不是金陵兵工廠本身實力不足,賓步程肯定很有收獲。就算如此,他也一直在努力改造槍炮。這一次來到實力強大的漢陽兵工廠,大家對於他可是寄予很高的期望。

  “楊宇霆。”

  “到。”

  “擔任漢陽兵工廠炮廠廠長。”

  “是。”

  楊宇霆。

  這不是張學文找出來的。而是張學文去見徐樹錚的時候,他給張學文推薦的。原來徐樹錚和楊宇霆的關係很好,都是日本士官學校第七期的畢業生。

  聽到楊宇霆的名字,張學文就知道這是張作霖手底下最受器重的一個人。

  能力也很強。

  隻不過後來和張學良有矛盾,最後死在了張學良手上。張作霖的兵工廠,楊宇霆就是最大的功臣。此人是能文能武,能帶兵、能管理。

  這樣的人才當然要用。

  “劉慶恩。”

  “到。”

  “擔任漢陽兵工廠炮廠總工程師。”

  “是。”

  劉慶恩也是著名的軍工專家。

  今年四十四歲的劉慶恩,成年後,他畢業於廣東水陸師學堂學業,並相繼在益珠、虎門、江陰等炮台工作。三十歲的時候來到漢陽兵工廠擔任技術人員。

  三十一歲的時候去日本留學,進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攻機械與槍炮製作,畢業後複回漢陽兵工廠。四十歲的時候去柏林考察,並到克虜伯兵工廠學習兵器製作。

  絕對是目前中國軍工的頂級人物。

  他最感興趣的就是製作中國的大炮。

  “喻培倫。”

  “到。”

  “擔任漢陽兵工廠藥廠廠長。”

  “是。”

  漢陽兵工廠。

  可以說是匯集了全國最好的各種軍工專家。吞並的長沙軍工廠,可是一年多時間隻做了幾十萬個手榴彈的工廠。這一次歸漢陽兵工廠領導,成為了漢陽兵工廠下屬的藥廠。

  “我們建立這麽大的漢陽兵工廠,當然要有目標。原來的造槍計劃不能耽擱,但我們下發的任務也不能耽擱。重機槍、自動步槍、山炮這些仿製工作也不能耽擱。”

  “大家都知道。現在國內、國外的形勢對我們都不是很好。我們隻有加快我們軍隊的武器建設,才能夠立足。所以各位,我需要三個月之內完成三個兵工廠的合並。不知道幾位有什麽需要提出的意見。”

  石陶鈞時間緊張。

  當然也是上麵很多人著急,特別是軍方。軍方需要武器,才能夠擴軍。所以才會讓石陶鈞這樣著急。

  “部長,兵工廠的搬遷,需要很多人力物力。”

  “這些沒有問題。需要的一切我都安排。”

  “那沒問題。”

  兵工廠的很多機械是重型機械,想要搬運可不容易。不過好在南京和漢陽之間,有長江可以水運工作。而漢陽和長沙之間,又有剛剛通車的粵漢鐵路兩湖段。

  因此都沒有大問題。

  “該下的任命我下了,漢陽兵工廠你們怎麽治理,怎麽計劃,這就需要你們這段時間盡快的弄出一份詳細計劃。我這邊也好批準。”

  “是。”

  餘慶鼇點點頭。

  “我今天本來是旁聽的。不過我最後說一句。我們能不能徹底擺脫外國的控製,能不能讓我們民族真正取得獨立。幾位的任務很重。我代表四萬萬的中國人民,拜托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