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統一思想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2      字數:3162
  1913年1月22日,湖北武昌,離宋教仁被暗殺已經過去了十一天的時間。

  事情是越來越明朗化。

  洪述祖和應桂馨的電報內容已經是公開,洪述祖是跑不了了。很多人說是趙秉鈞指示洪述祖,可是趙秉鈞是竭力否認。因此事情無法繼續下去。

  看著局勢越來越緊張,張學文也在做著準備。

  張學文在武昌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參加的是武昌周圍的軍事將領。張其鍠、林祖坤、曾繼梧、趙恒錫、程子楷、楊傑、彭遂良、吳兆麟、張廷輔、王隆中、甘興典、黃申薌、陳複初、商震、方聲濤、唐犧支、顧品珍、王正藩、劉繩武。

  此地七個師,大大小小的旅級幹部以上四十多個人來到了此次會議。

  “巡閱使,袁世凱作為總統,竟然做這種齷齪的事情。我認為這一次我們絕對不能忍。”

  程子楷心情很壞。

  雖然大家退出同盟會加入人民黨,但還是那句話。同盟會和人民黨畢竟是打斷骨頭連著筋,人民黨就是脫胎於同盟會。人民黨大部分人,都是同盟會變成人民黨的。

  因此對於同盟會有天然的好感。

  而且也必須要有好感。

  畢竟大家在辛亥年的功勞,都是同盟會的時候取得的。承認同盟會的法理,承認同盟會的貢獻,其實就是承認自己的功勞。承認自己在共和革命當中的成績。

  這是一種關係到自己利益的事情。

  因此宋教仁被暗殺,大家都是憤憤不平。對於大家來說,現在是不是袁世凱暗殺的宋教仁,他們沒有確鑿的證據。但既然趙秉鈞和洪述祖都牽涉在內,在大家眼中袁世凱是逃不脫幹係。

  就是袁世凱幹的。

  “對。巡閱使,袁世凱公然破壞‘臨時約法’,他不配當大總統。”

  張廷輔立馬發言支持程子楷。

  這裏的很多將軍,都是在湖北和北洋軍打過仗的,死過很多人。本來就不滿意北洋軍,本來就不滿意袁世凱成為臨時大總統。現在更有宋教仁的事情,大家當然是義憤填膺。

  對於他們來說,都想要推翻袁世凱。

  “巡閱使,聽聞總理回國,在國民黨會議當中提出武力討袁。”

  程子楷消息很快。

  當然程子楷本人以前在同盟會地位高,所以消息渠道也很多。因此孫中山回國的消息,他早就知道。有不少原來的同盟會,現在的國民黨人員來到武昌,和程子楷會麵。

  希望程子楷也讚成武力討袁。

  不過人民黨和國民黨不同。國民黨是一個比較散亂的組織,但人民黨的組織就嚴密很多。如果程子楷敢於自己發表支持反袁,第二天人民黨就會對他進行處罰。

  所以程子楷隻是跟他們表示,自己會跟人民黨高層談。一點沒有發表自己的想法。

  “是。”

  “那我們呢?”

  張學文搖搖頭,道:“總理是提出了武力討袁。但是遭到了陳其美、林森、胡瑛他們的明確反對,所以沒有通過。大家還是希望能夠用法律解決問題。”

  對於孫中山,張學文在公開場合還是非常尊重。

  每次稱呼他,都是以“總理”稱呼。

  “我們人民黨也是這樣認為。現在法律框架內解決問題。如果到時候還不行,才走武力的道路。我今天來武昌,就是看看大家,也看看我們的軍備情況。雖然我不希望再一次的戰爭,但有備無患。大家這段時間不能懈怠,還是要好好抓部隊的訓練。”

  “是。”

  “最近人民黨軍事委員會開會,決定成立中原方麵軍。張其鍠。”

  “到。”

  “張其鍠擔任中原方麵軍總司令,下轄第一軍、第四軍、還有第五師。”

  “是。”

  “陳嘉佑。”

  “到。”

  “擔任中原方麵軍裝備部部長。”

  “是。”

  “張廷輔。”

  “到。”

  “張廷輔擔任中原方麵軍後勤部部長。”

  “是。”

  “楊傑。”

  “到。”

  “楊傑擔任中原方麵軍參謀長。”

  “是。”

  “趙恒錫擔任第一軍軍長,王隆中接替趙恒錫擔任第二師師長,方聲濤接替楊傑擔任十七師師長,黃申薌接替張廷輔擔任十八師師長。”

  “是。”

  進行了一番改編之後,張學文道:“張其鍠、楊傑、陳嘉佑、黃申薌、趙恒錫、林祖坤留下,其他人散會。”

  …………

  “幾位都是這一次新成立的中原方麵軍領導。我也不滿你們,目前袁世凱和國民黨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張,已經是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雖然總理武力討袁沒能夠通過,但袁世凱也已經聽到了消息。最近有消息表示,袁世凱加緊和國際銀行團的交涉,準備接受他們的條件,要貸款兩千五百萬英鎊。”

  幾個人聽著張學文帶來的消息都是深吸一口氣。

  袁世凱沒錢。

  這個大家都知道。因為沒錢,弄得北洋軍自己都是人心浮動。當然這個主要是因為辛亥革命之後,都是按照省份獨立,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實力派人物。

  這些人從辛亥革命開始,到現在都沒有給中央交過錢。

  本來有些稅是中央要收的。可是現在地方自治的呼聲那麽高,每個省份都隻關心自己省份的事情,中央死不死他們根本不關心。因此袁世凱成為臨時大總統已經一年時間,從地方根本就收不上來稅。

  現在的袁世凱連北洋軍控製的地方都收不上來稅,更何況是革命黨控製的南方地區。

  收不上來稅,袁世凱就沒錢。

  可是一旦袁世凱和四國銀行團達成兩千五百萬英鎊的貸款協議,那麽袁世凱立馬就有錢。兩千五百萬英鎊,換算下來兩個多億銀元。

  兩個多億。

  想想這是多大的一筆錢。

  真有兩個多億,袁世凱立馬就能夠擴軍幾十萬。到時候誰是他的對手。如果辛亥年間袁世凱有二十萬北洋軍,那麽他就真的會平躺南方的革命軍。

  當然雖然說是兩千五百萬英鎊,但袁世凱是不可能全額拿到手的。這些銀行每次給中國貸款,都是九折發放,不然就是九點三、九點五這種打折貸款。

  而且這一次的貸款條件很苛刻,最終能夠到袁世凱手中的估計還不到千萬英鎊。但就算是千萬英鎊,那也是一億銀元。擴軍十幾萬都沒有問題。

  因此幾個人聽完之後,臉色都是非常難看。

  “我估計也就在一兩個月之內,袁世凱就會和國際銀行團簽署貸款協議。袁世凱目前在拖,拖時間。隻要這筆錢一到,估計袁世凱就要動手了。袁世凱和國民黨之間的戰爭三個月之內一定會打起來。”

  “巡閱使,那我們怎麽辦?”

  陳嘉佑直接問了張學文。

  陳嘉佑之前一直在負責辛亥革命的時候烈士和傷殘軍人的安置工作。經過一年時間,他的工作已經完成。所以張學文任命陳嘉佑成為中原方麵軍裝備部部長。

  “準備。我也跟你們交個底,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避免戰爭。但是我們要做好戰爭的準備。一旦袁世凱和國民黨發生武裝衝突,到時候北洋軍精銳一定會從河南進入安徽,南下進入江西。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你們的任務就是正麵擊潰對麵王庭楨的禁衛軍,然後進入河南。”

  “我們反對戰爭,但如果袁世凱真的要破壞‘臨時約法’,真的要用戰爭打擊我們革命黨的武裝,到時候我們就必須要出手。不過這隻是萬一的可能。今天的談話保密,在真正介入戰爭之前,都給我低調一點。誰也不許讓人看出我們的想法。”

  “是。”

  今天留在這裏的,除了年輕的楊傑之外,其他人都是三十來歲的人。聽到張學文的話,大家都明白張學文的意思。那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張學文這是要做漁翁。

  不過大家誰也不認為這樣有什麽錯誤。因為一旦人民黨真的做了漁翁,就很有可能打下一片新天下。大家都是打天下的功臣。

  “要做到外鬆內緊。部隊要時刻準備戰爭,但你們這些軍隊高層,一個都不許給我露出要打仗的樣子。”

  “是。”

  “陳嘉佑。”

  “到。”

  “記住。從現在開始你要準備各種武器彈藥。不過必須要靜悄悄的,我不希望鬧出大事情。不管你用什麽辦法,一定不能讓北洋軍知道。”

  打仗可不容易。

  幾萬人一次戰爭需要的武器彈藥,那可不是一點點。張學文現在開始要準備。而且這邊還是比較容易的。畢竟漢陽兵工廠就在這裏,完全可以悄悄地進行囤積。

  “是。”

  “還有,你立馬跟日本人接觸一下。購買一些大炮,還有一些機槍。”

  中國在這方麵還是落後。

  大炮、機槍雖然可以仿製,但缺點太多。張學文本來也想要製造一些好一點的大炮,好一點的機槍。

  可惜幾次實驗之後,雖然能夠生產,但還真沒有進口的好用。

  馬上就要打仗。

  張學文沒有時間等自己的兵工廠打造好的大炮和機槍。因此隻能是找日本人。日本人的東西雖然不是最好的,但他們隻要給錢,交付的速度很快。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