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步步緊逼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2      字數:3686
  “人民黨那邊情況如何?”

  和張學文他們考慮的一樣。

  國民黨對於袁世凱的善後大借款反應非常激烈,應該說全國的反應都很激烈。全國的報紙基本上都在抨擊袁世凱,認為袁世凱為了錢失掉了主權。把中國的經濟大權拱手讓給了外國人。

  不說其他的,光是條款內容就讓他們無法滿意。真正拿到錢的數目很少,但是要還的太多,最後要還近七千萬英鎊。七千萬英鎊是什麽概念,就是滿清一年財政收入最高的時候,也不過剛剛超過兩億多一點。而七千萬英鎊,那就是七億兩。這是全國一年財政的好幾倍。要還這麽多錢,這是什麽概念。

  為了這筆錢,袁世凱還把中國關稅、鹽稅都抵押給他們,連人事權都交給了人家。以後中國怎麽擺脫他們,中國經濟就在他們的奴役當中。

  隻要是聰明人都非常容易計算其中的利害關係。

  這筆錢其實中國很難還,或者換一句話來說,中國根本就還不起這筆錢,因為中國根本就沒有那麽多錢。加上庚子賠款和滿清的欠債,每年要還的數目太多,根本不是中國的財政負擔得起的。目前北洋政府的財政就是每年的利息都付不起。等到政府還不起的時候,隻能是繼續借他們的錢。然後拆東牆補西牆,補來補去最後欠他們的錢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因為他們每次給中國貸款,都不是全額的。說給你千萬英鎊,那麽給的時候就隻有八九百萬英鎊。而且他們的利息很高,所以你越是借錢,最後就會發現欠他們的債是越來越多。

  為了還錢,政府隻能是把越來越多的中國權力抵押給他們。礦產、鐵路、稅收、關稅,反正能抵押的都給抵押。

  就這樣一步一步,中國的經濟命脈就會被他們所控製。

  民國的曆史就是如此。一直到老蔣的國民黨執政,其實也是這樣的過程。因為自己沒有錢,所以隻能是不停地借外國人的錢。到了解放的時候中國欠了外國一屁股錢,數目達到幾億美元。

  如果是二十一世紀,幾億美元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就是毛毛雨,眼睛都不眨一下。可是解放的時候,這筆錢對於中國來說,完全是負擔不起的。就是利息每年都是都很難負擔。還好新政府賴掉了這筆錢,不然新中國上哪裏給他們那麽多錢。

  所以這個時候就是一些地方立憲派也都反對這次大借款。因為到時候失去的地方經濟權利,也會影響他們的經濟利益。

  當然袁世凱也是組織報紙反擊。

  袁世凱其實是最為惱怒,還有憋屈的。

  自己身為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但是口袋裏根本就摳不出多少錢,連正常辦公的錢都不夠。相反這些地方實力派一個比一個有錢。這些人都不給中央交錢,讓自己這個大總統怎麽辦。

  其實並不僅僅是南方這些省份是如此。

  袁世凱控製的北洋軍也有這樣的趨勢。如馮國璋在山東,就截留山東的錢自己用,擴充自己的實力。李純、王占元在河南也是截留河南的財政,充實自己部隊的實力。一個個占據地盤之後,野心也開始瘋漲。

  而袁世凱又不能太過責備他們。因為這些人來到地方之後,實力膨脹很快。而且袁世凱很長時間都沒有足額的給北洋軍軍費,他們截留地方財政控製軍隊、擴軍,他也隻能是放任。

  不過此時的輿論誰也不會管這個。

  國民黨的地方大佬,包括安徽都督柏文蔚、江西都督李烈鈞、廣東都督胡漢民幾個人聯合發電,反對袁世凱善後大借款。而且態度非常強硬。

  黃興代表國民黨也是直接表示反對。

  不僅僅是如此,參議院的國民黨議員直接提出質問書。

  不同意。

  就是一個字,不。

  當然袁世凱這個合約簽下來,北洋軍這邊當然是興奮不已。這幾年北洋軍的軍費一直是拖欠的,也就能發個百分之七十。現在有錢了,大家都非常高興。

  可是國民黨這邊不同。

  這個時候宋教仁的案子,已經被他們忘到了腦後。對於他們來說,現在的事情才是最急迫的。袁世凱有錢了,第一個要做的肯定是擴軍。

  因此大家是拚命地反對。

  可是袁世凱這個時候底氣十足,畢竟自己馬上就要拿到近八百萬英鎊,那就是七千萬銀元。如果七千萬銀元到了手中,這能夠購買多少武器,能夠招募多少軍隊。

  國民黨又不是傻子。

  到了這個時候,就連之前反對動武的黃興、陳其美等人也開始著急。

  不著急不行。

  雙方開始扯皮。

  不過袁世凱目前是穩坐釣魚台,雖然罵聲激烈,但有句話說得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錢還沒有到手中,但很快就要到自己手裏。

  隻要有錢,這天下依舊是袁世凱的。

  “總統,人民黨的胃口太大。”

  梁士詒臉色不是很好看。

  “都什麽條件?”

  “人民黨那邊希望政府任命禹之謨為西南巡閱使,封李夑和為西北巡閱使。西南巡閱使的管轄範圍不變,西北巡閱使的管轄範圍包括山西、陝西、甘肅、新疆。”

  “哼。”

  袁世凱嘴角露出冷笑。

  然後道:“張學文這小兒的野心是越來越大。看到現在我們和國民黨鬧得不可開交,就以為是個好機會,就想要裂土封王,把西部省份都納入自己的手中。人民黨現在幹什麽?”

  “大建設。”

  “大建設?”

  “是。西南去年已經開始重新開工粵漢鐵路,建設速度相當快。前段時間又是開工川漢鐵路。除了這兩個大鐵路之外,株洲到衡陽的鐵路、株洲到湘潭的鐵路。雲南那邊也開始開設新的鐵路。”

  每聽一句話,袁世凱的臉色就難看很多。

  “咳咳咳——”

  五十三歲的袁世凱身體其實不差。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太忙,操心事情太多,身體越來越不好。

  本來醫生希望袁世凱休養一段時間。

  可是現在是這麽重要的時刻,他怎麽可能休息。特別是宋教仁死了之後,國內局勢如此緊張。袁世凱的工作反而是越來越忙,根本就沒有時間休息。

  五十三歲。

  如果是二十一世紀,這還是正當壯年。可是這個時代來說,五十三歲年級已經不小了。

  “我堂堂一個大總統,手上沒錢,頂著全國的罵名借款。張學文小兒在西南卻是逍遙快活。不過他哪裏那麽多錢,開辦這麽多條鐵路。”

  袁世凱是辦過鐵路的。

  比誰都明白鐵路要花多少錢。西南一直都是貧瘠的地方,雖然比西北好一點,但也比不上華北和江浙滬,東南那邊。和他們相比就是窮苦身份。

  他們哪裏來的錢開這麽多的鐵路。

  “具體不清楚。但聽說西南五省整合了鹽茶、煙酒,收入頗豐。一年有上千萬的利潤。”

  “自古鹽茶都是獲利頗豐。還有最近煙酒的銷售也是火爆。可惜了。”

  袁世凱失望。

  袁世凱也一直想要整合這些東西。可是中國很多地方的鹽稅、茶稅都已經抵押給了外國人。而沒有抵押的省份,自己也控製不住。還不如張學文他們在地方可以隨意折騰,但是袁世凱作為大總統,有些反而不方便。

  “翼夫,前段時間有人不是要我們煙酒專賣?你們研究研究。”

  “是。秉三一直都說煙酒應該專賣。”

  “至於人民黨那邊,可以答應他們。任命禹之謨為西南巡閱使,李夑和為西北巡閱使。先穩住他們。”

  “是。”

  袁世凱懂得輕重緩急。

  西南、西北永遠都不會是中國的中心。中國的中心是中原,還有沿海省份。隻要控製這些地方,就有錢、有人,控製中國的局勢。

  而這些地方都被國民黨占據。

  目前來看國民黨是最大的隱患。雖然宋教仁死了,但是國民黨依舊是國會最大的黨派,按照“臨時約法”他們隻要推出一個人出來,依舊可以組閣。

  這才是最大的威脅。

  而張學文實力雖然強大,但除了湖北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是貧瘠的地方。等自己收拾完了國民黨,回過頭再收拾他。

  “翼夫,我如果罷免目前幾個跳的很高的國民黨都督,他們會不會立馬起兵?”

  “應該不會。”

  梁士詒,交通部派係的領頭。

  廣東人,光緒年間的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後來開始負責鐵路,然後慢慢的成為鐵路總長,是交通部的要員。袁世凱成為臨時大總統之後,任袁世凱總統府秘書長。

  是袁世凱非常器重的人。

  “國民黨龍蛇混雜,意見很難統一。就是孫中山都壓不住陣腳。他們不到最後時刻,是很難有所反應和作為的。我估計等到我們的部隊開進去,他們才能夠反應。”

  “一群烏合之眾。這樣的烏合之眾也想組閣。”

  袁世凱冷笑。

  然後道:“我是大總統,罷免幾個地方都督名正言順。如果他們起兵,正好給他們一個破壞共和的罪名。而且他們那些人,除了李烈鈞,其他人都是書生,沒什麽能力。”

  國民黨幾個都督,袁世凱最擔心的隻有一個人。

  那就是江西都督李烈鈞。

  此人剛毅果敢,帶兵能力強、治軍也很強。國民黨目前控製的省份當中,江西的部隊人數最多、實力最強。擁有近三萬人。除了李烈鈞之外,其他人袁世凱都不在意。

  南京那邊沒有良將,黃興名望高,但指揮能力無法恭維。當個先鋒還可以,根本就不是一個帥才。

  柏文蔚並不是安微起家的,雖然是安徽都督,但並不一定能夠控製安微。而廣東那邊同樣有其他的地方勢力,就如龍濟光的部隊。而且廣東太遠,等到廣東動手,中原早就是大局已定。

  “人民黨那邊,你要好好安撫他們。別讓他們添亂。”

  “是。”

  “張學文小兒想要步步經營。等到我收拾完國民黨,回過頭就好好收拾人民黨。人民黨能夠出來的幾個要道,一定要看好了。千萬不能讓他們出來攪局。對於張學文小兒不能掉以輕心。此人遠比孫中山他們危險。”

  袁世凱是不會真正信任張學文。

  一邊談判,一邊還有後手。目前張學文能出的幾個地方,一個是湖北攻擊河南、一個是陝西出潼關攻擊河南,還有一個就是從山西直接進入直隸,攻擊京城。

  這三方麵袁世凱都做了準備。

  湖北有王庭楨的禁衛軍,陝西潼關那裏有王占元的第二師,李純第六師看著。山西那邊的太原駐紮盧永祥的第三師,控製著太原和娘子關。

  不給張學文機會。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