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南京巨變2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2      字數:3750
  “陳師長,你這是要幹什麽。”

  何海鳴被首善帶著一個營的人直接綁架過來。何海鳴是沒有想到陳之驥會是如此的果斷。當然何海鳴畢竟是讀書人,雖然短暫在軍隊待過,但並不是真正的軍人。

  根本就反應不過來。

  首善輕鬆地就把何海鳴帶到了第八師的師部。

  “何海鳴,何海鳴。你不好好當你的記者,摻和這些事情也不怕丟了腦袋。”

  何海鳴名氣很大。

  當然陳之驥的名氣也不小。在南京臨時政府成立的時候,何海鳴和陳之驥是見過麵的。當時兩個人都是辛亥革命的功勳,都在享受共和英雄的稱號。

  可是一年半之後重新見麵,兩個人已經是敵對的關係。

  “陳師長,難道你要投靠袁世凱。”

  “什麽叫投靠袁世凱。我們的軍隊本來就是民國軍隊,本來就是政府的軍隊。我支持我們民國的大總統,又有什麽問題。”

  陳之驥也是讀書人。

  雖然沒有何海鳴那樣名氣響亮,但找個名義還不簡單。

  “陳之驥,陳之驥。”

  何海鳴哈哈大笑。

  然後指了指陳之驥道:“孫先生看錯了你,克強兄也看錯了你。你就沒有想過那個死在袁世凱手上的吳祿貞,你以後有何麵目去見他。孫先生親自任命你為第八師師長,把第八師這個革命黨最精銳的武裝交給你,你怎麽對得起他們的信任。你就不怕千古罵名。”

  聽著何海鳴的罵聲,陳之驥臉色變得陰沉。

  陳之驥也是多年的革命黨,一直都是支持革命。如果陳之驥是一個攀龍附鳳的人,他就直接進入北洋軍了。畢竟陳之驥是馮國璋的大女婿,是日本士官學校第五期畢業的。

  孫傳芳本人在北洋軍並沒有太大的後台,隻是靠著自己姐夫,甚至都算不上是姐夫。因為孫傳芳是當年北洋大將王英楷小妾的弟弟。

  王英楷地位很高,有段時間甚至比北洋三傑地位也高。不過孫傳芳隻是小妾的弟弟,所以就跟著自己兒子當個書童。而這樣王英楷1908年的時候都已經死了。

  但就算如此日本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的孫傳芳回國在北洋軍都是擔任營長的位置。

  但何海鳴是正兒八經的馮國璋大女婿,還是士官學校第五期的畢業生。

  馮國璋在袁世凱呼風喚雨的時候,已經是滿清高官。等到袁世凱被載灃趕回家,馮國璋照樣混的風生水起。因為馮國璋和滿清高官的關係相當好。因此如果陳之驥加入北洋軍,投奔自己的嶽父,那麽在辛亥革命的時候混到協統也不是不可能。升官發財不在話下。而且還不用拚命。

  可正是因為他讚成革命,所以才會拚命。

  可以說陳之驥在辛亥革命的時候,是真正的革命派,而且是一個堅定地革命黨。

  但陳之驥不是傻子。

  現在的反袁戰爭是必敗無疑的。陳之驥雖然支持革命,支持國民黨,但也沒有到要把命都交代的地步。因此聽到何海鳴的指責,陳之驥心情不可能很好。

  他的確也沒有什麽臉麵和他何海鳴繼續交談。

  所以揮揮手道:“何先生,這件事情本就不該是你這樣的文人插手。你放心,隻要事情解決了,我就放你離開。不過在這之前,你不許離開這裏。”

  陳之驥陰沉著臉走了出來。

  “如何?”

  茅乃封,目前的南京憲兵總司令。此人也算是辛亥革命的功勳人物,光複南京的時候他可是江浙滬聯軍的參謀次長。現在擔任南京憲兵司令。

  此人就是中國注明的橋梁專家茅以升的二叔。

  他和陳之驥其實一樣。

  從心底裏他們都是革命黨,支持革命黨。但他們更是一個理智的軍官。

  他們這些學習軍事的,都知道這一次的反袁鬥爭是不可能勝利的。因此都在找出路。對於他們來說死心塌地的跟著國民黨,他們是不願意的。

  那麽隻有一個辦法。

  那就是投奔袁世凱。再怎麽說袁世凱也是民國的大總統,投奔他名義上也很好聽。說不定還能夠保留現在這支部隊。

  “一個書呆子而已。等我們忙完大事情,逐出南京即可。”

  “也是。”

  茅乃封點點頭。

  他們想要投奔袁世凱,但他們還算是有點底線。讓他們做的和張宗昌那樣反戈一擊,殺自己原來的同誌,他們還做不出來。

  “第八師不好控製。我們先取消獨立,然後立馬跟我去嶽父的軍營。快點商討一下南京的事情。不然夜長夢多。”

  陳之驥擔任第八師師長已經一年的時間。

  對於第八師非常了解。這裏麵上上下下很多都是參加過辛亥革命的,都是革命黨的堅定分子。陳之驥如果繼續抵抗袁世凱,他是第八師的師長。但是他要是敢投靠袁世凱,陳之驥就知道自己無法控製第八師。

  “好。”

  …………

  “韓隊長。”

  “韓隊長。”

  在何海鳴被人抓走之後,韓恢第一時間就發現了。韓恢此人就是當兵的,打過很多險惡的仗。因此韓恢非常冷靜,並沒有慌亂。

  當年韓恢是趙聲的得意幹將,趙聲認為韓恢能成大器。因此把他介紹給了黃興。後來黃花崗起義的時候,韓恢也是參與了。最後起義失敗之後,就是韓恢保護受傷的黃興撤退,才讓黃興撿了一條命。

  後來韓恢回到江蘇新軍繼續當兵。徐紹楨起義的時候,韓恢在南京城內。他帶著一些人組織敢死隊,自己擔任隊長。先攻下了模範監獄,把裏麵的革命黨都給救了出來。

  然後帶著他們在雨花台和張勳部隊激戰,想要接應徐紹楨的部隊。不過徐紹楨的第九鎮在南京城外被張勳部隊擊敗,因此韓恢也隻能是退出南京。

  不過江浙滬聯軍進攻南京的時候,韓恢再次擔任敢死隊隊長。帶著部隊猛攻南京,率先打進了南京。打下南京之後,韓恢在林述慶麾下擔任炸彈司令。

  正是這樣豐富的作戰經驗,讓韓恢非常冷靜。

  第一時間悄悄的來到了第八師二十九團。

  二十九團很多人都非常熟悉韓恢,甚至有不少人和韓恢並肩作戰過。

  “韓隊長,到底是怎麽一回事情。昨天才剛剛宣布江蘇獨立,今天怎麽就取消了。”

  大家都圍了上來。

  韓恢看了看,知道這些人都是參加過辛亥革命的人。因此韓恢小聲道:“不好了。何先生本來是宣布江蘇獨立,然後讓第八師師長陳之驥擔任江蘇都督。可是陳之驥派他的參謀綁架了何先生。陳之驥和茅乃封兩個人軟禁了何先生之後,就取消了江蘇獨立。他們已經帶人去馮國璋的軍營。”

  “該死的叛徒。”

  “馮國璋的女婿,果然是不可相信。”

  “這兩個大叛徒。”

  “韓隊長,現在怎麽辦?”

  在場的那些人都是惱怒不已。然後都把目光放在了韓恢身上。韓恢嚴肅道:“我們現在隻有一個辦法。就是衝進師部,把何先生救出來。讓何先生帶領我們再次宣布江蘇獨立。不知道大家敢不敢?”

  “這有什麽不敢的。”

  “對。”

  “韓隊長,你帶我們上去。我們先救出何先生,然後宣布江蘇獨立。我們和袁世凱勢不兩立。”

  “韓隊長,下命令吧。”

  第八師絕對是革命黨實力最強大的地方。

  沒有高級將領,但這些基層軍官和士兵卻是自己組織起來。黃興當初利用大部分的同盟會會員組織這個軍隊,雖然是因為被同盟會激進派攻擊太多之後的選擇。

  但當初的選擇,對於國民黨真是起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在沒有人領導的時候,他們自己就主動要反袁。

  “好,現在大家拿起武器。我們立馬去陳之驥的指揮部。”

  “行。”

  開始隻是認識韓恢的一些人,不過其他人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是自發的走了出來。短時間之內韓恢身旁竟然有了七百多人。

  幾乎在這裏的二十九團官兵都走了出來。

  “你們幹什麽。”

  這麽大的動靜,當然是引起了二十九團團長李俊注意。他立馬走了出來,擋住了大家。看到了韓恢之後,立馬道:“韓恢,你怎麽在這裏。”

  韓恢直接道:“李團長,陳之驥要投靠馮國璋,我們都反對,我們絕對不會同意。我們要去第八師師部,我們要找陳之驥當麵對質。如果他要繼續投靠馮國璋,我們就不認他這個師長。”

  “對。”

  “我們不認他這個師長。”

  “找陳之驥對質。”

  “哼。韓恢,你不是我們第八師的人,你沒有權力管我們第八師的事情。你現在立馬給我離開,我看在我們當年一起並肩作戰的份上,放你一馬。不然我現在就槍斃了你。還有你們,趕緊給我回去,等待命令。師長怎麽選擇,你們就怎麽聽命令就可以。鬧哄哄的,你們要幹什麽。”

  相比起陳之驥來說,李俊真的是不了解自己的部隊。

  陳之驥當了這個部隊一年多的師長,在第八師威望很高。但就算如此,他也不敢耽擱,害怕夜長夢多。可是李俊卻大大咧咧的,一點不在意。

  當這些人聽到李俊說“師長怎麽選擇,你們就怎麽聽命令”,立馬是大怒。

  “你們要當袁世凱的走狗,可不要帶著我們。”

  “對。”

  “你給我們滾開。”

  李俊一聽,立馬大怒。弄腰裏拿出了短槍,對著天空放了一槍。本來就群青激昂的這些人,看到李俊拿槍嚇唬他,立馬就有人把槍舉起來。

  “砰——”

  一下就直接打在李俊的身上。

  李俊慢慢的倒下去,根本不敢相信自己手下的兵竟然真的敢開槍。在亂哄哄的時候,死個人都不是什麽大事情。李俊隻是一個其中不清楚利害關係死的糊塗鬼而已。

  “大家快走。槍聲會驚動敵人。我們直接去第八師師部,你們兩個去聯絡第一師的人。讓他們到第八師師部會合。”

  韓恢非常果斷。

  立馬就開始下命令。

  “我們走。”

  李俊這個人是看不清形勢的笨蛋,但是第八師其他高級官員都非常聰明。他們在第八師多年,明白第八師的基層軍官都是同盟會激進派組成。

  他們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和陳之驥是一個想法。

  這仗根本就不能打,根本就打不過北洋軍。因此大家的想法比較簡單,最起碼應該保存這支軍隊。還是跟袁世凱談判。

  但他們都知道。

  第八師的基層官兵不會那麽想。因此看到第八師二十九團大兵壓境之後,並沒有跟李俊一樣阻止他們。而是紛紛逃跑,以至於來到第八師師部的時候,這裏麵幾乎是空無一人。

  “何先生。”

  “複炎,你這是……”

  “何先生,我們來救你。我已經聯係了第一師、第八師二十九團、三十團,你快點出來領導我們。”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