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二次革命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2      字數:3772
  “俠如,你是不是傻了。”

  歐陽武。

  袁世凱是罷免了國民黨的幾個都督,但他也不敢做的太過分。袁世凱是在做準備,但準備還不是很充分。而且江西是革命黨實力最為強大的地方,隨便任命一個人也沒什麽用。一樣會被江西革命黨給逐出。因此為了穩住國民黨,李烈鈞罷免了,但新任命的江西都督就是歐陽武。

  李烈鈞和歐陽武私交甚篤。

  不僅僅是如此,李烈鈞和歐陽武兩個人當初都是江西獨立的大功臣。還一起搭檔帶兵進入江蘇,最後還組成北伐部隊。在徐州地區重創張勳的鞭子軍。

  因此李烈鈞和歐陽武在江西一直是最好的搭檔。

  袁世凱非常忌憚李烈鈞這個人。

  所以才一意孤行,一定要罷免李烈鈞。

  而歐陽武聽到李烈鈞要重新回到江西,組成討袁大軍,非常惱怒。立馬就勸李烈鈞。

  “俠如,你知道袁世凱在河南有多少部隊。第二師、第六師、禁衛軍,還有倪嗣衝的武衛右軍萬人,新組建的雷震春第七師,盧永祥第八師,有七萬的部隊。隻要他的部隊南下,安微不用說,江西又怎麽能怎麽抵擋。還有北洋軍的海軍可以利用長江通道直接進入江西,到時候我們怎麽抵擋。”

  李烈鈞、歐陽武都是日本士官學校第六期的畢業生。

  兩個人的私人關係非常好。

  歐陽武是非常反對李烈鈞重新去江西的。倒不是歐陽武貪戀江西都督的位置,相反歐陽武心胸開闊。他是真的擔心李烈鈞,擔心國民黨的未來。

  “南雷,男子漢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

  李烈鈞很是豪爽。

  他本來就是學軍事的。在辛亥革命的時候,帶兵打過不少次硬仗。他又豈會不知道現在的情況。以江西一隅,對抗北洋軍十幾萬部隊,勝算當然不大。

  但就算如此李烈鈞都要試一試。

  說不定能夠有所轉機。在真正打仗之前,誰又能夠完全確定自己會輸。

  他要為國民黨,要為革命黨搏一搏。或者說搏一線生機。

  “我知道現在的情況對我們非常不利。可是就算再不利,我也要試一試。不然讓袁世凱這麽逼迫下去,未來天下就是袁世凱一個人的。我們好不容易拚下來的共和,就會消失。”

  “孟子說過,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南雷,跟我一起回去吧。你我聯手,再幹一番大事業。我們手中也有三萬精銳,誰說我們就一定會輸。”

  兩個人合作多年。

  歐陽武一直是給李烈鈞當副手,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李烈鈞的參謀長。歐陽武的能力,李烈鈞非常清楚。而且和李烈鈞不同,李烈鈞有段時間是離開了江西。

  是辛亥革命之後,應邀來到江西領導江西革命的。

  但是歐陽武不同。

  歐陽武一直在江西新軍,在江西新軍威望很高。目前江西的部隊,大半都是歐陽武的軍隊。因此李烈鈞才會邀請歐陽武一起去江西。

  不過歐陽武搖搖頭。

  “俠如,你們都錯了。三個月前,我們還有一拚之力。三個月後,我們沒有任何的勝算。這一次完全是革命冒險。不,就算是三個月前我們也沒有絲毫的勝算。你知道為什麽嗎?”

  歐陽武歎口氣道:“因為我們國民黨根本就不能統一行動。看看在北京的老爺們,一個個貪圖國會議員的名額,都不願南下。宋鈍初死了有三個月了,但是我們國民黨就在會上吵了三個月,意見都不能統一,怎麽可能勝利。北洋軍雖然各方勢力糾纏,但最起碼袁世凱是代表,他的話大家都聽。”

  “再看看人民黨。他們組織嚴密,一旦有什麽事情上層討論決定,下麵就會不折不扣的執行。執行力超過我們國民黨不知道多少倍。你看看辛亥革命之後的快兩年時間,西南出現過什麽問題沒有。其他省份軍政矛盾、革命黨和士紳矛盾、革命黨內部矛盾,大家殺來殺去。整個中國隻有他們西南在熱熱鬧鬧的進行建設,從來沒聽說過他們缺錢,從來沒有聽說過他們那裏出現什麽大問題。他們的部隊也在不停地擴軍,但都是靜悄悄的。”

  歐陽武越說越激動。

  “同樣擁有近二十萬軍隊。袁世凱隻能是頂著全國的罵名借錢,而人民黨的二十萬大軍從來沒說過怎麽折騰,就是水到渠成。因為什麽,就是因為超強的執行力。”

  “最近我一直在研讀人民黨的綱領,還有他們的組織原則。讓我是受益匪淺。和他們相比,我們國民黨完全是烏合之眾。甚至對於總理的三民主義,人家張學文理解的,甚至比總理還要深。應該說張學文發展了總理的三民主義。”

  聽著歐陽武的話,李烈鈞沉默。

  他沒有想到自己的老搭檔、老朋友會有這一番感歎。最後才道:“南雷,你是什麽意思。”

  歐陽武站起來。

  然後看著上海外麵的天空,緩緩道:“俠如,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到總理的時候嗎?”

  “當然。”

  李烈鈞也是站了起來。

  懷念,懷念當年的年少輕狂的日子。

  “我記得那還是光緒三十一年的時候,在東京福田樓附近總理正在演講。當時去聽總理演講的學生有上千人,我們兩個人還有翰丞都是第一次見到總理。聽完總理的演講,我當時突然豁然開朗,感覺自己找到了一個方向。南雷,我記得那天我們回到宿舍,一夜都沒有睡覺。”

  “是啊。”

  當時李烈鈞、歐陽武還有胡謙都是江西官派的留學生,是一起留學日本的。他們本來都是江西陸軍學堂的同學,又是一起在日本真武學校上學,最後還一起進入日本士官學校讀書。

  平常三個人都是同來同往,關係非常好。

  他們在1905年的時候是第一次碰到孫中山,是在東京福田樓。當時的孫中山在公開演講,對於當時的留學生帶來了很大的震撼。

  這裏麵也包括李烈鈞和歐陽武。

  說起這個兩個人都很感歎。畢竟已經過去了快七年時間。七年時間,中國從滿清進入了共和。他們也從一群熱血青年,成為了掌控一方的軍政大員。

  “俠如,當時總理的一番話,讓我突然覺得中國的未來就應該是如此。他的那些觀點,讓我明白我們國家未來要這麽走。後來我們加入同盟會,總理的三民主義讓我信服,總理的建國方略讓我心儀。我當時就暗暗下決心,願意為了三民主義奮鬥終生。”

  歐陽武忍不住回憶當時的情況。

  對於當年年輕的歐陽武他們來說,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就像是一到霹靂一樣,照亮了這些年輕人的前進方向。作為當時還很盲目的排滿革命來說,對於非常年輕的學生來說,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是最完善、最出色的一套革命綱領。

  本來他們都隻知道排滿、排滿。

  可是孫中山卻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讓歐陽武第一次明白了很多道理,明白了革命是什麽。

  這樣的衝擊力,絕對不是後來人能夠理解的。

  “但是,俠如。辛亥革命到現在都已經是兩年,可是我們國家並沒有因為滿清倒台,就出現任何欣欣向榮的樣子。相反紛爭不斷、暗殺不斷,現在還要有一場戰爭。我不讚成宋教仁盲目的擴大國民黨的行為,因為我不認為我們那麽多的國民黨黨員是為了三民主義進入國民黨的。不然我們國民黨內怎麽會有那麽多跨黨的。”

  “俠如,這一次我們反袁戰爭,也是不可能成功的。黃克強勉勉強強去南京擔任總司令,怎麽會有好的表現。俠如,聽我的話,這一次我們沒有任何勝算。反而是葬送我們在江西的革命力量。不要去了,這次的事情已經是無可挽回。”

  歐陽武再次勸李烈鈞。

  李烈鈞搖搖頭,最後道:“南雷,江西我是一定要去的。我已經答應了總理,不能言而無信。而且柏文蔚在安微會壓力很大,我必須要組織部隊北上支援安徽。”

  歐陽武最後是歎口氣。

  自己這位老同學、老朋友、老搭檔的脾氣他知道。

  他知道自己應該是擋不住李烈鈞,所以最後道:“俠如,如果事不可為,千萬要保重自己。如果真的不行,我建議你隨時帶兵撤到湖北或者湖南。”

  “我明白。”

  “俠如,我不瞞你。我準備去長沙見見張學文。”

  “你想加入人民黨?”

  李烈鈞猜到了歐陽武的想法。從剛剛歐陽武的一係列話當中李烈鈞就有這樣的感覺。歐陽武沒有隱瞞自己的老朋友,直接點了點頭。

  然後道:“俠如,人民黨黨綱就是三民主義的加強版。我看了之後很有感觸。我當初加入同盟會就是因為相信總理的三民主義,但是我們國民黨太過鬆散。我看不到國民黨有任何可以實現三民主義的可能。我想去人民黨看看。或許能夠實現三民主義的是人民黨。”

  “好。”

  李烈鈞沒說什麽。

  因此這次的事情,李烈鈞本人也非常失望。現在的國民黨,孫中山沒有權威,黃興自從辛亥革命之後在掌握大局當中缺點越來越明顯。國民黨中央、國民黨議員、國民黨實力派,每個人想的都不一樣。一個一盤散沙的政黨,

  宋教仁暗殺,國民黨開了那麽多次會議,沒有一次是拿出過切實可行的辦法。

  就如歐陽武說的那樣,李烈鈞也看不到國民黨有任何實現三民主義的希望。不過李烈鈞還想做最後的努力。如果這一次又是失敗,或許自己也應該考慮考慮,國民黨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

  人民黨?

  對於人民黨,國民黨的很多人想法複雜。對於人民黨自成體係,不少人是生氣的。可是同樣,人民黨和國民黨都是脫胎於同盟會,因此又有天然的親近。

  國民黨和人民黨內,有很多人都是同學、朋友。甚至有不少人還一起舉行過起義等等。

  可謂是打斷骨頭連著筋。

  不過李烈鈞是非常果斷的人。雖然對於國民黨很失望,但李烈鈞還要做最後的努力。

  “南雷,那我去了。”

  “小心。”

  …………

  1913年5月2日,李烈鈞離開上海,悄悄地潛回了江西。

  江西是李烈鈞的老巢,李烈鈞在這裏當了兩年江西都督。這裏的軍隊都是李烈鈞打造出來的。因此李烈鈞回到江西之後,立馬開始召集江西的主要軍官,和他們溝通消息。

  等到得到軍隊支持之後,李烈鈞就回到南昌。

  開了江西議會會議。

  1913年5月9日江西省議會開會,推舉李烈鈞為討袁軍總司令,歐陽武為都督。不過歐陽武不在,所以就任命李烈鈞兼任江西都督,胡謙為討袁軍參謀長,兼任贛軍第一師師長。

  1913年5月12日,李烈鈞正式宣布江西獨立。

  二次革命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