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王廷楨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3      字數:3382
  “王將軍,久仰大名。”

  “巡閱使。”

  “來。請進。”

  王廷楨非常果斷,雖然禁衛軍的很多軍官都非常反對王廷楨北上,就怕張學文把王廷楨扣在京城。不過王廷楨倒是一點不擔心。

  現在的張學文已經是需要安定的時刻。

  畢竟張學文還沒有就任臨時大總統,這個時候他比任何人都需要安定。因此王廷楨知道,張學文絕對不敢把自己扣在京城。

  目前湖北這邊軍隊不多,如果王廷楨的禁衛軍動亂,對於張學文也是非常難辦的。

  張學文最重要的兵工廠漢陽兵工廠就在湖北,最重要的鋼鐵廠,也就是在大治鐵廠的基礎上成立的武鋼集團也在湖北。什麽地方都能亂,但唯獨湖北不能亂。

  因此王廷楨明白,張學文現在這個時候是絕對不會做出扣人這樣小兒科的手段。因此王廷楨準備之後,立馬乘火車來到了京城。

  聽到王廷楨來到京城,張學文立馬是推了所有的工作,專門接待王廷楨。

  對於王廷楨張學文是知道的。

  知道王廷楨也是因為馮玉祥。後世對於北洋大將徐樹錚有很高的評價。雖然徐樹錚此人很有能力,但是後世之所以出現那麽多吹捧的,裏麵有很多是為了鄙視馮玉祥。因為馮玉祥殺了徐樹錚。鄙視馮玉祥,當然也要抬高徐樹錚。可是馮玉祥殺徐樹錚,自有他的原因。

  那就是因為徐樹錚之前槍殺過陸建章。

  徐樹錚槍殺陸建章,在北洋軍內部來說都是一次影響很壞的事情。因為北洋軍雖然天天打仗,北洋軍閥之間也是打來打去。但很少會有內部人自己殺掉自己人的情況。

  徐樹錚和陸建章派係不同。

  徐樹錚是皖係大將,還和奉係軍閥關係密切,而陸建章則是直係。可就算大家派係不同,但槍殺陸建章在北洋軍內部都是很惡劣的事情,很忌諱的事情。連徐樹錚的老大段祺瑞聽到徐樹錚槍殺陸建章之後嚇了一大跳。

  更讓很多人詬病的是,徐樹錚和陸建章的兒子陸承武是士官學校的同學,就連他們的妻子也是同學。因此兩家的關係非常不錯。可是徐樹錚沒有任何審判,也沒有任何理由,給陸建章一個通匪的罪名就槍殺,震動官場。

  畢竟陸建章是北洋軍老將。

  而且陸建章不是一般的北洋軍老將,是在北洋軍地位很高、資曆很深的老將。

  陸建章的死,當時是震驚官場,人人自危,引起恐慌。

  陸建章對於馮玉祥那可真是當兒子一樣培養。馮玉祥後來能有那麽高的地位,都是陸建章提攜的原因。所以馮玉祥一直等著,等著一個機會。最後等到機會之後,一擊致命,殺了徐樹錚。

  當時承認罪行的就是陸建章的兒子陸承武,直接表示就是為父報仇。以至於報紙上都沒有人指責陸承武。

  這就是馮玉祥和徐樹錚在曆史上的恩怨。

  因為看這段曆史,張學文對於王廷楨比較熟悉。雖然很多人非常推崇徐樹錚,但論起鞏固邊疆,特別是對於當年對於穩定蒙古局勢功勞非常大的是陳毅此人。

  他在蒙古左右周旋,穩固蒙古局勢。

  徐樹錚的功勞沒有網上吹噓的那麽大。而且為了北洋自己的軍閥之戰,他們不停地從蒙古那邊把兵力調回去。最後失去了外蒙古。

  讓陳毅此人悲憤當中離開了蒙古。

  王廷楨的部隊當時也在蒙古,北洋軍幾次要調走他的部隊,希望南下作戰,他都不同意。後來何宗蓮他們鼓動王廷楨,是不是可以和其他省份那樣宣布獨立。

  以當時王廷楨擁有的軍隊完全可以在內蒙古獨立。

  但王廷楨再次拒絕。

  正是這樣的曆史表現讓張學文非常欣賞王廷楨這位將領。

  “王將軍,你是因為讓十六師駐防黑龍江的事情所來的。”

  “是的。”

  王廷楨很直接道:“巡閱使,你給我一個原因。”

  王廷楨坦坦蕩蕩。

  很直接的就跟張學文表示,自己要一個原因。

  “王將軍,來。”

  張學文站起來,讓王廷楨跟過來。來到了張學文這邊的大地圖前麵,這是中國最詳細的一個地圖。張學文指了指東北,道:“王將軍,你應該知道。九年前俄羅斯和日本人為了東北的控製權,在東北大打出手,無視東北是我們國家的土地。至今在東北日本和俄羅斯兩國都有很大的勢力。”

  王廷楨點點頭。

  他當然知道。東北是日本和俄羅斯的勢力範圍,這兩個國家簡直是無視中國,直接在中國的東北直接開戰。而且東北的大動脈幾條鐵路,都在日本人的控製之下。

  “再看看這裏。自從辛亥革命之後,外蒙古一直是蠢蠢欲動。中國對於外蒙古的統治一直比較弱,就是滿清也僅僅是籠絡他們的上層。最近兩年國內戰亂頻繁,對於外蒙古地區的控製也是越來越低。”

  “不僅僅是外蒙古那邊,新疆、西藏都有這樣的問題。而出現這樣的問題,不僅僅是他們地方的問題,還有很多外國勢力的插足。外蒙古、新疆都有俄羅斯,西藏有英國人。”

  王廷楨的臉色凝重。

  張學文說的這些東西,王廷楨真沒有怎麽想過。因為王廷楨從士官學校第一期畢業之後,很長時間都在北洋軍當兵,後來則是去了禁衛軍。從來沒有在邊疆待過,也從來沒有想過邊疆的問題。不過聽著張學文的話,王廷楨的心中很是不舒服。這些都是中國的地盤,但現在卻要看外國人的臉色。

  “王將軍,我很痛心。但是我現在沒有實力,所以隻能是暫時的穩住這些地方。不讓他們徹底脫離中國。等我們有實力的時候,去真正的保衛我們的邊防。如果現在可以我當然是願意派我的人坐鎮邊疆,保衛邊疆。”

  張學文很誠懇。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楊度這樣的希望有實力、有能力、有手腕的上位者。因此麵對楊度,就要表現出自己的實力、能力、謀略。而王廷楨這樣的人,你不能告訴他自己有多厲害,而是要告訴他憂國憂民的事情。

  “可是我不能如此。我馬上就要成為臨時大總統,這個時候我不能讓人誤會我是一個強勢的總統,讓別人誤會我要以軍事統一中國。這樣會讓馮國璋、張作霖、陸榮廷他們跟中央對抗。因此我的部隊不能隨意的進入他們的地盤。王將軍,你能理解嗎?”

  “是。”

  王廷楨點點頭。

  這是地方實力派的共同想法。中央肯定是想要把權力收上來,而地方實力派肯定是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權力。就算是一個穩定的國家整體,也有中央和地方這方麵的矛盾。更何況現在的中國,地方實力派,那是真正的有地盤、有軍隊的軍閥。他們更是如此。

  如果張學文亂插手,很容易引起中央和地方的對峙,最後演變成為軍事對抗。

  東北就是如此。

  雖然吉林有孟恩遠的二十三師,但除了這個部隊之外,其他的勢力都是張作霖和馮德麟他們的部隊。張學文如果強勢插手,一定會讓張作霖他們反彈。

  這些人可都是擁有幾萬人的地方軍閥部隊。

  “因此我想到了王將軍。王將軍你的部隊以前是禁衛軍,我把你調到黑龍江,他們隻會認為我在排擠你的部隊。不會想到其他方麵。但是王將軍,我對你寄予厚望。”

  “你看看。黑龍江的位置非常重要,他北靠俄羅斯,往西就是外蒙古,往東是吉林。都不是容易擺平的地方。北麵的俄羅斯狼子野心,西邊的蒙古蠢蠢欲動,東邊的吉林日本勢力極其強大。”

  此時的東北,各省的分界和以後不同。現在的吉林包含了大部分後來黑龍江的地盤,而現在的黑龍江則是往西很多。

  “我需要王將軍在這裏,始終控製局勢,讓外蒙古無法完全脫離中國。隻要他沒有從法理上脫離中國,那麽等到我們強大,我們就有足夠的機會重新控製這裏。”

  “還有,我也不瞞你。日本在東北勢力擴展太快,一旦這樣下去,我們遲早會爆發衝突。日本人對於我國的野心很大,必須要把他們的野心限製在東北。因此我希望你在經略黑龍江的同時,也警惕日本人的發展,以及俄羅斯人的滲透。”

  說到這裏,張學文突然道:“當然。王將軍如果你感覺我的安排對你們十六師不公平。那沒有關係,我找其他的部隊。王將軍的部隊就繼續駐紮在湖北,我想想,你們還是駐紮河南信陽。”

  河南信陽。

  這麽好的地方,張學文豈能讓王廷楨的部隊駐紮。雖然張學文上麵說的那麽高尚,其實張學文還真是不相信王廷楨,不敢讓他的部隊留在湖北。

  讓他們去東北,的確是要攪亂東北局麵的想法。

  東北不亂,張學文怎麽插手。

  “不,不。”

  王廷楨搖搖頭。

  對於張學文其他的一些考慮,王廷楨其實心知肚明。他都想到了,但是他對於張學文說的話,真的很震撼。說的很對,中國現在的邊疆不穩。

  如何應付日本、俄羅斯,都是一個大問題。

  越想王廷楨就感覺越是著急。

  邊疆,邊疆。

  王廷楨是一個有自己想法的將軍。

  “巡閱使,我願意去黑龍江。保衛國家邊疆,本來就是我們軍人的責任。”

  “好。”

  張學文費這麽口舌,等的就是這句話。因此立馬道:“王將軍,曆史會記住你們的。我代表國家感謝你。”

  “不敢,巡閱使。”

  “王將軍,你放心。你們的軍費、武器,全都是我們中央擔負。你的部隊就是十六師,從此全國部隊不管怎麽整編,十六師這個永遠留給你們部隊。”

  “謝,巡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