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宋教仁遇刺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2      字數:3891
  “鈍初死了?”

  “真的死了?”

  在場的幾個人都是不敢置信。

  宋教仁不管認不認可他的主張,他本人在兩湖地區交遊廣闊是毋庸置疑的事情。畢竟他就是湖南人,是常德地區走出來的影響力最大的革命黨領袖。

  常德地區的革命黨很多都是深受宋教仁的影響。

  不說其他地方,光是人民黨內就是如此。目前在西北局擔任組織部長的劉複基,目前擔任人民黨西南局副書記的蔣翊武,當然西南局因為和人民黨中央在一個地方,所以西南局並沒有書記,是張學文直接兼任的。因此蔣翊武這個副書記,其實就是管西南局的日常事務。

  蔣翊武還是目前人民黨中央政治局委員。

  還有目前擔任五十七旅旅長的唐犧支。

  這些人民黨高層都是從常德走出來的,都是受到了宋教仁的影響參加革命的。

  宋教仁以前還是華興會的副會長,因此和譚人鳳、劉道一、李夑和、鄒永成這些人也有很好的交情。

  除了如此,宋教仁和黃興還在武昌上學。

  因此和湖北革命黨的關係也非常好。

  所以宋教仁被暗殺的消息傳來,人民黨這邊很多人不敢置信。宋教仁剛剛率領國民黨在國會選舉當中大勝,還得到了人民黨的支持,馬上就要成為內閣總理。

  內閣總理是什麽。

  按照“臨時約法”,內閣總理才是真正的國家元首,才是真正掌握實權的人物。

  宋教仁馬上就要走向他的人生巔峰。馬上就要在內閣總理的位置上,施展他的抱負。

  沒想到死了?

  還沒有發揮自己的抱負,就這樣死在了暗殺當中。

  “吳祿貞、陶成章、宋教仁,政治暗殺後患無窮。”

  張學文也是歎口氣。

  政治暗殺,成本太低,但效果卻是出人意料的好。如果吳祿貞沒死,那麽以他和張紹曾、藍天蔚,加上東北同盟會的幫助,就算無法促成東北獨立,也能夠把東北攪得一團亂。

  到時候陸軍第六鎮、第二十鎮、第二十三鎮、第一混成協、第二混成協,加上東北的巡防營,黑龍江騎兵營,這麽多部隊在東北幹架,會讓北洋軍實力大損。

  一旦這些部隊無法入關,那麽北洋軍在關內的實力就不可能壓倒群雄。北洋軍到時候在關內隻有禁衛軍和五個鎮的部隊,能不能控製局勢真說不定。因為當時的革命黨擁有近三十萬的部隊。

  袁世凱真不一定能夠壓服這麽多的革命黨部隊。

  可是吳祿貞死了。

  聲勢浩大的東北大起義,立馬就是土崩瓦解。一次本來可以改變辛亥年曆史的大起義,就這樣消失了。

  陶成章也是如此。

  作為江浙滬實力最強大的光複會老大,陶成章如果活著,江浙滬光複會就始終占據優勢。同盟會在江浙滬很難超過光複會的實力。可是一次簡單的暗殺,陶成章死了,光複會散了。

  光複會也徹底沒落,光複會的高層幾個大佬都投靠袁世凱。

  現在則是宋教仁。

  一個馬上就要左右中國政局的大人物就這樣死於暗殺當中。

  “子清,我們現在怎麽辦?”

  “什麽怎麽辦。這就是袁世凱幹的,我們應該討伐袁世凱。”

  譚人鳳最生氣。

  不說譚人鳳和宋教仁的私人交情,譚人鳳本來就非常不喜歡袁世凱。對於南京臨時政府把權力交給袁世凱,譚人鳳一直都不滿意。

  因此他第一時間就表示應該武力討伐。

  其實這是很多革命黨激進派的想法。

  “譚老,不要激動。現在我們還不知道是什麽情況,我們就做兩種準備。一個是從輿論上,我們要求江蘇都督程德全,趕緊破案。另一方麵我們也開始做軍事準備。不過軍事準備要悄悄地進行。不能給人留下把柄。”

  宋教仁被暗殺。

  張學文知道二次革命已經不遠了。

  其實張學文一直有一個很不光彩的齷齪想法,那就是張學文等這一天等了很久。當年諸葛亮給劉備隆中對的時候,說了一句“天下有變”。

  其實張學文也是如此。

  如果天下安穩,如果袁世凱和宋教仁兩個人合作,那麽他們下一個對付的肯定是張學文的人民黨勢力。而且人民黨目前來說,僅僅是地方勢力。目前還行,但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最終還是會吃虧的。就是人民黨自己的士氣也會下降。離問鼎天下會越來越遠。

  畢竟隻要天下安定,除非是袁世凱做出什麽人神共憤的事情。不然大家自然而然的會支持中央,這是中國曆史決定的。到時候張學文這個地方勢力,在名義上,始終是比不了中央政府。

  因此越是穩定,而且穩定時間越長,對於張學文和人民黨越是不利。

  還好袁世凱和宋教仁,或者說北洋集團和國民黨始終是尿不到一個壺裏,甚至應該說南北矛盾是一個無法解開的死結。雙方的矛盾在積累,積累,積累到最後就出來了宋教仁的事情。

  張學文在等待,等待天下有變的時候。

  而真正能夠天下有變,就是宋教仁被刺殺。

  張學文一直都明白,宋教仁的死會帶來二次革命,會帶來再一次的軍事衝突。這就是張學文等待的,真正的天下有變。

  二次革命。

  袁世凱和國民黨軍隊的大對決。曆史上袁世凱正是憑借著二次革命的機會,把手直接插進了江浙地區、插進了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一舉驅逐了國民黨勢力,然後震懾地方實力派都乖乖聽話。

  而張學文也在等這個機會。

  隻要袁世凱和國民黨動手,一旦北洋軍的大部隊南下,進入江浙地區,進入安微、江西這些國民黨的地盤。那麽張學文絕對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

  當然張學文現在不可能說。

  說出來實在是太齷齪。

  心中比較激動。

  宋教仁才剛剛被暗殺,離二次革命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沒有三四個月的時間,國民黨是不會發動二次革命。三四個月,也足夠張學文準備的。

  “這樣。譚老,你和蔣翊武一起去上海,代表我們人民黨送送鈍初。然後發表我們人民黨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希望程德全盡快的抓住凶手。”

  “好。”

  譚人鳳點點頭。

  “雪生兄,你和炳生兩個人要安撫好我們人民黨的情緒。讓他們一定不能因為這次的事情做出什麽激烈的事情。”

  人民黨脫胎於同盟會。

  人民黨不少人都和宋教仁交情不錯。張學文不希望人民黨這邊出什麽事情。

  “放心。”

  李根源是負責人民黨黨務工作的,安撫人民黨各支部的情緒,就是他的任務。

  “稽停兄、季直先生,這事情很大。但不要影響我們西南目前的建設情況。所有的建設依舊按照計劃繼續進行。”

  “明白。”

  “那我們散會。等到有新的情況,我們繼續開會討論。”

  …………

  “雲紀,產量如何。我要裝備全軍,還要留下預備的,能不能滿足。”

  “沒問題,巡閱使。”

  二次革命馬上就要開始。

  張學文要快點做軍事準備。現在張學文麾下的部隊已經不少,如果把目前剿匪的部隊都加起來,那麽張學文手底下有近二十萬的部隊。

  當然袁世凱的部隊也不少。

  雖然缺錢、缺武器,但袁世凱依舊是把北方所有能夠搜羅的部隊都重新整編。部隊也有了近二十萬。不過這些部隊當中,並不全是袁世凱的嫡係。

  如東北的張作霖、馮德麟每個人都有一個師的部隊,也就是兩個師的部隊。名義上是隸屬於袁世凱領導,但他們其實就是東北土霸王。

  也就是看袁世凱勢力大,不敢反抗。

  還有被袁世凱打發到察哈爾的原陸軍第一鎮,現在的陸軍第一師。還有被拆分的第二十鎮,第二十三鎮,以及各地方實力一般的巡防營。

  都不是袁世凱的嫡係。

  袁世凱真正嫡係是第二鎮、第三鎮、第四鎮還有第五鎮、第六鎮。但是這些部隊在辛亥革命當中損失比較大。為了保持戰鬥力,袁世凱是大肆擴軍,把各地巡防營都優先分配給他們。

  可是北洋軍為什麽強大,那是因為袁世凱利用十年時間打造了北洋軍。

  但這一次北洋軍大肆擴軍,反而弄得北洋軍武器裝備不足、訓練不足,很多部隊的戰鬥力也隨之下降。

  因此張學文等。

  一旦二次革命開始,北洋軍精銳是一定要南下鎮壓國民黨的。隻要如此,張學文的軍隊也一定會動。為了這一天,張學文也要積極準備。

  “我要的數目可能是近百萬。”

  “巡閱使,你相信我。”

  喻培倫自信滿滿。

  喻培倫是當初和方君瑛一起準備去炸載灃的,不過中途被張學文截留。等於說是張學文用炸彈換了喻培倫。因為喻培倫是人才,頂級人才。

  此人在日本留學,被譽為是幹任何一行都是最好的。

  他本來是學習化學的,成績相當好。正是因為他是學習化學的,為了革命他開始學習製作炸彈。作為有化學功底的人,他短時間之內就了解炸彈方法。

  為了研究炸彈,他有三根手指是沒有的,就是被炸彈炸飛的。

  可就是這樣,他依舊癡迷於炸彈。到了最後喻培倫製作的炸彈越來越好,成為同盟會當中製作炸彈能力最強的人。

  不僅僅是如此。

  他製作炸彈的過程當中,還順便製作了火柴,一種安全無毒的火柴。他的這項火柴成為當時世界性能最好的火柴之一。目前在西南銷售量最高的火柴,長沙火柴公司就是他的技術。

  是李夑和幾年前創立的火柴公司。

  在西南是非常受歡迎的。

  而且喻培倫後來還考入了千葉專門醫學校藥科。千葉醫校是當時日本著名的學校,也是當時中國政府所指定的官費五校之一,要考入這所學校非常難。

  一個學化學的,轉行考了醫科學校,成績竟然還非常出色。

  真是一個全才。

  因此這哥們革命的時候,真的是百變星君。他什麽身份都有,他會製作洋燭、牙粉這些東西,隨便找個工廠就能夠工作,就能躲避。而且行走江湖,他就以郎中的身份,因為他的確有行醫能力。

  當然他最厲害的還是化學,還是做炸彈。

  張學文截胡喻培倫,就是讓他在湖南機械局學習,然後製作炸彈的。自從革命成功之後,張學文就把湖南機械局改為長沙兵工廠。

  主要生產手榴彈。

  馬上要打仗,張學文要給前線所有的軍隊都配備手榴彈。現在這個時候,手榴彈還是相當有用的。

  “好。雲紀,我就相信你的保證。未來幾個月當中,你一定要盡量的多生產手榴彈。”

  “巡閱使,是不是要打仗了?”

  “不知道。但是有備無患。”

  張學文最少要製造百萬個手榴彈。給前線部隊提供,這東西製造簡單,扔出去殺傷力還不小。不要說現在,就是二戰、甚至一直用到五六十年代、六七十年代也沒有問題。

  估計到時候,張學文的部隊是第一個如此大規模使用手榴彈的部隊。

  從辛亥革命之後到現在快一年半的時間,庫存也很多。未來幾個月加班加點,製作的數目一定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