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暗殺宋教仁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2      字數:3135
  “公務員條例?”

  “恩。我是這麽想的,以後不再區分什麽官和吏,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一律統稱為公務員。以前的情況是吏永遠就是吏,很少有當官的機會。這就浪費了很多基層經驗豐富人才。畢竟吏他們在基層工作很多年,非常熟悉基層工作。可是以前他們沒有一個升官的渠道。這種情況必須要改變。因此從現在開始沒有官和吏的分別,而且所有新加入的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都要從最底層開始做起。”

  “那麽我們怎麽選擇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

  張謇立馬問了張學文。

  張謇可是狀元出身,雖然是接受新思想,但依舊無法接受官吏混合。

  官就是官,吏就是吏。

  吏怎麽能當官。

  “考試吧。”

  “子清,滿清都已經廢除了科舉,難道我們還要倒退嗎?”

  寧調元立馬反對。

  因為新學的衝擊,滿清都在幾年前廢除了科舉。而新時代的這些宣傳家,或者說現在很多觀點激進的讀書人都是非常反對科舉。

  認為科舉殘害了中國文化。

  所以聽到張學文說要考慮,寧調元立馬反對。

  “仙霞兄,你聽我說完。我認為科舉是一個比較公平的選拔人才方式。隻不過科舉慢慢的走入了死胡同而已。特別是明朝開始,嚴格的規定科舉內容,禁錮大家的思想。就如科舉當中的八股文,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是標準答案。科舉隻走程朱一脈的言論,不許有其他大家的內容。這就是最大的問題。儒學發展幾千年,有多少大儒有自己的見解。但考試的標準答案隻走程朱理學,這就是典型的禁錮思想。”

  “而且科舉還有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很多讀書人在科舉之前,整天都是閉門讀書,就是為了考科舉。他們在中進士之前很多人都沒有做過其他事情。甚至可以說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但是他們一旦高中,那麽就能夠立馬授官。一個整天讀書的讀書人,一下成為縣令,管一個幾萬、幾十萬人的縣。你說說,他能管好嗎?他一個為了考試學習的讀書人,懂得錢糧、懂得巡警、懂得農業嗎?”

  “我認為這才是舊時代科舉的弊端。”

  對於科舉,張學文認為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大創舉。

  他有利有弊,不能隻看到他的弊,而看不到他的利。因此張學文先說了他的弊,然後接著道:“但是同樣,科舉是一個相對比較公平的選才方式。他不是九品中正製這樣看中門第的選拔方式。雖然科舉也有舞弊,但對於很多寒門士子而言,用自己的才華躍龍門,是一種向上的方式。”

  “因此我的想法是如此。想要進入政府部門工作的,必須要考試,接受公務員的考試。而考試內容不再是科舉當中的八股文。而是要有不同的內容。”

  “現階段,我們不宜大規模考試。我們隻在一些重要部門進行考試。如新成立的法院、檢察院這些地方,考試的時候就考法律知識。水利部門則是要考懂得水利的。還有政府部門的辦事人員,考試內容要有很多,包括策論等等。而且就算考試過了,也要從最基層幹起。等到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你在基層表現好,才能夠半級、半級的往上走。”

  “不過這個隻是一個設想。我們先做出來,但幾年之內應該是用不上。”

  現階段並不是大規模考試的時候。

  畢竟現在是及其缺乏人才的時候,基本上能夠畢業中學,他要是想要進入政府機構工作,張學文隻能是舉雙手歡迎。因為現在缺人才的一方是張學文的政府部門。而不是他們求著要到政府部門。

  讓他們考公務員?

  開玩笑。

  公務員條例,最多的改變隻有一個。從此把官和吏合在一起,吏也能做官。而且以後並沒有起步就是官的,都是要從吏開始做起。

  這才是改變。

  至於公務員考試那種,那得需要中國普及教育,到了最後大學生都滿地跑的時候才能夠真正實行。最起碼現在是不可能的。

  “考試這個我們可以好好地計劃一下。不過關於國家公務人員應該從基層開始做起,我非常同意。”

  禹之謨支持官和吏合在一起。

  對於那些低能的,或者說隻知道讀聖賢書的官,禹之謨是深惡痛絕的。而且這樣的例子不用在滿清那裏找,在新政府就能夠找到很多。

  革命之後,不知道多少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走向領導崗位。

  他們在革命的時候表現很不錯,也有很多的貢獻。但是當他們成為一方領導之後,反而是把地方弄得一塌糊塗。因為他們都是讀書人,根本就沒有施政的經驗。

  和以前很多考中進士,直接當官沒什麽區別。

  而現在西南五省當中,施政能力比較強的官員,都是曾經有過施政經驗的人。包括目前湖南省省長汪文溥,四川省副省長王正雅、湖北省省長譚延闓、平涼鎮守使民政長李湛陽等人。

  都是人民黨控製地盤當中,治理地方相當不錯的人。

  以前都做過滿清官員。

  因此禹之謨非常讚同,這些人就應該是從基層開始做起。積累經驗,然後慢慢的往上走。

  “那麽蔚廬先生這份怎麽回答。”

  劉人熙畢竟是名人。

  特別是在湖南學界地位很高,這樣的事情應該給他一個回複。張學文想了想道:“如實回答。把我們現在的困難,現在的實際情況都跟他說說。譚老,這件事情你去跟蔚廬先生談談。”

  “好。”

  譚人鳳點點頭。

  劉人熙和譚人鳳有私人交情,談談最好。

  說道這裏,張學文突然想起來,因此笑著道:“蔚廬先生是不是有一位很受人詬病的外孫子?”

  “你也聽說了。”

  “恩,有所耳聞。”

  譚人鳳搖搖頭,然後道:“說起來艮生兄的女婿也是名門出身。歐陽中鵠大家都聽說過,艮生兄的女婿就是他的兒子。可是女兒女婿他們的兒子卻不務正業,去學習什麽戲曲。”

  歐陽中鵠是湖南名人。

  當年在湖南,譚嗣同、唐才常都是他的學生。

  劉人熙、歐陽中鵠都是官宦世家,在湖南甚至是西南地區都是名望很高的家族。他們兩家聯姻,他們的後代也是很牛的。沒想到到了孫子輩,本來寄予厚望的孫子,竟然是去學習戲曲。

  弄得劉家和歐陽家都惱怒不堪。

  因為像他們這樣的家族,對於後輩的培養都是有一套固定的模式的。而且他們這個孫子還是留學日本,進入仕途當時來說是非常正常,而且是非常不錯的道路。

  可惜這位最喜歡戲曲。戲曲是什麽,那就是戲子。在古代戲子就是賤業,你喜歡戲曲在家裏玩玩還行,如果真去當戲子,不是把家族的臉都給丟進了。弄得兩家長輩現實是火冒三丈。

  連張學文都聽說了這件事情。

  “其實並不是壞事。現在是共和,職業沒有貴賤之分。”

  張學文笑笑。

  也就是現在。放在幾十年後,所謂的戲子,那就是萬人追捧的明星。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標準。

  “這樣。他從小飽讀詩書,肯定是一代才子。他不是喜歡戲曲,就讓他多寫一些革命戲曲。當然也可以寫一寫一些普及法律、普及教育、普及共和的劇目。我相信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推廣我們需要的東西。”

  宣傳。

  宣傳有各種各樣的方式。可以用報紙宣傳,也可以用這種戲曲宣傳。當年紅軍專門有文工團,用各省宣傳各種思想。可不能忽視任何一個行業。

  “這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比起幹巴巴的東西,大家可能更喜歡戲曲。”

  “對。”

  幾個人都是點點頭。

  “仙霞兄,你的宣傳部門就專門成立這樣的戲曲部。找一些出色的戲曲作家,做一些好的故事。讓人在不知不覺當中接受我們的主張。”

  “好。”

  寧調元點點頭。然後笑著道:“子清,還是你辦法多。我竟然沒想到這些。”

  “砰砰砰——”

  “子清,稽停兄,譚老……”

  幾個人開會的時候,仇亮突然之間非常急切的走了進來。本來人民黨成立,以仇亮的地位是可以輕鬆進入人民黨高層的。不過因為當初對會黨和士紳大開殺戒那件事情,仇亮一直非常低調。

  他現在負責軍情局的負責人。

  玩的就是情報係統。因此出現在大家麵前的次數更是越來越少,神秘很多。不過進入會議場所的仇亮臉色很難看。

  “蘊存,怎麽?”

  “出大事了。我已經是接到了消息,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被暗殺,送到醫院但情況危機,估計很難挺過去。”

  “什麽?”

  就連從曆史上聽過宋教仁被暗殺的張學文也是大驚失色。因為太快了,張學文還在考慮宋教仁會不會沒有事情,畢竟因為自己的原因現在曆史變化很多。而且現在離國會選舉不過過了一個來月,沒想到宋教仁就被人暗殺。

  “凶手呢?”

  “還沒抓到!”